- 年份
- 2024(7268)
- 2023(10774)
- 2022(9035)
- 2021(8923)
- 2020(7640)
- 2019(17982)
- 2018(17369)
- 2017(33521)
- 2016(18123)
- 2015(20654)
- 2014(20136)
- 2013(19953)
- 2012(18394)
- 2011(16326)
- 2010(16469)
- 2009(15296)
- 2008(15033)
- 2007(12855)
- 2006(10995)
- 2005(9918)
- 学科
- 济(81582)
- 经济(81502)
- 管理(54636)
- 业(47876)
- 方法(43081)
- 数学(40071)
- 数学方法(39509)
- 企(38666)
- 企业(38666)
- 财(32181)
- 中国(23570)
- 农(19152)
- 贸(15916)
- 贸易(15906)
- 易(15580)
- 务(15295)
- 财务(15257)
- 制(15251)
- 财务管理(15197)
- 财政(14880)
- 企业财务(14527)
- 业经(13966)
- 学(13408)
- 地方(13369)
- 政(12308)
- 农业(12228)
- 银(11750)
- 银行(11746)
- 融(11320)
- 金融(11320)
- 机构
- 大学(250756)
- 学院(246836)
- 济(112705)
- 经济(110920)
- 管理(98654)
- 理学(85640)
- 理学院(84799)
- 研究(83363)
- 管理学(83267)
- 管理学院(82818)
- 中国(67803)
- 财(60014)
- 京(53329)
- 科学(47072)
- 财经(44427)
- 经(40748)
- 所(40620)
- 中心(38746)
- 经济学(37228)
- 研究所(36310)
- 江(34609)
- 北京(34202)
- 农(33980)
- 经济学院(33782)
- 财经大学(33170)
- 业大(32129)
- 院(30395)
- 范(29261)
- 师范(29043)
- 州(26841)
- 基金
- 项目(165545)
- 科学(132122)
- 基金(124978)
- 研究(121224)
- 家(108426)
- 国家(107671)
- 科学基金(93370)
- 社会(80684)
- 社会科(76984)
- 社会科学(76970)
- 基金项目(64292)
- 省(59505)
- 自然(58809)
- 自然科(57545)
- 自然科学(57536)
- 自然科学基金(56525)
- 教育(56170)
- 资助(53868)
- 划(51301)
- 编号(47298)
- 成果(39126)
- 部(39095)
- 重点(36946)
- 国家社会(35578)
- 教育部(34331)
- 创(33978)
- 发(33862)
- 人文(32583)
- 大学(32254)
- 科研(32140)
- 期刊
- 济(113670)
- 经济(113670)
- 研究(76628)
- 中国(51807)
- 财(50348)
- 管理(35167)
- 学报(33880)
- 科学(33429)
- 农(28872)
- 大学(27235)
- 学学(25362)
- 融(22913)
- 金融(22913)
- 财经(22840)
- 教育(21873)
- 经济研究(21658)
- 技术(20765)
- 农业(19798)
- 经(19556)
- 统计(16621)
- 业经(15495)
- 问题(15066)
- 贸(14779)
- 策(14457)
- 决策(13282)
- 世界(12948)
- 技术经济(12808)
- 国际(12107)
- 会计(11853)
- 业(11760)
共检索到3716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张传勇 巩腾
随着中国宏观经济进入"新常态"以及房地产市场的转型调整,地方政府土地财政亟待转型,厘清土地财政的动机是关键。本文首先从分税制改革、土地供应制度、政绩考核机制等维度探讨土地财政背后的制度环境并估算出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规模;接着采用2003-2012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从地方政府"财政压力"和"政绩考核"内外因两个方面检验土地财政的动机,发现地方政府受"政绩考核"的激励要远大于自身的"财政压力"。
关键词:
土地财政 规模估算 动机 转型路径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辛冲冲 陈志勇
基于中国2000—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从收入分权和支出分权两个维度实证考察了财政分权体制下地方政府竞争对财政科技支出的影响。研究发现,考察期内,收入分权和支出分权均抑制了地方政府对科技的投资热情,地方政府竞争则对其产生了促进作用。财政分权与政府竞争的内在联动,使得地方政府竞争进一步强化了财政分权对科技支出结构的负向影响效应。
关键词:
财政分权 政府竞争 科技支出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余应敏 杨野 陈文川
随着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日益突出,如何有效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广为社会各界关注。本文基于2008-2013年我国31个省级政府面板数据,实证检验财政分权、审计监督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影响,以期找到规避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有效途径。研究发现:财政分权程度越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越大;审计监督力度越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越小;财政分权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影响受审计监督的制约,即审计监督对财政分权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间的关系具有负向调节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在风险较高地区增加审计投入力度、在风险较低地区增强审计问责力度,更有利于降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本文结果为确立国家审计在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中的定位提供了有益启示。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吕炜 郑尚植
自从Tiebout模型开始,经济学家就认为财政竞争能够提高经济效率,增进社会的福利水平。然而,近几年国内主流经济学文献认为中国地方政府间的财政竞争扭曲了公共支出结构,进而导致公共支出效率的低下。通过理论模型分析和实证检验,我们发现:短期内受制于辖区财力不均等和劳动力流动性不足,财政竞争与公共服务支出呈负相关从而扭曲公共支出结构,但是在长期中财政竞争对于改善公共支出结构的积极效应仍然存在。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李勇刚 罗海艳 汪玉兵
该文利用中国2002-2013年间282个地级及地级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实证检验了土地财政对地方政府规模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收支行为显著推动了地方政府规模的扩张,土地财政与地方政府规模之间存在倒U形关系,并且公共品的供给和收入差距也强化了土地财政对地方政府规模扩张的促进作用。进一步分析发现,土地财政对地方政府规模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区域性差异,土地财政对东部地区地方政府规模的影响程度明显低于中、西部地区。土地财政还对一线城市政府规模的扩张有抑制作用,表明土地财政是导致地方政府规模变化出现区域性差异的重要因素。此外,财政分权促进了地方政府规模扩张,而经济发...
关键词:
土地财政 地方政府规模 财政分权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袁一方 王佳杰
文章将中国的土地征用与出让制度模型化,构建一个政治与财政双重激励下影响地方土地出让规模的动态理论框架,并利用土地二级市场开放后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验证与拓展分析,试图从财政激励、经济绩效与土地征用出让制度本身,对近年来土地出让规模的膨胀给出多角度的解释与探讨。研究表明,地方政府面临的政治激励与财政激励因素是造成土地出让收入规模膨胀的重要制度原因;土地出让的收益水平、以及其对经济增长与财政增收作用也会对此产生正面的推动作用,而农地生产效率则与之负向相关。实证表明,近年来我国对于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规范化有助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郑骏川
近年来,中国房价上升受地价推动、而地价上升受地方政府财政压力推动这一假说广为流传,但并无实证支持。基于对财政压力之下的政府行为模式的分析,采用中国35个大中城市2000—2016年城市面板数据,本文对这一因果链条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地方政府通过推高土地出让收益来缓解自身财政压力,而提高土地交易价格又是推高土地出让收益的重要手段;地方政府区别对待不同用途的土地,财政压力对住宅用地价格的影响明显高于工业和商业服务业用地;财政压力对房价的上涨起重要推动作用,地价是连接两者间的中间变量;最后,财政压力对房价的影响在2004年"招拍挂"制度施行后有所减弱。文章的实证结果在考虑内生性以及城市控制变量后仍然稳健。
关键词:
财政压力 土地出让收益 房价 地价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夏诗园
本文基于地方政府债务与金融市场间的风险联动性,使用中国30个省份2007—2017年数据采用面板分析的方法来探讨地方政府债务和金融市场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并在考虑金融发展水平对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影响的基础上,构建了以金融发展水平和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门槛面板模型。实证结果显示,首先,在控制其他经济变量的情况下,地区金融发展水平和地方政府债务规模间呈正向变化关系,即地方政府金融发展水平越高,对政府债务的承受能力就越大。地方政府的治理能力和地方政府债务规模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地方政府的治理水平越高,政府的信用水平也越高,可获得的债务融资规模也越大。其次,在其他经济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和地区GDP水平及财政平衡变量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即经济发展水平越高、财政越平衡的地区,资金越充足,需借贷的债务规模也越小。另外,金融发展水平对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存在"门槛效应",且在不同区间对政府债务风险起不同作用。金融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地方政府债务规模门槛值也较高。金融发展水平中等的地区,地方政府债务规模门槛值相对较低。而一旦地方政府规模超过最高门槛值,地方政府较难通过金融市场来缓解债务压力。最后,基于中国地方政府债务发展现实和经济发展现状,提出防范和监管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相关建议。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蔡芸 杨冠琼
在Barro的政府规模的内生决定理论框架下,运用中国省级地方政府规模的面板数据,实证性地估计了中国地方政府的最优财政规模区间以及分区域地方政府的最优财政规模区间。结果表明,虽然中国地方政府一般财政支出与政府消费是生产性的,但一般财政支出与政府消费规模过大;政府财政支出与政府消费的边际产出均显现出随其规模扩大而缩小的效应;中国地方政府一般财政支出与政府消费的实际规模均远远大于平均最优规模。
关键词:
政府最优规模 一般财政支出 地方政府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樊轶侠 高跃光
利用2003~2012年间的市级面板数据,以空间邻接权重矩阵为基础,利用空间计量方法研究土地财政对吸引外资的效应,包括对本地区的效应以及相邻地区间的效应。主要结论如下:本地区土地出让收入越多,吸引外资的能力越强;本地区协议出让对吸引外资具有积极作用,招拍挂出让对吸引外资的能力具有更大的作用;协议出让与招拍挂出让均显示出地方政府间竞争的激烈程度,但招拍挂出让方式吸引外资的能力更为明显,且更能反映地方政府间的竞争;基于人均水平的土地出让依然对本地区人均实际利用外资额具有正向影响,而对相邻地区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即地方政府间的竞争依然存在,地区策略竞争存在负面的溢出效应。因此,各地区应合理规划土地利用方式,在保证最大限度地减少土地交易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经济与效率损失的同时,兼顾耕地资源保护、主体功能区规划目标的实现以及土地资源的配置效率,从整体上提升经济发展的效率与公平。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牟燕 钱忠好
研究目的:在深入分析地方政府土地财政依赖对城市一级土地市场作用机理的基础上,利用2003—2015年中国31个省(市、区)(不包括港澳台地区)的面板数据进行计量检验,测定地方政府土地财政依赖度对城市一级土地市场化率的影响程度。研究方法:计量经济分析方法。研究结果:为弥补地方政府土地财政缺口的刚性需求,地方政府领导人会权变地选择一级土地市场上各类用地的出让方式和出让量。土地财政依赖度与城市一级土地市场化率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研究结论:当土地财政依赖度与一级土地市场化率均较低时,地方政府会在一级土地市场上出让土地时适当增加"招拍挂"的比例,从而在提高土地财政依赖度的同时提升一级土地市场化率;当土地财政依赖度较高但一级土地市场化率较低时,地方政府会增加一级土地市场上"招拍挂"的比例,在降低土地财政依赖程度的同时提升一级土地市场化率。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毛其淋
本文在消费者最优消费路径选择的基本框架下,构建了一个政府财政支农与农村居民消费的动态最优化模型,理论分析表明:地方政府财政支农支出的增加,对于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基于1995-2008年的省际面板数据,采用工具变量GMM方法对该结论进行的实证检验发现:在通过多工具变量克服变量内生性之后,地方政府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地方政府财政支农支出每增加1%,我国农村居民消费将增加0.1367%;进一步的因素分解显示,地方政府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平均贡献度为8.72%,且有逐年增大的趋势。此外,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异性,即财政支农支出对...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孙琳 潘春阳
本文在"中国式分权"的背景下,从"利维坦假说"出发,探索了地方政府支出规模及其主要支出项目与财政分权之间的理论关系,并通过计量模型检验得到了两个主要结论:第一,财政分权推动了地方政府规模扩大,"利维坦假说"在中国并不成立;第二,财政分权对经济建设支出规模的推动力最大,对公共服务规模的作用次之,而对政府自身消费的推动力最小;并尝试性地给出了遏制政府规模扩张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利维坦假说” 财政分权 地方政府规模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孔繁成
利用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党代会周期对辖区环境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各辖区环境质量在党代会召开前后呈现明显周期性波动。在进一步的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后,发现各辖区环境质量的周期性波动与党代会召开前后环境监管力度变化密切相关。党代会召开前后,环境规制强度和实施力度有所不同,进而使得辖区环境质量有所不同。每次党代会召开前一年和当年,各辖区环境规制强度和实施力度均上升,从而使得辖区环境质量改善;每次党代会召开第二年,各辖区环境规制强度和实施力度均下降,从而使得辖区环境质量恶化。
关键词:
党代会周期 监管力度 环境质量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余菊 邓昂
本文采用1997—2009年面板数据的变截距及变系数模型,利用控制地区经济开放程度、产业结构变迁、城市化率等因素,对中国30个省市的制度变迁、地方政府支出决策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就全国而言,制度变迁、地方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和地方政府投资性支出均与城乡收入差距呈正相关,而地方政府保障性支出则与城乡收入差距呈负相关;就地区而言,大部分地区在市场化过程中的制度变迁、地方政府投资性支出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而半数以上的地区其政府支出规模及其内部保障性支出对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则有一定促进作用,但不同地区其影响呈现一定的差异性。其政策含义在于,我国在推进市场化进程的同时还要兼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财政分权、财政压力与创新质量——来自2008—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
数字金融对地方政府债务的影响研究——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
开放政府数据与地区腐败:来自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
地方政府财政透明对支出结构的影响——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我国地方政府财政透明度影响因素的差异分析——基于省级面板数据实证研究
地方政府“二元财政”格局的形成机制——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财政分权与投资偏好的地方政府行为——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财政分权对我国地方政府教育支出的影响研究——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财政分权、晋升激励与地方政府债务融资行为——基于城投债视角的省级面板经验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