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420)
- 2023(8369)
- 2022(7389)
- 2021(7078)
- 2020(6056)
- 2019(14023)
- 2018(13689)
- 2017(26412)
- 2016(14958)
- 2015(17200)
- 2014(17665)
- 2013(17429)
- 2012(16460)
- 2011(14620)
- 2010(15089)
- 2009(14039)
- 2008(14543)
- 2007(13265)
- 2006(11278)
- 2005(10200)
- 学科
- 济(58760)
- 经济(58647)
- 管理(47678)
- 业(41109)
- 企(33999)
- 企业(33999)
- 财(30985)
- 方法(27158)
- 数学(23668)
- 数学方法(23465)
- 农(17819)
- 中国(16189)
- 财政(14855)
- 制(14805)
- 务(14796)
- 财务(14772)
- 财务管理(14705)
- 企业财务(13954)
- 学(13915)
- 地方(13298)
- 政(12244)
- 业经(11607)
- 农业(10929)
- 体(10247)
- 贸(9916)
- 贸易(9913)
- 理论(9868)
- 易(9600)
- 银(9258)
- 银行(9235)
- 机构
- 学院(211532)
- 大学(210930)
- 济(83149)
- 经济(81180)
- 管理(78548)
- 研究(69466)
- 理学(66611)
- 理学院(65844)
- 管理学(64754)
- 管理学院(64334)
- 中国(54588)
- 财(50579)
- 京(44939)
- 科学(42856)
- 农(36959)
- 所(36346)
- 财经(35499)
- 江(34907)
- 中心(33210)
- 研究所(32102)
- 经(31929)
- 业大(31045)
- 农业(28938)
- 北京(28226)
- 范(27240)
- 州(27076)
- 师范(26990)
- 经济学(26176)
- 财经大学(25807)
- 院(24829)
- 基金
- 项目(131391)
- 科学(100932)
- 研究(98449)
- 基金(92399)
- 家(79629)
- 国家(78925)
- 科学基金(66373)
- 社会(60180)
- 社会科(56797)
- 社会科学(56778)
- 省(52172)
- 基金项目(48951)
- 教育(46282)
- 划(43390)
- 编号(42105)
- 自然(41554)
- 自然科(40457)
- 自然科学(40440)
- 自然科学基金(39699)
- 资助(38112)
- 成果(36078)
- 部(29758)
- 重点(29754)
- 课题(29359)
- 发(27686)
- 创(26699)
- 性(26416)
- 大学(25325)
- 项目编号(25303)
- 科研(25278)
共检索到3263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林森 赵艺
本文以"善治"理论为核心理论,力求利用"善治"理论解释和探究土地财政这一问题。基于政府在实现"善政"目标的过程中,发现自身行为模式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原因,结合"善治"理论,最终能够在实现"善政"的目标下,理顺政府自身的身份地位,从"善治"理论层面完善土地财政各主体行为,革新土地财政问题的有效治理和发展路径,达到丰富政府"善治"理论在土地财政方面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
土地财政 善治理论 地方政府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程瑜
本文在阐述契约精神、国家治理与政府预算内在逻辑关系的基础上,着眼于实现国家治理从"善政"到"善治"转变,重点剖析了现代政府预算制度构建几个关键环节:(1)推进预算公开;(2)加快《预算法》修订进程;(3)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4)创新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制度路径。
关键词:
政府预算 国家治理 契约精神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郭跃卿
地方政府的公共品供给效率普遍不高,经济性公共品供给支出因受到预算外支出的影响相对较高,财政分权的激励制度并没有显著提高地方政府的公共品供给,经济性公共品支出相对较高也是因为财政分权制度缺陷所形成的。因此,通过差别化的财政分权,加强地方政府的财政约束,并且合理确定地方政府公共品供给的结构,是提高地方公共品供给效率,解决财政分权促进地方政府经济增长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
公共品供给 财政分权 地方政府 供给效率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戚艳霞
为了落实党和国家对政府会计改革的重要部署和立法要求,2014年年底国务院批转财政部《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改革方案》(国发[2014]63号),开启了我国政府会计制度建设和发展的新征程。本文以政府善治为评价标杆,分析政府会计制度在系统化改革、制度协调、综合问责等方面的特点,并提出在以政府会计"良制"促财政"善治"过程中,应进一步完善财政法律体系、建立制度整合协同发展模式、推动政府会计微观信息向国家治理宏观需求信息过渡和转化、实现多层次财政问责和形成制度监督的新常态。
关键词:
政府会计 政府善治 国家治理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陈志勇 陈莉莉
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模式在推动经济高速增长和财政收入超高速增长的背后,积累了财政风险、金融风险、社会矛盾激化、粮食安全风险、投资和消费结构失衡等问题,影响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及和谐社会的建设。促使地方政府摆脱"土地财政"模式,关键在于改革和完善现有财政体制,构建地方政府"税收财政"模式。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蒋震 邢军
近年来,"土地财政"已经成为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之一。"土地财政"推高了房价,助长了房地产投机,引发了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风险,对宏观经济稳定埋下了隐患。事实上,当前我国地方政府以经济内容为主的政绩考核机制及其引发的地方政府竞争是引起土地财政的重要原因。在当前分税制条件下,地方政府陷入了巨大困境:一方面,财力面临枯竭的问题;另一方面,其面临不断增长的支出需求。在这种预算约束条件下,"土地财政"便成了地方政府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
地方政府竞争 政绩考核 土地财政 分税制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郭贯成 汪勋杰
1.深化分税制改革,实现地方财权与事权相匹配。分税制改革引致的财政赤字催生了地方政府土地财政现象。因此,要从根本上治理土地财政,必须按照权责对等原则深化分税制改革,实现地方政府财权与事权相匹配。如通过适当调整税种归属、税收划分比例来调整中央和地方财权划分。另外,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可通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娄成武 王玉波
土地财税收益弥补了地方政府财政支出不足,对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但随着地方政府"土地财政"实践的深入展开,其弊端也日益凸显。从土地财政演变历程与国内外政府公共行政角度的对比分析可以得出:分税制改革与激励约束机制是形成土地财政的经济动因,现行的土地征收与流转制度是形成土地财政的政治动因。目前地方政府土地财政导致大量农民"失地"又"失业"、公共部门利益对私人产业产生依赖而滋生腐败等诸多弊端。所以,必须从完善与公共事权相匹配的地方财政体制、改革现行征地补偿制度、界定土地治理主体收益分配关系和推进土地资源的市场化配置等方面,提出地方政府土地财政的公共治理之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林森 赵艺
一、"善政"目标——重构政府角色的尝试。1.建立符合公共利益指标的官员政绩考核体系。目前,地方政府面临着当地经济的发展,增强地方财政实力,提供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压力。传统上,中央财政过多注重对短期经济指标所取得的成就作为晋升的基础,这样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吴群 李永乐
中国地方政府倾向于选择土地财政的一个根源是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财权和事权的不匹配。在中国式的财政分权体制(纵向竞争)和地方竞争体制(横向竞争)双重背景下,本文提出了一个解释地方政府选择土地财政的理论框架,认为两者共同激励了地方政府实施土地财政策略。通过利用中国省际面板数据(paneldata)的实证检验,本文发现,中国式的分权体制激励了地方政府用"扭曲之手"来攫取预算外财政收益,地方竞争体制进一步驱动了地方政府采取积极的土地财政策略。研究结果还表明,财政分权对地方土地财政的影响存在跨地区差异。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韩本毅
政府追求居民福利最大化的目标分为近期和长期两部分。近期福利提高可直接提高居民社会保障水平,增加公共性支出等达到;而长期福利水平提高只能通过发展经济,为长期福利水平提高提供保障,目前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载体就是城市化。政府的目标体现在政府财政支出结构上。本文就城市化发展与土地资源间的关系、城市化与土地财政收入间的关系及城市化与财政支出结构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中国各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计量模型可知,城市化率对公共财政支出比重存在着显著性的影响;经济水平的提高对公共财政支出比重产生正向的影响。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高志立
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新预算法无疑是财政工作实现"善治"的一部"良法"。对各级财政部门来说,用好新预算法这一良法利器,推进财政管理善治有为,应处理好五种关系,把握好五个节点。转变治理理念,处理好五种关系,是贯彻落实新预算法的内在要求一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使市场在资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徐鲲 郑威
当前,地方政府形成了依赖土地征收获取财政收益的财政收入模式,而中央政府主导下的土地制度变迁强化了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模式的路径依赖。《土地管理法》的3次修订及土地制度变迁过程均表明,地方政府"土地财政"行为的强化有其必然性,要从根本上破除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模式的路径依赖,需要修订现有《宪法》条款,积极推进配套制度改革,落实法治政府"还权于民"的民主要求,推动房产税改革法治化。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蒋震
土地财政作为中国国民经济领域的重要现实问题,引起理论界极大关注。现有成果更多考虑分税制财政体制、地方政府政绩考核机制等,本文将其归结为引发土地财政的地方政府努力因素。而在中国现实经济运行中,仅有努力因素等主观动机不足以解释过去十几年间土地财政持续、稳定的机制,需要进一步剖析其成因。本文认为,它很大程度上源于中国过去30多年的工业化。快速工业化带来土地需求迅速增加,引发土地出让收入快速增长,是土地财政的源泉。本文采用多元回归模型对此观点进行了证实。工业化过程中,居民消费对投资形成"双重补贴",土地财政是实现这种模式的最核心手段。正是这种模式,使得中国成功利用比较优势,支撑了长达30多年的快速经济...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万新亚
土地财政模式使得地方政府对土地出让收入依赖性增加,且有过度举债的动机。本文通过构建模型对地方政府债务融资与土地出让金收入问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两者存在较强的正相关性,继而提出解决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财政体制改革建议。
关键词:
土地财政 融资平台 财政风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