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57)
2023(11421)
2022(9559)
2021(9086)
2020(7782)
2019(18070)
2018(17791)
2017(34520)
2016(18473)
2015(20894)
2014(20539)
2013(19570)
2012(17853)
2011(15515)
2010(15545)
2009(14089)
2008(13334)
2007(11496)
2006(9795)
2005(8627)
作者
(48506)
(40457)
(40050)
(38671)
(25896)
(19403)
(18395)
(15907)
(15468)
(14347)
(13869)
(13618)
(12787)
(12747)
(12628)
(12401)
(11996)
(11803)
(11663)
(11655)
(9856)
(9681)
(9676)
(9375)
(9126)
(9109)
(8839)
(8634)
(7966)
(7889)
学科
(74652)
经济(74574)
管理(53899)
(48044)
(40287)
企业(40287)
方法(37155)
数学(33619)
数学方法(32965)
(21047)
(19201)
中国(18711)
(16814)
贸易(16805)
(16511)
(15632)
业经(14695)
地方(13771)
(13345)
(13269)
农业(12447)
理论(12206)
技术(11479)
(11047)
财务(10986)
财务管理(10952)
(10395)
银行(10385)
企业财务(10327)
(10183)
机构
大学(246471)
学院(245742)
(101174)
管理(100031)
经济(99188)
理学(87142)
理学院(86258)
管理学(84502)
管理学院(84049)
研究(75392)
中国(59126)
(50547)
(48545)
科学(44895)
财经(38435)
中心(37805)
(36867)
(35693)
(35201)
业大(35044)
(34914)
经济学(32199)
研究所(31634)
(31555)
师范(31239)
北京(30677)
经济学院(29285)
财经大学(28900)
(28586)
(28246)
基金
项目(173266)
科学(138882)
基金(128984)
研究(126684)
(111622)
国家(110778)
科学基金(97471)
社会(82486)
社会科(78424)
社会科学(78405)
基金项目(67915)
(66738)
自然(63544)
自然科(62179)
自然科学(62163)
自然科学基金(61038)
教育(60078)
(56421)
资助(53161)
编号(50871)
成果(40105)
(39257)
重点(38694)
(36508)
(36066)
国家社会(34883)
课题(34437)
教育部(34408)
创新(34185)
科研(33616)
期刊
(103260)
经济(103260)
研究(69455)
中国(48395)
(38932)
管理(36878)
学报(34686)
科学(33968)
(31145)
大学(28025)
教育(27342)
学学(26270)
技术(23895)
(21215)
金融(21215)
农业(21081)
财经(18828)
经济研究(17386)
业经(16699)
(16154)
问题(14015)
统计(13295)
图书(12249)
(12063)
技术经济(11980)
(11975)
(11421)
理论(11390)
(11075)
资源(11045)
共检索到3553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汤韵  梁若冰  
利用厦门市土地出让的微观数据,考察了2003~2011年我国地方政府土地出让行为模式的变迁。通过对宏观政策与市场环境的分析,发现整个考察期可以2007年为界分为两个时段。在这前后两个时段中,工业用地出让模式显示了相当大的变化:表现为出让面积、价格、方式以及出让时空分布特征均有所改变,总体看地方政府土地出让重点逐渐向商住用地转移,同时抛弃原来的粗放型工业用地出让模式,而转向更为集约的方式。最后简要分析了产生这一模式变迁的原因,即宏观政策对工业用地出让的管制加强,以及城市房地产市场的繁荣,造成了地方政府出让政策的迅速调整。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兴祥  庄雅娟  
本文综合已有制度变迁理论的研究成果,构建了一个融合诱致性制度变迁与强制性制度变迁两种路径的理论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以厦门市分级诊疗制度创新为例,提出一个两阶段的制度变迁模式。基于成本—收益视角,本文对厦门市分级诊疗改革的制度变迁路径和参与主体进行具体分析。厦门的经验表明,激励地方政府制度创新需要建立"容错"机制,以发挥其"平衡器"作用。同时,制度创新关键是人,地方政府制度创新宜采取诱致性变迁路径,实现多方共赢。当然,在鼓励和激发地方政府制度创新的同时,也要强化统筹和"一盘棋"方略,以克服分割推进、分散试点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兴祥  庄雅娟  
本文综合已有制度变迁理论的研究成果,构建了一个融合诱致性制度变迁与强制性制度变迁两种路径的理论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以厦门市分级诊疗制度创新为例,提出一个两阶段的制度变迁模式。基于成本—收益视角,本文对厦门市分级诊疗改革的制度变迁路径和参与主体进行具体分析。厦门的经验表明,激励地方政府制度创新需要建立"容错"机制,以发挥其"平衡器"作用。同时,制度创新关键是人,地方政府制度创新宜采取诱致性变迁路径,实现多方共赢。当然,在鼓励和激发地方政府制度创新的同时,也要强化统筹和"一盘棋"方略,以克服分割推进、分散试点对制度整合带来的不利影响。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林秀琴  
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制度是我国土地供应制度的核心内容,依法合理确定出让底价是国有建设用地出让中的关键环节,特别是经营性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出让底价,对于规范国有建设用地出让行为,合理显化国有土地资产价值,防止国有土地资产流失,具有重要意义。2014年厦门市土地出让底价开始采用市场评估价的方法,本文将分析现阶段土地出让底价的估价程序以及存在的实践操作问题,并提出完善建议。土地出让估价程序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匡家在  
土地出让收益分配制度的改革和变迁具有显著的财政动因和财政路径依赖特征,是中央、地方政府及农民三者之间的利益博弈过程。在这种供给主导型的制度变迁中,地方政府的角色和行为举足轻重,影响着制度的演进和绩效。规范地方政府行为,需要在事权与财权相匹配的基础上实行中央、省、县三级行政管理体制。土地出让收入全部划归地方政府,纳入地方预算,打破地方政府的财政依赖路径;建立与科学发展观相配套的政绩考核体系,使二者相互促进。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田盛丹  黄燕芬  张超  
地方债和土地财政都是地方政府重要的融资渠道,地方债发还模式的演变直接关系到地方政府的融资规模,进而会通过地方财政的作用机制影响地方政府的土地出让行为。本文将2014年进行的地方政府债券"自发自还"试点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法检验地方债"自发自还"模式对地方政府土地出让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在"自发自还"模式下,地方政府是地方债务发还的主体,直接面临着还本付息的财政压力,存在动机改变土地出让行为从而获得更多的土地财政收入,且财政非平衡地区改变土地出让行为增加土地财政收入的动机更为强烈。本文进一步检验表明,"自发自还"模式对地方政府土地出让行为的作用过程受地方财政赤字和经济赶超压力的影响。最后,本文提出了可供借鉴的政策启示。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叶艳昆  
依托成片土地开发的探索与实践,福建省厦门市逐步实现从海岛型城市向海湾型生态城市的跨越发展。本文在介绍厦门市推动成片土地开发模式创新实践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成片土地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难题,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颜燕  刘涛  满燕云  
本文利用2004~2009年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地方政府通过土地价格竞争和土地财政支出竞争两种方式吸引投资、促进增长的策略,评估了两种策略在全国和地区尺度上的实施效果及其区域差异。研究发现,在全国尺度上,土地价格竞争和土地财政支出竞争两种手段都对城市经济增长产生了显著的促进作用。地区层面的进一步分析发现,土地价格竞争的经济增长效应主要体现在中部地区,而土地财政支出竞争则在东部和西部地区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影响。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立彦  
目前我国地方政府在土地出让中,以土地收益极大化和招商引资作为双元目标取向,对地方财政、土地资源配置和社会稳定等造成不利影响。借鉴国际经验以及按照政府的双重身份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地方政府土地出让的目标应为促进城市土地合理利用和适度土地收益,应采取相应政策措施消除地方政府土地出让目标扭曲的客观基础,促进土地出让目标和行为的合理化。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唐盟  邵磊  
在粮食安全战略的宏观背景下,中国实行最严格的"18亿亩耕地红线"保护政策,但耕地保护政策的经济影响尚缺乏充分的量化评估。文章结合地市级统计数据和遥感地理信息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重点考察耕地保护政策如何改变地方政府土地出让的数量和来源结构以及对地块容积率、施工时间、招拍挂比例等微观行为特征的影响。实证分析指出,通过降低新增建设用地中耕地转用的比例,"耕地红线"政策显著抑制了建设用地和新增建设用地的出让规模。在非市辖区和"低级土地"中,这一政策效应更为明显。进一步利用土地交易微观数据分析表明,政策约束倒逼地方政府提高了地块容积率和招拍挂比例,并缩短了施工时间,这有利于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但是,政策冲击对地方政府财政收入产生了一定负面影响。文章系统分析了耕地保护政策对地方政府土地出让的影响,旨在为耕地保护政策的相关讨论提供实证证据,并为未来统筹协调粮食安全战略和土地市场化改革提供政策参考。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浩  汪敏  
近年来,出于"土地引资"和"土地财政"双重激励,地方政府热衰于出让土地。然而,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使得土地出让行为受到其他地方政府的影响,即地方政府的土地出让行为本身也存在竞争效应。本文构建理论模型,从"土地引资"和"土地财政"两个角度分析了地方政府土地出让行为的竞争效应,并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对2003—2013年我国281个地级市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理论和实证结果表明:(1)为了发展地方经济,地理位置相近的城市之间存在"土地引资"的主动性竞争和"土地财政"的被动性竞争;(2)由于政治晋升的激励,同省份城市之间"土地引资"和"土地财政"的竞争程度大于异省份城市之间的竞争;(3)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不...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余靖雯  肖洁  龚六堂  
本文基于1999年至2011年中国281个地级市土地出让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土地出让具有随省级党代会的召开时间而变化的政治周期性。具体表现为,党代会召开前一年,土地出让面积下降约8.7%;党代会召开后一年,土地出让面积增加约10.1%。土地出让收入也呈现相同的政治周期性特征。这个结果在控制了官员个人特征等变量后仍然十分稳健。本文的分析还显示,官员一上任有冲动大量出让土地,但是没有证据表明离任前会减少土地出让。原因是党代会的政治周期与官员更替并不等同,党代会是可以预期的政治事件,利益相关方会做出反应,从而对土地出让产生一定程度的扭曲。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皮建才  
本文通过激励理论的分析框架考察了"中国模式"。在考察的过程中,我们主要着眼于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地方政府作用,以地方政府为主线分析了转型时期进取型地方政府是如何发挥"扶助之手"作用的,回答了进取型地方政府如何甄别当地企业经理能力、如何施出"扶助之手"以及如何实施分成契约等三个连贯的问题。总体上来看,本文探寻了"中国模式"背后的政治经济学基础,对经济发展中的地方政府作用机制给出了一个经济学解释。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何子张  
控规引导市场化的土地出让存在空间矛盾和时间矛盾。空间矛盾表现为土地出让的随机分布与控规编制单元整体性矛盾,以及空间对象的多元性与控规编制模式化的矛盾。时间矛盾是控规编制与土地出让决策过程存在的时间差。对缓解这些矛盾的若干策略进行分析,总结了厦门在控规与土地出让有机衔接方面的探索与实践。首先是空间层面的整合:根据空间发展成熟度,制定差别化的控制模式;大纲控规+土地招拍挂规划咨询分层编制模式;大纲控规和土地招拍挂规划咨询作为相关规划整合的平台。其次规划咨询解决了控规编制与土地出让时间差的矛盾,实现时间层面的整合。提出建立经营性土地出让年度计划的预规划咨询制度改进建议。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冀云阳  刘慧媛  张谦  
在新发展格局下,产业布局的优化是实现地区间专业化分工和畅通国内大循环的重要前提。本文构建了地方政府债务影响产业空间布局的理论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新口径地方政府债务数据和工业用地出让微观数据,实证检验了地方政府的债务融资行为对产业空间布局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结果发现:地方政府债务的扩张导致了产业空间布局的分散化,即生产地理集中度下降。中介机制分析表明,地区间引资竞争是导致此种空间扭曲效应的重要机制。进一步分析发现,由地方政府债务驱动的产业布局分散化会带来产能过剩加剧的后果。以上结果表明,应进一步规范地方政府的举债融资行为,遏制地区间的无序竞争,提高资源空间配置效率,发挥地方政府债务对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