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54)
- 2023(9471)
- 2022(7804)
- 2021(7398)
- 2020(6103)
- 2019(14113)
- 2018(13168)
- 2017(25396)
- 2016(13895)
- 2015(15167)
- 2014(14892)
- 2013(14833)
- 2012(13887)
- 2011(12067)
- 2010(12335)
- 2009(11839)
- 2008(10949)
- 2007(9728)
- 2006(8456)
- 2005(7792)
- 学科
- 济(54618)
- 经济(54570)
- 管理(43235)
- 业(41050)
- 企(34475)
- 企业(34475)
- 财(33182)
- 融(26442)
- 金融(26441)
- 银(24161)
- 银行(24142)
- 方法(23627)
- 行(23310)
- 中国(23216)
- 数学(21420)
- 数学方法(21267)
- 制(17124)
- 务(17041)
- 财务(17019)
- 财务管理(16961)
- 地方(16918)
- 企业财务(16338)
- 财政(14850)
- 贸(14733)
- 贸易(14722)
- 易(14482)
- 农(14304)
- 出(13838)
- 政(12320)
- 业经(11408)
- 机构
- 学院(184314)
- 大学(184280)
- 济(82409)
- 经济(80847)
- 管理(66922)
- 研究(63892)
- 理学(57515)
- 理学院(56881)
- 管理学(56034)
- 中国(55795)
- 管理学院(55696)
- 财(50701)
- 京(37415)
- 科学(36874)
- 财经(36115)
- 经(32819)
- 所(32468)
- 中心(31161)
- 农(29578)
- 研究所(28974)
- 经济学(28655)
- 江(27757)
- 财经大学(26992)
- 经济学院(26250)
- 业大(24588)
- 北京(23207)
- 农业(23072)
- 院(22870)
- 融(22850)
- 州(22614)
- 基金
- 项目(122651)
- 科学(96607)
- 基金(91246)
- 研究(88814)
- 家(79683)
- 国家(79059)
- 科学基金(67551)
- 社会(59022)
- 社会科(56405)
- 社会科学(56390)
- 基金项目(47846)
- 省(46832)
- 自然(42271)
- 自然科(41393)
- 自然科学(41382)
- 自然科学基金(40670)
- 教育(39942)
- 划(39081)
- 资助(38157)
- 编号(33402)
- 重点(28218)
- 成果(28153)
- 部(28094)
- 发(26748)
- 性(25869)
- 创(25804)
- 国家社会(25777)
- 教育部(24471)
- 创新(24340)
- 科研(23893)
共检索到2904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盛丹 王永进
在财政分权与政治垂直管理的激励体制下,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的逆周期性弱化。同时,地区间初始禀赋差异和风险异质性则使得地方政府财政政策的周期性特征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本文借鉴Rajan与Zingales(1998)发展的固定效应估计模型,采用2004年我国29个省份29个行业的相关数据,考察了周期性财政政策对地区出口结构的影响。本文研究显示,财政政策逆周期性较强的地区,在外部融资依赖性高的行业出口相对更多,具有比较优势。同时,在控制了人力资本、物质资本和自然资源禀赋等传统比较优势影响因素,以及外部市场接近度、国内市场容量和基础设施等新经济地理的因素之后,本文的结论依然成立。
关键词:
财政分权 周期性财政 出口结构 融资依赖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安苑 王珺
本文基于产业对外部融资的依赖程度,考察了地方政府的财政行为特征对产业成长的影响以及对产业结构失衡的调节作用。基于双重差分法的基本思路,综合使用1998-2007年的区域、产业和企业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就财政支出缺口对产出缺口的反应而言,在那些地方政府财政行为反周期性更强的地区,对于外部融资具有更高依赖的产业获得了更快的成长。同时,转型背景下的体制性约束显著影响着反周期性财政行为的作用,这是因为:其一,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外部融资成本的差别,使二者对财政行为的反应存在显著差异;其二,在市场机制尚不成熟和完善的条件下,提高市场化水平能够显著强化反周期性财政行为的功效。我们的研究表明,地方政...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司海平 刘小鸽 魏建
本文旨在考察地方政府债务在经济周期中的动态变化特征,并探讨背后的成因。使用2002—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和系统GMM方法,研究发现,地方债务累积速度呈现顺周期的特征。产出缺口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在繁荣期与衰退期地方隐性债务分别平均增加5.92%与3.97%。即使控制住市场融资环境,这一特征依然明显。进一步的实证分析发现,官员晋升压力加剧了地方债务的顺周期特征。换言之,晋升压力对地方政府举债行为影响的方向与程度会随经济周期的变化而变化。地方债务不仅是地方政府缓解资金约束刺激经济增长的重要融资手段,还因其风险属性可能影响经济稳定。地方政府在经济周期不同阶段对目标的侧重不同,可能是地方债务顺周期特征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
地方债务 经济周期 晋升压力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路 龚刚
依赖"土地财政"的地方政府在面对不利的房地产市场冲击时会采取什么措施平滑财政收入波动呢?文章识别并分析了一个潜在的重要机制,即中国地方政府"借道"融资平台获得土地出让金,进而反哺预算内财政收入的机制。利用土地出让和融资平台的微观数据,文章发现:中国城市的政府融资平台购买住宅和商服用地占比具有显著的"逆周期性",即在房地产市场调整期成交额(面积)比例显著上升。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对于那些"财政压力"较大、地方官员晋升动机较高的城市,这一"逆周期性"表现得更加明显。融资平台购地的资金主要来源于融资平台债务的增加,而非地方政府后期的补贴,这可能会进一步增加地方政府的隐性债务。且上述"逆周期性"主要存在于中西部地区和三、四线城市。文章的发现对深入了解地方政府"土地财政"的运作机制,理解地方政府预算内"财政压力"与预算外"隐性债务"之间的互动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石绍宾 尹振东 汤玉刚
中国的税收立法权集中,而税收征管执法权却高度分散,宏观税收政策的周期性应由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财政行为共同决定。本文在税收平滑模型基础上引入财政分权体制下国税和地税部门两个税收政策执行主体,发现中央和地方债务融资约束的不同以及税收共享机制将导致中央、地方税收政策周期相背离——中央税收政策是逆周期的,地方税收政策是顺周期的,而宏观税收政策是非周期性的。基于中国2002—2013年间29个省级单位国、地税征管数据的实证检验为中央、地方税收政策周期相背离的理论假说提供了经验证据。本文的发现不仅为理解税收征管体制改革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而且对优化中央"减税降费"政策效果,从分税制、地方债务、转移支付等财政体制源头上治理税收政策顺周期行为具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
税收政策周期 政府间财政关系 融资约束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余倩 邹甘娜
优化财政收支结构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对现代财税体制建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08-2019年的面板数据,使用中介效应模型和文本分析法探讨了减税降费力度对财政收支结构优化的长期效应与可能的优化路径。研究发现:减税降费力度对财政收入结构优化是一把“双刃剑”;地方政府在民生支出领域拥有一定“自由裁量权”,为地方政府弹性压缩民生支出相对规模提供了可能性,不利于财政支出结构优化。拓展性研究发现,深化间接税改革、充盈地方财力是优化财政收入结构的可能路径;加强财政支出规制、规范地方财政支出行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是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的可行路径。此外,谨慎设定经济增长目标、提高财政透明度也有利于财税收支结构优化。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友忠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中央政府出台了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各地政府也纷纷加速发展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并且以土地出让金收入等为担保发展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地方债务规模出现了较快增长,由此引发了对中国财政风险的担忧。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贾俊雪 郭庆旺 赵旭杰
本文首先剖析了中国独特的财政分权体制和官员治理制度安排所蕴涵的地方与全国利益冲突和协调机制,提出了地方政府支出行为的周期性悖论假说,并着重分析了其制度根源。然后,本文依据省份数据,利用多动态因素模型和空间计量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地方政府支出行为呈现出较明显的全国反周期和省份顺周期特征,有助于全国经济稳定但加剧了省份经济波动,这在欠发达省份表现得尤为突出。财权与事权错位导致财政收支分权对地方政府支出行为的周期性特征具有较明显的非对称影响:支出分权会削弱地方政府支出行为的全国反周期特征,强化其省份顺周期特征,收入分权的扭曲性影响较弱。官员治理制度同样具有重要影响:干部队伍年轻化和知识化有...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罗书嵘 刘义圣
文章采用2003—2014年江西省11个地级市财政教育支出和地级层面官员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计量模型,实证分析了省党代会周期与地方政府财政教育支出之间的内在关系。结果表明,省党代会召开的前一年和当年,地级市财政教育支出显著低于其他年份,分别减少了约5.1%和11%;而省党代会召开后一年,地级市财政教育支出虽继续减少,但下降幅度很小且并不显著。地方政府财政教育支出呈现出明显的政治周期性特征。这个结果在控制了地方官员特征等变量后仍具有很强的稳健性。这些经验证据也显示了地方官员的政治晋升激励虽然会促进地区经济增长,但也可能对地方政府财政教育支出产生负面影响。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周小平 贾子赫 钱辉
系统理解经济发展对于地方政府土地财政依赖的影响机理,是合理利用土地财政、推动政府和谐治理的前提。按照经济发展不同阶段将中国大陆省市划分三个区域,将推动经济发展的两大动力——城市化和工业化作为影响因素,运用2005~2012年省际面板数据构建固定效应变截距模型,探究经济发展对地方政府土地财政依赖影响的地区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整体上看,现阶段中国土地财政依赖具有普遍性,同时在不同阶段区域体现出明显的差异,即随着城市化、工业化发展演变,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依赖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因此地方政府应根据发展的需要制定差别化土地政策,实施相应的土地开发模式,保持合理的供地数量,并加快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
关键词:
城市化 工业化 地方政府 土地财政依赖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梁天征
自1978年以来,随着收入分配政策的调整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我国国民收人的分配格局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这种变化,表现在财政收支方面,最为明显的差别是财政收支规模的大幅度减小和财政连年赤字。据估计,1986年财政赤字可达100多亿元,1987年的赤字将更大。财政形势何以出现如此之大的变化,它将对国家经济发展产生怎样的影响,应该如何解决赤字问题?本文试图对这些问题作出回答。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多长 游亚
城镇化促使地方政府土地财政依赖程度逐渐加深,土地财政依赖对城镇化也存在反作用。文章从全国总体水平上考察土地财政依赖和城镇化发展的现状,用省级面板数据计量检验土地财政依赖度对城镇化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土地财政依赖度的提高会抑制人口城镇化水平的提高,该结论深刻地暴露了我国现行土地财政模式的不可持续性。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陈多长 张明进
近年来,我国城镇化过程中出现了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日益依赖土地出让收入的情况。本文对我国城镇化水平与土地财政依赖度的统计分析结果发现两者并不完全同步,并利用2000~2013年省会城市(包含直辖市)的面板数据,通过逐步回归分析证明城镇化在现阶段仍然加深地方政府土地财政依赖,同时发现GDP增长率对地方政府土地财政依赖的影响最大,城镇化水平次之,地方政府财政自给率的影响相对较弱,服务化率的影响最弱。最后,在理论分析、实证检验以及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本文针对性地提出了减弱地方政府土地财政依赖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城镇化 地方政府 土地财政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玉华
中央与地方政府财政收支的稳定性,是我国财政体制改革所要解决的一项重要问题。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多次的财政体制改革,我国已逐步建立起以分税制为基础的分级财政体制,基本上理顺了中央及地方政府间的财政关系,各级政府间财政收支相对稳定。近几年,由于经济增长高于预期目标,加上一些政策性增收因素,中央财政超收较多;同时,由于分税制财政体制自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罗航
本文采用Levin等(2002)和Im等(2003)提出的面板单位根检验方法与Kao(1999)和Pedroni(2004)提出的面板协整方法对中国31个省级地方政府的财政收支情况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在1995至2007年间,中国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之间存在着长期的协整关系。而且基于Kao和Chiang(2001)的动态最小二乘法的回归结果显示中国地方政府财政收支的长期协整系数为0.7826。根据Quintos(1995)对财政收支可持续性的定义,中国地方政府的财政收支具有较强的可持续性。
关键词:
财政收支 可持续性 面板 协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