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25)
2023(10552)
2022(9205)
2021(8751)
2020(7745)
2019(18329)
2018(18091)
2017(35469)
2016(18950)
2015(21356)
2014(21319)
2013(20935)
2012(19292)
2011(17246)
2010(17160)
2009(15668)
2008(15315)
2007(13672)
2006(11406)
2005(9966)
作者
(52294)
(43973)
(43520)
(41810)
(27725)
(21105)
(20178)
(17355)
(16612)
(15616)
(14808)
(14694)
(13735)
(13703)
(13608)
(13483)
(13480)
(13073)
(12660)
(12497)
(10753)
(10706)
(10598)
(10154)
(9959)
(9860)
(9670)
(9607)
(8887)
(8648)
学科
(80784)
经济(80703)
管理(54730)
(50242)
(41641)
企业(41641)
方法(39875)
数学(35641)
数学方法(35163)
(22755)
(20192)
中国(19013)
地方(15657)
业经(15156)
(14787)
(14389)
贸易(14382)
(14076)
(13933)
农业(13228)
(12996)
财务(12946)
财务管理(12910)
企业财务(12247)
理论(11792)
技术(11584)
(11464)
(10782)
金融(10779)
(10776)
机构
大学(263374)
学院(261918)
(109514)
经济(107336)
管理(104857)
理学(91085)
理学院(90172)
管理学(88555)
管理学院(88056)
研究(84496)
中国(63066)
(54034)
(51607)
科学(50754)
(42967)
(41475)
财经(40939)
中心(40724)
业大(39111)
(38820)
研究所(37603)
(37212)
经济学(33845)
农业(33610)
北京(33285)
(32986)
师范(32656)
经济学院(30741)
财经大学(30547)
(30539)
基金
项目(179778)
科学(142141)
基金(131809)
研究(130958)
(114331)
国家(113443)
科学基金(98090)
社会(83302)
社会科(79089)
社会科学(79066)
(70423)
基金项目(70094)
自然(63995)
自然科(62546)
自然科学(62525)
教育(61622)
自然科学基金(61386)
(59254)
资助(54238)
编号(53124)
成果(42882)
(40837)
重点(40599)
(38057)
(37679)
课题(35979)
教育部(35342)
科研(35233)
创新(35214)
国家社会(34603)
期刊
(113167)
经济(113167)
研究(72753)
中国(48297)
(42359)
学报(39695)
(37635)
管理(36784)
科学(36358)
大学(30595)
学学(28717)
教育(26529)
农业(25164)
技术(24798)
(21495)
金融(21495)
财经(20053)
经济研究(18431)
业经(18144)
(17149)
问题(15454)
(13938)
统计(13788)
技术经济(13363)
(12724)
(12513)
图书(12510)
理论(12449)
(12351)
财会(11842)
共检索到3766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潘小娟  余锦海  
本文通过对永嘉县与乐清市供水合作案例的全面描述和深入分析,提出了一个解释我国地方政府合作生成及影响因素的分析框架。我们认为,地方政府合作是行动者为满足合作需求,建立合作组织,确立和修改合作利益分配规则,并通过一系列机制予以落实的非线性过程。此外,地方政府合作还受到行动者之间的认同、信任和互惠关系,组织环境内部的政策和规划,组织环境外部的直接利益相关者、精英和大众,以及合作收益的可度量与可分割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地方政府合作的生成和实施是各种要素和影响因素相互综合作用的结果。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肖坤  彭坤  
政府债务是衡量地方政府和地方官员执政水平的重要部分,学术界对地方政府债务的研究视角是多方面的。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和现实的梳理和分析发现,地方官员在其中处于一个核心的地位,而政治晋升、财政分权和软预算约束是三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本文构造了考虑三因素的地方官员和地方政府债务关系的分析框架。在这一框架下,对文献进行了重新梳理,并用以往的研究成果对这一框架的解释能力进行了证实。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陈小华  卢志朋  
根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绩效管理的实践和理论进展,文章提炼出"控制—参与—治理"的分析框架,分别描述了三种典型的政府绩效评估模式:控制导向的目标责任制、参与导向的参与式绩效考评和治理导向的预算绩效管理,并在此基础上比较了这三种评估模式的特征差异、评估成效以及局限性。文章认为,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模式遵循从压力型体制下的内部评价模式向强调公众参与的外部评估模式转变,并逐渐向注重政府绩效管理中的法治、预算与治理等要素方面迈进的动态演变路径。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郭贯成  汪勋杰  
通过构建四维分析框架,全面审视地方政府土地财政的动机、能力、约束与效应。分析表明:在制度变迁中,分税制改革和"标尺竞争"体制驱动了地方政府利用"编外"资源实施土地财政策略。实施策略所依赖的制度缺口包括:城乡二元土地市场结构缺陷、土地行政管理体制弊端、金融体制支持和预算制度缺陷。实现能力受内在资源禀赋和外部制度环境约束。土地财政的实施可充实地方财政,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加速城市化进程,但也会积累财政、金融风险,引致房地产过度投资风险,隐藏社会风险,滋生违法腐败风险。所以,必须从深化分税制改革、变革土地财政形成机制等六个方面进行治理。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梅宁  崔娟  
地方政府设立并主管,经政府授权并以政府信用做为偿债来源或提供担保,按照政府意志对外融资的企事业单位(有时甚至是政府机构本身)都可以称之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在以政府投资为主的扩内需、保增长一揽子投资计划的刺激和带动下,各类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迅速发展,成为信贷融资和债券融资的主力军。在信贷市场上,各类城投公司竞相成为银行激烈追逐的重点优质客户,巨额的信贷投放量迅速弥补了传统工商企业有效信贷需求不足的缺口,国有商业银行已超越政策性银行成为地方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艾华  王亦奇  
要解决现阶段房地产市场的问题,我们认为应该从地方政府财政收入与支出角度进行变革,使地方政府和地方官员的经济行为能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边疆  王万茂  
文章基于公共物品私人供给的模型,构建了耕地保护过程中地方政府在个体理性支配下同整体理性进行博弈的分析框架,并据此对实践中存在的耕地保护政策失效和政府间耕地保护意愿差异的现象进行了解析。结论认为,地方政府在个体理性支配下的博弈行为是耕地保护政策失效的主要原因之一;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区地方政府比落后的西部内陆区地方政府有更强的耕地保护意愿,建立耕地异地代保市场可以将这种较高的意愿变为现实。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顾东明  周明  
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以激励相容为原则,构建央地双向互动的地方政府优化营商环境激励相容框架,分析部分地方政府在优化营商环境中的表现不力及成因。研究结果发现:在政策创新中,问责负向激励泛化和正向激励不足导致地方政府不愿主动进行政策创新;在政务营商环境建设中,正向保障不足和对地方及部门本位的问责力度不足,导致数据鸿沟和服务流程分散;在市场营商环境建设中,中央政府缺乏财税返还和补偿的机制设计,使得地方政府以行政收费变相弥补财政损失;在法治营商环境建设方面,地方立法权受限和对执法的负向约束不足损害企业利益,危害营商环境。据此,基于激励相容框架对地方政府优化营商环境提出相应的激励机制建设。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林雪霏  邵梓捷  
协商民主在中国的基层实践遵循的是嵌入式的生长路径,高度仰赖地方政府的制度性供给,也就必然受其目标理念、组织结构以及政治环境等要素的影响。在体制性塑造下,基层协商民主实践整体呈现出民主与治理间的徘徊与整合,表现为当前各地以"协商民主"为名的基层实践存在回应型、自治型和咨询型协商三种不同类型;协商制度设计和运行中更多地"利用"体制内资源和手段而非"探索"科学的协商技术;在协商参与者的选择上沿袭着以群体为本位的代表逻辑,在代表类型和范围上有所拓展;推动实践的主导力量由政治精英扩展到例如人大、政协等体制内组织,它们由此激活了原本被"虚置"的政治权力。当前的基层协商实践呈现出本土性特色,但仍需完善与拓展才可能实现国家与社会相互依赖的"双向民主化"转型。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卫薇  
长期以来,资源型地区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也积累了众多的矛盾,如何促进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成为各级政府和学术界高度关注的焦点之一。地方政府治理在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强对地方政府治理创新的研究是资源型地区地方政府进一步深化改革的重要前提和条件。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叙果  张广婷  沈红波  
本文针对我国当下地方政府债务问题日益严重的局面,深入剖析地方政府偏好于大量建立地方债务融资平台的深层次原因和内在逻辑等问题。本文认为中国式财政分权并不是影响地方政府建立融资平台进行大量负债的全部激励,而政府的"经济参与人"和"政治参与人"的双重角色以及我国银行业普遍存在的软预算约束是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过度负债的重要原因。在财政分权、晋升激励和银行软预算约束的共同作用下,促使了地方政府倾向于大量建立地方融资平台进行借贷。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林雪霏  邵梓捷  
协商民主在中国的基层实践遵循的是嵌入式的生长路径,高度仰赖地方政府的制度性供给,也就必然受其目标理念、组织结构以及政治环境等要素的影响。在体制性塑造下,基层协商民主实践整体呈现出民主与治理间的徘徊与整合,表现为当前各地以"协商民主"为名的基层实践存在回应型、自治型和咨询型协商三种不同类型;协商制度设计和运行中更多地"利用"体制内资源和手段而非"探索"科学的协商技术;在协商参与者的选择上沿袭着以群体为本位的代表逻辑,在代表类型和范围上有所拓展;推动实践的主导力量由政治精英扩展到例如人大、政协等体制内组织,它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洪源  李礼  
本文首先运用圭多提和库莫提出的资产负债框架,对当前我国地方政府的债务可持续性现状进行了初步的静态评估,然后通过构建以政府收支流量为主要变量的政府债务可持续性动态模型,对实现政府债务可持续性应满足的条件进行了分析,最后从地方政府收入体系的制度性调整与支出行为的制度性调整两个方面,对如何实现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可持续性,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昊  陈工  
制度因素与政策因素是中国地方政府债务形成与不断增长的主要原因。基于制度视角从财政体制、政治体制及财政政策三个方面对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的成因进行了分析。2005年以后,随着公共财政体制的完善及转移支付制度的规范,地方政府巨额债务的积累已经不能从财政体制方面得到充分地解释;软预算约束下的地方政府间竞争是中国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不断膨胀的重要原因;在实施财政政策的过程中,中央政府将大量的经济稳定职能赋予地方政府是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不断膨胀的另一重要原因。破解地方政府债务危局,必须对地方政府的财权与事权分配做出变革,改革地方政府官员的考核晋升机制,建立完备的政府投资法律,多策并举,消除地方政府的负债投资冲动。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陈冲  郑文君  
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历程和国外的成功经验表明,政府参与是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现实选择。但在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过程中,各阶段的主要职能要有所偏重。应依照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初期、成长期、成熟期三个阶段,以哺育人、扶持人和守夜人身份来定位政府职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