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372)
- 2023(3474)
- 2022(3088)
- 2021(2841)
- 2020(2380)
- 2019(5658)
- 2018(5503)
- 2017(10515)
- 2016(5856)
- 2015(6392)
- 2014(6201)
- 2013(6158)
- 2012(5792)
- 2011(5376)
- 2010(5449)
- 2009(5031)
- 2008(4848)
- 2007(4447)
- 2006(3988)
- 2005(3542)
- 学科
- 济(27673)
- 经济(27650)
- 管理(20059)
- 业(14017)
- 企(10531)
- 企业(10531)
- 方法(9595)
- 地方(9258)
- 数学(8696)
- 数学方法(8630)
- 财(8216)
- 农(7374)
- 中国(6596)
- 家(6336)
- 国家(6195)
- 资源(5751)
- 农业(5411)
- 制(5213)
- 财政(5205)
- 环境(5087)
- 人事(4930)
- 人事管理(4929)
- 地方经济(4801)
- 业经(4706)
- 体(4570)
- 政(4508)
- 技术(4351)
- 和(4325)
- 学(3921)
- 发(3788)
- 机构
- 大学(80893)
- 学院(80773)
- 济(35280)
- 经济(34554)
- 管理(32567)
- 研究(28956)
- 理学(28060)
- 理学院(27759)
- 管理学(27399)
- 管理学院(27243)
- 中国(21199)
- 科学(17217)
- 财(17184)
- 京(16920)
- 所(14564)
- 农(13578)
- 中心(13554)
- 研究所(13176)
- 财经(13120)
- 经(11950)
- 江(11924)
- 业大(11393)
- 范(10929)
- 经济学(10906)
- 师范(10864)
- 北京(10530)
- 农业(10372)
- 院(10293)
- 州(10196)
- 经济学院(9915)
- 基金
- 项目(57516)
- 科学(45473)
- 研究(42967)
- 基金(42143)
- 家(36841)
- 国家(36604)
- 科学基金(31126)
- 社会(28348)
- 社会科(26977)
- 社会科学(26966)
- 基金项目(22752)
- 省(22125)
- 自然(19101)
- 教育(19038)
- 自然科(18503)
- 划(18498)
- 自然科学(18497)
- 自然科学基金(18189)
- 编号(17380)
- 资助(16622)
- 成果(14408)
- 发(13323)
- 部(13253)
- 重点(13003)
- 国家社会(12430)
- 创(11710)
- 课题(11536)
- 制(11345)
- 教育部(11277)
- 创新(11076)
共检索到1218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袁胜超 吕翠翠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推进国内大循环的重要任务和基础,深化地方政府合作与破除地方保护对于推进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长三角经济协调会政策冲击这个准自然实验并利用1994—2018年长三角地区41个地级以上城市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政府合作使得资源错配程度平均降低了26.7%,政府合作对资源配置的政策效果在加入协调会后第四年开始显现,并具有持续性。与新进城市相比,加入协调会对于原位城市资源配置的改善更为明显。政府合作对资源配置的改善效果在大城市和中等城市中显著存在,但对小城市的影响不显著;政府合作对大城市资源配置的改善效果不如中等城市。距离核心城市越近,政府合作对资源配置的改善效果越强。机制分析结果表明,政府合作能够通过降低市场分割和促进区域产业分工进而降低资源错配。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军
通过我国1995-2015年度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考察了地方政府行为与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之间的关系,以及不同环境下地方政府如何影响金融资源配置。基于区域金融资源的稀缺性和金融资源财政化的低成本,中国分权改革后的地方政府对预算约束外的金融资源存在干预动机。研究表明,政府通过金融中介进行干预,阻碍了金融资源配置,滞后了经济结构转型,影响了区域经济市场化。尤其是在工业、国有经济比重较大的省份,这种不利影响更为严重。为了更好地发挥金融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应将金融体制改革与政府职能转换、经济结构调整等一系列宏观经济改革同步进行,不断规范和完善金融市场,发挥金融资源的功能导向作用。
关键词:
金融资源 政府行为 配置效率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廖甍 孟勇 王亚飞
地方政府以土地出让收入作为担保和偿债来源能够放大其债务融资能力,而提高市场资源配置效率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首先,通过构建理论框架,揭示了金融摩擦异质性导致地方政府债务扩张加剧了资源错配;其次,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结合2009年中央政府放松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管制这一外生事件,采用双重差分方法,对地方政府债务扩张的资源配置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债务扩张加剧了资源配置效率的损失,这一结论在经历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机制分析验证了理论框架的假设,即地方政府债务扩张相对更多的提高了民营企业融资成本和资本边际收益产品,进而拉大了部门间价值生产率的离散程度,造成资源错配的加剧;进一步分析发现,地方政府债务扩张引发的资源错配最终降低了加总的全要素生产率。上述结论丰富了现有针对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经济效应分析的文献,不仅拓展了理论支撑,还提供了详实的经验证据,对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余莎 游宇
如何解释土地出让是理解当代中国发展的重要问题。对此,现有文献主要从财政分权与官员晋升两个视角分析土地出让的激励来源。然而,这类以地方竞争为前提的解释未注意到地方合作日益兴起的事实。文章从地方合作的视角入手,尝试回答地方政府之间的合作关系如何影响其土地出让行为。通过对安徽省参与长三角区域合作和广东省推动省内合作的案例分析以及对2003-2011年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文章发现:地方之间比较热衷于共建园区以实现产业转移的合作模式;这样的合作将促进地方政府协议出让土地,并可能挤出招拍挂出让,这一趋势在新增土地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余莎 游宇
如何解释土地出让是理解当代中国发展的重要问题。对此,现有文献主要从财政分权与官员晋升两个视角分析土地出让的激励来源。然而,这类以地方竞争为前提的解释未注意到地方合作日益兴起的事实。文章从地方合作的视角入手,尝试回答地方政府之间的合作关系如何影响其土地出让行为。通过对安徽省参与长三角区域合作和广东省推动省内合作的案例分析以及对2003-2011年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文章发现:地方之间比较热衷于共建园区以实现产业转移的合作模式;这样的合作将促进地方政府协议出让土地,并可能挤出招拍挂出让,这一趋势在新增土地的配置上更为显著。此外,合作对双方产业结构的影响不同,且间接支持了上述的影响机制。因此,地方合作这一新的视角是理解地方政府土地出让行为的重要路径,本研究的结论可为发展“飞地经济”提供有益启示。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宋艳伟
文章首先从财政管理体制、中央与地方财政收支以及1994年分税制改革三方面考察我国分权改革财权和事权的不对称造成的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然后讨论为缓解财政压力地方政府突破已有的财政收入预算约束,将政府之外的资源转变为政府可支配(正式的或非正式的)财政能力的激励动机。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地方政府预算内、外财政融资向金融财政化演变路径的分析,指出地方政府将缓解财政压力的途径转移到金融控制上,由此金融财政化的制度扭曲程度在地方政府层面上被放大。信贷资源服务于地方政府造成信贷资源配置效率的损失。最后,运用我国1985~2005年的省级面板数据为上述分析提供了经验支持。
关键词:
地方政府 财政压力 信贷资源配置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张莉 朱光顺 李夏洋 王贤彬
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传导依赖于地方政府,由于中国经济发展不均衡以及行政等级体系的现状,地方政府掌握的经济与行政资源存在较大差异,这可能会导致不同地方政府对于宏观经济政策的不同反应。本文以中央和省级的"十一五规划"、"十二五规划"中提及的重点产业为依据,利用2007—2015年城市层面工业用地出让的面板数据,对重点产业政策对于资源配置的影响效应进行了评估。研究发现:重点产业政策总体上显著提高了城市工业用地出让的宗数和面积,并且地方政府优先提供大面积地块给大企业和项目;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重点产业政策对城市工业用地出让的影响程度存在显著差异,地方政府掌握更多本地信息,会将工业用地更多配置在地方提及而中央未提及的重点发展产业上;不同区域与行政层级的城市对于重点产业政策的反应程度存在显著差异,总体来说,重点产业政策对东部地区和高级别城市的土地资源配置影响更大,东部地区和高级别城市对重点产业政策的落实存在"示范效应"。
关键词:
重点产业政策 资源配置 工业用地出让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张莉 朱光顺 李夏洋 王贤彬
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传导依赖于地方政府,由于中国经济发展不均衡以及行政等级体系的现状,地方政府掌握的经济与行政资源存在较大差异,这可能会导致不同地方政府对于宏观经济政策的不同反应。本文以中央和省级的"十一五规划"、"十二五规划"中提及的重点产业为依据,利用2007—2015年城市层面工业用地出让的面板数据,对重点产业政策对于资源配置的影响效应进行了评估。研究发现:重点产业政策总体上显著提高了城市工业用地出让的宗数和面积,并且地方政府优先提供大面积地块给大企业和项目;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重点产业政策对城市工业
关键词:
重点产业政策 资源配置 工业用地出让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李青原 胡龙吟 蔡长昆 章尹赛楠
本文聚焦于政府职能转变过程中“经济事务治理权”的转移,以中国大陆地级市政府工作报告为基础,使用内容分析的方法建立政府经济职能转变指数,发现政府经济职能转变显著降低了城市—行业层面的资源错配程度。机制检验发现,政府经济职能转变通过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费用、优化信贷资源配置和企业生产要素投入,促进了行业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异质性分析结果发现,政府经济职能转变对改善管制程度较低行业的资源配置具有较强的边际作用,而区域市场整合会强化政府经济职能转变的资源配置作用。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彭彦强
长三角区域地方政府间竞争使得区域内产业分布格局表现出以行政区划为界的分散同构的特征,资源的跨行政区流动和配置受到一定的阻碍。区域地方政府间的相互合作可以使资源的跨行政区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得以实现。为进一步深化长三角区域地方政府合作,推进一体化的实现和资源的跨行政区优化配置,必须从构建强有力的区域组织、通过合作协议加强行政权力横向协调、联合兴办开发区等方式着手。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祝继高 岳衡 饶品贵
基于2005—2015年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样本,本文研究省级地方政府财政压力是否对商业银行信贷资金投向和信贷资源配置效率产生影响。研究发现,地方政府财政压力是影响城市商业银行信贷资源配置的重要因素。具体而言,省级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越大,省内城市商业银行投向地方国有经济部门的贷款比率越高。然而,信贷资源更多投向地方国有经济部门的银行有更高的不良贷款率和更差的会计业绩。进一步研究发现,在财政压力大的省份,城市商业银行投向地方国有经济部门的贷款比率越高,则贷款拨备率越低,这表明城市商业银行会通过盈余管理行为来应对监管压力。本文研究结论对商业银行监管以及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有重要启示。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俞俊利 金鑫
本文利用2007~2016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高管人员的连锁任职数据实证检验了政府治理与关系治理对企业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所在地的政府治理水平对企业资源配置效率有积极影响,且管理层关系治理确实有助于提升企业资源配置效率;政府治理与关系网络对企业资源配置效率的促进作用会产生互补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内部董事、独立董事、监事、经理的关系网络对企业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内部董事和经理呈现出正面效应,而独立董事则呈现出负面效应。因此,企业既可以借助"地利"政府治理,也可以搭建"人和"管理层社会关系网络,提升企业资源配置效率,促进企业发展,实现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求索
[作者]
李明 尹江熙
产业政策是我国实现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措施,在市场资源配置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基于信号传递理论,在构建政府补助信号传递模型的基础上,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政府补助能够提高公司价值相关性并提升市场资源配置效率,而较高的信息透明度能进一步强化政府补助的信号传递作用。但政府补助对市场资源配置的影响存在行业异质性。在半导体与半导体生产设备、技术与硬件设备、汽车与汽车零部件、制药、生物技术等“补助依赖型”行业中,政府补助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不显著,但提高信息透明度能够有效提升公司价值相关性并对资源配置效率产生积极影响。为进一步发挥政府对市场资源配置的积极效果,应进一步强化政府补助的信息披露要求,完善政府介入的会计处理方式,建立政府补助政策效果的监控体系,优化产业政策中的政府补助安排。
关键词:
信息透明度 政府补助 资源配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于莉莉
政府补贴作为政府引导和支持市场企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市场机制的弥补作用。企业的创新活动具有高风险、高不确定性等特点,探究推动企业创新的因素成为了关键。文章将考察政府补贴对企业创新活动的影响。实证检验发现政府补贴与企业创新显著正相关。其中资源配置效率发挥了中介作用,政府补贴可以起到资源支持和资源引导作用,有助于提高企业的资源配置效率,进而促进创新。基于经济后果检验发现,政府补贴在正向影响企业创新后,显著地提升了企业价值。
关键词:
政府补贴 资源配置 企业价值 实质性创新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珏 骆力前 郭琦
地方政府会通过干预银行信贷来影响GDP增长,但对于地方政府干预是否会损害信贷市场配置效率的问题,学界还存在争论。为此,我们拓展了WurGler(2000)的模型,从信贷数量和信贷价格两方面度量信贷配置效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地方政府干预对信贷配置效率的影响。我们发现:(1)从信贷数量角度看,地方政府干预对信贷配置效率系数的影响不显著;(2)从信贷价格角度看,地方政府干预对信贷配置效率系数有显著影响,并损害了配置效率,尤其是降低了国有企业的信贷价格对企业效益变化的敏感度。本文还进一步揭示了地方政府对银行信贷的干预途径。
关键词:
配置效率 地方政府干预 银行信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