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880)
2023(17399)
2022(15052)
2021(14309)
2020(11847)
2019(27678)
2018(27130)
2017(51664)
2016(28051)
2015(31553)
2014(31177)
2013(30514)
2012(27849)
2011(24983)
2010(24624)
2009(22647)
2008(21938)
2007(18936)
2006(16518)
2005(14462)
作者
(77354)
(64473)
(63625)
(60867)
(41103)
(30440)
(29136)
(25348)
(24485)
(22605)
(21931)
(21653)
(20214)
(20098)
(19867)
(19600)
(19141)
(18944)
(18434)
(18238)
(15644)
(15585)
(15329)
(14591)
(14277)
(14215)
(14077)
(14014)
(12816)
(12661)
学科
(110472)
经济(110351)
管理(88866)
(76553)
(64942)
企业(64942)
方法(52276)
数学(45436)
数学方法(44871)
中国(32171)
(31795)
(27708)
业经(24028)
(22472)
地方(21600)
环境(20492)
(20440)
贸易(20430)
(20175)
(19904)
(19536)
财务(19453)
财务管理(19406)
企业财务(18436)
农业(18314)
(18238)
(18083)
理论(17850)
(16835)
银行(16801)
机构
大学(389063)
学院(384713)
(158220)
管理(157631)
经济(154856)
理学(136005)
理学院(134548)
管理学(132317)
管理学院(131593)
研究(128471)
中国(98727)
(83411)
科学(77968)
(73512)
(62451)
中心(59180)
财经(58589)
研究所(57082)
(56559)
业大(54753)
(54182)
(53709)
北京(52628)
(49941)
师范(49522)
经济学(48294)
(47332)
农业(44146)
(44129)
财经大学(44099)
基金
项目(268217)
科学(212479)
基金(197593)
研究(196444)
(171742)
国家(170400)
科学基金(147717)
社会(125830)
社会科(119421)
社会科学(119388)
基金项目(104654)
(101179)
自然(95729)
自然科(93545)
自然科学(93524)
自然科学基金(91811)
教育(89668)
(86026)
资助(81633)
编号(78901)
成果(63365)
(60001)
重点(59554)
(56259)
(55377)
课题(53412)
国家社会(52875)
教育部(51963)
创新(51797)
科研(51296)
期刊
(166683)
经济(166683)
研究(113388)
中国(71915)
管理(58886)
(57566)
学报(57519)
科学(54603)
(49745)
大学(44653)
学学(41791)
教育(39441)
农业(34956)
技术(33367)
(31449)
金融(31449)
财经(28374)
经济研究(26968)
业经(25196)
(24343)
问题(22608)
图书(21572)
(20309)
技术经济(18390)
理论(18126)
资源(18031)
科技(17636)
现代(17450)
(17186)
(16970)
共检索到560502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石磊  
基于2003—2018年中国283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探讨地方政府双重目标管理对环境污染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经济增长目标压力会加剧环境污染,但是经济增长目标压力对环境污染的加剧作用会随着环境约束目标的引入而减弱,即双重目标管理会抑制环境污染。影响机制分析显示,经济增长目标压力会通过阻碍产业结构升级、抑制技术创新和加剧工业用地价格扭曲而加剧环境污染,环境约束目标的引入会通过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促进技术创新和抑制工业用地价格扭曲而削弱经济增长目标压力对环境污染的加剧作用。区域异质性分析显示,在中西部以及欠发达城市,经济增长目标压力对环境污染的加剧作用更大,在东部以及发达城市,这种加剧作用较小。在东部以及发达城市,环境约束目标的引入可以削弱经济增长目标压力对环境污染的加剧作用,在中西部以及欠发达城市,这种调节效应不显著。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余长林  杨惠珍  
本文通过构建一个三部门一般均衡模型研究了地方财政支出规模对环境污染的影响机制,同时进一步分析了分权体制下中国地方财政支出结构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采用2007-2013年中国287个城市层面的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考察了地方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对环境污染的影响。结果显示,地方财政支出规模对中国环境污染的总体影响是不确定的,地方财政支出规模通过结构效应和替代效应降低了中国环境污染,而通过增长效应提高了环境污染;地方财政支出中提高经济建设支出占比增加了中国的环境污染,而提高社会服务性支出占比有利于降低环境污染。最后,本文提出三点政策启示:改革目前地方政府单一型的激励机制,将生态效...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于文超  高楠  查建平  
本文利用2004-2010年中国城市层面数据,从官员激励的视角实证考察了官员政绩诉求对地区环境污染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官员政绩诉求对环境污染水平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这一结论在区分不同区域和不同时间段的分样本回归中依然成立。在政府对资源配置干预越多的地区,政绩诉求对环境污染水平的正向影响越明显。上述发现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本研究不仅提供了市级官员激励影响地区环境保护的经验证据,也为现阶段的环境污染治理提供了有益的政策借鉴。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建民  陈霞  吴金光  
基于2003~2013年中国272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以环境污染综合指数来衡量当地的环境污染情况,从异质性和动态效应两方面分析财政分权、地方政府竞争与环境污染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环境污染存在时间惯性和正向的空间溢出特征;财政分权与地方政府竞争对环境污染起到明显的"竞次"效应,且随着财政分权度的提升,环境质量将进一步恶化。根据中国的具体情况,提出构建包含环境质量的综合政绩考核机制、优化分权制度、提高外资准入门槛等促进环境污染治理的政策建议。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陆凤芝  杨浩昌  
首先分析了环境分权和地方政府竞争影响生态环境污染的理论机制,然后基于2000—2016年的分省面板数据,采用静态面板、动态面板、面板分位数及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了环境分权和地方政府竞争对生态环境污染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增加环境分权度有助于改善生态环境污染状况;地方政府竞争加剧了生态环境污染;两者的共同影响能够显著降低生态环境污染。此外,环境分权与地方政府竞争对生态环境污染影响的空间溢出效应存在地区差异。在东部地区,环境分权加剧了邻近地区的生态环境污染,而地方政府竞争有助于改善邻近地区的生态环境污染状况。在中西部地区,环境分权有助于改善邻近地区的生态环境污染状况,地方政府竞争则加剧了邻近地区的生态环境污染。据此,为解决日趋严重的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应适度加大环境分权力度,赋予地方政府更多的环境管理权限,同时加强跨区域生态环境污染治理的协同机制,并完善地方政府治污激励机制,引导地方政府竞争向生态环境污染治理的"趋良效应"方向转变。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洁  李文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峻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理论研究表明地方政府间税收竞争对环境污染加剧具有必然影响,一方面税收竞争导致地方政府间相互降低税率;另一方面,税收竞争还影响地方政府的环境政策力度,导致地方政府采用宽松的环境政策。降低税率会使环境污染的负外部性得不到补偿,降低税收效率;放松环境政策则会导致环境政策的"趋劣竞争",都将导致环境污染加剧和环境质量的降低。对2000-2009年中国28个省份的空间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则表明:环境污染在地理空间上具有非常明显的空间联动性,环境污染受到相邻地区的溢出效应影响非常明显;税负降低确实促进了工业废水、工业废气及工业废弃物等环...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邓玉萍  许和连  
本文利用2003-2010年全国278个地级城市统计数据,通过构建联立方程模型实证研究了分权体制下的地方政府引资竞争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在财政分权体制下,地方政府间的策略性竞争行为显著影响到FDI的区位选择,其中本辖区财政分权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增强当地引资能力,而邻近辖区财政分权水平的提高则明显阻碍了本地FDI的流入,积极的财政支出扩张和资金缺口成为各地区竞相争夺FDI的主要动力。与此同时,分权体制下的FDI竞争主要通过以下两种渠道影响到地区环境质量:一方面,FDI本身的生产活动对当地环境质量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外资带来了绿色环保的生产技术和治理经验有助于提高国内环境污染治理效率,...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欣怡  
本文主要分析了财政分权下地方政府行为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并利用我国省级面板数据进行了分析验证。动态面板实证分析表明:其一,财政分权改变了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结构和模式,降低了环境治理的投入,并最终影响环境污染水平;其二,财政分权对中央政府转移支付在环境方面的投入强度和方向也形成较大的制约;其三,财政分权明显改变了区域产业发展结构,带动了高污染产业的发展,加剧了污染物的排放。此外,本文多种稳健性检验结果也基本支持了财政分权背景下地方政府行为与环境污染间的关联效应。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为杰  任成媛  胡蓉  
中国的环境污染与政治经济结构密切相关,地方政府竞争是关键影响因素。基于政府间策略性行为的考虑,本文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对地方政府竞争影响环境污染的机理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结果显示:地方政府竞争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存在阶段性特征及区域差异。随着中央政府不断加大环境考核力度,生态文明导向日趋明确,地方政府竞争并未带来环境污染水平的提升,东部地区表现得尤为明显。因此,在高质量发展阶段,规范政府间环境策略互动行为成为中国绿色发展的重要方面。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冉启英  杨小东  任思雨  
首先分析地方政府竞争对环境污染的影响机制,然后基于2006—2017年省际面板数据,通过两步SYSGMM和广义分位数模型实证检验了地方政府竞争行为对环境污染的影响。结果发现:(1)整体来看,地方政府竞争恶化了环境质量,即地方政府竞争对环境的负面效应明显;(2)从不同的分位区间来看,地方政府竞争对环境污染的冲击呈现出"低污染地区增加污染,高污染地区抑制污染"的倒"V"型特征;(3)地方政府竞争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在"东-中-西"空间分布上表现出抑制到促进的阶梯型转变。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欣怡  
财政分权体制下地方政府债规模的增加与区域环境污染间存在何种影响效应?文章通过构建财政分权、地方政府城投债等指标,采用面板动态系统GMM估计分析发现:财政分权与环境污染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地方政府债对于区域环境污染存在一定的抑制效应,即城投债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进一步城投债对于财政分权的环境污染效应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在不同维度指标检验下,上述估计结果依然稳健。因此,在当前政府财政收支压力日益上升的过程中,进一步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在风险可控的条件下发挥城投债的积极效应,对于区域环境治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邓荣荣  张翱祥  
数字经济为政府治理、企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等领域带来了深刻变革,数字经济发展是否抑制了环境污染是亟需解答的问题。文章基于中国285个城市2011-2018年的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空间杜宾模型、中介效应模型等方法,多维度实证检验了数字经济发展对城市环境污染的影响及其中介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显著降低了城市各类环境污染物的排放,运用工具变量估计、引入外生政策冲击、替换解释变量等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仍然成立。数字经济发展对不同污染物的降低作用有所差异,对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的降低效应最明显,工业废水和工业烟尘排放量次之,对PM_(2.5)浓度的降低效应最小。中介效应分析表明,绿色创新和产业结构优化是数字经济降低城市环境污染物排放的重要机制。空间溢出效应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发展对周边城市各类环境污染物存在负向空间溢出效应。空间异质性分析表明,东部地区数字经济发展的污染减排效应相比中、西部地区更大,且数字经济发展仅在东、中部地区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文章的内容丰富了有关环境污染影响因素的研究,也是对有关数字经济研究的有效补充,研究结论为数字经济助力环境污染治理提供了可靠的实证依据,同时为发展数字经济、充分发挥数字经济的污染减排提供了政策参考。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罗能生  蒋雨晴  
基于中国27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2007-2013年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分析了地方政府的生产性财政支出竞争、对外开放对环境污染的影响。结果显示:城市间的环境污染在空间上存在着明显的正向关联;地方政府竞争加剧了环境质量的恶化;对外开放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具有差异性,贸易开放加剧了环境的污染程度,引资开放对环境污染具有改善作用;在交互分析中,贸易开放加剧了地方政府竞争对环境恶化的作用,引资开放对地方政府竞争的环境污染效应的影响不明显;不同区域的地方政府竞争和对外开放对环境污染的影响程度存在显著差异。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玉君  韩冬临  
公众对政府的评价一直是政府治理中的重大问题。本文以中国公众对地方政府环境治理的评价为例,通过2013年全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和匹配的区县层面的社会经济指标和空气污染数据,使用结构方程模型来分析环境治理绩效的客观指标、公众对空气污染严重程度的主观感知以及公众对地方政府环保工作评价之间的关系。本研究发现,客观的空气污染状况通过影响人们对空气污染的主观感知来间接影响个体对地方政府环保工作的评价。因此,政府治理一方面需要切实提高政府社会治理和服务的客观能力,增进民生福祉;另一方面也需要加强对民众主观感受的调查和数据收集。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马春文; 武赫;  
过往有关地方政府竞争对于环境污染影响的研究存在两大缺陷:第一,很多研究没有考虑使用空间计量模型,从而导致无法对地方政府的竞争进行很好的计量描述;第二,在使用了空间计量模型的研究中仅仅关注地方政府间针对FDI的竞争,而忽略了针对环境规制所导致的污染排放量竞争。本文通过将被解释变量(污染排放量)的空间滞后引入解释变量的做法,来描述政府间针对环境规制所导致的污染排放量竞争。通过参数估计,我们发现这种竞争确实存在,同时针对FDI的竞争也是存在的,并且一系列的控制变量符号均符合我们的理论预期。最后,针对实证结果,本研究解读了相应的政策含义。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