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47)
- 2023(9525)
- 2022(8206)
- 2021(7682)
- 2020(6395)
- 2019(14173)
- 2018(14190)
- 2017(26265)
- 2016(14419)
- 2015(16046)
- 2014(15751)
- 2013(14835)
- 2012(13575)
- 2011(12191)
- 2010(12514)
- 2009(11739)
- 2008(11840)
- 2007(11087)
- 2006(9713)
- 2005(8904)
- 学科
- 管理(55295)
- 业(48042)
- 济(46549)
- 经济(46461)
- 企(43663)
- 企业(43663)
- 财(20490)
- 制(17040)
- 技术(16656)
- 方法(16092)
- 中国(15476)
- 业经(13805)
- 农(12796)
- 数学(12333)
- 技术管理(12289)
- 数学方法(12134)
- 体(11382)
- 务(11351)
- 财务(11316)
- 财务管理(11271)
- 银(10915)
- 银行(10900)
- 企业财务(10688)
- 理论(10634)
- 行(10363)
- 体制(9613)
- 地方(9607)
- 融(9575)
- 金融(9572)
- 划(9416)
- 机构
- 学院(193328)
- 大学(191244)
- 济(76671)
- 管理(74887)
- 经济(74848)
- 理学(63053)
- 理学院(62398)
- 管理学(61491)
- 管理学院(61090)
- 研究(60387)
- 中国(48501)
- 财(43753)
- 京(39597)
- 科学(33718)
- 江(32964)
- 财经(32211)
- 所(29115)
- 经(28990)
- 中心(28679)
- 州(25964)
- 研究所(25143)
- 北京(24952)
- 范(24386)
- 师范(24163)
- 农(24114)
- 财经大学(23601)
- 经济学(23552)
- 业大(23186)
- 院(22522)
- 技术(21177)
- 基金
- 项目(120763)
- 科学(96482)
- 研究(95049)
- 基金(86145)
- 家(73061)
- 国家(72367)
- 科学基金(63584)
- 社会(60892)
- 社会科(57637)
- 社会科学(57622)
- 省(49273)
- 基金项目(45328)
- 教育(44728)
- 划(39894)
- 编号(39014)
- 自然(38281)
- 自然科(37425)
- 自然科学(37417)
- 自然科学基金(36805)
- 成果(33319)
- 资助(33308)
- 创(31456)
- 制(29631)
- 课题(28425)
- 创新(28371)
- 重点(27280)
- 部(26634)
- 发(25641)
- 性(25036)
- 国家社会(25033)
共检索到3123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锡田
制度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发现更好的制度安排对每个社会都是重要的,对发展中的经济尤其如此。因为,不同的制度安排所导致的绩效会相差很大。基于此,对于相互竞争的地方政府来说,进行制度创新,发现更有效率的制度,不仅是履行职能的需要,更为重要的是可以获得巨大的创新利润,从而创造竞争优势。制度创新利润不仅体现在增加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上,而且可以促进社会整体福利的提高,实现帕累托改进。制度创新带来的不仅仅是交易成本节约,更为重要的是巨大的社会外部效应。
关键词:
地方政府 制度 创新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冯静 庞明礼
我国地方政府通过制度创新促进了我国的市场化改革,降低了权力中心进行制度创新的风险和成本,进而提高了其制度安排的质量和效益。这种在宪法秩序、意识形态以及知识存量约束下的创新行为,存在着决策成本、规范成本以及风险成本,同时还会产生地区经济的发展、自身利益的强化和权力中心的认可三种收益。因此,有必要对我国地方政府的制度创新行为进行成本收益分析,实现制度创新的成本最小化和收益最大化。
关键词:
地方政府 制度创新 成本 收益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朱秋
经济发展不平衡促使地方政府相互竞争,竞争的结果会造成我国资本的形成陷入制度困境。本文对转型期我国资本形成困境进行了博弈分析,并提出了促进资本形成制度创新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资本形成 困境 地方政府竞争 制度创新
[期刊] 改革
[作者]
刘汉屏 刘锡田
本文从经济学视角考察了我国地方政府竞争的理论基点 ,在分析我国适度的财政分权对确立地方政府经济利益、促进地方政府竞争作用的基础上 ,探讨了与财政利益紧密相关的公共物品供给对地方政府竞争能力的影响 ,认为地方公共物品的供给数量和质量体现着地方政府的竞争优势 ,并对作为重要公共物品的制度创新在地方政府竞争中的作用进行了论证
关键词:
公共物品 财政分权 地方政府 竞争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陈国绪
2014年4月份先后发布的《2014年财政预算报告》及《预算法草案》三审稿,最终赋予了地方政府适度发债的权限,地方政府债券即将推出。报告指出,将建立地方政府信用评级制度,作为地方政府债券发行的防火墙。对此各方赋予各种期待,希望通过该制度实现两方面目标:第一,服务于中央政府对于地方政府发债的限额控制与考核问责;第二,服务于市场对于地方政府债券的风险识别与价格确定。本文分析了我国推出地方政府债券可能面对的困境以及现行地方政府信用评级制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制定明确的地方政府信息披露制度、建立两套并行的地方政府信用评级制度、逐步实现融资平台与隐性担保的退出以及改变市场主体级别竞争的成本与收益等建议。
关键词:
地方政府债券 信用评级 隐性担保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甄贞 陈爽 刘大中
应急管理是当今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和责任。近年来,尽管我国地方政府应急管理制度日趋完善,但仍存在一些问题,诸如领导干部应急管理理念不够科学、预案体系建设尚不完善、避灾防险自救互救教育缺失等。当务之急是提升政府应急管理能力,加快制度创新,不断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健全政府应急管理体制,分别对领导干部、社会公众和专业救援队伍开展多样化应急教育,形成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最大合力,最大限度地降低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害。
关键词:
地方政府 应急管理 问题制度创新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红梅
由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产业升级以及失去竞争优势产业自身寻求发展空间的需要,产业向欠发达地区转移成为趋势。在转型经济体的中国,区域产业转移中的地方政府干预难以避免,干预下的负面效应使产业转移缺乏效率,为此,必须深入分析区域产业转移中地方政府的作用机理,认识政府制度创新对干预所致的负面效应的矫正,从观念上、体制上、政策上作出有利于区域产业转移的创新。
关键词:
地方政府 制度创新 区域产业转移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章留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周霖
本文力图把分析对象定位在地方政府与地方经济组织之间的制度供给———需求关系框架内,从当地企业对制度的需求入手,描述地方政府的制度供给方面的行为变迁,以解释地方经济发展动力的来源。并以台州市地方政府的制度创新为分析对象,阐述政府制度创新行为在地方经济市场化发展过程中的市场化特征。
关键词:
制度供给 市场化 地方政府 股份合作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杨瑞龙
本文通过考察具有独立利益目标与拥有资源配置权的地方政府在我国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中的特殊作用,提出了“中间扩散型制度变迁方式”的理论假说,并作出了以下推断:一个中央集权型计划经济的国家有可能成功地向市场经济体制渐进过渡的现实路径是,由改革之初的供给主导型制度变迁方式逐步向中间扩散型制度变迁方式转变,并随着排他性产权的逐步确立,最终过渡到需求诱致型制度变迁方式,从而完成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唐大鹏
当前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中主要存在债务管理内控制度不完善、债务规模控制难度较大、风险防控机制不健全、信息管理模式滞后等问题,亟待优化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增加制度创新供给,改进债务管理内部控制,将全口径债务资金使用纳入预算,借助信息化手段提高债务资金使用效率。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现状分析(一)债务管理内部控制体系不完善。一是关于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内控一体化制度还未正式出台。虽然新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荣华
地方政府管理体制是政府治理体系的最重要内容之一,省直管县改革担负着地方财政体制与行政体制改革的使命,是地方政府管理体制创新的"试验田"。文章以河南省直管县改革为例,基于面板数据评估政府管理体制创新的增长效应,利用核匹配结合双重差分方法估计出省管县改革的"制度红利"效应。研究表明:改革显著促进了县域经济增长,且这一结论在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随着制度创新的进一步深化,全面省直管对县域经济增长有持续的促进效应,说明全面改革具有进一步的经济增长效应;投资仍然是改革最重要的传递机制。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贺华丽 何显明 潘宇峰
改革开放以来的放权改革,使县级政府成为拥有最大的行为自主性的地方政府。职责与权限、资源配置的不对称,不断驱使县级政府通过有意识地扩张行为自主性,来应对自上而下的行政压力以及不断加重的属地管理职责。地方政府自主性的扩张,既可能极大地释放县域政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可能派生出乱作为等损害国家整体治理的现象。如何健全政府间合理的职责、权限分工体系,强化县级政府行为自主性的引导和规范,依然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大现实课题。
关键词:
县域治理 县级政府 制度逻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