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810)
- 2023(16829)
- 2022(14246)
- 2021(13142)
- 2020(10823)
- 2019(24449)
- 2018(24094)
- 2017(46168)
- 2016(25007)
- 2015(28178)
- 2014(28089)
- 2013(27875)
- 2012(26072)
- 2011(23784)
- 2010(24636)
- 2009(23351)
- 2008(23194)
- 2007(21493)
- 2006(19758)
- 2005(18411)
- 学科
- 济(119209)
- 经济(119070)
- 管理(83165)
- 业(81858)
- 企(59389)
- 企业(59389)
- 农(51583)
- 方法(36117)
- 农业(34406)
- 中国(33902)
- 财(32586)
- 地方(31472)
- 数学(30543)
- 业经(30289)
- 数学方法(30241)
- 制(28199)
- 银(20751)
- 银行(20735)
- 学(20298)
- 策(20184)
- 行(19900)
- 体(19100)
- 融(19085)
- 金融(19083)
- 发(18110)
- 贸(17957)
- 贸易(17941)
- 易(17340)
- 务(17179)
- 财务(17118)
- 机构
- 学院(359604)
- 大学(354845)
- 济(160955)
- 经济(157518)
- 管理(140389)
- 研究(127027)
- 理学(117134)
- 理学院(115875)
- 管理学(114459)
- 管理学院(113717)
- 中国(103057)
- 财(79967)
- 京(75587)
- 科学(70739)
- 农(66762)
- 所(63626)
- 江(59359)
- 中心(59201)
- 财经(58911)
- 研究所(56109)
- 经(53120)
- 业大(50413)
- 农业(50347)
- 经济学(48300)
- 北京(48094)
- 州(46541)
- 范(46522)
- 师范(46166)
- 院(44893)
- 经济学院(42846)
- 基金
- 项目(220743)
- 科学(174918)
- 研究(170009)
- 基金(159194)
- 家(135775)
- 国家(134489)
- 科学基金(116034)
- 社会(111079)
- 社会科(105047)
- 社会科学(105022)
- 省(87343)
- 基金项目(82968)
- 教育(76020)
- 划(71208)
- 编号(70245)
- 自然(69415)
- 自然科(67742)
- 自然科学(67730)
- 自然科学基金(66538)
- 资助(64148)
- 成果(59050)
- 发(52503)
- 部(49664)
- 课题(49311)
- 重点(49276)
- 制(46694)
- 国家社会(45981)
- 创(45824)
- 性(44406)
- 发展(43421)
- 期刊
- 济(204669)
- 经济(204669)
- 研究(118488)
- 中国(86927)
- 农(68628)
- 财(64459)
- 管理(56171)
- 科学(48040)
- 学报(47410)
- 农业(45696)
- 融(44940)
- 金融(44940)
- 教育(38711)
- 大学(38554)
- 学学(36375)
- 业经(34980)
- 技术(32650)
- 经济研究(30588)
- 财经(30522)
- 经(26368)
- 问题(26248)
- 业(23845)
- 世界(20365)
- 技术经济(19454)
- 贸(18708)
- 现代(17852)
- 经济问题(17451)
- 版(17400)
- 农村(17344)
- 村(17344)
共检索到5944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寻舸 彭国甫
影响地方政府农村公共事业管理制度的经济发展绩效的主要原因有六个方面:一是地方政府公共事业管理制度滞后于经济发展;二是供给主体错位,农民成本负担过重;三是供需不符,农民承担的风险和损失难减;四是供给结构不合理,农民利用效率低;五是供给效率不高,农民急需难满足和减负难实现;六是地方政府农村公共事业管理制度提供农村公共产品的投资效益差。改善对策为:建立紧密联系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发展导向型的地方政府农村公共事业管理制度;建立注重投入产出效率、绩效导向型的地方农村公共事业管理制度;夯实农村公共服务平台,建立均衡发展的地方政府农村公共事业管理制度。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同彬
农村公共事业发展滞后,是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顺利进行的重要制约因素。农村公共事业发展滞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从根本上讲,政府应承担更多的责任。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政府应结合农村的实际需要,改革原有公共事业发展机制,逐步扭转农村公共事业发展滞后的局面。
关键词:
公共事业 发展滞后 原因 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慧娟 董亮
农村公共事业既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农村发展亟待强化的薄弱环节。长期以来,由于农村公共事业发展的滞后,制约着农民生活的全面小康和农村社会的现代化进程。本文结合辽宁的实际,剖析辽宁农村公共品和公共服务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加快辽宁农村公共事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公共事业 发展 问题 对策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卜紫洲 伍景华
我国农村公共事业的发展比较缓慢。大部分农村地区公路、通讯、清洁水源等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教育水平与城镇教育水平发展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医疗和公共卫生水平落后,农民有病无处就医,许多传染病有重新抬头的迹象,社会保障覆盖面小,除了个别试点地区以外,绝大部分的农村社会保障基本处于靠土地保障、靠子女保障的状态。究其原因,一方面受农业自身积累缓慢等特点约束,另一方面国家财政虽然不断加大对农村的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苏宝芳
当前,我国农村公共事业发展的现状是总体比较滞后,管理低效,发展环境较差。地方政府重视不够、发展战略严重偏差、自上而下的决策体制、公共事业发展主体和渠道的单一、约束监督机制缺失是农村公共事业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必须坚持以科学展观为指导,着眼于农村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和农村和谐社会的构建,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加强和完善农村公共事业发展新的投入与保障机制。
关键词:
农村 公共事业 现状 成因 发展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邓奇 赵玉龙
农村税费改革为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奠定了坚实基础,但是随着农民负担的减轻,农民对公共事业发展要求越来越高,而相对滞后的地方公共事业已经阻碍了农村整体经济的快速健康稳定发展。为全面了解税费改革后农村公共事业的运行状况,切实解决税费改革后暴露出的新问题,巩固税费改革成果,笔者就沈阳市税费改革后的农村公共事业运行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何永刚 聂火云
当前,农村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严重不足,不仅囿于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困境,根本原因在于管理水平的落后和管理机制的不健全。因此,当务之急应进行政府治理结构改革、投融资体制创新、资源整合、人力资本开发来完善公共事业管理机制,以此推动公共事业的快速、稳定、健康发展与和谐农村的创建。
关键词:
欠发达地区 农村 公共事业 管理机制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彭国甫
本文在构建地方政府公共事业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指标权重的基础上,分析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基本原理、合成运算,对湖南省11个地级州市政府1995~2002年的公共事业管理绩效进行实证研究,探析地方政府公共事业管理绩效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有效性。
关键词:
地方政府 绩效评价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蔡炯 田翠香 程晋烽
社会发展离不开公共产品。在我国,公共事业单位的发展和改革受到了各方的关注。本文从公共事业单位受托经营公共产品可能存在的代理问题出发,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研究了其建立绩效评价制度有利于避免代理失效的发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绩效评价制度的原则。最后,笔者对公共事业单位绩效评价实践中应关注的几个问题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公共事业单位 绩效评价 新制度经济学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任文 邓鸿志
一、当前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现状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工业化、城市化和城镇化进程逐步加快,地方建设性融资需求快速增长,客观上刺激地方政府性债务的增加,地方财政运行风险也进一步增加。为此,国家有关部门积极研究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林 段晓梅 彭国甫
在中国公共管理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和传统的政府公共事业管理模式受到质疑的情况下,政府公共事业项目的管理引入项目管理模式能够提高公共事业管理绩效,改善公共服务质量和政府公共事业管理能力。
关键词:
政府公共事业项目 公共事业 管理模式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文明
浅论民营经济参与公共事业的发展○文明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认为:民营经济只能充当公有制经济的补充,而不可以进入同国计民生息息相关的公共事业领域。似乎公共事业是民营经济的禁区。这种旧观念同“私有制性恶论”的传统偏见密切相关,两者均已与我们的时代特征格格不...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辛勤
从官僚制与新公共管理的比较出发可以看出,当代中国地方政府面对着追求效率与公平的双重目标取向。这一过程与市场化进程相伴相生。基于行政体系的目标取向,本文透析了市场化进程中地方政府的基本定位。与基本定位相抵牾的突出表现是地方保护主义。地方保护主义滋生的根本原因是效率与公平的缺失。最后,本文试图给出改进的基本措施。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为民
加强农村公共事业的建设与管理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突破口。因为农村公共事业的落后已成为农村发展中最薄弱的环节,也是农民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只有发展农村公共事业,才能增强农村的自我造血功能,城乡差距才有望逐步得到缩小,农村的面貌才会迎来新一轮的历史巨变。为建设新农村,一方面必须加大以政府为主导的对农村公共事业的各种投入,另一方面必须改变城乡分割的公共事业管理体制,创新农村公共事业管理的机制。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姜宏青 王硕
随着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不断扩大,很多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地方政府债务管理规定,这些规定出自不同层级的地方政府,在内容上、形式上都存在诸多差异。文章搜集了28个样本的地方政府管理制度进行分析,以制度变迁理论为依据,根据我国地方政府财政资金管理的现实要求,提出在省级政府制定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制度和省以下政府制定债务资金使用和监督的执行细则的债务管理制度体系,并构建了省级政府的债务管理制度的内容框架,旨在为地方政府有效地管理债务行为和提高债务资金的使用效果提供制度指引。
关键词:
地方政府 债务管理 制度框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