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818)
- 2023(15185)
- 2022(12784)
- 2021(11694)
- 2020(9554)
- 2019(21451)
- 2018(20835)
- 2017(39695)
- 2016(21202)
- 2015(23379)
- 2014(23007)
- 2013(22776)
- 2012(21845)
- 2011(20116)
- 2010(20807)
- 2009(19378)
- 2008(18904)
- 2007(17334)
- 2006(15953)
- 2005(14767)
- 学科
- 济(103569)
- 经济(103484)
- 管理(64376)
- 业(58671)
- 企(47205)
- 企业(47205)
- 中国(31486)
- 方法(30933)
- 地方(30354)
- 农(26528)
- 数学(26222)
- 数学方法(25928)
- 业经(22893)
- 财(22817)
- 学(20480)
- 技术(20300)
- 制(19245)
- 农业(18087)
- 地方经济(17476)
- 融(17156)
- 金融(17155)
- 银(17080)
- 银行(17046)
- 行(16650)
- 贸(15695)
- 贸易(15679)
- 策(15478)
- 环境(15365)
- 易(15061)
- 发(14828)
- 机构
- 学院(306311)
- 大学(304410)
- 济(136545)
- 经济(133727)
- 研究(115873)
- 管理(114218)
- 理学(96029)
- 理学院(94884)
- 管理学(93483)
- 管理学院(92875)
- 中国(88475)
- 科学(67792)
- 京(65489)
- 财(64726)
- 所(59326)
- 研究所(53089)
- 中心(51512)
- 江(50214)
- 农(49364)
- 财经(48502)
- 经(43866)
- 经济学(42331)
- 北京(42270)
- 院(41980)
- 范(41852)
- 师范(41425)
- 业大(40587)
- 州(39759)
- 农业(38105)
- 经济学院(37514)
- 基金
- 项目(194113)
- 科学(153958)
- 研究(145825)
- 基金(138971)
- 家(121009)
- 国家(119952)
- 科学基金(102328)
- 社会(94452)
- 社会科(89597)
- 社会科学(89577)
- 省(77652)
- 基金项目(71751)
- 教育(65697)
- 划(64883)
- 自然(62717)
- 自然科(61252)
- 自然科学(61234)
- 自然科学基金(60167)
- 编号(58035)
- 资助(56423)
- 成果(49219)
- 发(48266)
- 创(44703)
- 重点(44624)
- 课题(42814)
- 部(42447)
- 创新(41049)
- 发展(39346)
- 国家社会(39240)
- 展(38730)
- 期刊
- 济(169180)
- 经济(169180)
- 研究(103450)
- 中国(72312)
- 财(48473)
- 管理(47711)
- 农(46547)
- 学报(43698)
- 科学(42951)
- 教育(38023)
- 融(35091)
- 金融(35091)
- 大学(33532)
- 农业(31442)
- 学学(31398)
- 技术(28135)
- 经济研究(28017)
- 业经(26275)
- 财经(25008)
- 经(21792)
- 问题(20921)
- 技术经济(17257)
- 贸(17076)
- 业(16657)
- 世界(15709)
- 科技(15636)
- 图书(15498)
- 国际(15294)
- 坛(15075)
- 论坛(15075)
共检索到5010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石薛桥
本文认为,地方政府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是区域公共政策选择和制度创新的第一行动集团,但由于种种原因,地方政府在区域公共政策选择和制度创新过程中往往存在偏差,导致变异行为,如地方主义、短期行为等。地方政府要科学实施区域公共政策选择和制度创新,着力为区域创新活动提供创新的环境,营造创新的氛围,通过激励性政策、引导性政策、保护性政策、协调性政策等,提供政策支持系统,从宏观上为区域创新创造制度上的条件,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
方政府 公共政策 区域经济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柳士双 曾菊新
一、地方政府的实质《国际社会科学百科全书》认为,“地方政府一般来说是一种公共组织,它有权决定和管理一个较小地域内的有限公共事务,这一地域是某个区域性政府或全国性政府的分治区。地方政府在政府机构体系中位于底层,全国政府位于最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厉敏萍 熊璋琳
地方政府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应对其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角色和职能进行正确的定位:地方政府是本地区经济政策的制定者、公共物品的提供者、产权的界定和保护者、区域经济的协调者及市场运行的监管者。文章认为,为了更好地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地方政府必须在观念、制度、机制及组织等多方面进行创新。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地方政府 协调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付永 曾菊新
地方政府是经济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科层组织,地方政府治理结构是政府、市场、企业三类组织的行为边界和三者在经济活动中功能的排列组合。本文分析了地方政府治理结构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关系,认为,地方政府治理结构优化的关键是政府;优化地方政府治理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必须治理政府。其措施为:(1)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控制政府规模;(2)真正做到依法行政,规范政府行为;(3)坚决约束政府自利倾向,建立服务政府。
关键词:
地方政府 治理结构 区域经济发展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赵保佑 李津燕
地方政府作为中央政府的分支机构,依法管理一个区域内的公共事务,发挥中央政府不可替代的作用,应当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制度创新主体。根据制度经济学的理论,从区域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出发,本文着重分析地方政府在制度创新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以及如何更好地承担角色,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邹继海
一)区域经济形成与发展需要地方政府的行政推动1.区域经济的形成与发展,需要地方政府造就与之相适应的环境区域经济发展环境,既有自然的,也有社会经济文化的,并且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它们不可能单个地、而只能是整体有利或不利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因此,必须把一个...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曹文超
运用非动态面板门槛回归模型,在考虑市场化程度差异的情况下,分析了地方政府竞争行为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政府竞争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但作用强弱会由于区域市场化程度的高低而呈现出显著的区间效应,表现出随着区域市场化程度的深化,政府竞争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促进作用逐渐减弱,在市场化发展较为成熟的区域,政府竞争行为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作用相对较弱;而在市场化发展较不成熟的区域,政府竞争行为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作用相对较强。因此,在区域市场化程度未达到门槛值之前,须充分发挥政府竞争的积极作用,通过改善区域基础设施及产业配套设施、提高公共物品的供给效率等方式促进区域要素资源的优化配置,增强地区间联系,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在区域市场化程度达到门槛值之后,应适当降低政府竞争的力度,使政府更多地让位于市场,防止过度竞争导致的效率损失,加强行政制度建设,不断消除区域协调发展过程中的各种行政性障碍,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做好服务。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袁和平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厉敏萍 熊璋琳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这种竞争尽管有利于区域发展环境的改善和区域制度创新,但也会产生一些负面效应,影响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因此,必须采取适当的政策措施,规范地方政府行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地方政府 协调发展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叶显 吴非 廉胜南
本文基于1999~2015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研究地区金融发展对于技术创新的影响,并创新性地嵌入了地方政府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资本市场对区域创新活动的促进作用较之于银行业部门更为明显。进一步地,地方政府财政状况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地方政府引导金融资源以促进创新的有效程度;地方的绩效考核体系已逐步实现从对经济总量增长偏好向创新驱动的适应性调整,展现出了较强的创新活动结构性优化倾向。本文的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有助于优化当前中国的金融资源导向,并在地方政府普遍影响区域经济(创新)活动的大背景下提出了新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
银行规模 资本市场 政府行为 技术创新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厉敏萍 陈剑林
制度是推动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第三个因素"。依靠制度变迁吸纳域外生产要素是地方政府竞争实质所在。由于宏观失控的后果人人有份,地方政府为追逐本体利益与其他区域政府展开有利于己的竞争博弈,而无需负担宏观失控的全部成本。要正确发挥地方政府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力,需要对地方政府行为和激励机制进行分析,研究其制度转型方式。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地方政府 制度竞争 制度转型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梁芷铭 朱念 罗福勇
以公共政策为视角,基于我国物流产业自身特征以及我国经济发展对物流业的需求,分析了政府公共政策决策对于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重要作用,最后提出了公共政策促进物流产业发展的政府决策体系及其构建策略。
关键词:
物流经济 政府决策 公共政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薛艳丽
在国务院《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的基础上,河南省制订了"大中原经济区"规划,该规划对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文章通过实证分析指出,地方政府投资有利于缩小省间经济增长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文章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家的战略意图及大中原经济区的比较优势,提出了指导性、预测性的中长期地方政府区域投资发展规划,希冀为解决"中国难题"提供思路和样本。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洪涛 刘馨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完善财政转移支付体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2008年金融危机后,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快速扩张,这成为推动地方建设发展的重要力量,然而“举债发展”能否促进经济长期健康发展与社会福利水平提升存在着较大争议。特别是人口流出地区的债务扩张究竟是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发展的另辟蹊径,还是不顾自身比较优势和发展基础的竭泽而渔?笔者基于空间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从生产、消费、成本三个维度将人口流动、地方政府债务扩张、区域经济发展纳入统一分析框架,探讨人口流动视域下地方政府债务扩张与经济发展的运行逻辑、传导机制。再将新口径的城投债基础数据库与手工整理核对的人口流动数据、城市宏观数据相匹配,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对人口流动、地方政府债务扩张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关系展开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第一,人口流出地的地方政府债务扩张对人均GDP增长起到显著负向作用,随着人口流出规模的扩大这一抑制作用不断增强。第二,人口流入地的地方政府债务扩张对GDP增长起到显著正向作用,随着人口流入规模的扩大这一推动作用不断增强。第三,由东中部地区调任至西部地区的官员会进一步扩大人口流出地的地方政府债务扩张对人均GDP增长的抑制作用。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张天喜 孙涛
从国内外的经验来看,地方政府在区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创新与否直接关系到区域发展的成效。但创新不是一个行为,而是一个过程,成功的创新是一个可以延伸的过程。本文以"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2000~2012)获奖项目为分析对象,探索长吉图发展战略下的地方政府创新的路径选择,寻求基于经验分析与行政创新延伸的有机结合。研究认为,地方政府创新应以效能、协调、合作、稳定和可持续为核心,从行政管理能力、经济规划能力、公共服务能力、社会管理能力和区域发展能力等五个方面寻求创新之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