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73)
2023(11265)
2022(10072)
2021(9338)
2020(7985)
2019(18511)
2018(18323)
2017(36798)
2016(19751)
2015(21757)
2014(21505)
2013(21325)
2012(19525)
2011(17458)
2010(17185)
2009(15638)
2008(14976)
2007(12942)
2006(11124)
2005(9415)
作者
(54049)
(44493)
(44318)
(42278)
(28445)
(21301)
(20203)
(17584)
(16956)
(15908)
(15455)
(14875)
(13908)
(13809)
(13801)
(13571)
(13320)
(13263)
(12727)
(12608)
(11050)
(10743)
(10692)
(10118)
(9930)
(9769)
(9710)
(9707)
(8973)
(8688)
学科
(79727)
经济(79634)
管理(59759)
(52929)
(44236)
企业(44236)
方法(41641)
数学(37026)
数学方法(36715)
(23285)
(19851)
中国(19508)
地方(16426)
业经(16356)
(15610)
(13323)
(13276)
贸易(13272)
农业(13247)
(13138)
财务(13079)
财务管理(13046)
(12824)
技术(12630)
企业财务(12462)
理论(12334)
环境(12148)
(11904)
(10933)
(10674)
机构
大学(274020)
学院(270660)
管理(114840)
(110065)
经济(107822)
理学(101156)
理学院(100152)
管理学(98705)
管理学院(98204)
研究(84676)
中国(61296)
(56592)
(52032)
科学(51411)
财经(42086)
(40433)
业大(39731)
(39248)
中心(38681)
(38552)
研究所(36902)
(36836)
北京(35342)
(34348)
师范(34077)
经济学(33724)
财经大学(31773)
(30947)
经济学院(30727)
农业(30714)
基金
项目(193514)
科学(153198)
研究(142926)
基金(142369)
(122480)
国家(121513)
科学基金(105994)
社会(91574)
社会科(86971)
社会科学(86949)
基金项目(76417)
(74601)
自然(68403)
自然科(66837)
自然科学(66826)
自然科学基金(65643)
教育(65086)
(62346)
资助(58791)
编号(58088)
成果(46620)
(43433)
重点(42257)
(40186)
(40002)
课题(38625)
教育部(37951)
国家社会(37807)
创新(37445)
人文(37429)
期刊
(111401)
经济(111401)
研究(78812)
中国(44621)
学报(40618)
管理(39039)
(38733)
科学(37161)
(34337)
大学(31137)
学学(29334)
教育(27461)
农业(24327)
技术(22111)
(20623)
金融(20623)
财经(20440)
经济研究(18372)
业经(17863)
(17231)
图书(16682)
问题(14761)
理论(14267)
实践(13160)
(13160)
技术经济(13006)
科技(12935)
(11867)
现代(11854)
商业(11847)
共检索到3749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建军  张辰昕  
笔者以2003年~2008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为样本,实证研究了地方政府公共品供给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在样本期间地方政府公共品供给效率平均值都在0.9以上,效率整体较高,但还有近10%的提升空间,从区域上看,地方公共品供给效率呈东高西低态势;居民收入增加、转移支付及预算外收入比重提高、经济开放度提升等将降低地方政府公共品供给效率,而人口密度的增加、教育水平的提高则有助于地方政府公共品供给效率的提升。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辛方坤  
地方政府究竟是否提供了合意的公共服务是普遍关注的问题,尤其是在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关键期。本文以中间收入人投票理论建立公共服务供给函数,并运用我国29个地区的面板数据进行拟合,得出地方公共服务供给的理论最优值,通过将实际值与理论值相对比,鉴别出我国地方公共服务供给状态。结果表明:相对于最优供给的参照体系,地方政府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呈现失衡状态,东部发达地区与西部不发达地区较为不足,而中部地区则较为充足。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辛歆  
如何科学地评估公共物品的产出和效益,已经引起各国政府学术界及民众的广泛关注。科学合理地评估地方政府公共物品的供给绩效,可以保证资源得到高效充分的利用,促进有关政府部门和人员配置更加合理,使公共物品的供给更加有效。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孙文杰  
政府财政的重要职能之一是通过公共财政政策,实现收入的再分配和社会保障职能,然而,现实经济中财政的收入再分配职能并没有很好地运行。地方政府在支农支出、教育和医疗等公共产品上的财政支出存在明显的城乡差异,现有财政体制的城市倾向造成农村公共产品投入严重不足,农民较多负担了本应由地方政府承担的公共产品支出,这是形成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原因。同时,中央政府和基层地方政府的财权和事权严重不对称,乡镇财政薄弱的财政收入无法承担起种类繁杂的公共产品支出,因此必须对现有财政体制进行改革:1.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公共产品供给体系;2.合理平衡基层乡镇一级政府的财权和事权;3.改革县乡财政体制,通过压缩农业服务的行政事业...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郭世芹  邹杰  
本文利用我国1995-2014年相关数据,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主要研究中央转移支付、地方政府财政供给以及公共产品价格等因素对我国农村居民非生产性公共品消费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民收入是影响我国农村居民公共品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中央转移支付、地方政府公共品财政支出和公共产品价格的影响效应均不显著,但中央和地方政府增加财政供给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农民公共品消费支出,进而改变其消费支出结构和偏好,价格上涨则促使农民相应消费支出增加。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续竞秦  杨永恒  
基于修正的DEA两步法,核算并解释中国大陆省级政府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效率,结果表明:大多数省份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效率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且各省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财政自主权对地方政府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效率具有显著的正效应,人口密度、人均GDP等外生环境因素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而辖区内居民教育程度的影响不明显。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朱雅玲  
晋升锦标赛下地方政府竞争作为政府公共品供给失衡背后的深层体制特征,对政府消费和居民消费产生了直接和间接影响。本文构建地方政府竞争、公共品供给和消费的理论框架,结合地方政府竞争方式和世代交叠模型进行理论分析,进一步利用1993-2018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地方政府竞争对政府消费产生负向影响;采用投资偏向性竞争方式对居民消费产生负向影响,采用民生偏向性竞争方式则对居民消费产生正向影响;地方政府竞争通过强化生产性公共品供给对政府消费和居民消费形成负向间接影响。鉴于此,逐步完善政府官员考核机制和财政约束机制,采取合理竞争方式是释放消费潜力的未来改革路径。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蒋南平  徐慧  
地方政府片面追求地方经济增长将导致城市土地过度供给,城市土地产出弹性越大且政府在城市土地出让金中的收益比例越高,城市土地过度供给的程度就越深,并且随着城市土地供给的增加,地方经济中内生含有降低居民收益分享比例、提高政府和企业分享比例的趋势,这构成地方政府不断增加城市土地供给的重要诱因。解决我国城市土地过度供给的根源在于改变地方政府以增长为导向的适应性调整策略,优化中央与地方、地方与微观主体之间的城市土地权属关系,调整我国现有城市土地收益的分配格局,将城市土地供给置于长期化的视野以及制度化的平台上进行,使地方政府的城市土地供给行为与资源的高效化、集约化利用目标相适应。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刘斌  
以重庆为例,对其下辖的40个区县县域公共产品供给水平的差距进行实证研究认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财权与事权倒挂,公共服务职能分工不够明确是造成地方公共产品供给困境的主要原因。另外,大城市和大农村并存的城市布局,复杂的地理自然环境等因素也给重庆的地方公共产品的均衡供给造成了特殊的困难。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甘行琼  刘大帅  胡朋飞  
地方政府作为流动人口公共服务供给的主体,其供给行为受到自身财政激励的约束和引导。在户籍制度改革不断推进的背景下,本文通过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获得了如下几个方面的发现:支出方面,地方政府确实存在依据户籍供给公共服务的倾向,流动人口受到歧视;收入方面,财政资源的分配没有与人口流动相匹配,表现为一个地区流动人口的增加导致其人均转移支付和人均税收均呈现下降的趋势。两方面的结合反映了地方政府在流动人口公共服务供给中存在财政激励扭曲的现象。地方政府财政激励来源于财政制度设计。为矫正不当的地方财政激励,提高地方政府为流动人口提供公共服务的积极性,改进相关制度设计已成为关键。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朱军  
目前,许多有关公共支出的研究均是默认公共支出的规模是膨胀的。对此,本文通过实证研究检验验证了中国地方政府公共支出规模膨胀的"存在性"。基于经典的理论模型和省级政府的面板数据,本文研究认为: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中国省级地方政府存在明显的支出规模扩张。具体到各省级政府,绝大部分地区的公共支出规模是膨胀的,而且中西部地区的膨胀程度要高于东部地区。最后,面对日益膨胀的地方公共支出规模,本文提出了控制地方支出规模的初步政策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庞娟  
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在事权和财权上都有了较大的自主权。在地方公共品供给中,当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目标不相一致时,中央和地方的博弈便不可避免。在政治与经济双重竞争的博弈背景下,地方政府作为公共品主要提供者的角色常常被忽视了,地方公共品供给出现结构失衡。因此,在中央与地方博弈的视角下,针对我国地方公共品供给的困境,研究地方公共品有效供给的激励模型,规范地方政府行为,形成地方公共品有效供给的激励制度是当务之急。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雷宝  
一、地方政府公共投资的界定 本文重点探讨地方政府公共投资问题。值得指出,政府投资(Government Investment)和公共投资(Public Investment)两个概念在现实中虽然经常被混用,但两者仍有不同。通常,政府投资侧重于研究以政府为主体的投资活动,但投资对象不一定完全是公共领域(如基础设施)。公共投资的理解有两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郭跃卿  
地方政府的公共品供给效率普遍不高,经济性公共品供给支出因受到预算外支出的影响相对较高,财政分权的激励制度并没有显著提高地方政府的公共品供给,经济性公共品支出相对较高也是因为财政分权制度缺陷所形成的。因此,通过差别化的财政分权,加强地方政府的财政约束,并且合理确定地方政府公共品供给的结构,是提高地方公共品供给效率,解决财政分权促进地方政府经济增长的有效策略。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庞保庆  王芳  
本文主要考察中国的地方政府任期规则与地方公共品供给之间的关系。在弹性任期规则下,官员无法形成关于任职时间的合理预期,这种不稳定的预期会给官员带来较大的职业压力,这种压力越大官员在公共品方面的供给就会越少。我们利用2000-2006年中国县级政府的数据验证了上述理论假说,发现随着任职压力的增加、官员会不断压缩在公共品方面的投资。本研究为深入理解公共品供给的地区差异提供了新的分析视角,为完善任期规则奠定了相应的理论基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