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68)
2023(2029)
2022(1886)
2021(1818)
2020(1646)
2019(3667)
2018(3526)
2017(7367)
2016(3868)
2015(4419)
2014(4204)
2013(4263)
2012(4157)
2011(3641)
2010(3828)
2009(3362)
2008(3414)
2007(3218)
2006(2892)
2005(2610)
作者
(10419)
(8326)
(8306)
(8201)
(5549)
(4027)
(3937)
(3328)
(3276)
(3088)
(2976)
(2919)
(2905)
(2708)
(2634)
(2599)
(2466)
(2450)
(2422)
(2277)
(2239)
(2122)
(1981)
(1956)
(1955)
(1932)
(1915)
(1792)
(1693)
(1680)
学科
管理(14894)
(13133)
经济(13116)
(10966)
(9556)
企业(9556)
(9347)
(6952)
国家(6857)
(6722)
(5674)
银行(5673)
(5418)
方法(5292)
财政(5223)
(5204)
金融(5204)
(4669)
数学(4592)
数学方法(4562)
(4364)
中国(4351)
体制(4336)
(4064)
财务(4059)
财务管理(4037)
企业财务(3945)
地方(3553)
国家机关(3412)
机关(3412)
机构
大学(52919)
学院(52237)
(22940)
经济(22453)
管理(20617)
研究(17788)
理学(17077)
理学院(16924)
管理学(16761)
管理学院(16647)
中国(16437)
(16306)
财经(11580)
(10697)
(10591)
科学(9080)
(8948)
中心(8863)
财经大学(8827)
(7997)
研究所(7643)
经济学(7627)
(6898)
北京(6890)
经济学院(6844)
(6586)
(6568)
银行(6477)
金融(6438)
人民(6435)
基金
项目(32180)
科学(25405)
研究(24669)
基金(23952)
(20511)
国家(20360)
科学基金(17446)
社会(16310)
社会科(15555)
社会科学(15552)
基金项目(12222)
(11683)
教育(11324)
自然(10480)
资助(10320)
自然科(10241)
自然科学(10239)
自然科学基金(10072)
(10007)
编号(9494)
成果(9046)
(8029)
(7383)
重点(7293)
教育部(7153)
(7024)
国家社会(6980)
课题(6836)
人文(6751)
(6522)
期刊
(25843)
经济(25843)
研究(18824)
(14298)
中国(11779)
(10506)
金融(10506)
管理(7719)
学报(6698)
财经(6359)
科学(6233)
(5530)
大学(5416)
(5370)
学学(5182)
经济研究(4468)
教育(4292)
农业(3412)
技术(3375)
问题(3329)
(3107)
财政(3107)
财会(3040)
业经(3001)
理论(2957)
(2884)
会计(2849)
实践(2528)
(2528)
改革(2388)
共检索到855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玮  
对地方政府发行公债进行监管是在允许地方政府发行公债与抑制地方公债发行所带来负面效应之间寻找平衡的一个较为现实的选择。世界各国对地方公债监管的主要方式有市场约束、合作式监管、依靠既定的规则来进行监管以及行政监管等。不同的方式有着不同的适用条件,并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但是在现实中并没有一种方式在所有情况下都是最优的。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张帆  
美国地方政府债务近年不断增长,风险上升。在短期,经济周期是美国地方政府债务危机的主要原因;在长期,美国地方政府债务危机的主要原因在于政府雇员的高工资、医疗保险和福利支出。解决美国的财政和债务问题,必须进行较大的制度改革。美国地方政府的债务问题,为我国解决地方债问题提供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美国地方政府的现有监管制度(包括信用评级、监管、破产和救助机制)可以为我国地方债提供借鉴,另一方面,我们也需要注意吸取这些制度在金融危机中显示的经验和教训。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郑波  戴鸿丽  
地方政府性债务不仅关系到大城市的经济和金融稳定,而且是中小城市发展中面临的重大问题。文章以D市为例,分析了地方政府性债务的现状,包括地方政府债务的增长原因、债务来源及使用情况。从经济发展目标、行政管理体制、财政保障能力三方面剖析了地方政府性债务的形成原因,重点阐述了目前地方政府债务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风险防范措施与建议。文章选取经济发展落后、财政基础薄弱的小城市作为研究对象,使得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问题的研究对象更加完整,提出的防范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的措施与建议对同类中小城市具有普遍借鉴意义。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四川银监局课题组  周静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基础设施建设需求不断增大,近年来政府性债务融资总量不断攀升,"三期叠加"的经济形势使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控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本文从金融监管角度讨论了地方政府性债务现状及成因,对当前地方政府性债务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以四川为例,对地方政府性债务的金融风险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在当前形势下对地方政府性债务的监管和规范措施。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邓晓兰  廖凯  
作者认为 ,地方公共品需求的扩大和财政收支压力提出了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的问题 ,而监督地方政府的民主机制建设落后 ,我国现阶段赋予地方政府独立举债权尚不现实 ,目前只能采取渐进式过渡性的办法———建立中央政府监管下的地方公债制度 ,以中央监管代替民主监督来解决地方政府在公共产品供应上资金不足的问题。据此 ,本文提出了中央政府监管下的地方公债制度构架及相关配套的改革建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升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地方政府的融资方式也迈入了其自身的新常态,地方政府的投融资制度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改革,土地财政随着房地产宏观调控而难以持续,政府对投融资平台融资逐步加强了风险防控,PPP模式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和支持,新预算法的修改赋予了地方具有独立发债的权利,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渠道实际上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政府在面临融资方式的不同选择时,存在着融资方式的选择性偏好。笔者重点研究地方政府投融资方式的选择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关系,首先分析了当前地方政府融资方式的供求关系及融资方式的优劣性,接着研究了各种融资方式的债务风险产生机制。从现实角度,考察了地方政府选择各种融资方式的实际情况及其形成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并进一步通过实证回归的方式,论证了地方政府在面临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前提下进行融资方式优序安排的内在逻辑性。结论表明,在考察期内,城投债在一定程度上分担着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责,城投债的有效转型有利于地方政府控制债务风险;在满足地方政府融资需求方面,PPP与地方发债具有同等功效,两者之间存在此消彼长的关联性;由于地方债券具有其独特的优势,是当前化解地方政府债务负担的重要渠道;由于在当前政策上已剥离了融资功能,城投债在举借债务时并未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作为其唯一的考虑因素。基于此,最后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妍  张志宏  
尽管《预算法》规定地方政府不可以举借债务,但1994年以来我国地方政府的债务规模逐步增大,一些地方甚至存在随意举债和过度举债的现象,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为了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我国实行了积极的财政政策,政府支出增加、财政赤字创了历史新高。在积极财政政策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地方政府的支出压力也不断加大,因此中央决定在今年代发部分地方公债。本文通过我国地方公债的发行历史及现状分析,探讨我国地方政府发行公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贾康  李炜光  刘军民  
是否赋予地方政府相应的发债权,引起了社会各界关注。文章评估了当前中国地方政府融资的现状,并指出了地方政府融资的制度性障碍。为了完善分税制,加快地方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等,有必要发展地方政府公债融资。文章最后还分析了当前发展地方政府公债融资的现实可行性,并提出了建立和发展地方公债融资的基本原则和具体政策建议。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地方公债与地方经济的发展》课题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宋晓晶  
一、我国地方政府发行公债的历史和现状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曾尝试过发行地方债,如东北生产建设折实公债、地方经济建设折实公债等,中共中央还在1958年4月2日作出过《关于发行地方公债的决定》,决定从1959年起,允许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在确有必要的时候,发行地方建设公债,作为筹集建设资金的一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于志洁   王茂庆  
问责制被运用于地方政府债务领域,对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监管、防范化解债务风险具有重要意义。从现行制度看,问责监管集中在隐性债务领域,显性债务领域存在问责缺位问题。由于显性债务规模急剧扩张、偿债压力日益显现、债务风险愈加现实,应当确立对隐性债务进行风险问责、对显性债务进行绩效问责的合并问责监管,同时积极推进问责监管的制度化、法治化,并确立穿透式监管原则。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赵卿  
我国现行的《预算法》禁止地方政府发债,但事实上的地方债务不仅规模庞大,且极不规范,地方政府债券的开放对解决地方财政困境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然而,由中央代发的地方债券并不能有效地控制风险。为了避免地方债券市场的无序发展,我们应该借鉴国际上比较成熟的做法,构建一个合理、高效的地方债券市场监管框架。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祁玉清  
我国《预算法》规定,除国务院允许外,禁止地方政府直接负债。目前,除了中央代发地方债券和地方自行发债试点外,通常地方政府还以一种变相的方式获得预算外借款。这虽然在客观上对地方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增长给予了一定的支持,但缺乏透明度,不利银行风险控制,增加了潜在的财政风险等。从现有的政策框架和实施结果看,无论是与企业债券的监管法规相比,还是满足地方政府自行发债试点不断扩大的实际需要,推进地方政府债券的制度建设,加强对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何俊杰  
在规范的分权性政权结构及其财政体制之下,政府债务分为两类,中央政府债务和地方政府债务。中央政府债务国际上通常称为国债;地方政府债务则为公债,本文所说公债就是此意。关于目前我国地方政府发行公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已经有若干文章论及。但几乎都认为,地方政府发行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