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90)
- 2023(10521)
- 2022(9478)
- 2021(9113)
- 2020(7733)
- 2019(17844)
- 2018(17724)
- 2017(34896)
- 2016(18988)
- 2015(21185)
- 2014(21126)
- 2013(20827)
- 2012(19009)
- 2011(16806)
- 2010(16633)
- 2009(15336)
- 2008(15061)
- 2007(13096)
- 2006(11123)
- 2005(9743)
- 学科
- 济(70260)
- 经济(70180)
- 管理(60370)
- 业(56723)
- 企(47490)
- 企业(47490)
- 方法(35504)
- 数学(30927)
- 数学方法(30627)
- 财(26291)
- 中国(19510)
- 务(17593)
- 财务(17534)
- 财务管理(17489)
- 农(17000)
- 企业财务(16711)
- 业经(15041)
- 学(14610)
- 地方(14350)
- 制(13854)
- 银(12595)
- 银行(12563)
- 理论(12390)
- 贸(11805)
- 贸易(11800)
- 行(11653)
- 和(11492)
- 易(11459)
- 技术(11376)
- 融(11317)
- 机构
- 大学(260035)
- 学院(257742)
- 管理(108475)
- 济(99755)
- 经济(97495)
- 理学(94052)
- 理学院(93097)
- 管理学(91658)
- 管理学院(91181)
- 研究(79938)
- 中国(63226)
- 京(54708)
- 财(51926)
- 科学(49221)
- 财经(40631)
- 所(38938)
- 中心(37241)
- 经(36948)
- 业大(36766)
- 江(36237)
- 农(36172)
- 研究所(35242)
- 北京(34672)
- 范(32001)
- 师范(31748)
- 财经大学(30545)
- 州(30005)
- 经济学(29416)
- 院(29275)
- 农业(28232)
- 基金
- 项目(178612)
- 科学(140366)
- 研究(131893)
- 基金(130383)
- 家(111932)
- 国家(111010)
- 科学基金(96608)
- 社会(82414)
- 社会科(78111)
- 社会科学(78091)
- 基金项目(70182)
- 省(68934)
- 自然(63526)
- 自然科(62034)
- 自然科学(62023)
- 自然科学基金(60899)
- 教育(59832)
- 划(57833)
- 编号(54348)
- 资助(54264)
- 成果(43926)
- 部(39615)
- 重点(38742)
- 创(37019)
- 发(36208)
- 课题(36099)
- 项目编号(34545)
- 创新(34471)
- 教育部(34419)
- 科研(34343)
- 期刊
- 济(104785)
- 经济(104785)
- 研究(78716)
- 中国(45144)
- 财(42157)
- 学报(38145)
- 管理(37454)
- 科学(35183)
- 农(31718)
- 大学(29044)
- 学学(27376)
- 融(26066)
- 金融(26066)
- 教育(25657)
- 农业(22293)
- 技术(20821)
- 财经(19300)
- 经济研究(16277)
- 业经(16127)
- 经(16072)
- 理论(14671)
- 图书(13880)
- 实践(13719)
- 践(13719)
- 问题(13192)
- 财会(13160)
- 技术经济(12239)
- 会计(12215)
- 科技(12178)
- 现代(11629)
共检索到3705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吴洵 俞乔
本文研究地方政府城投债风险溢价问题。实证结果显示:(1)随着时间的推移,金融市场并非认同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债务负有无限责任的看法。虽然2009-2015年中国城投债整体风险溢价未表现出明显上升,但不同地方政府的城投债风险溢价逐步发生了差异化。(2)在城投债风险溢价的影响因素中,地方债务率越高、财政收入增长率越低、基础设施投资占比越高、房地产开发投资占比和房价越低,城投债风险溢价越高。GDP增长率上升会提高省级城投债风险溢价,但是会降低市级城投债风险溢价。这些因素的影响到2012年以后才逐步体现出来,而在之
关键词:
城投债 风险溢价 影响因素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吴洵 俞乔
本文研究地方政府城投债风险溢价问题。实证结果显示:(1)随着时间的推移,金融市场并非认同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债务负有无限责任的看法。虽然2009-2015年中国城投债整体风险溢价未表现出明显上升,但不同地方政府的城投债风险溢价逐步发生了差异化。(2)在城投债风险溢价的影响因素中,地方债务率越高、财政收入增长率越低、基础设施投资占比越高、房地产开发投资占比和房价越低,城投债风险溢价越高。GDP增长率上升会提高省级城投债风险溢价,但是会降低市级城投债风险溢价。这些因素的影响到2012年以后才逐步体现出来,而在之前的年份没有影响风险溢价。(3)城投债风险溢价与城投公司流动性负相关,说明城投公司本质上并非单纯市场意义下的公司,而体现了其背后地方政府的信用和债务风险。
关键词:
城投债 风险溢价 影响因素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梁朝晖 费兆楠 张亮
中国地方政府债券的规模和杠杆率较大,引发了国内外的关注和对其可能引发风险的忧虑。如何评估其潜在风险,是学界面临的难题。由于金融资产的交易价格反映了投资者对其风险的判断,因而可以从金融资产相对于无风险资产的风险溢价角度,实证研究其风险的大小和风险成分。具体地,运用2012—2015年的中国地方债券指数日数据,分析中国地方债风险溢价构成,可探讨中国地方债的风险。研究发现,中国地方政府债券的收益率主要为利率风险溢价,信用风险溢价比例很小,因而中国地方政府债券的主要风险是利率风险。
关键词:
地方政府债 风险溢价 信用风险 利率风险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梁朝晖 费兆楠 张亮
中国地方政府债券的规模和杠杆率较大,引发了国内外的关注和对其可能引发风险的忧虑。如何评估其潜在风险,是学界面临的难题。由于金融资产的交易价格反映了投资者对其风险的判断,因而可以从金融资产相对于无风险资产的风险溢价角度,实证研究其风险的大小和风险成分。具体地,运用2012—2015年的中国地方债券指数日数据,分析中国地方债风险溢价构成,可探讨中国地方债的风险。研究发现,中国地方政府债券的收益率主要为利率风险溢价,信用风险溢价比例很小,因而中国地方政府债券的主要风险是利率风险。
关键词:
地方政府债 风险溢价 信用风险 利率风险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刁伟涛 李潇璇 朱广印
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的市场化定价是平衡稳增长和防风险双重目标的有效手段。文章通过构造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指数以全面准确度量发债主体的债务风险,利用2015-2019年中国地方政府债券的发行数据,基于一般债券和专项债券的比照,从发行利差的风险溢价角度对专项债券的市场化定价进行研究。研究发现:从专项债券自身来看,其定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不同发债主体之间的债务风险差异;但专项债券与一般债券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发行利率扭曲,相对于一般债券,专项债券定价对债务风险的溢价程度明显偏低。上述结果表明,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定价虽然具有一定的市场化水平,但并不充分也不到位。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吉富星 阮小丫 潘攀 刘兆璋
当前,区域间政府债务风险共振已成为防范化解系统性风险的新挑战,亟须厘清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时空溢出效应和机理。本文通过构建数理模型从理论上证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空间关联性,并基于地级市的面板数据,使用静态和动态面板空间杜宾模型开展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第一,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邻近地区债务扩张会引发本地债务风险增大;第二,相邻地区当期新增债务上升会驱动本地债务扩张、加剧地方债务风险,但相邻地区存量债务风险则具有参照点效应和风险预警作用,从而降低本地债务风险;第三,从作用边界看,债务风险的空间溢出极限作用范围大致为500公里,且在很大程度上被省际行政边界所阻隔,导致债务风险的空间溢出效应主要体现在同省城市之间;第四,进一步研究发现,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竞争呈现更强的策略替代型竞争,能够降低区域间政府债务风险溢出效应,但地方政府往往紧盯邻近地区的举债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邻近区域的“风险预警”作用。因此,需要进一步优化债务管理体制,落实主体责任,细化风险防控体系,并合理引导地区竞争和地方政府举债行为。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李又东 潘宁 魏巍 张璞
当前稳房价是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重要举措。通过非线性框架,考察了区域土地财政依赖和经济发展实力差异下,房价影响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异质性机理。研究发现,房价降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正效应随着土地财政依赖加深而逐渐弱化并产生负效应,而经济发展实力增强则强化了房价缓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作用。此外,研究还发现,宽松的宏观经济政策潜在风险容易催生房价泡沫,导致地方债务风险居高不下,需重视结构调整。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曾忠生
地方政府是否存在债务风险?答案是肯定的。虽然我国的地方政府目前尚无权发行地方债券,但实际上存在多种其他形式的融资行为,承担了一定数量的直接债务、间接债务和转移债务。既然有债务存在,必然有债务风险相存。事实上,地方政府发生债务危机的个案已出现,局部地区潜在的债务风险相当严重。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必须引起关注。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刘锐 攸频
本文通过构建债券发行溢价模型,研究我国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定价偏离问题。结果表明,地方政府债券一级市场定价较二级市场定价存在严重背离,发行利率偏低,主要受发行要素、宏观经济要素、行政干预要素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二级市场定价相对合理。为促进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定价市场化,本文提出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利率应严格参考二级市场定价、拓展地方政府债券投资主体、降低商业银行投资地方政府债券风险权重等建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叶永刚 郑小娟 宋凌峰
本文基于地方政府预期偿债能力构建均衡负债模型,以H省W市JK区作为数值算例进行分析,测算出三种经济增速情景下2012~2015年该地方政府的负债能力,并建立债务风险指标体系对2008~2012年间JK区政府的债务风险进行判别。研究认为,地方政府负债能力主要取决于财政收入增量、地区生产总值,即债务规模应该与社会发展程度以及地方经济承载能力相适应。同时,分析也表明,JK区政府债务风险总体呈下降趋势,当前债务规模在其负债能力范围之内。本文为地方政府负债能力的量化研究提供了一套方法,即根据地方政府预期偿债资金来源分析其当前及未来一定时期内的负债能力,同时构建了债务风险指标体系并提供参考预警线,为地方政...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秦凤鸣 李明明 刘海明
以城投债信用利差来衡量城投债风险,并利用2010—2013年地级市面板数据考察房价对地方政府城投债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当期和上期房价越高,城投债风险越低。房价较高时,土地财政依赖度越高,房价对城投债风险的影响力越大;房价低迷时,信用评级越低,城投债风险受房价的影响越强。揭示地方政府债务融资行为模式,对于控制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具有一定启示。
关键词:
房价 城投债风险 土地财政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傅笑文 傅允生
近年来国内地方政府债务持续上升,从实践看,国内地方政府债务具有机制性扩张特征,即使有数据显示现实中地方政府债务水平仍在合理范围内,机制性扩张特征带来的债务持续快速扩张,使地方政府债务比预期更快突破合理水平,形成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而且不可逆。同时,机制性扩张会助长违规融资,通常违规融资具有变通性与隐秘性,成为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主要来源。由于隐性债务很难统计,现有的地方政府债务估算并不能反映地方政府债务的真实状况。机制性扩张与隐性债务,会放大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与债务风险,因此,需要从机理上认识地方政府债务成因,从机制上规范地方政府债务。
关键词:
地方政府 债务扩张 机制 风险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祥云 刘松
以KMV模型为基础,通过适当的变量替换,对地方政府债务违约风险和债务杠杆之间的关系进行理论分析。同时,利用2012—2017年我国大陆30个省份(西藏除外)的年度债务还本付息额和可偿债财政收入等数据,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对地方政府债务杠杆和债务违约风险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债务杠杆与地方政府债务违约风险之间显著负相关。另外,财政分权程度、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城镇人口占比、房地产依赖程度、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占GDP比重、市场化程度均会对地方政府债务违约风险产生显著的影响。因此,为了有效防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建议从健全地方政府债务预警和监测体系、合理匹配中央与地方政府间财权和事权、培植地方政府有效财源、降低房地产依赖、完善债券发行市场化机制等方面作出努力。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孙立 陈朴
信息不对称时,地方政府债务期限结构和利率溢价之间会出现不同于金融理论推导的反向关系,即债务利率溢价上升,发行人倾向于发行更短期限的债务。同时,这种反向关系会受到地方政府区域经济风险和政策不确定性的影响,如土地价格、政策等经济风险因素或不确定因素会改变债务期限与利率溢价之间的反向关系敏感度。本文利用31个省份10年(2009~2018年)政府债券或其融资平台债券发行期限和利率溢价数据实证检验了本文的假说,并提出建立健全中央财政监督机制以及地方政府财政融资体系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
地方政府 债务期限结构 利率溢价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顾建光
近年来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呈现上升、积累和扩大的趋势,庞大的地方政府债务成为影响经济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因素,引起了各方的关注。本文就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现状、构成特征以及形成的渠道进行了深刻全面地分析,指出了地方政府债务产生的制度性根源。在此基础上,比较全面地提出了消除地方政府债务、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对策建议:(1)在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要素透明化的基础上分别予以处理;(2)采取前瞻性地方政府债务控制;(3)具体明确地方政府债务责任;(4)合理划分各级政府的事权与财权;(5)加快地方政府职能转换和机构精简;(6)试行地方政府“举债权”制度。
关键词:
地方政府 债务风险 风险防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