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48)
- 2023(14176)
- 2022(12408)
- 2021(11803)
- 2020(9697)
- 2019(22399)
- 2018(22207)
- 2017(42645)
- 2016(23538)
- 2015(26470)
- 2014(26648)
- 2013(26542)
- 2012(24845)
- 2011(22069)
- 2010(22503)
- 2009(20548)
- 2008(20375)
- 2007(18039)
- 2006(16092)
- 2005(14609)
- 学科
- 济(94956)
- 经济(94846)
- 管理(72469)
- 业(66270)
- 企(54801)
- 企业(54801)
- 方法(37513)
- 财(36351)
- 数学(31773)
- 数学方法(31387)
- 中国(29898)
- 农(26812)
- 地方(26479)
- 业经(22070)
- 制(20079)
- 学(19995)
- 务(19009)
- 财务(18933)
- 财务管理(18868)
- 企业财务(17999)
- 农业(17818)
- 银(16665)
- 银行(16624)
- 贸(16086)
- 贸易(16073)
- 行(15749)
- 财政(15622)
- 理论(15612)
- 易(15501)
- 融(15417)
- 机构
- 学院(327348)
- 大学(327304)
- 济(128888)
- 管理(128343)
- 经济(125847)
- 研究(113217)
- 理学(109276)
- 理学院(108030)
- 管理学(106307)
- 管理学院(105706)
- 中国(87145)
- 京(71589)
- 科学(69776)
- 财(69332)
- 所(58145)
- 研究所(51768)
- 农(51564)
- 中心(51151)
- 财经(50503)
- 江(50330)
- 北京(46447)
- 业大(46358)
- 经(45637)
- 范(44692)
- 师范(44315)
- 州(41150)
- 院(40997)
- 农业(39666)
- 经济学(37475)
- 财经大学(37083)
- 基金
- 项目(213935)
- 科学(167029)
- 研究(160333)
- 基金(152286)
- 家(131291)
- 国家(130082)
- 科学基金(111449)
- 社会(98914)
- 社会科(93627)
- 社会科学(93602)
- 省(84567)
- 基金项目(81043)
- 教育(73164)
- 自然(71255)
- 划(70519)
- 自然科(69536)
- 自然科学(69522)
- 自然科学基金(68226)
- 编号(66884)
- 资助(63050)
- 成果(56149)
- 发(48762)
- 重点(47587)
- 部(46743)
- 课题(46638)
- 创(44190)
- 项目编号(41470)
- 创新(41136)
- 科研(40326)
- 教育部(40149)
- 期刊
- 济(153022)
- 经济(153022)
- 研究(106296)
- 中国(70425)
- 财(57317)
- 学报(49300)
- 管理(48274)
- 农(48017)
- 科学(45440)
- 教育(40747)
- 大学(37285)
- 学学(34727)
- 农业(33237)
- 融(32994)
- 金融(32994)
- 技术(28035)
- 业经(25364)
- 财经(24759)
- 经济研究(23694)
- 经(20991)
- 问题(19852)
- 图书(19008)
- 理论(16799)
- 业(16367)
- 技术经济(15608)
- 科技(15530)
- 实践(15283)
- 践(15283)
- 会计(15156)
- 现代(15016)
共检索到5113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薛钢
一、地方政府债务与财政外部性虽然,在目前的法律和法规中都明确规定了地方政府不得举借债务,但是,不容怀疑的是越来越多的实证分析都表明中国地方政府存在大量的举债行为。从普遍性来看,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在不同地方广泛存在,仅仅是严重程度不同而已,在某些地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孙元强
当前,地方政府债务融资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意义重大,但地方政府的债务融资风险偏高。地方政府通过出让土地增加收入使得土地财政与地方债务风险交缠在一起。地方政府对债务的控制难度增加。文章就地方政府融资方法与地方政府依靠土地经营城市的模式进行分析,得出结论:一旦经济形势发生变化,以土地为杠杆的融资模式会产生风险。规范土地债务融资以及施行相应的财政税收体制改革是控制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主要措施。
关键词:
地方政府债务融资 土地财政 融资风险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宋美喆 徐鸣鹤
基于财政竞争视角,从理论与实证两方面分析同级政府之间的财政竞争行为对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为了吸引资源要素流入,促进本地区经济增长,地方政府在制定相应政策时,往往会考虑其他地区政府的策略选择,利用财政手段展开竞争,从而导致债务规模膨胀。基于此,应从完善现行政绩评估机制、合理界定各级政府间事权与支出责任、加强地方政府责任意识、建立健全债务风险预警等方面着手努力。
关键词:
地方政府债务 财政竞争 GDP锦标赛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宋美喆 徐鸣鹤
基于财政竞争视角,从理论与实证两方面分析同级政府之间的财政竞争行为对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为了吸引资源要素流入,促进本地区经济增长,地方政府在制定相应政策时,往往会考虑其他地区政府的策略选择,利用财政手段展开竞争,从而导致债务规模膨胀。基于此,应从完善现行政绩评估机制、合理界定各级政府间事权与支出责任、加强地方政府责任意识、建立健全债务风险预警等方面着手努力。
关键词:
地方政府债务 财政竞争 GDP锦标赛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万新亚
土地财政模式使得地方政府对土地出让收入依赖性增加,且有过度举债的动机。本文通过构建模型对地方政府债务融资与土地出让金收入问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两者存在较强的正相关性,继而提出解决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财政体制改革建议。
关键词:
土地财政 融资平台 财政风险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曾莲 王艳冰
从地方政府债务融资出发,以城市建设投资所需资金来源为起点,将国内贷款与债券之和作为衡量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指标,以期找出影响债务规模形成的因素。实证分析证实:土地财政和政绩利益环境是影响债务规模的主要因素,即土地出让金收入越多,地方政府能够获得的银行贷款就越多,债务规模也越大;财政分权程度越高,举债动机越强,政府的债务规模就越大;官员追求晋升的激励力度越大,城市基础设施投资所需的资金越多,地方政府的债务规模就越大。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朱道林 谢保鹏
近年来,地方政府债务膨胀及对土地财政的高度依赖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笔者利用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近年来公布的地方政府债务审计报告(以2013年为主)及审计署发布的《2013年全国地方性债务审计结果》、《国务院关于2014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等数据,对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变化、债务结构特征及其与土地财政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地方政府债务的演变历程及构成分布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姜子叶 胡育蓉
本文聚焦"地方政府债务悖论",运用财政分权理论,以预算软约束为视角,解析地方政府过度举债的机制。在深入阐述预算软约束的内涵和形式的基础上,联系20世纪90年代国有企业债务危机与本次地方政府债务危机经验事实,本文从理论上剖析危机重演的逻辑,揭示地方政府举债的顺周期性。
关键词:
财政分权 预算软约束 地方政府债务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薛阳 薛冲 冯银虎 胡丽娜
文章运用2015—2018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研究了财政分权、地方政府债务与区域创新之间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财政分权对区域创新的影响显著为负,即财政分权不利于促进区域创新。中介效应检验发现,财政分权对地方政府债务的影响为负,地方政府债务对区域创新的影响为正,“财政分权-地方政府债务-区域创新”中介路径有效。亦即财政分权会抑制地方政府债务,而地方政府债务的适度扩大有助于促进区域创新。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郑安
虽然我国政府部门杠杆率低于主要发达经济体,但是从当前宏观环境来看,财政收入下滑、财政支出刚性和美元升息“三重压力”叠加,地方政府财政将更加脆弱。尤其是2017年以来有关市县相继发生财政重整事件,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更是成为稳增长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文章基于历史演进的视阈,厘清财政重整发生的制度根源,透视地方政府性债务的现状特征,并提出相关的风险应对措施。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黄捷 王虹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爆发,引发了社会各界对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广泛关注。现有研究主要从"财政体制论"、"债务管理机制论"和"土地财政依赖论"三个方面分析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存在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的解决措施只是从制度约束方面改善债务现状,并没有得出化解债务风险的根本措施。本文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地方政府财政支出效率进行评价,将其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程度进行相关分析,得出财政支出效率比较低下是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较高的一大根源,必须从提高地方政府财政支出效率的角度采取措施,以从根本上缓解地方政府债务压力。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邓靖
近年来,出于发展地方经济的考虑,我国各级地方政府纷纷以各种形式举债,产生了大量与政府有关的债务,债务风险在某些地方已经开始显现,一旦债务风险爆发,将削弱政府的公信力、危及中央财政,给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隐患。基于此种情况,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控制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确定为主要任务,并提出了地方政府要对自身债务负责的要求。地方政府性债务的形成与我国现行财政体制高度相关,要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朱起进 丁风琴
分税体制改革以来,我国地方政府负债运行成为一种常态。近年来,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已局部凸显,成为我国经济财政领域的突出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值得注意的是,地方政府性债务与财政相关度极高,地方政府性债务组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向辉 俞乔
隐性债务是新预算法实施后中国地方政府债务治理的重点和难点。本文通过构建一个关于地方政府行为的模型,探讨债务限额对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影响。研究发现,为规避债务限额可能会导致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增加,而增强财政透明度和审计力度有助于约束政府的预算外活动。本文还发现土地财政对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和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两种不同的预算外融资方式的影响存在差异。利用2012-2017年间全国地级市层面的计量分析支持上述推论。
关键词:
隐性债务 债务限额 土地财政 财政透明度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李一花 丁文文 骆熙 张滕滕
提升地方政府债务支出效率是落实全面预算绩效管理的内在要求,也是防风险、稳增长的重要途径。本文以2012—2018年全国238个城市面板数据为样本,实证分析了财政透明度对地方政府债务支出效率的直接效应、间接效应和调节效应。研究发现,一方面,提升财政透明度能直接改善地方政府债务支出效率,同时其作用受审计监督力度的正向调节;另一方面,提升财政透明度还能通过控制债务规模、优化债务支出结构,间接改善债务支出效率。异质性分析发现,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财政透明度较高、财力水平较低、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地区以及非东部地区的影响更为凸显。同时,2015年新《预算法》实施对财政透明度的积极影响亦有显著推动作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该结论依然成立。本研究为地方政府进一步提升财政透明度以改善地方政府债务支出效率提供经验证据和启示。
关键词:
财政透明度 地方政府债务 债务支出效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