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57)
- 2023(11241)
- 2022(9636)
- 2021(8992)
- 2020(7578)
- 2019(17184)
- 2018(16691)
- 2017(32639)
- 2016(18029)
- 2015(19711)
- 2014(19373)
- 2013(18582)
- 2012(16916)
- 2011(14955)
- 2010(15332)
- 2009(14139)
- 2008(14018)
- 2007(12445)
- 2006(10913)
- 2005(9492)
- 学科
- 济(67156)
- 经济(67083)
- 管理(58297)
- 业(53457)
- 企(44465)
- 企业(44465)
- 方法(33215)
- 数学(30292)
- 数学方法(29717)
- 财(26143)
- 农(19351)
- 中国(17258)
- 务(16475)
- 财务(16436)
- 财务管理(16393)
- 企业财务(15628)
- 业经(14674)
- 贸(14182)
- 贸易(14178)
- 易(13860)
- 制(12807)
- 农业(12663)
- 学(12509)
- 地方(12218)
- 策(11369)
- 技术(10924)
- 银(10757)
- 银行(10715)
- 理论(10615)
- 环境(10250)
- 机构
- 学院(247624)
- 大学(243613)
- 济(100620)
- 经济(98633)
- 管理(97431)
- 理学(85106)
- 理学院(84267)
- 管理学(82540)
- 管理学院(82121)
- 研究(79935)
- 中国(61097)
- 财(50494)
- 科学(50044)
- 京(49696)
- 农(44963)
- 所(40540)
- 业大(39401)
- 财经(38624)
- 江(37080)
- 中心(37079)
- 研究所(36748)
- 农业(35612)
- 经(35085)
- 北京(30689)
- 经济学(30199)
- 范(29329)
- 州(29100)
- 师范(28927)
- 院(28921)
- 财经大学(28604)
- 基金
- 项目(168320)
- 科学(132389)
- 基金(122738)
- 研究(118533)
- 家(108443)
- 国家(107571)
- 科学基金(92422)
- 社会(75547)
- 社会科(71942)
- 社会科学(71923)
- 省(66778)
- 基金项目(64245)
- 自然(61959)
- 自然科(60610)
- 自然科学(60593)
- 自然科学基金(59529)
- 划(56180)
- 教育(55527)
- 资助(51484)
- 编号(47418)
- 重点(37839)
- 成果(37596)
- 部(36845)
- 创(35509)
- 发(35279)
- 创新(33169)
- 课题(32886)
- 科研(32706)
- 计划(31636)
- 教育部(31480)
共检索到3581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李永刚
不断蔓延的欧洲债务危机,加重了各界对国家主权债务问题的担忧。而近期中国各级地方政府的债务问题,同样引人关注。尽管我国法律法规对地方政府举债限制比较严格,但这并不意味着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合理。事实上,地方政府通过公开或隐蔽渠道,直接或间接地举借了大量债务。现在,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在某些局部已经显现,潜在的风险也不可忽视。本文在分析中国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后,提出了化解地方债务风险的对策。
关键词:
地方财政 债务负担 风险化解 债务风险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锋 段然 何晓玲
文章基于2013年我国审计署和各省市审计厅公布的地方政府性债务数据,分析了我国省域地方政府性债务的现状,并利用空间统计与空间计量方法研究了政府性债务规模的空间分布特征与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的省域地方政府性债务总量大且增长速度快;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在东、中、西部地区呈梯度递减特征,区域不平衡性程度为东、西、中部依次递减;省域层面来看,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最高的是江苏,最低是宁夏,省份间存在较大的差异;省域地方政府性债务存在着正向的空间自相关性,主要呈现出"高-高"与"低-低"集聚模式;国民生产总值、城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杨志安 于漾
地方政府债务作为地方筹措资金的重要来源之一,为支持地方经济快速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近几年,地方政府债务快速增长,特别是由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兴起,地方政府债务呈井喷式增长,其中隐含的风险不断累积,部分地方政府不堪重负。2014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加强地方政府债务控制,有效控制债务规模。目前,从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实践来看,由于受地方债历史原因和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杨志安 于漾
地方政府债务作为地方筹措资金的重要来源之一,为支持地方经济快速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近几年,地方政府债务快速增长,特别是由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兴起,地方政府债务呈井喷式增长,其中隐含的风险不断累积,部分地方政府不堪重负。2014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加强地方政府债务控制,有效控制债务规模。目前,从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实践来看,由于受地方债历史原因和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永刚
本文分析了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的基本情况和债务结构问题,对中国地方政府债务分级次和分地区负担情况进行了研究。文章在分析中国地方政府债务形成原因后,提出了化解地方债务的对策。
关键词:
地方政府 债务 对策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京城 孙文基
在化解和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问题上,其总体思路应是:有效化解旧债、积极防范不合理新债,同时"开大门、关后门",允许地方政府为地方公共产品融资发行地方政府债券。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宋琳 程烨
一、合理适度采用经济刺激计划。面对经济危机时,采取经济政策刺激经济是十分必要的,但这也意味着政府财政负担会加大,可能会出现依靠财政赤字拉动经济的现象。所以财政刺激计划要在可控的范围内,把握好财政赤字的"度"。当条件成熟时,灵活地选择经济刺激计划的退出策略。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昊 陈工
从代际公平角度来看,地方政府具有为资本性开支债务融资的理由。但如何衡量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的合理性与必然性?本文从人口、经济、政治和体制四个方面识别了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影响因素,并利用审计署公布的全面债务数据,对影响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因素进行定量分析与检验。计量结果显示:人口年龄结构对债务规模地区差异几无影响;无论是一般预算收入,还是中央补助收入,都正向促进了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增加,尤其是中央补助收入刺激了地方政府支出从而增加了地方政府债务融资;政治商业周期对债务规模存在一定影响,在地方政府官员任期的第三年,地方政府债务余额增加最快;财政透明度的省际差异不能解释地方政府债务融资规模的不同。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徐友华 朱卫东 吴勇
财政分权体制下,"财权与事权不对称"引发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的迅速扩大,使得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日益凸显,亟须探究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的影响因素。文章在明晰地方政府性债务本质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了地方政府性债务形成机理的理论分析框架,从理论上阐释了影响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的关键因素。利用安徽省2000-2015年的统计数据,对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中央政府财政集权程度、户籍登记人口数、低收入人口占比、失业率均对安徽省政府性债务规模产生正向影响,而人均年可支配所得对安徽省政府性债务规模产生负向影响。研究结论为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的防控提供了决策依据。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胜利 黄世润
基于理论分析和典型事实,并利用2012—2018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影响因素以及东、中、西部的区域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在财政分权体制下,中国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影响因素存在区域差异。其中,地方政府的竞争形式、所处的转移支付地位、应对财政压力的态度、土地财政水平、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等区域差异是影响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存在区域差异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制定差异化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控政策、改革地方政府政绩考核制度、建立健全地方债务信息公开披露制度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
地方政府债务 转移支付 区域差异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徐友华 朱卫东 吴勇
财政分权体制下,"财权与事权不对称"引发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的迅速扩大,使得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日益凸显,亟须探究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的影响因素。文章在明晰地方政府性债务本质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了地方政府性债务形成机理的理论分析框架,从理论上阐释了影响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的关键因素。利用安徽省2000-2015年的统计数据,对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中央政府财政集权程度、户籍登记人口数、低收入人口占比、失业率均对安徽省政府性债务规模产生正向影响,而人均年可支配所得对安徽省政府性债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徐友华 朱卫东 吴勇
财政分权体制下,"财权与事权不对称"引发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的迅速扩大,使得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日益凸显,亟须探究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的影响因素。文章在明晰地方政府性债务本质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了地方政府性债务形成机理的理论分析框架,从理论上阐释了影响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的关键因素。利用安徽省2000-2015年的统计数据,对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中央政府财政集权程度、户籍登记人口数、低收入人口占比、失业率均对安徽省政府性债务规模产生正向影响,而人均年可支配所得对安徽省政府性债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朱玉明 周春雨
地方政府债务是指地方政府为了履行职能需要,通过借款、转贷国债资金、担保、延期支付等方式产生的各种债务。本报告以安徽省为例,通过分析地方政府债务成因,提出了化解地方政府债务的新思路,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丁姣 白贵
地方政府性债务包括地方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以及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任的债务。通过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对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这三类债务的影响因素既有共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财政缺口是造成这三类债务膨胀的共同因素,虽然影响程度有所不同但是方向是一致的。财政能力较强的地区都倾向于举借更多债务。地方政府的经济发展竞争冲动在模型中的显著性水平不高,且在不同模型中作用的方向不一致;而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竞争程度与地方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的关系十分显著并且较为稳健,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竞争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地方政府的负债水平。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新光 胡日东
文章通过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分析中国地方债务规模的影响因素以及邻近省域地方债务风险的空间传染效应。结果显示,邻近省域之间的政府债务规模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传染效应;国内生产总值对地方政府债务的弹性系数为负,固定资产投资、金融机构贷款、财政支出对地方政府债务的弹性系数为正;邻近地区国内生产总值、金融机构贷款及忽略掉的其他随机因素均对本地区政府债务存在显著的间接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