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57)
- 2023(13340)
- 2022(11650)
- 2021(10884)
- 2020(9264)
- 2019(20989)
- 2018(20798)
- 2017(40727)
- 2016(21884)
- 2015(24576)
- 2014(24547)
- 2013(24271)
- 2012(22536)
- 2011(20230)
- 2010(20447)
- 2009(19163)
- 2008(18698)
- 2007(16478)
- 2006(14620)
- 2005(13178)
- 学科
- 济(104110)
- 经济(104016)
- 管理(68558)
- 业(62436)
- 企(52019)
- 企业(52019)
- 方法(42403)
- 数学(36849)
- 数学方法(36522)
- 财(29203)
- 中国(25485)
- 地方(23542)
- 农(21079)
- 学(20715)
- 业经(20236)
- 务(18723)
- 财务(18660)
- 财务管理(18613)
- 制(17909)
- 企业财务(17796)
- 银(15793)
- 银行(15761)
- 理论(15130)
- 融(15083)
- 金融(15082)
- 行(14814)
- 和(14571)
- 农业(14285)
- 地方经济(14264)
- 贸(14108)
- 机构
- 大学(315278)
- 学院(312467)
- 济(132910)
- 经济(130110)
- 管理(125757)
- 理学(108101)
- 理学院(106962)
- 管理学(105304)
- 管理学院(104727)
- 研究(104199)
- 中国(81316)
- 京(66419)
- 财(65282)
- 科学(61588)
- 所(51558)
- 财经(50995)
- 中心(46978)
- 研究所(46447)
- 经(46261)
- 江(45206)
- 农(43284)
- 业大(42589)
- 北京(42434)
- 经济学(41073)
- 范(39321)
- 师范(39031)
- 财经大学(38031)
- 院(37543)
- 州(36764)
- 经济学院(36710)
- 基金
- 项目(207909)
- 科学(163639)
- 研究(153522)
- 基金(151998)
- 家(130581)
- 国家(129517)
- 科学基金(112196)
- 社会(98477)
- 社会科(93327)
- 社会科学(93300)
- 基金项目(80624)
- 省(79554)
- 自然(71855)
- 自然科(70150)
- 自然科学(70139)
- 教育(69277)
- 自然科学基金(68863)
- 划(66492)
- 资助(63335)
- 编号(62163)
- 成果(50959)
- 部(46182)
- 重点(45582)
- 发(43613)
- 创(42303)
- 课题(42083)
- 国家社会(40395)
- 教育部(40311)
- 人文(39630)
- 创新(39504)
- 期刊
- 济(150647)
- 经济(150647)
- 研究(100670)
- 中国(56725)
- 财(52420)
- 管理(46300)
- 学报(45432)
- 科学(42377)
- 农(38607)
- 大学(34974)
- 学学(33136)
- 融(32509)
- 金融(32509)
- 教育(29359)
- 农业(26589)
- 技术(26171)
- 财经(25974)
- 经济研究(24595)
- 经(22057)
- 业经(21131)
- 问题(18782)
- 技术经济(16662)
- 理论(16418)
- 图书(14944)
- 实践(14769)
- 践(14769)
- 现代(14276)
- 财会(13934)
- 科技(13613)
- 统计(13485)
共检索到4682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梁琪 郝毅
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已经成为威胁中国金融稳定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通过构造一个包含影子银行、土地财政等因素的五部门一般均衡模型,本文探讨了地方政府存量债务置换对宏观经济风险的缓释效果。研究发现:经济增速放缓、地方政府资金使用成本过高、土地出让收入不确定性增加是导致我国地方政府债务不可持续的主要因素。通过债务置换延长债务期限结构虽然可以缓解债务累积,且对宏观经济风险具有一定缓释作用,但会降低财政政策的有效性,使得短期内波动增加,中长期内产出下降。实施债务置换期间,数量型货币政策有助于增加财政政策的有效性,但会带来经济通胀风险。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振
2015年新预算法的实施给予了地方政府在国务院允许额度内自行发债的权利,同年中央政府提出以低成本长期限的地方政府债务置换原有的存量政府债务的地方债务置换思路,并多次提升2015年度债务置换额度至3.20万亿元。债务置换的推出直接导致了我国地方政府债券市场的爆发式增长,截至2015年底,地方债券余额达到4.83万亿元,相比于2014年末的1.16万亿元,猛增了4倍。如此大规模的地方政府债务置换,尤其是在经济进入新常态的条件下,将给我国财政体系与金融市场带来巨大的影响。地方债务置换在完成多个重要历史使命,实现诸多制度改进的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实施风险,本文将重点讨论我国地方债务置换的实施风险,并提...
关键词:
地方政府债务 新预算法 土地财政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武彦民 竹志奇
本文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的框架下,从利率的负向冲击和财政规则变化两个方面分析了地方政府存量债务置换对宏观经济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在利率负向冲击的作用下,产出会出现短期的增长,但随后会出现一段时期的微量衰退,且政府债务负担也会增加;第二,地方债务置换改变了地方政府的财政规则,使财政规则对负债的反应出现一定延迟,从而造成财政支出扩张政策效果的变化。经过模拟可以看出,财政规则对负债反应的延迟会降低财政扩张政策在期初的刺激效果,同时加剧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周期性波动的增强一方面使财政扩张对产出增长刺激的持续性增强;另一方面也使负债率的波动性增强,导致债务风险上升。根据研究结论,我们认为在债务置换期间,政府实行积极财政政策时应谨慎提防经济波动,同时探索财政规则的最优延迟期限。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武彦民 竹志奇
本文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的框架下,从利率的负向冲击和财政规则变化两个方面分析了地方政府存量债务置换对宏观经济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在利率负向冲击的作用下,产出会出现短期的增长,但随后会出现一段时期的微量衰退,且政府债务负担也会增加;第二,地方债务置换改变了地方政府的财政规则,使财政规则对负债的反应出现一定延迟,从而造成财政支出扩张政策效果的变化。经过模拟可以看出,财政规则对负债反应的延迟会降低财政扩张政策在期初的刺激效果,同时加剧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周期性波动的增强一方面使财政扩张对产出增长刺激的持续性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刁伟涛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尤其是流动性风险问题日益凸显,期限错配使其短期违约几乎不可避免,而这基本已经成为相关研究的共识。虽然当前的债务置换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地方政府的偿债压力,但由于置换的全部是2015年到期的债务,因此,之后年份的流动性风险是否仍然存在,地方政府未来或长期的偿债压力有多大,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地方政府的财政运行也进入到收入增速放缓、收支矛盾持续加大的"新常态"背景下,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利用未定权益分析方法对债务置换之后的地方债务流动性风险进行了研究。相对于同类文献,在两个方面进行了改进和完善:一是对财政收入中的可偿债部分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比例设定偏离...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涛 竹志奇 徐小天
本文利用KMV模型在债务置换年度内,对不同债务置换规模所引致的违约概率变动进行测度。采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DSGE)在对参数进行校准和估计的基础上,仿真了赤字冲击对各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继而对未来债务置换期间的可偿债收入进行预测,提高了预测的准确性。对可偿债财力的测算,分别考虑了一般性预算收入与政府性基金收入在偿还地方政府债务过程中的不同作用,使测算结果更为合理。测算结果显示,在未来年度内至少应置换当年到期债务的40%,否则理论上仍然存在极大的债务风险。
关键词:
地方政府债务 财政置换 信用风险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涛 竹志奇 徐小天
本文利用KMV模型在债务置换年度内,对不同债务置换规模所引致的违约概率变动进行测度。采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DSGE)在对参数进行校准和估计的基础上,仿真了赤字冲击对各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继而对未来债务置换期间的可偿债收入进行预测,提高了预测的准确性。对可偿债财力的测算,分别考虑了一般性预算收入与政府性基金收入在偿还地方政府债务过程中的不同作用,使测算结果更为合理。测算结果显示,在未来年度内至少应置换当年到期债务的40%,否则理论上仍然存在极大的债务风险。
关键词:
地方政府债务 财政置换 信用风险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熊琛 金昊
本文构建了包含国有和民营企业、金融部门以及地方政府的新凯恩斯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来量化分析地方政府债务累积对信贷配置和宏观经济的影响。模型分析发现:(1)地方政府债务上升挤出了企业信贷资源,加强了信贷的国企偏好,降低了全要素生产率;(2)地方政府债务在2009—2018年间使得国企/民企信贷比平均上升24.2%,TFP下降1.7%,产出下降7.2%;(3)金融供给侧改革、打破国企"刚兑"等政策能够缓解地方政府债务累积的信贷错配效应。最后,本文实证检验了模型的机制与结论。
关键词:
地方政府债务 金融压力 信贷错配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余龙
近年来,我国地方政府不断扩张的债务风险问题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文章结合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会议精神以及其后的一系列中央文件,探讨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积累背后的原因,并从全口径预算管理、限额管理、债务置换与PPP模式四个维度出发,分析中央政府降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所取得的成效以及目前仍然存在的问题,并在文末提出了进一步缓释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可能的路径方案。
关键词:
地方政府债务 风险缓释 修明渠、堵暗道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余龙
近年来,我国地方政府不断扩张的债务风险问题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文章结合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会议精神以及其后的一系列中央文件,探讨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积累背后的原因,并从全口径预算管理、限额管理、债务置换与PPP模式四个维度出发,分析中央政府降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所取得的成效以及目前仍然存在的问题,并在文末提出了进一步缓释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可能的路径方案。
关键词:
地方政府债务 风险缓释 修明渠、堵暗道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黄志刚 李明琢 董兵兵
建立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长效机制,建立同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政府债务管理机制是新时代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近期,地方政府债务迎来集中置换期,但在置换中最优比率该如何确定?理论分析层面,本文构建了包含同业拆借市场的异质性商业银行的三期模型,分析地方政府债务违约风险向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转移的传导机制。地方政府债务违约减少了商业银行的流动性,推高短期资金利率,带来了银行的流动性风险和破产风险。债务置换政策能够缓解这种不利影响,然而,过高的债务置换率反而会增加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和破产风险。因此,债务置换政策存在收益与风险的权衡,最优债务置换率应该等于地方政府债务违约率。本文进一步论证了债务置换率的合理区间和地方政府融资能力对债务置换的影响。实证检验层面,本文采用2015—2019年地方政府债务置换数据,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检验了地方政府债务违约可能性对债务置换强度的影响和地方政府融资能力的调节效应,进一步佐证了理论分析,为当前地方政府债务置换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刘振海 门宁
作为解决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重要举措,债务置换在缓解地方政府短期偿债压力、调节地方债券利率期限及降低债务融资成本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但在风险减缓后,经济新常态下的政府债务新问题随之出现。本文以山东省为例,在整体调查山东省地方政府债务情况的基础上,从债务置换的视角评估有关置换效果,分析新的风险表现形式和原因,提出修正问题、规避风险的建议,以期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处置和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
地方政府债务 债务置换 风险处置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夏芊 赵扶扬
本文在一个小国开放DSGE模型中,以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为背景,刻画了地方政府内生最优行为和中央政府宏观调控政策。研究发现,地方政府为了缓解外需萎缩对辖区经济的负面影响,会提高对财政支出和地方政府债务的需求,这一过程会要求其调整土地在出让和抵押之间的配置策略以维持房价;中央政府的宏观逆周期调控政策,包括宽松货币、刺激房地产、放宽地方政府债务管制、提高土地的审批供给等,会放宽地方政府的政策空间;最终,虽然两级政府行为叠加能够极大地稳定产出负向波动,但会不可避免地放大地方政府债务、房价等方面的波动。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曹文炼 董运佳
本文分析了我国地方政府存量债务置换的背景及利弊,认为当前推行的地方政府债务置换对于缓解地方政府债务问题、防范化解金融体系风险具有重要意义。但同时,置换方案在发行定价机制、综合改革效应等方面存在一定优化空间。针对现行存量债务置换存在的不足,本文建议借鉴1998年以来我国两次发行特别国债推动国民经济债务重组的经验,通过发行特别债券和开展外汇储备资产证券化实行第三次国民经济债务重组。
关键词:
地方政府债务 外汇储备 资产证券化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詹向阳 郑艳文
地方债置换涉及银行资产结构的调整,且置换规模较大,会对银行资产的总体流动性和收益水平形成一定的影响根据新《预算法》和《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以下简称"43号文")的有关要求,2015年全年,财政部将下达总计3.2万亿元地方政府置换债券的额度,置换包括地方融资平台等在内的地方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存量债务,以缓解政府债务集中还款的压力。地方政府债务置换标志着我国地方政府融资模式向市场化、规范化和透明化转变,对于商业银行优化配置贷款资源、增强风险管理能力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但地方债置换涉及银行资产结构的调整,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