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668)
2023(13357)
2022(11065)
2021(10121)
2020(8780)
2019(19641)
2018(19925)
2017(37564)
2016(20946)
2015(23388)
2014(23587)
2013(22964)
2012(20778)
2011(18087)
2010(18598)
2009(17853)
2008(18370)
2007(16964)
2006(15202)
2005(14374)
作者
(56702)
(47217)
(47148)
(44824)
(30271)
(22163)
(21407)
(18147)
(17893)
(17249)
(16244)
(15923)
(15549)
(15112)
(15102)
(14278)
(14032)
(13824)
(13705)
(13474)
(11876)
(11665)
(11444)
(10999)
(10769)
(10718)
(10508)
(10360)
(9429)
(9384)
学科
(94620)
管理(88719)
(86098)
企业(86098)
(79975)
经济(79830)
(41730)
方法(32431)
业经(29429)
(29428)
(26939)
财务(26888)
财务管理(26827)
(26380)
企业财务(25529)
数学(23598)
数学方法(23441)
中国(21981)
农业(21095)
(20041)
技术(17568)
理论(17254)
(16884)
(16763)
体制(16536)
(15864)
银行(15842)
(15189)
(14869)
经营(13913)
机构
学院(290386)
大学(284882)
(121524)
经济(118957)
管理(117120)
理学(97808)
理学院(96937)
管理学(95805)
管理学院(95219)
研究(90116)
中国(76762)
(69468)
(60203)
财经(51137)
科学(49466)
(48337)
(46280)
(45893)
(44791)
中心(42566)
研究所(38994)
北京(37831)
业大(37674)
财经大学(37484)
(37252)
经济学(36792)
农业(35353)
经济学院(33015)
商学(32999)
(32788)
基金
项目(176588)
科学(140392)
研究(135978)
基金(128114)
(108553)
国家(107491)
科学基金(94623)
社会(87373)
社会科(82760)
社会科学(82739)
(70154)
基金项目(66929)
教育(62868)
自然(58346)
自然科(57022)
自然科学(57007)
(56620)
自然科学基金(56085)
编号(55849)
资助(52150)
成果(47010)
(40001)
(39989)
(39620)
课题(38948)
重点(38864)
(38101)
(36757)
(36599)
创新(36224)
期刊
(149028)
经济(149028)
研究(92225)
中国(68931)
(63933)
管理(52131)
(43888)
学报(37021)
科学(36085)
(33798)
金融(33798)
教育(32815)
大学(30259)
农业(29070)
学学(28473)
技术(27849)
财经(27078)
业经(25195)
(23296)
经济研究(22492)
财会(18807)
问题(18341)
(18286)
会计(17791)
技术经济(15599)
现代(14879)
(13920)
世界(13802)
经济管理(13388)
(13362)
共检索到4688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熊家财   黄玲  
提升劳动收入份额是优化收入分配格局、实现共同富裕的核心要义。以2015年实施的新《预算法》作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体制改革的政策冲击,实证考察了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体制改革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体制改革显著提升了企业劳动收入份额;在财政压力较大地区、制度环境较差地区以及融资约束较严重企业,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体制改革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提升效应更为显著。作用机制方面,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体制改革能够降低政府的税收与非税收征管强度、抑制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增长,这有助于提升企业融资可得性、缓解企业面临的融资困境,此时,企业会将更多资源投向劳动要素,进而提升劳动收入份额。上述结果不仅丰富了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与企业劳动收入份额领域的研究,也为优化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体制、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以及改善初次分配结构提供了经验证据与政策启示。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武辉   朱玉坤  
文章以2009—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以新《预算法》实施为准自然实验,检验了地方政府债务治理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双重差分估计显示,地方政府债务治理显著提高了企业劳动收入份额,证实了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体制改革有助于优化初次分配格局。上述结果在考虑内生性问题以及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保持稳健。机制分析表明,地方政府债务治理缓解企业融资约束,进而通过要素组成效应和人力资本升级效应提升企业劳动收入份额。异质性分析发现,非国有企业、劳动密集型行业上述效应更为凸显。进一步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债务治理显著缩小了企业内部薪酬差距,普通员工劳动收入份额提升而高管劳动收入份额无显著变化。文章将地方政府债务治理的经济后果拓展到企业要素收入分配领域,强调地方政府债务治理不仅有利于缓解企业融资困境、优化要素投入和推动企业人力资本升级,而且为完善初次收入分配、增加居民收入以扩大消费、实现共同富裕奠定基础并提供决策依据。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徐琰超  刘慧玲  李世刚  
本文尝试从地方政府生产性支出角度解释中国劳动收入份额的下降。如果地方政府的生产性支出更利于提高资本的边际产出,并且企业的资本-劳动要素替代弹性较大,随着地方政府生产性支出的提高,资本总报酬上升的幅度超过劳动总回报上升的幅度,劳动收入份额会下降。这一机制得到了基于中国县级财政数据和工业企业数据的经验分析的支持:地方政府生产性支出偏向于资本;企业的资本-劳动要素替代弹性严格大于1;地方政府生产性支出与地区劳动收入份额显著负相关。本文的数值计算发现,这一机制能够解释近年来劳动收入份额变化的14. 7%-64. 2%。这表明,近年来地方政府生产性支出的扩张是造成劳动收入占比下降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卫志民   杨修博   王浚懿  
借助地方政府分批上线数据开放平台的准自然实验,利用2007—2021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和双重差分法研究政府数据开放能否提升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结果发现:政府数据开放能够显著提升企业劳动收入份额;限制企业垄断利润、减少政府干预、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和增强企业管理能力,是政府数据开放提升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机制;地区市场分割程度、企业所有制以及企业数字化转型程度会导致政府数据开放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提升产生差异化影响。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赵秋运  李成明  胡巧玉  
既有文献对中国劳动收入份额下降成因的解释集中在资本深化、产业结构转变、技术进步、全球化、二元经济、制度转型以及财政和融资约束等宏观和微观路径等方面,本文在分税制背景下从地方政府干预这一新的视角出发,解读中国劳动收入份额下降这一现象。本文首先探讨地方政府干预恶化制度环境,并进一步导致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作用机制。然后,笔者运用1984—2015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建立实证模型并分析。本文研究发现,政府干预下的制度环境是导致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主要原因。如果要提高劳动收入份额,就应该减少地方政府的干预,塑造良好的制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文雯   孙亚婕  
提高劳动收入份额是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关键路径。本文基于社会信用体系改革分批试点的准自然实验场景,以2007—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从非正式制度的视角探究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社会信用体系改革显著提升了劳动收入份额;(2)社会信用体系改革通过缓解企业代理问题、提高企业信贷融资可得性以及盈利溢出效应等路径提升劳动收入份额;(3)社会信用体系改革提高了普通员工的劳动收入份额,降低了高管的劳动收入份额;(4)社会信用体系改革对劳动收入份额的提升作用在劳动密集型行业以及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城市的企业更加突出。本文从劳动收入份额视角为社会信用体系改革的政策效果提供了经验证据,对于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完善和实现共同富裕目标具有现实意义。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群群  梁若冰  
不同于以往从地方政府债务对民企金融资源挤出角度剖析民企违约的原因,本文关注地方政府通过拖欠款项、“民借官用”方式建立的特殊关联,对基建民企违约产生影响。2015年,我国开始实施的地方债管理体制改革,通过硬化地方政府预算约束来规范其债务融资行为,进而影响了政企间的特殊关联。本文以此次改革作为政策冲击,采用强度双重差分方法,考察改革对于基建民营企业的债务违约欠款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地方债改革有效降低了基建民企违约欠款,侧面反映出改革对控制政府债务风险向微观主体扩张的政策效果。通过进一步的机制分析,本文发现:一方面,地方债改革减少了政府对基建民企的欠款,进而从资金来源上缓解了企业的信用危机;另一方面,改革也通过减少政府依托基建民企来举借银行贷款的行为,从资金去向上堵住了流失的缺口。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常琪  
在2003年中国市长高峰论坛上,有关官员、专家学者在进行“分级行使产权体制下的国有资本运营与管理模式”探讨时指出,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对于地方政府来说既意味着机会,也意味着挑战。国有资产分级行使产权以后,如何制定更好的国有资产管理的调整战略,建立有效的国有资产管理模式,对地方政府的执政能力是一个考验。对一个区域来讲,必须站在区域范围的宏观和国民经济的战略发展高度来考虑如何治理地方企业;必须着眼于地方的资源的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未来的产业优势、现有的种种优势和劣势来综合考虑、平衡,并找出自己辖区内的国有企业进退的模式。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荐华  
(一)地方政府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根据1995年第三次全国工业普查办公室提供的资料,全国共有国有独立核算工业企业87905个,拥有资产47472.1亿元,国家资本金10266.4亿元,其中,有地方企业83167个,约占全部国有企业的94.6%;地方企业拥有资产30662.3亿元,约占全部国有工业企业资产的64.5%,拥有国家资本金5872.4亿元,约占全部国有工业企业国家资本金的57.2%。这就是说,我国工业企业中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江轩宇  贾婧  
文章结合中央提出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新发展格局及推动企业利用债券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的现实背景,考察了债券融资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债券融资与劳动收入份额显著正相关,并且在采用基于倾向匹配得分的双重差分模型、考虑RZ分析框架、控制高阶固定效应、利用工具变量法以及通过短期融资券推出的外生冲击进行双重差分检验缓解内生性问题后,文章的研究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债券融资可以通过降低整体债务成本和发挥溢出效应降低银行贷款利率,继而提高劳动收入份额;不同类型的债券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债券发行的便利性是其影响劳动收入份额的一个重要因素;"工资侵蚀利润"这一竞争性假说并不影响本文结论。文章的研究丰富了企业债券融资经济后果以及劳动收入份额影响因素的相关文献,对于深化对债券融资作用的认识、理解劳动收入问题以及促进经济发展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少辉  李经  余泳泽  
本文基于手工搜集的2002—2012年地方政府工作报告中财政收入增长目标数据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从地方财政收入目标制定的视角来解释中国制造业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变化,研究发现:以"纵向加码"为特征的地方财政收入目标制定方式显著挤占了企业的劳动收入份额,在预决算偏离度越大的情况下相对表现得越明显;地方财政收入目标加码对资本密集型行业劳动收入份额的挤占作用最大,并且,挤占作用主要源于对非国有企业的影响;机制检验表明,地方政府主要通过扩大税基和提高税收征管努力来完成财政收入目标加码,促进了资本深化和企业实际税收负担的上升,进而产生"替代效应"和"转嫁效应"影响劳动收入份额。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约束地方政府行为和优化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有着积极的政策启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冉渝  徐依诺  庄子萱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能兼具效率与公平吗?本文以2013—2021年沪深A股国有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探讨了国企混改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结果表明,国企混改显著削减了国企的劳动收入份额,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该结论依旧成立。异质性检验表明,国企混改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会因劳动密集度、研发投入强度的差异而不同。进一步分析发现,有别于一般员工,国企高管的薪酬反而因混改得到显著提高。总之,本文研究结论表明国企混改不具有积极的分配效应,这进一步拓展了国企混改经济效应的内涵。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震  刘溪  
本文以2007-2019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采用双重差分法,考察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国有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生产资料所有制对分配具有决定作用,不同所有制之间交叉持股和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在分配层面必然强调按生产要素分配。其结果是,资本在初次分配中始终处于支配地位,劳动要素和资本要素的贡献与所得并不匹配,资本相对劳动取得更多收入,国有企业内部劳动收入份额降低。实证结果表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会显著降低企业劳动收入份额,以国有企业内部非国有股东参与程度衡量改革程度,非国有股东参与程度的提高进一步增强了改革对劳动收入份额的负面影响。异质性分析发现,竞争性行业和垄断性行业的国有企业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后劳动收入份额均显著下降,但处于竞争性行业的国有企业劳动收入份额下降更为明显。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周友宏  
文章通过分析地方政府出现债务危机所发生的原因,提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研究的意义及作用,以此来不断完善我国政府债务理论体系,优化我国政府债务规模和结构,并提出相关的政府债务风险应对措施,不断改革我国财政税收体制。针对养老金的统筹范围进一步扩大并且加强税收种类,引入其他金融服务方,充分发挥我国信用评级机制作用有效实施财政政策,提高我国财政税收。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淼  
深化财政税收体制改革,是新时期提高财政税收工作质量,推动国家经济事业稳定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而通过这一工作的落实有助于化解地方政府的财务风险,规避一定的隐患和问题,为地方经济发展和综合建设注入活力。新时期应该进一步加大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研究,把握其在解决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方面发挥的正确作用,并根据地方实际提出一系列的财政税收改革策略,维护社会的稳定安宁,保证政府的公信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