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066)
2023(13255)
2022(11195)
2021(10274)
2020(8739)
2019(19624)
2018(18958)
2017(37120)
2016(19346)
2015(21142)
2014(20823)
2013(20195)
2012(18547)
2011(16288)
2010(16089)
2009(14620)
2008(13902)
2007(11761)
2006(9935)
2005(8540)
作者
(52082)
(43963)
(43365)
(41659)
(27949)
(21035)
(19811)
(17115)
(16648)
(15371)
(15055)
(14756)
(13873)
(13558)
(13502)
(13451)
(13010)
(12721)
(12478)
(12415)
(10612)
(10558)
(10519)
(10188)
(9906)
(9778)
(9382)
(8990)
(8764)
(8472)
学科
(96725)
经济(96638)
管理(60042)
(52917)
(44749)
企业(44749)
方法(39689)
数学(35578)
数学方法(35178)
(27606)
地方(21761)
中国(20162)
(18904)
(18053)
(17883)
财务(17847)
财务管理(17802)
业经(17566)
企业财务(17083)
(13832)
地方经济(13639)
环境(13060)
农业(12998)
(12389)
贸易(12382)
(11932)
(11928)
金融(11926)
(11822)
技术(11413)
机构
学院(267397)
大学(266641)
(120372)
经济(118281)
管理(105146)
理学(91931)
理学院(90939)
管理学(89456)
管理学院(88944)
研究(88368)
中国(65941)
(56773)
(53122)
科学(51888)
财经(45076)
(42400)
(41157)
中心(41015)
经济学(39165)
(38590)
研究所(38444)
(37727)
业大(37209)
经济学院(35120)
财经大学(33852)
(32874)
师范(32557)
(32306)
北京(32123)
农业(30007)
基金
项目(187369)
科学(150542)
基金(140951)
研究(134823)
(122710)
国家(121799)
科学基金(106649)
社会(90631)
社会科(86252)
社会科学(86233)
基金项目(75282)
(71634)
自然(68927)
自然科(67395)
自然科学(67377)
自然科学基金(66161)
教育(61587)
(60119)
资助(56482)
编号(51509)
(42353)
重点(42141)
(40227)
成果(40218)
(39269)
国家社会(39028)
教育部(37214)
创新(36872)
人文(36496)
科研(36309)
期刊
(129024)
经济(129024)
研究(78322)
(47806)
中国(44863)
学报(38729)
管理(38208)
科学(37103)
(33398)
大学(30427)
学学(29429)
财经(23216)
技术(22863)
(22720)
金融(22720)
经济研究(22707)
农业(22620)
(20056)
教育(18571)
业经(18341)
问题(16499)
技术经济(14085)
统计(13608)
财会(13238)
(12421)
(12222)
(11829)
(11660)
商业(11622)
现代(11392)
共检索到3824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峥  
本文从人口流动的区位黏性这一全新视角,将地方政府性债务的李嘉图等价命题纳入新经济地理研究框架进行理论分析。为了进一步揭示理论模型的政策含义,采用空间计量方法验证沿海地区地方政府性债务的局部正相关特征。最优的债务政策取决于经济系统的初始条件,在非对称经济结构已经存在的情况下,单纯建设本地区的基础设施只会降低区域内的交易成本,这对于那些仅着眼于投巨资用于城市"硬件"建设的地方政府来说显然是一叶障目。建议依靠基础设施网络提高区域协同创新能力,培育规模报酬递增的专业化产业集群。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汪川  张明进  
通过将一般债务、专项债务和城投债纳入地方政府债务的统计范畴,研究地方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整体而言,地方政府债务增加对经济增长呈现轻微的负面效果;对于西部地区,地方政府债务增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显著为负;东部地区由于债务负担率较低,地方政府债务增加对经济增长仍呈现正向促进作用。采用面板门槛模型进一步验证了地方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影响,发现地方政府债务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单重门槛效应。根据上述结论,我国东中部地区债务负担率处于门槛值之内,仍有一定的债务空间;与此同时,面对快速增长的地方政府债务,应密切关注地方政府的债务规模,规范地方政府融资行为,积极预防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防范财政风险的系统化演变。
[期刊] 改革  [作者] 刘哲希  任嘉杰  陈小亮  
在提出测算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新方法的基础上,基于所测算的数据,从债务规模和债务结构的双重视角,全面分析地方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就债务规模而言,当地方政府债务率相对较低时,增加债务有助于促进经济增长,但是当地方政府债务率相对较高时,进一步增加债务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将会减弱。就债务结构而言,当地方政府的隐性债务占比过高时,地方政府债务的扩张会对经济增长产生更为显著的负向影响,这主要是因为隐性债务对民间投资的挤出作用更强。因此,防范与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不应采取"一刀切"的策略,而应从债务规模和债务结构两个视角综合考量,为各地量身打造防范与化解债务风险的最优策略。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胡奕明  顾祎雯  
近年来,地方政府举债是否能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是否存在正向关系,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问题。然而,国内理论界一直缺乏直接的实证证据。为此,本文应用审计署2010~2013年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数据,通过多元统计分析,我们发现:地方政府债务能够促进地区经济增长,即两者之间呈正相关,但未发现两者之间存在拐点,即倒"U"型关系。另外,地方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在经济不发达地区、高金融支持力度地区以及人口迁出地区更为明显。这是因为人口迁出通常与经济不发达有关,而经济不发达地区经济的增长更依赖政府的推动,从而使得政府债务拉动经济的作用更加突出,同时,高金融支持地区因融资方便这种作用亦会...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胡娟  
2013年,IMF、穆迪、惠誉及高盛等外资金融机构均发布对中国地方政府性债务的警示报告,指出我国政府地方政府性债务存在失控风险。政府决策层已高度关注地方政府性债务急剧扩张问题,采取多项措施防控地方债务风险。从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角度考量,推进政府会计改革,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一、地方政府性债务不断扩张引致风险积聚始于上世纪70年代末的地方政府性债务,在2008年4万亿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刁伟涛  
当前对于政府债务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基本上忽视了空间关联性这一因素,尤其是以中国省份或县市为样本的研究,不考虑地区经济增长和地方政府债务在空间上的关联性,可能会使其相关结论出现偏差。通过搜集整理中国30个省份的地方债务数据,并基于空间计量模型对地方政府债务的经济增长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考虑到经济增长的空间关联性之后,中国地方政府债务对于经济增长仍是具有促进作用的,但是其空间溢出效应不明显,这一基本结论也为中国地方债务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了一定的启示。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白积洋  刘成奎  
根据Ghosh et al.(2013)财政空间理论,利用2010—2019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对中国省级政府债务可持续、财政空间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及其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个别省份出现了财政疲劳现象,要把控好债务风险雷区,但各地区债务限额存在异质性,在不损害可持续性的情况下,大部分地方政府有足够的“回旋余地”实施财政刺激政策。我国省级政府的财政空间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即当政府负债率高于财政空间的临界点(或较低的财政空间)时开始阻碍经济增长,因此,需要通过降低政府负债率实现更高的增长。进一步研究发现,政府债务影响经济增长最重要的渠道是公共投资和私人投资,全要素生产率、储蓄和长期真实利率也是政府债务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渠道,而长期名义利率未能成为政府债务影响经济增长的渠道。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袁洁  夏飞  
目前,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中普遍存在缺乏统一规范的管理,缺乏防范债务风险的法律法规,缺乏偿债意识,以及缺乏科学的预警机制和评价体系等问题。本文提出了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赋予地方财政部门对债务的统一监管权,加强全过程动态监管,建立偿债准备金制度,加强跟踪审计监督及完善审计评价体系等解决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问题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夏芊  赵扶扬  
本文在一个小国开放DSGE模型中,以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为背景,刻画了地方政府内生最优行为和中央政府宏观调控政策。研究发现,地方政府为了缓解外需萎缩对辖区经济的负面影响,会提高对财政支出和地方政府债务的需求,这一过程会要求其调整土地在出让和抵押之间的配置策略以维持房价;中央政府的宏观逆周期调控政策,包括宽松货币、刺激房地产、放宽地方政府债务管制、提高土地的审批供给等,会放宽地方政府的政策空间;最终,虽然两级政府行为叠加能够极大地稳定产出负向波动,但会不可避免地放大地方政府债务、房价等方面的波动。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朱文蔚  陈勇  
根据债务审计数据,在对地方政府债务发展态势与结构及其对区域经济增长作用机理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对地方政府债务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检验,结果发现:二者存在明显的正相关,这意味着政府举债对促进区域经济的增长产生了积极作用;随着负债率的提高,区域经济增长速度也在加快,但增长速度具有收敛性特征。这表明地方政府债务还未触及债务阈值,但仍需要警惕与防范债务风险,在控制地方政府债务增长的同时,需要考虑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刘尚希  
地方政府举债行为本身并不可怕,单纯的债务规模数据也并不必然代表政府面临债务危机。关键问题是政府举债主体责任是否明确、举债目的是否合法,债务规模与偿债能力是否匹配,债务风险是否可控。地方政府应当在理清能做什么、有多大财力和资产、缺口有多大的前提下,结合未来经济发展的预期,依法举债、依法管理。新预算法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迈入了"有法可依"的新阶段,是财政法制建设的新发展。如何落实新预算法的有关规定,实现法治的跨越,是真正实现地方政府性债务"法治之举"的关键。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石涛  
近年来,地方政府性债务大幅攀升,从债务资金的来源和运用两个方面进行估计,地方政府性债务总额高达20万亿元。债务的平均期限约7年,平均利率约10%,每年需偿还4万亿元。从投资项目、抵押资产、地方政府综合财力、中央政府政策四个偿债来源看,每年还存在1万亿元的资金缺口。论文通过对地方政府性债务的形成根源进行分析,提出转变政府职能、严控债务规模、开放融资渠道、维持土地政策不变、开展债务重组和财政重整等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国刚  张扬  
厘清形成资产和不形成资产的两类政府债务最近一段时期,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引发社会各方面(甚至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中国各地方政府的债务主要源于形成资产的债务,即债务资金主要投资于基础设施等形成的实物资产。在这种条件下,如果实物资产的结构较为合理、效率较高且能够有充分的现金流,则政府债务可依靠实物资产的运作收入予以清偿,它并不直接涉及政府财政的盈亏问题。2011年6月27日,国家审计署首次公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黄文涛  
随着国家宏观调控以及地方政府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急速膨胀,成为影响经济繁荣稳定的重要因素。本文从新国有经济的角度来考察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研究地方政府债务和新国有经济的关联与特征,揭示了地方政府债务存在的双重风险——债务的偿还风险以及新国有经济的管理风险,提出了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防患债务危机的建议。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冼国明  冷艳丽  
本文运用空间数据分析方法考察了地方政府债务、金融发展和FDI在我国各省域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显示我国省域地方政府债务、金融发展和FDI均存在着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三者在空间地理分布上呈现出明显的路径依赖特征,并在局部地区形成了不同的集聚区域。其中,地方政府债务和金融发展的高值集聚区多是我国FDI的低值集聚区,而地方政府债务和金融发展的低值集聚区多是我国FDI的高值集聚区。基于此,通过进一步构建空间滞后模型和空间误差模型实证分析了地方政府债务和金融发展对我国FDI的影响,研究表明地方政府债务和金融发展均对我国FDI具有显著的负向抑制效应,并且地方政府债务与金融发展之间还存在着交互作用,会加强彼此...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