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092)
2023(14633)
2022(12696)
2021(11906)
2020(9989)
2019(23335)
2018(22653)
2017(44524)
2016(23960)
2015(26782)
2014(26355)
2013(26505)
2012(24506)
2011(21787)
2010(21461)
2009(19778)
2008(19418)
2007(16756)
2006(14420)
2005(12725)
作者
(66306)
(54978)
(54625)
(52179)
(35197)
(26195)
(24806)
(21629)
(20907)
(19694)
(18818)
(18661)
(17426)
(17176)
(17135)
(16876)
(16335)
(15940)
(15732)
(15621)
(13473)
(13423)
(13126)
(12393)
(12342)
(12170)
(11991)
(11845)
(11037)
(10742)
学科
(101274)
经济(101162)
管理(72447)
(67688)
(54945)
企业(54945)
方法(49498)
数学(44225)
数学方法(43891)
(34119)
中国(28054)
(25852)
业经(20135)
(20128)
财务(20066)
财务管理(20015)
(19806)
贸易(19797)
(19272)
(19158)
企业财务(19099)
地方(19087)
农业(17827)
(17283)
环境(15034)
(14848)
银行(14812)
(14741)
金融(14740)
(14462)
机构
大学(339413)
学院(335003)
(146592)
经济(143987)
管理(135586)
理学(118445)
理学院(117219)
管理学(115590)
管理学院(114966)
研究(113422)
中国(86205)
(71477)
(69859)
科学(66263)
财经(55676)
(55568)
(50995)
中心(50450)
研究所(50448)
(48883)
业大(46575)
经济学(46524)
(45695)
北京(45542)
经济学院(42295)
(41853)
财经大学(41824)
师范(41527)
(41059)
农业(38082)
基金
项目(230911)
科学(183311)
基金(171865)
研究(170244)
(148903)
国家(147760)
科学基金(127792)
社会(111246)
社会科(105784)
社会科学(105759)
基金项目(90701)
(85754)
自然(81196)
自然科(79353)
自然科学(79337)
自然科学基金(77946)
教育(77000)
(72694)
资助(71572)
编号(67319)
成果(54793)
(53073)
重点(51080)
(48340)
(47613)
国家社会(47338)
教育部(46401)
课题(45480)
人文(44968)
创新(44522)
期刊
(150956)
经济(150956)
研究(103698)
中国(59014)
(55302)
学报(49806)
管理(47776)
科学(46747)
(43089)
大学(38320)
学学(36141)
教育(31264)
农业(30354)
(28966)
金融(28966)
财经(27650)
经济研究(26412)
技术(26272)
(23580)
业经(21806)
问题(19884)
(17064)
技术经济(16626)
理论(16223)
(16103)
图书(15825)
世界(15460)
统计(14884)
科技(14707)
(14384)
共检索到4852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伦武  
利用2000-2015年中国30个省份的样本数据,运用包容性增长分析方法,实证分析了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的收入增长效应与分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从总体上看,地方政府债务规模膨胀不利于居民收入增长,扩大了收入分配差距,导致收入分配结构恶化。在不同地区之间和不同群体之间,地方政府债务的收入增长效应与分配效应存在差异。在西部地区,地方政府债务对收入增长与分配的影响最大,东部与中部地区较小。地方政府债务有利于经验丰富群体的收入增长,但不利于受教育程度较高群体的收入增长。建议地方政府应当减轻债务负担,举债适度;实施有差别的区域债务政策,西部地区地方政府应尽可能减少负债。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庄佳强  陈志勇  解洪涛  
基于经济增长的视角,从理论上阐述了地方政府性债务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并利用2006年以来的省际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证实了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的非线性增长效应,当负债率较低时,地方政府性债务与经济增长呈现正相关关系。随着负债率的增加,债务对于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会逐渐减弱。基于工具变量的分析表明,这种非线性效应体现了从地方政府性债务到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因此,在制定举债增支的积极财政政策时,应考虑到地方政府性债务对经济增长的短期效应和长期影响。在地方政府性债务的管理中,建议采用动态测算的负债率阈值作为债务预警指标,以更有效地判定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庄佳强  陈志勇  解洪涛  
基于经济增长的视角,从理论上阐述了地方政府性债务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并利用2006年以来的省际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证实了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的非线性增长效应,当负债率较低时,地方政府性债务与经济增长呈现正相关关系。随着负债率的增加,债务对于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会逐渐减弱。基于工具变量的分析表明,这种非线性效应体现了从地方政府性债务到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因此,在制定举债增支的积极财政政策时,应考虑到地方政府性债务对经济增长的短期效应和长期影响。在地方政府性债务的管理中,建议采用动态测算的负债率阈值作为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刁伟涛  
当前对于政府债务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基本上忽视了空间关联性这一因素,尤其是以中国省份或县市为样本的研究,不考虑地区经济增长和地方政府债务在空间上的关联性,可能会使其相关结论出现偏差。通过搜集整理中国30个省份的地方债务数据,并基于空间计量模型对地方政府债务的经济增长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考虑到经济增长的空间关联性之后,中国地方政府债务对于经济增长仍是具有促进作用的,但是其空间溢出效应不明显,这一基本结论也为中国地方债务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了一定的启示。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徐彦坤  张帆  祁毓  
作为财政再分配形式的公共债务对居民收入分配具有重要影响,这种影响与债务筹资、使用和偿还机制相关。本文利用地级市层面面板数据和中国社会综合调查截面数据,从宏观和微观两个维度检验了地方政府债务对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1)地方政府债务具有一定的收入效应,过高的债务规模显著加剧了居民收入差距,尤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城市居民内部收入差距影响最为明显,且主要源于经营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差距,这与地方政府债务有偏的生产属性和银行借贷属性密切相关;(2)从传导机制上看,以"贷款为主、市政建设为主、间接税为主"的债务筹资、使用和偿还机制,影响着政府债务的再分配效应;(3)市场化通过降低债务融资成本缓解其对收入差距的不利影响,无偏的债务支出结构有助于拓宽地方政府债务的受益群体,稳定且对等的偿债来源有助于弱化债务偿还的分配扭曲效应。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李红权  尹盼盼  
近年来地方政府债务问题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本文手工整理并建立了我国30个省份2005-2017年13年的地方债务数据库,基于居民收入分配这一新视度,通过面板协整回归模型系统分析了地方政府债务的收入分配效应。实证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债务与城乡收入分配差距呈现U型关系,当地方政府债务水平低于某一阈值时,地方政府举债有利于缩小收入分配差距,超过该阈值则会扩大收入分配差距;该阈值水平在36%左右。依据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结果,我们提出了地方政府合理负债、城乡统筹使用、实行债务规模上限管理等具体建议。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为杰  
中国地方政府公共支出结构对地区经济增长的效应是理论界探讨的热点。运用全国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中央政治集权—地方经济分权的情况下,公共支出结构的增长效应具有一定的制度特征。现实中地方政府倾向于生产性支出,忽视民生性支出。但是,前者对滞后期的增长效应相对较小,而后者对滞后期增长的效应较为明显。研究进一步发现,地方政府行为的根源在于面对较强的政治激励、经济激励与较小的公众声誉机制约束。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徐家杰  姚耀军  
本文估算中国地方政府的直接债务规模,并通过PSTR模型考察其经济增长效应。研究表明,债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在高低两个机制中转换,表现出非线性,其中低机制即促进效应占据主导;但若债务产出比超越临界值54%,则促进效应将被抑制效应取代;债务产出比临界值相对较低主要与财政支出低效率和预算软约束两大因素有关,暗示债务积累对经济增长的正效应会较快地出现逆转;债务产出比临界值具有省际异质性,近年来与对外开放度的省际差异高度负相关。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小林   司登奎  
文章基于2015年地方政府相继实施的债务管理体制改革构建具有时序错列特征的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法识别了地方政府债务治理的收入效应。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债务治理能够显著促进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增加,呈现出明显的正向收入效应,且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加剧市场竞争以及提高人力资本是诠释该效应的核心作用机制。横截面检验结果表明,地方政府债务治理的收入效应在融资依赖度较高、融资缺口较大、财政压力较小以及债务期限结构较长的样本中尤为显著。特别地,地方政府债务治理不仅能够降低企业过度负债、抑制税收规避、提高企业的相对雇佣密度和风险承担能力,而且对于企业所在地区的创新创业活动具有显著的积极带动效果。因此,地方政府债务治理不仅能够抑制经济金融风险的演化,而且有助于提高企业劳动收入份额以促进共同富裕,这对于实现“防风险”和“稳增长”双重目标并助推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王博  刘娟  
基于2009—2020年非金融上市企业的财务数据和融资平台负债数据,实证检验地方政府债务对企业信贷融资规模的总体影响,并重点考察上述影响在“43号文”出台前后的变化及其在不同所有制企业间的差异和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就“平均效应”而言,地方政府债务对本地企业信贷融资总体上具有负向的挤出作用。超越“平均效应”来看,地方政府债务的信贷挤出效应存在时变特征,2014年“43号文”出台后,城投债的挤出效应显著缓解,更具隐性化的银行贷款等非公开债务对企业融资的负面影响依然存在;上述影响也存在截面异质性,国有企业信贷融资受政府债务的负面影响更大。进一步拓展发现,地方政府债务对企业信贷的负向影响是一种“被动挤出”,而不是企业信贷需求减弱下的“自主选择”。因此,建议优化地方政府及融资平台公司的资金投向,推动地方债务显性化,深化银行体系改革、优化信贷资源配置。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张启迪  
欧债危机之后,政府债务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受到高度重视,不但是学术界所关心的问题,同时也是目前欧洲政府关心的问题,二者之间的关系如何,甚至决定了欧洲下一步的财政政策走向。因此,考察两者的关系不仅具有学术意义,同时也具有实践指导意义。本文研究了1970年至2012年间欧元区16个国家政府债务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阀值效应,当债务水平较低时,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起到促进作用;而当超过一定水平时,则对经济增长有阻碍作用,阀值水平大概在54%,~78%,之间,同时也证明了两者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本文的研究既证明了"稳健阀值"的存在,更有力的解释了为什么欧元区实行紧缩政...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陈必果  夏蜀  刘志强  韩文轩  
本文以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税负效应视角探究地方政府债务对企业投资水平的影响机制及后果。研究发现,相较于国有企业,地方政府债务扩张加重了非国有企业的实际税负;地方政府债务的税负效应对非国有企业投资的抑制更显著;尤其是在财政压力较大的地区,地方政府债务的税负效应对非国有企业投资的抑制更显著。该研究结论在进行了一系列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尤其是在控制了地方政府债务的信贷挤占效应之后,依然成立。最后,经济后果分析表明,地方政府债务扩张会明显抑制非国有经济占比较高地区的经济发展。本文的研究结论为地方政府债务和税收征管对企业经营影响提供了新的微观证据,有助于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并为深化税收制度改革、规范税收征管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建议。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曾莲  邓文悦扬  
采用2010-2018年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基于投融资视角,研究地方政府债务影响企业ESG的效应及作用机理。研究表明,地方政府债务能显著降低企业ESG。在采用倾向得分匹配、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回归、改变样本范围、替换变量等一系列稳健性测试后依然具有稳健性。进一步研究发现,融资约束是地方政府债务降低企业ESG的主要路径,企业信息披露质量也在融资约束影响企业ESG中起着负向调节作用。异质性研究发现,非国有、盈利较低、规模较大、年限较短、地区市场化水平高、地区金融水平低、地区财政透明度高的企业,地方政府债务降低企业ESG的作用更明显。实证分析地方政府债务对企业ESG的效应及作用机理,防范政府债务风险,打造企业ESG发展的强劲引擎。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刘金林  杨成元  
随着欧债危机的爆发及我国政府债务规模的持续扩大,政府债务作用经济增长的机制再度成为学术界与政府部门关注的焦点。本文以中国1981-2010年政府债务数据为样本,选择私人投资率、资本价格、政府负债率、私人信贷率等变量构建时间序列模型对中国政府债务与私人部门投资关系进行回归分析,实证研究中国政府债务作用经济增长的机制,同时通过私人信贷率与私人部门投资两变量之间关系对中国是否存在金融抑制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徐友华  朱卫东  吴勇  
财政分权体制下,"财权与事权不对称"引发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的迅速扩大,使得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日益凸显,亟须探究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的影响因素。文章在明晰地方政府性债务本质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了地方政府性债务形成机理的理论分析框架,从理论上阐释了影响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的关键因素。利用安徽省2000-2015年的统计数据,对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中央政府财政集权程度、户籍登记人口数、低收入人口占比、失业率均对安徽省政府性债务规模产生正向影响,而人均年可支配所得对安徽省政府性债务规模产生负向影响。研究结论为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的防控提供了决策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