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988)
- 2023(17179)
- 2022(14777)
- 2021(13549)
- 2020(11461)
- 2019(26273)
- 2018(25890)
- 2017(49720)
- 2016(26631)
- 2015(29774)
- 2014(29675)
- 2013(29343)
- 2012(26920)
- 2011(24289)
- 2010(24666)
- 2009(23521)
- 2008(22434)
- 2007(19808)
- 2006(17636)
- 2005(16077)
- 学科
- 济(120258)
- 经济(120108)
- 管理(86645)
- 业(77764)
- 企(67236)
- 企业(67236)
- 方法(47471)
- 数学(41164)
- 数学方法(40762)
- 财(37644)
- 中国(33769)
- 融(29179)
- 金融(29176)
- 地方(28146)
- 银(27817)
- 银行(27778)
- 制(26806)
- 行(26583)
- 农(26557)
- 业经(26023)
- 务(24253)
- 财务(24179)
- 财务管理(24126)
- 学(23326)
- 企业财务(23071)
- 体(18683)
- 农业(17984)
- 理论(17847)
- 贸(17605)
- 贸易(17587)
- 机构
- 大学(379596)
- 学院(377054)
- 济(162013)
- 经济(158656)
- 管理(148249)
- 研究(127935)
- 理学(127312)
- 理学院(125958)
- 管理学(124062)
- 管理学院(123373)
- 中国(101642)
- 财(80472)
- 京(79757)
- 科学(74239)
- 所(63374)
- 财经(62478)
- 中心(58710)
- 研究所(56904)
- 经(56525)
- 江(55616)
- 农(54166)
- 业大(51197)
- 经济学(50765)
- 北京(50737)
- 范(47103)
- 师范(46709)
- 财经大学(46423)
- 院(46210)
- 经济学院(45424)
- 州(44975)
- 基金
- 项目(249491)
- 科学(196867)
- 研究(185292)
- 基金(182168)
- 家(156812)
- 国家(155550)
- 科学基金(134577)
- 社会(119613)
- 社会科(113620)
- 社会科学(113589)
- 省(96510)
- 基金项目(96358)
- 自然(84862)
- 教育(83973)
- 自然科(82837)
- 自然科学(82825)
- 自然科学基金(81373)
- 划(80146)
- 资助(74896)
- 编号(74802)
- 成果(61582)
- 重点(55609)
- 部(55540)
- 发(53317)
- 创(51941)
- 课题(51424)
- 国家社会(49697)
- 制(48978)
- 创新(48613)
- 教育部(48510)
- 期刊
- 济(183595)
- 经济(183595)
- 研究(120047)
- 中国(74650)
- 财(65711)
- 管理(56189)
- 学报(54526)
- 科学(50767)
- 农(48864)
- 融(47240)
- 金融(47240)
- 大学(42268)
- 学学(40007)
- 教育(37398)
- 农业(32612)
- 财经(32082)
- 技术(31825)
- 经济研究(30141)
- 经(27406)
- 业经(26678)
- 问题(22941)
- 理论(19249)
- 技术经济(19176)
- 财会(17321)
- 实践(17156)
- 践(17156)
- 现代(17043)
- 图书(16827)
- 贸(16648)
- 科技(16525)
共检索到5761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胡才龙 魏建国
在经济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从地方政府债务和金融效率视角研究经济开放度的驱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地方政府债务水平、金融效率和经济开放度引入内生经济增长模型中进行理论分析,采用地级市面板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了地方政府债务水平、金融效率对经济开放度的影响。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债务水平与金融效率对本地区经济开放度有显著的正向直接效应,对周边地区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且空间溢出效应大于直接效应;二者的交互作用对本地区经济开放度有显著的负向直接效应,但对周边地区的空间溢出效应不显著。本文为研究经济开放度的影响因素提供了新的角度,并提出政策启示。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宋科 孟源祎 尹李峰
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持续累积可能会引发债务危机,并在很大程度上会向金融体系传导,引发金融风险。本文基于2012—2018年中国268个地级市的数据,分析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对金融风险的影响及传导机制。结果表明,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积累能够显著地传导并引发金融风险。在经济增速较慢、财政分权程度更高的地区,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对金融风险的影响更为显著。机制分析发现,地方政府隐性债务会通过银行业金融机构行为与地方政府行为渠道影响金融风险。本文将土地制度、财政制度与金融制度等纳入统一分析框架,所得结论对于深化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管理,并以此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益的经验证据与决策参考。
关键词:
地方政府 隐性债务 金融风险 传导机制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锡良 李秋婵
在考虑金融发展水平对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影响的基础上,构建了以金融发展水平和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门槛面板模型。实证研究发现,金融发展水平对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存在"门槛效应",金融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地方政府债务规模门槛值也较高;金融发展水平中等的地区,地方政府债务规模门槛值相对较低;而一旦地方政府规模超过最高"门槛值",地方政府较难通过金融市场来缓解债务压力。因此,长期来看,地方政府应将债务控制在一定适度范围内,并加强债务风险管控能力。
关键词:
金融发展 地方政府债务 适度规模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于凌云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风险问题引起了学术界、政府乃至全社会的高度关注。由于对我国未来几年经济增长的良好预期,地方经济和财政能力也将增强,这正是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大好时机。本文在对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袁旭宏 张怀志 马超群 崔浩南
文章基于我国2011—2021年地级及以上市域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分位数估计、空间滞后模型等方法,探讨了普惠金融影响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时空效应与作用机制,并对其稳定性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1)从时序效应来看,发展普惠金融具有降低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效应,这种“降债”效应呈现出随着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增加而减弱的特点,同时表现出人口流出地/流入地、城市区位、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商业水平方面的异质性;(2)从空间效应来看,发展普惠金融既产生了降低本地政府债务规模的直接效应,还产生了间接降低相邻地区政府债务规模的溢出效应,且直接效应大于间接效应;(3)机制分析发现,发展普惠金融通过促进地区产业结构升级、提升产业结构合理化、缩小地方财政缺口可以降低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未来,应强化金融有效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建设,发挥普惠金融有效减低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机制作用,共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建强 张淑翠
现阶段亟须总结历史,借鉴国际经验,明确改革方向,做到借债有度、用债有效、管债有方、风险可控,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的演变路径第一阶段是以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为主的城投债。20世纪90年代初,基于隐形的政府信用担保,地方政府成立投融资平台公司,公开发行城投债,大力支持了城镇化建设,有效刺激了经济复苏。但由于管理不规范甚至无序发展,引发虚假出资、信息弱透明度、高度依赖土地财政等问题,潜在的系统性财政金融风险相当大。第二阶段是中央发债转贷地方。1998年,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财政部将部分国债转贷地方,用于地方经济和社会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尹启华 陈志斌
我国存在地理上的二元经济结构特征,地方政府债务资金的跨区域流动对于区域经济增长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近年来国家审计署审计公告的审计结果分析来看,地方政府债务资金运动主要呈现回波效应和扩散效应两种特定效应机制。另外,由于经济区域之间的相互依存和空间溢出效应,这两种效应机制可能产生正的或者负的外部性。从经济增长的角度来看,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资金有序的跨区域运动,能够提升资金要素的使用效率与效果,从而优化资源配置。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傅笑文 傅允生
近年来国内地方政府债务持续上升,从实践看,国内地方政府债务具有机制性扩张特征,即使有数据显示现实中地方政府债务水平仍在合理范围内,机制性扩张特征带来的债务持续快速扩张,使地方政府债务比预期更快突破合理水平,形成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而且不可逆。同时,机制性扩张会助长违规融资,通常违规融资具有变通性与隐秘性,成为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主要来源。由于隐性债务很难统计,现有的地方政府债务估算并不能反映地方政府债务的真实状况。机制性扩张与隐性债务,会放大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与债务风险,因此,需要从机理上认识地方政府债务成因,从机制上规范地方政府债务。
关键词:
地方政府 债务扩张 机制 风险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曾莲 郝佳赫
本文基于31个省(区、市)2003~2015年的动态面板数据,采用差分GMM估计方法研究了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调整、金融发展与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经济增长、金融发展以及二者交叉项均与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呈显著正相关,这说明随着一个地区的经济增长和金融发展程度提高,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也会相应增多,且金融发展会进一步促进经济增长对政府规模的正向影响。而第三产业比重与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呈显著负相关,说明将产业结构向第三产业调整有助于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控制。在实践中,因为经济增长和金融发展代表地区经济及金融水平朝良好方向发展,故我们不能通过抑制两者正向发展来控制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所以要重点坚持"调结构"的举措,在地方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充分发展第三产业,使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得以有效控制。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饶云清
根据其他国家的实践经验,地方政府筹集资金的模式及其市政债券发展模式的成功与否,不在于融资方式的选择,而在于合理地解决地方政府债务的清偿问题。从市政债券市场的发展角度来说,一个有效的模式更多地体现在设计出与本国经济发展实际相适应的且切实可行的偿还机制,并创造出稳定的宏观经济、借款人与债权人权利明晰、风险管理措施具有法律保障的环境。为此,本文从地方政府资产负债表的分析入手,对我国地方政府债券清偿的资金来源及偿还机制设计方面进行研究。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苗庆红
债务关系从形成到终止包含"借、用、还"3个阶段,偿还性是债务的基本特征。因此,地方政府融资模式成功与否,关键在于地方政府是否具有偿债责任明确、偿债资金来源确定、偿还方式可行的债务偿还机制,而不是地方政府融资方式的选择。为此,本文通过对地方政府债务相关制度和管理办法的文本研究,分析不同举债融资模式下地方政府债务的偿还机制及其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关改进建议。
关键词:
地方政府 债务 偿还机制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任文 邓鸿志
一、当前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现状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工业化、城市化和城镇化进程逐步加快,地方建设性融资需求快速增长,客观上刺激地方政府性债务的增加,地方财政运行风险也进一步增加。为此,国家有关部门积极研究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黄文涛
随着国家宏观调控以及地方政府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急速膨胀,成为影响经济繁荣稳定的重要因素。本文从新国有经济的角度来考察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研究地方政府债务和新国有经济的关联与特征,揭示了地方政府债务存在的双重风险——债务的偿还风险以及新国有经济的管理风险,提出了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防患债务危机的建议。
关键词:
地方政府债务 新国有经济 再赎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强 陈纪瑜
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及政府投融资制度张强,陈纪瑜国债的基本含义是政府依据信用原则通过发行政府债券或是借款形成的政府与其他经济利益主体之间的债务关系。将这一概念进一步分解:作为债务人的政府按我国宪法可划分为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地方政府又可分为省级、市级、...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李程 张志欣
本文利用2010—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增加会提高城商行风险承担水平,即降低城商行的净资产收益率和资本充足率,提高其不良贷款率和存贷款比率。机制检验结果表明,金融隐性分权程度增加使得隐性债务规模扩张,隐性债务规模扩张导致城商行表外业务规模随之扩张,进而提高城商行风险承担水平。进一步研究表明,城商行高杠杆经营时,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对城商行风险承担的负面影响更为明显,同时,城商行跨区域经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对城商行风险承担的负面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