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502)
- 2023(2120)
- 2022(1944)
- 2021(1864)
- 2020(1623)
- 2019(3704)
- 2018(3548)
- 2017(6873)
- 2016(3929)
- 2015(4309)
- 2014(4230)
- 2013(4197)
- 2012(3851)
- 2011(3201)
- 2010(3429)
- 2009(3248)
- 2008(3683)
- 2007(3448)
- 2006(2932)
- 2005(2726)
- 学科
- 管理(20030)
- 企(16787)
- 企业(16787)
- 业(16680)
- 财(14812)
- 济(13507)
- 经济(13492)
- 务(9853)
- 财务(9851)
- 财务管理(9818)
- 企业财务(9486)
- 家(7075)
- 国家(6980)
- 方法(6550)
- 数学(5084)
- 数学方法(5073)
- 财政(4947)
- 政(4298)
- 制(3773)
- 国家机关(3596)
- 机关(3596)
- 业经(3512)
- 出(3387)
- 中国(3377)
- 地方(3251)
- 税(2965)
- 工作(2905)
- 人事(2891)
- 人事管理(2890)
- 券(2871)
- 机构
- 学院(52670)
- 大学(52210)
- 济(22289)
- 经济(21851)
- 管理(21830)
- 理学(18619)
- 理学院(18470)
- 管理学(18369)
- 管理学院(18253)
- 财(16726)
- 研究(15237)
- 中国(13101)
- 财经(11577)
- 经(10452)
- 京(10376)
- 财经大学(8541)
- 江(8296)
- 科学(7614)
- 所(7504)
- 经济学(7121)
- 中心(7105)
- 州(6507)
- 北京(6465)
- 经济学院(6462)
- 商学(6328)
- 商学院(6268)
- 研究所(6240)
- 会计(5625)
- 院(5342)
- 范(5195)
- 基金
- 项目(31018)
- 科学(24627)
- 研究(23813)
- 基金(23101)
- 家(19180)
- 国家(19045)
- 科学基金(17017)
- 社会(15611)
- 社会科(14963)
- 社会科学(14959)
- 基金项目(12133)
- 省(11635)
- 教育(10733)
- 自然(10425)
- 自然科(10184)
- 自然科学(10182)
- 自然科学基金(10012)
- 资助(9841)
- 编号(9556)
- 划(9290)
- 成果(8828)
- 部(7293)
- 性(7165)
- 项目编号(6821)
- 重点(6655)
- 教育部(6624)
- 制(6602)
- 人文(6589)
- 国家社会(6583)
- 创(6333)
共检索到831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芳 陈曦
本文认为中央政府的信用担保其实是一种非排他性但有竞争性的公共资源,地方政府之间存在着竞相举债以至滥用公共资源的道德风险。作者在锦标赛模型基础上构建"赤字竞赛"模型,为解释我国大规模地方政府债务的形成提供新的视角。文章认为,只要中央政府无法实施有效的外部约束或惩罚机制,各级政府强烈的举债动机将使地方债务问题普遍存在,而且地方债务危机有可能在经济规模较小但赤字政策更为激进的地方政府率先爆发。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吕健
本文以政绩竞赛为切入点,以经济转型为背景,对地方政府债务增长的动力机制进行探讨。在对各省历年地方政府债务增长率估算的基础上,采用两区制双固定效应空间杜宾模型对债务增长的动力机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全国、东部和中部地区债务增长率持续放缓,而西部地区则出现了明显的上升;随着经济转型的不断深入,在政绩竞赛思维模式下,地方政府对外地经济增长率更为敏感,债务增长也更容易受到邻近地方的影响;城市化、就业、产业结构调整对地方政府债务增长率的影响程度均较大,市场化产生的影响较小,而对外贸易水平和金融发展水平的影响并不十分显著。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韩俊宇 王冰
文章旨在利用贝叶斯TVAR模型以评估宏观经济冲击对公共债务率(即债务/GDP)以及政府赤字率(即政府赤字/GDP)变化的影响是否因经济条件的不同而不同。结果表明:消费者信心指数对经济周期变化是敏感的,且会影响我们对公共债务率和政府赤字率的预测;宏观经济冲击对政府赤字率的影响在衰退期更显著,但在繁荣期更持久;当经济不景气时,降低公共债务率和政府赤字率最有效的方法是刺激经济和消费者信心,或进行财政整顿。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林双林
本文以历史资料为依据,以国际主要研究成果为基础,分析中国财政赤字和债务的变化,探讨美国、日本等国高赤字和高债务的深刻教训,得出一些有意义的结果,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中国政府债务近20年增长很快,债务规模已相当可观。处在高速增长期,中国应该尽量削减财政赤字,减少债务的积累,为经济长远发展留下余地。
关键词:
财政赤字 政府债务 数据分析 国际经验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林峰 邓可斌
政府债务是否影响"双重赤字"联动是国际经济学研究的重要问题。囿于财政赤字与经常账户赤字间往往存在严重的内生性,已有经验研究并未得到与理论研究一致的结论。本文引入义务教育年限作为财政赤字的有效工具变量,采用包括发达经济体、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在内的150个国家(地区)2000-2014年的面板数据,得到了与理论预期一致且稳健的政府债务作用证据:(1)"双重赤字"联动倾向随着政府债务水平的提高会趋于减弱,但不会消失;(2)"双重赤字"的政府债务作用主要体现在发展中经济体,在发达经济体稍弱但亦显著;(3)对于中国这样的低债务水平发展中经济体,扩张性财政政策会引致经常账户盈余的显著减少。而对于已经处于高债务水平的发达经济体,通过紧缩性财政政策来调节经常账户失衡的策略要特别注意货币政策和贸易条件等因素的配合。
关键词:
政府债务 财政政策 经常账户 双重赤字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昊
1.经济体制转轨所带来的改革成本或历史欠账。改革成本和历史欠账包括:(1)国有企业改革造成的下岗职工生活费和再就业支出,地方政府对国有企业破产兜底,分离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机构及企业养老金等方面的支出。(2)粮食与棉花流通体制价格倒挂形成的亏损挂账。(3)1996年后,中央对城市信用社、农村基金会、信托投资公司等地方金融机构清理整顿,地方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与负债转化为地方政府债务。(4)乡村企业的泛滥以致破产,对农村教育投入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翀
美国政府债务信用评级下降使美国政府债务问题终于爆发,导致人们对财政赤字观的思考。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财政赤字观发生过从平衡预算到赤字财政,到充分就业的预算盈余,到潜在产值的预算平衡,到预算准则的四次转变。各届美国政府在各自的财政赤字观的影响下,不断地创造了财政赤字和政府债务的记录,给美国经济和世界经济带来了严重的隐患。在世界多个国家发生政府债务危机的情况下,现在是应该重新调整财政赤字观的时候了。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曾莲 张瀚之
政府债务风险管理是国家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控制债务风险以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地方政府债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经济增长、改善基础设施。由于这些年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不断扩大,债务风险也随之增加,控制不当可能引发债务危机。因此,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防范变得至关重要。文章从实证分析的角度出发,选取2009-2014年34个国家的政府债务风险数据,利用面板门槛模型,分析财政赤字对政府债务风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财政赤字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影响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存在门槛值,且在不同区间对政府债务风险起到不同的作用。财政赤字低于第一门槛值-2.591%时,财政赤字与政府债务风险不显著负相关;财政赤字介于第一、二门槛值之间时,财政赤字与政府债务风险不显著正相关;财政赤字高于第二门槛值8.064%时,财政赤字与政府债务风险显著正相关。为了防范政府债务风险,应将财政赤字控制在8.064%的上线内。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齐红倩 耿鹏
本文使用42个发达工业化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国家2000~2010年的经济数据,采用面板门槛模型估计不同国家财政政策对经常账户的影响,检验李嘉图等价效应成立的条件。估计结果显示,财政政策与经常账户表现出"双赤字"现象,但政府债务规模对消费与投资的扭曲作用使得财政赤字与经常账户又呈现非线性关系。同时,较高的税负水平对财政政策效果的影响是导致李嘉图等价效应成立的重要条件。本文的结论表明,我国长期实施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对经常账户平衡的不利影响已经开始显现。因此,实施审慎的宏观财政政策、降低税负水平对维持经常账户平衡和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关键词:
财政政策 经常账户 政府债务 李嘉图等价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吴秀玲 魏博文
运用政府债务、财政赤字和经济增长之间的理论模型,分析三者之间的关系并且进行实证检验。检验后发现,财政赤字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是有限的,持续地增加财政赤字会增加政府的债务负担。经济的持续增长不仅有利于降低财政赤字,同时也可以有效缓解政府的债务压力。因此,这三个变量在一定条件下都处于动态均衡。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财政赤字 政府债务 经济增长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宁
长期以来,如何制定财政赤字率和政府债务规模警戒线一直是困扰我国经济管理部门的一个重要问题,尤其是当欧盟在马斯特里赫特条约(以下简称“马约”)中提出入盟国家的财政赤字率和政府债务相对规模趋同标准(即人们俗称的“欧盟警戒线”)后,能否借用欧盟的尺度来衡量我国的现状、我国的标准应是什么等议题,倍受世人关注。为了能够准确地加以回答,我们从财政赤字率的确定原则入手,结合欧盟的相关标准,对此进行研究。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谭建立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形成的原因非常复杂,既有主观原因又有客观原因,既有政策原因又有体制原因,如此等等难以厘清。本文将地方政府债务形成的原因归纳为四个方面进行论述,以求全面、系统、综合、深入、准确地总结其规律,为化解地方政府债务危机、推进财政管理改革等提供参考。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赵红漫 许静怡 陈庭强
从信息经济学角度,运用博弈理论,构建了中央政府监管和地方政府举债的博弈模型,探讨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形成的影响因素及影响机制。研究发现,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收益、中央政府监管行为策略、地方政府举债成本、中央政府监管成本等因素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形成具有积极影响。
关键词:
地方政府举债 债务风险 博弈模型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楚永生 蔡霞
地方政府债务膨胀是内因与外因相互交织并共同发挥作用的结果,而官员晋升锦标赛竞争机制使地方政府债务膨胀具有制度的内生性特征,主要体现在:一是官员晋升锦标赛与地方政府公司化;二是预算软约束与地方政府投资冲动;三是逆向预算软约束与土地财政金融化。地方政府债务膨胀一方面增加了地方政府对商业银行呆账、坏账的信用风险,影响到政府信用;另一方面,也可能会诱发潜在的金融风险和经济危机,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
关键词:
地方政府债务 地方政府公司化 预算软约束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陈志勇 毛晖 张佳希
在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地方政府性债务的规模不断扩张,债务与资产期限错配导致流动性风险突出。其风险特征主要体现为:债务期限以中短期为主,而资金投向回收期限较长,从而导致债务融资与偿还高度依赖土地收入以及"借新还旧"等现象相当普遍。本文的理论模型分析表明,利率的期限结构、金融市场发生流动性风险的可能性、银行资产负债期限错配状况、地方政府筹措资金的能力以及政府投资项目的收益状况等因素,均会影响银行和地方政府对于贷款期限的偏好,而在我国的情形下,这些因素更可能引起贷款期限中短期化,从而导致地方政府性债务期限错配。因此,应采取相应措施,积极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的期限错配风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