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544)
- 2023(8014)
- 2022(6895)
- 2021(6061)
- 2020(5241)
- 2019(11864)
- 2018(11421)
- 2017(23331)
- 2016(12333)
- 2015(13845)
- 2014(13583)
- 2013(13727)
- 2012(13405)
- 2011(11898)
- 2010(12185)
- 2009(11701)
- 2008(11507)
- 2007(10326)
- 2006(9289)
- 2005(8529)
- 学科
- 济(81588)
- 经济(81519)
- 管理(44139)
- 业(38004)
- 方法(33734)
- 企(32119)
- 企业(32119)
- 数学(30867)
- 数学方法(30743)
- 财(24444)
- 地方(18604)
- 中国(15558)
- 务(15349)
- 财务(15343)
- 财务管理(15300)
- 企业财务(14772)
- 地方经济(12807)
- 农(12725)
- 业经(12441)
- 学(11988)
- 制(10868)
- 融(9947)
- 金融(9947)
- 贸(9780)
- 贸易(9775)
- 易(9350)
- 农业(9271)
- 环境(8893)
- 银(8832)
- 体(8826)
- 机构
- 大学(186412)
- 学院(184865)
- 济(94271)
- 经济(92784)
- 管理(71367)
- 研究(62116)
- 理学(61795)
- 理学院(61179)
- 管理学(60347)
- 管理学院(59994)
- 中国(48459)
- 财(47648)
- 财经(36892)
- 京(36842)
- 经(33564)
- 经济学(32278)
- 科学(32024)
- 所(30261)
- 经济学院(29013)
- 中心(27715)
- 财经大学(27453)
- 江(27239)
- 研究所(26552)
- 北京(23195)
- 农(22618)
- 院(21861)
- 商学(21489)
- 商学院(21298)
- 业大(21209)
- 州(21189)
- 基金
- 项目(115645)
- 科学(93043)
- 基金(88415)
- 研究(84711)
- 家(74980)
- 国家(74412)
- 科学基金(65432)
- 社会(59919)
- 社会科(57110)
- 社会科学(57097)
- 基金项目(46029)
- 省(42492)
- 自然(39700)
- 自然科(38829)
- 自然科学(38823)
- 教育(38807)
- 自然科学基金(38197)
- 资助(37871)
- 划(34840)
- 编号(31371)
- 部(27581)
- 成果(26254)
- 国家社会(26150)
- 重点(25449)
- 教育部(24961)
- 发(24689)
- 人文(24255)
- 创(23235)
- 大学(22813)
- 性(22345)
共检索到2853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丹丹
文章运用LSTR实证模型对辽宁省地方政府债务与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地方政府债务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非线性的关系,具有明显区间转换的动态特征,当负债率低于15%的门槛值时,地方政府债务增加会促进经济增长;但当金融危机出现时,转换函数则处于低区制状态,地方政府债务与经济增长线性相关。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丹丹
文章运用LSTR实证模型对辽宁省地方政府债务与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地方政府债务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非线性的关系,具有明显区间转换的动态特征,当负债率低于15%的门槛值时,地方政府债务增加会促进经济增长;但当金融危机出现时,转换函数则处于低区制状态,地方政府债务与经济增长线性相关。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郑金宇 钟玮
政府债务是财政政策的重要工具,文章利用2015—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分析了地方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1)地方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呈“倒U”型,存在使经济增长最大化的最优债务规模。若债务规模按最低增长率变动,将在2025年超过最优水平。(2)隐性债务过高将对地方政府债务的经济增长效果产生挤出效应,这种挤出效应至少为12.7%,并且随着整体债务规模的增加而增加。(3)由于隐性债务的挤出效应,最优债务规模降低24.6%。(4)观察数据样本,地方政府债务规模超过最优水平的地区数呈增加趋势,债务管理面临着规模控制和结构调整的双重压力。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范亚舟 舒银燕
收入不平等和经济增长的关系一直是经济学研究中的热点问题之一,尽管研究成果汗牛充栋,但仍存在诸多争论。本文在对文献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平滑转移模型来研究中国收入不平等和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关系,并分别检验了可能是两者关系转移变量的诸多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收入不平等和经济增长的关系在人均收入2115元(以1978年不变价为基期)处发生转移,在此之前收入不平等对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在此之后,收入不平等对经济增长产生严重的损害作用。结合现状,本文也简要分析了导致该转变的原因。
关键词:
收入不平等 经济增长 非线性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潇 杨俊
采用门槛效应模型和中国1996~2007年的省级面板数据,探讨了不同阶段下收入分配差距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否存在非线性关系。研究发现,收入分配差距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人力资本门槛(8.97年),未跨越门槛时收入分配差距表现为有利于经济增长,而跨越门槛后则转变为不利于经济增长。虽然我国整体及部分地区的人力资本存量未跨越该门槛,但随着经济发展转变为主要依靠人力资本的集约型增长方式,收入分配差距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已逐渐显现,当前控制收入分配差距刻不容缓。
关键词:
收入分配差距 门槛效应 人力资本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云晓 赵文举
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地方政府债务遵循适度与良性发展原则。文章采用2011—2020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研究了地方政府显性、隐性与综合债务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债务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呈“倒U”型关系;机制分析结果表明,地方政府债务主要通过影响经济增长效率、增长结构以及福利变化与成果分配三个层面最终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地方政府债务具有长期动态性,在政府债务的正向影响阶段,显性债务的积极影响具有较好的持续性,而隐性债务在长期则抑制了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辉文
基于1981~2012数据,文章估计了中国财政反应函数非参数和半参数模型,结果表明,中国公共债务与财政赤字之间确实存在"N"形的非线性关系。中国公共财政政策具有"顺周期性",并没有发挥"自动稳定器"的功能。中国持续性赤字主要导源于投资拉动的发展模式,改革成本显性化也是赤字长期存在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财政赤字 可持续性 非线性 半参数估计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段进 曾琦 张乐天
选用中国2000~2014年31个省的面板数据,以银行信贷为转换变量,通过构建面板平滑转换模型对我国房地产价格与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关系进行考察。研究发现:当信贷增长率低于28.74%时,房价增长率对经济增长产生比较显著的正向影响;当信贷增长率高于28.74%时,房价增长率对经济增长起到了明显的阻碍作用。因此,为了实现"稳定房价和保持经济平稳增长"的目标,央行应将信贷增速维持在低增长体制的最优区间中。同时,央行还应该改善信贷结构,鼓励和引导金融资源进行合理配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哲
在钱纳里标准模型提出半个多世纪以后,本文基于全球153个国家(地区)1960-2020年的样本数据和2000-2021年国内省级面板数据,再次使用钱纳里设计的计量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论表明:除了不同收入水平国家,钱纳里提出的经济增长与消费率之间存在的U型关系在不同人口规模的国家和整体样本中都存在,这一发展规律也适用于分析我国经济增长与居民消费率之间的变化情况。钱纳里模型的主要研究结论可以用于理解与预测我国的经济发展阶段以及居民消费率的变化情况。
关键词:
钱纳里模型 经济增长 消费率 再检验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谢红艳 颜军
本文基于2000-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构造协调性测度模型对流通成本变动与居民消费增长的协调性关系进行测算,并运用动态面板平滑模型对不同门限变量下的非线性关系进行检验。协调性关系的实证分析发现,全国26个省份的协调度处于上升趋势;大部分省份的指标协调度均值呈较高的水平,全国总体呈左偏分布状态。基于动态面板模型的实证分析发现,以城镇居民消费增长作为门限变量时的非线性转换函数具有明显的平滑转化特征;以农村居民消费增长为门限变量时的非线性影响效果更强烈。流通成本变动对城镇居民消费增长的影响在门限变量低于3.904时呈负向线性效应,之后非线性正向效应逐渐增强,流通成本变动对农村居民消费增长的影响在门限变量低于5.517时呈现线性正效应,之后逐渐转为非线性负效应。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徐家杰 姚耀军
本文估算中国地方政府的直接债务规模,并通过PSTR模型考察其经济增长效应。研究表明,债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在高低两个机制中转换,表现出非线性,其中低机制即促进效应占据主导;但若债务产出比超越临界值54%,则促进效应将被抑制效应取代;债务产出比临界值相对较低主要与财政支出低效率和预算软约束两大因素有关,暗示债务积累对经济增长的正效应会较快地出现逆转;债务产出比临界值具有省际异质性,近年来与对外开放度的省际差异高度负相关。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建清 蒋坦
贸易开放与经济增长之间只是简单的线性关系吗?本文在产品种类增加型的内生增长模型中,集中考察贸易开放对经济增长的产出效应和技术溢出效应,从而在理论上论证了两者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此外,运用平滑转换回归(STR)方法对中国1978~2012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贸易开放与中国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非线性特征,贸易开放程度的高低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非对称效应;贸易开放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随着开放程度的提高而减少,但两者始终保持正相关关系。
关键词:
贸易开放 经济增长 非线性 STR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友群 王立勇 廖信林
文章运用面板门槛模型,对中国等38个国家的政府债务与居民消费的渐进演变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对可能引发两者关系结构性转变的政府债务规模进行了有效估算。
关键词:
政府债务 居民消费 非线性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熊琛 金昊
本文构建了包含国有和民营企业、金融部门以及地方政府的新凯恩斯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来量化分析地方政府债务累积对信贷配置和宏观经济的影响。模型分析发现:(1)地方政府债务上升挤出了企业信贷资源,加强了信贷的国企偏好,降低了全要素生产率;(2)地方政府债务在2009—2018年间使得国企/民企信贷比平均上升24.2%,TFP下降1.7%,产出下降7.2%;(3)金融供给侧改革、打破国企"刚兑"等政策能够缓解地方政府债务累积的信贷错配效应。最后,本文实证检验了模型的机制与结论。
关键词:
地方政府债务 金融压力 信贷错配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夏芊 赵扶扬
本文在一个小国开放DSGE模型中,以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为背景,刻画了地方政府内生最优行为和中央政府宏观调控政策。研究发现,地方政府为了缓解外需萎缩对辖区经济的负面影响,会提高对财政支出和地方政府债务的需求,这一过程会要求其调整土地在出让和抵押之间的配置策略以维持房价;中央政府的宏观逆周期调控政策,包括宽松货币、刺激房地产、放宽地方政府债务管制、提高土地的审批供给等,会放宽地方政府的政策空间;最终,虽然两级政府行为叠加能够极大地稳定产出负向波动,但会不可避免地放大地方政府债务、房价等方面的波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