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65)
- 2023(9117)
- 2022(7228)
- 2021(6504)
- 2020(5672)
- 2019(12510)
- 2018(11965)
- 2017(23709)
- 2016(12367)
- 2015(13562)
- 2014(13137)
- 2013(13047)
- 2012(11751)
- 2011(9928)
- 2010(10506)
- 2009(10606)
- 2008(10128)
- 2007(9398)
- 2006(8155)
- 2005(7822)
- 学科
- 业(75889)
- 企(72848)
- 企业(72848)
- 管理(58880)
- 济(55728)
- 经济(55659)
- 财(29808)
- 业经(26330)
- 融(25383)
- 金融(25383)
- 方法(23040)
- 务(22952)
- 财务(22939)
- 财务管理(22901)
- 银(22673)
- 银行(22673)
- 行(21875)
- 企业财务(21836)
- 农(19893)
- 中国(18882)
- 制(16671)
- 农业(15711)
- 数学(15695)
- 数学方法(15660)
- 技术(14889)
- 策(12800)
- 体(12708)
- 企业经济(11907)
- 理论(11889)
- 划(11866)
- 机构
- 学院(174265)
- 大学(165032)
- 济(79973)
- 经济(78638)
- 管理(74590)
- 理学(63165)
- 理学院(62737)
- 管理学(62334)
- 管理学院(62001)
- 中国(48842)
- 研究(47763)
- 财(45252)
- 财经(34106)
- 京(32677)
- 经(30841)
- 江(27358)
- 财经大学(25089)
- 农(24800)
- 中心(24777)
- 经济学(24761)
- 商学(23308)
- 科学(23183)
- 商学院(23116)
- 经济学院(22593)
- 所(22503)
- 州(22177)
- 融(21157)
- 银(20733)
- 金融(20690)
- 经济管理(20338)
- 基金
- 项目(104443)
- 科学(84904)
- 研究(81948)
- 基金(77834)
- 家(64079)
- 国家(63398)
- 科学基金(58094)
- 社会(55524)
- 社会科(52981)
- 社会科学(52968)
- 省(42416)
- 基金项目(41112)
- 教育(35553)
- 自然(34858)
- 自然科(34114)
- 自然科学(34108)
- 自然科学基金(33612)
- 编号(32749)
- 划(32376)
- 资助(31194)
- 业(29128)
- 创(26368)
- 成果(25719)
- 制(23865)
- 创新(23602)
- 部(23355)
- 国家社会(23259)
- 发(22981)
- 性(22812)
- 重点(22649)
共检索到2753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易玄 刘诗若
以我国2010~2017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企业注册所在省份政府债务规模对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影响,结果显示:从产权性质来看,地方政府债务会加重国有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问题,而非国有企业并没有受到地方政府债务显著影响。进一步研究显示,地方政府债务可能通过挤占地区信贷配额,推高国有企业债务融资成本,进而加剧国有企业短贷长投行为。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徐彦坤
本文以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提供了地方政府债务影响企业融资、投资和发展的内在机制和经验证据。研究发现:由于挤出效应的存在,地方政府债务率偏高已成为影响企业融资约束的重要因素,并使得企业融资成本尤其是债务资本成本显著上升;投资行为方面,地方政府债务率上升使得民营企业投资规模显著缩小,并减少了企业的投资机会,其中,民营企业、弱政企关联企业以及市场化程度低和法治环境程度低地区的企业、PPP非鼓励性行业中的企业受到所在地方政府性债务的影响更大,整体债务层级中的县级政府债务对企业融资和投资行为的影响最大;进一步从企业发展来看,地方政府杠杆率的过快上升,会加剧所在地区民营企业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企业经营绩效受到不利影响。管控地方政府债务尤其是县级政府债务,加快推进市场化进程和完善法治环境,有助于降低地方政府债务对民营经济和实体经济的挤出效应,改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机制,促进地方政府债务的"挤出"效应转变为"引致"效应。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孙刚 朱凯
本文利用中国社科院披露的我国247座城市地方政府性债务对金融稳定影响的评价指数,分析了地方政府性债务治理对上市企业债务融资与资本性投资效率的影响及其传导机理。研究发现,与地方政府性债务治理较好地区相比,处于地方政府性债务治理较差地区的地方政府控股国企,其杠杆率均显著较高,但企业资本性投资效率却显著较低,企业产能过剩的财务特征十分明显。这表明,地方政府性债务治理会显著影响微观企业的投融资,并且地方政府性债务治理越差,透过政府对经济活动的控制或干预,通过预算外举债,政府"杠杆"有转化为企业"杠杆"的风险。本文明确了"去杠杆"究竟应去谁的"杠杆"问题,对理解地方政府性债务治理转变为"内涵型"经济增长的微观基础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孙刚 朱凯
本文利用中国社科院披露的我国247座城市地方政府性债务对金融稳定影响的评价指数,分析了地方政府性债务治理对上市企业债务融资与资本性投资效率的影响及其传导机理。研究发现,与地方政府性债务治理较好地区相比,处于地方政府性债务治理较差地区的地方政府控股国企,其杠杆率均显著较高,但企业资本性投资效率却显著较低,企业产能过剩的财务特征十分明显。这表明,地方政府性债务治理会显著影响微观企业的投融资,并且地方政府性债务治理越差,透过政府对经济活动的控制或干预,通过预算外举债,政府"杠杆"有转化为企业"杠杆"的风险。本文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封北麟
我国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发展、地方政府债务膨胀与地区城市化、工业化发展,三者之间存在一个紧密的因果循环。地区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快速推进,在地方政府财力增长有限和体制法律约束下,催生了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出现,为地方政府借用银行资金和资本市场融资,推动地区城市建设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许传华 叶小媛 吕晓彤
近几年是地方政府发展的关键时期,带动城市圈发展和中心城市建设等各方面压力迫使很多城市陷于进退两难的境地,改善地方政府巨额负债的现状已迫在眉睫。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建立可一定程度上缓解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但为了避免债务危机的发生,仍需从投融资平台市场机制、融资渠道、内部控制等多层面做出进一步的完善。本文以近年来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发展为背景,通过对政府投融资平台债务基本情况的分析,探讨了引发政府投融资平台债务问题的原因,最后对能影响其偿债能力的各方面不足提出相关改进建议。
关键词:
地方政府 投融资平台 债务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成琼文 李赵研
本文以《绿色信贷指引》的颁布作为准自然实验,研究绿色信贷对企业微观债务结构的影响。本文基于熵平衡-双重差分法的研究结果表明,绿色信贷政策实施后,商业银行普遍加强了环境风险管理,重污染企业的债务期限显著降低。同时,重污染企业受政策影响降低了投资力度,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程度同步下降。进一步考虑了制度环境差异的三重差分检验结果表明,地区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有助于绿色信贷政策更好地发挥降低重污染企业债务期限和投融资期限错配的作用,表明良好的制度环境建设是绿色信贷实施的基础。基于研究结论,本文从防范企业债务风险、加强绿色信贷政策灵活性和推动金融发展环境建设等角度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任晓珠 谢家智
作为深化金融改革的重要组成,利率市场化对微观企业主体经营与管理行为产生的作用逐渐凸显,另一方面不断攀升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会通过外溢效应影响到企业财务决策及实施效果。文章以2012—2019年沪深A股非金融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检验利率市场化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对企业融资能力的作用与影响机理,结果表明: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能显著提升企业的融资能力;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加剧会抑制企业融资能力;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显著增强利率市场化对企业融资能力的促进作用。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强 陈纪瑜
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及政府投融资制度张强,陈纪瑜国债的基本含义是政府依据信用原则通过发行政府债券或是借款形成的政府与其他经济利益主体之间的债务关系。将这一概念进一步分解:作为债务人的政府按我国宪法可划分为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地方政府又可分为省级、市级、...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杜金向 陈墨畅 初美慧
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作为地方政府债务的现实载体,其债务特点和风险研究成为一个重要的切入点,但由于缺乏数据,因而缺少相关的实证分析。选取全国30家投融资平台进行对比研究,发现平台公司的举债规模与地区经济的发展水平、平台所属层级呈正相关;平台公司主要依靠政府财政、土地资源进行融资,所融资金多投向市政建设公益类项目,偿债能力较弱,风险较大。文章基于层次分析法,选取30家平台公司2009—2014年数据,建立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风险预警体系,发现宏观上经济下行,中观上地区财政不良竞争,微观上平台公司经营不善导致了我国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债务违约风险普遍存在。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杜金向 陈墨畅 初美慧
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作为地方政府债务的现实载体,其债务特点和风险研究成为一个重要的切入点,但由于缺乏数据,因而缺少相关的实证分析。选取全国30家投融资平台进行对比研究,发现平台公司的举债规模与地区经济的发展水平、平台所属层级呈正相关;平台公司主要依靠政府财政、土地资源进行融资,所融资金多投向市政建设公益类项目,偿债能力较弱,风险较大。文章基于层次分析法,选取30家平台公司2009—2014年数据,建立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风险预警体系,发现宏观上经济下行,中观上地区财政不良竞争,微观上平台公司经营不善导致了我国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刘澜飚 陈晨 王博
近年来,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发行期限呈现快速长期化趋势,为探究地方政府债务长期化对实体企业部门的影响,本文借助2015—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检验了地方政府债务期限结构变动对实体企业部门债务期限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地方政府债务的长期化会对实体企业部门的债务融资产生期限挤出效应,地方政府债务的长期化会促使企业部门债务融资期限趋向于短期,且偏短期的债务期限结构将进一步抑制企业的研发投入,从而从“地方政府债务长期化→企业债务期限结构受到挤出效应→企业研发投入决策发生调整”的渠道揭示了地方政府债务对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的影响。本文的研究跳出了现有文献大多基于规模挤出效应考察地方政府债务对实体企业部门影响的局限,拓展了地方政府债务挤出效应方面的相关研究,也为有关部门合理设计地方政府债务期限结构提供了新的关注点。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沈红波 华凌昊 郎宁
地方国有企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应发挥带头作用,成为改革的主力军和先行者。目前地方国有企业存在的突出困境是债务水平过高,且面临较为严重的投融资期限错配问题。本文以2005—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CIED)中规模以上的非上市国有企业为样本,构建"投资-负债"模型分析短期债务变化量和长期投资额之间的动态关系,从预算软约束和金融市场结构两个维度剖析造成国有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的内在机理。研究发现:(1)我国央企和地方国企的投资更依赖新增债务而非留存收益,预算软约束问题严重;(2)金融市场提供长期资金的能力不足,国有企业进行长期债务融资的渠道受限;(3)国有企业的投资活动更依赖新增短期债务,存在投融资期限错配问题,且地方国有企业的投融资期限错配问题更加严重。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为了实现地方国有企业去杠杆并优化债务结构,应从国企本身、银行信贷、政府行为和资本市场等方面进行综合治理,以提升地方国有企业的内源融资能力,并完善金融市场结构。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升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地方政府的融资方式也迈入了其自身的新常态,地方政府的投融资制度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改革,土地财政随着房地产宏观调控而难以持续,政府对投融资平台融资逐步加强了风险防控,PPP模式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和支持,新预算法的修改赋予了地方具有独立发债的权利,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渠道实际上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政府在面临融资方式的不同选择时,存在着融资方式的选择性偏好。笔者重点研究地方政府投融资方式的选择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关系,首先分析了当前地方政府融资方式的供求关系及融资方式的优劣性,接着研究了各种融资方式的债务风险产生机制。从现实角度,考察了地方政府选择各种融资方式的实际情况及其形成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并进一步通过实证回归的方式,论证了地方政府在面临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前提下进行融资方式优序安排的内在逻辑性。结论表明,在考察期内,城投债在一定程度上分担着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责,城投债的有效转型有利于地方政府控制债务风险;在满足地方政府融资需求方面,PPP与地方发债具有同等功效,两者之间存在此消彼长的关联性;由于地方债券具有其独特的优势,是当前化解地方政府债务负担的重要渠道;由于在当前政策上已剥离了融资功能,城投债在举借债务时并未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作为其唯一的考虑因素。基于此,最后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投融资方式 债务风险 选择性偏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