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915)
- 2023(17809)
- 2022(14362)
- 2021(13184)
- 2020(11175)
- 2019(24818)
- 2018(24179)
- 2017(47040)
- 2016(24639)
- 2015(26930)
- 2014(25990)
- 2013(25387)
- 2012(22857)
- 2011(19895)
- 2010(19901)
- 2009(18693)
- 2008(17748)
- 2007(15784)
- 2006(13227)
- 2005(11876)
- 学科
- 济(101184)
- 经济(101081)
- 业(98726)
- 企(90309)
- 企业(90309)
- 管理(88294)
- 方法(45898)
- 财(37828)
- 数学(36998)
- 数学方法(36569)
- 业经(35007)
- 农(30407)
- 中国(29276)
- 融(27734)
- 金融(27733)
- 务(27170)
- 财务(27127)
- 财务管理(27076)
- 银(26082)
- 银行(26068)
- 企业财务(25816)
- 行(24999)
- 制(23232)
- 技术(22266)
- 农业(22127)
- 理论(19195)
- 地方(19191)
- 体(16967)
- 划(16936)
- 策(16824)
- 机构
- 学院(332913)
- 大学(326247)
- 济(142270)
- 经济(139724)
- 管理(138868)
- 理学(119842)
- 理学院(118781)
- 管理学(117202)
- 管理学院(116542)
- 研究(98884)
- 中国(84900)
- 财(71883)
- 京(65187)
- 财经(56194)
- 科学(55700)
- 经(51213)
- 江(49370)
- 中心(49366)
- 农(49142)
- 所(46061)
- 业大(44299)
- 经济学(44252)
- 财经大学(41881)
- 研究所(41173)
- 经济学院(40159)
- 州(39722)
- 北京(39681)
- 商学(39204)
- 商学院(38855)
- 农业(38188)
- 基金
- 项目(224124)
- 科学(180867)
- 研究(168060)
- 基金(166584)
- 家(142296)
- 国家(141053)
- 科学基金(125611)
- 社会(111365)
- 社会科(106035)
- 社会科学(106014)
- 省(88526)
- 基金项目(88040)
- 自然(79093)
- 自然科(77399)
- 自然科学(77381)
- 教育(76380)
- 自然科学基金(76092)
- 划(72044)
- 编号(66844)
- 资助(66026)
- 创(52672)
- 成果(52530)
- 部(49931)
- 重点(49371)
- 创新(48403)
- 发(47990)
- 国家社会(47228)
- 制(44838)
- 课题(44548)
- 业(44537)
- 期刊
- 济(152793)
- 经济(152793)
- 研究(95830)
- 中国(62953)
- 财(62342)
- 管理(56486)
- 农(45396)
- 融(43620)
- 金融(43620)
- 学报(42295)
- 科学(42257)
- 大学(34323)
- 学学(32790)
- 技术(31218)
- 农业(30580)
- 教育(28547)
- 财经(28482)
- 业经(26763)
- 经济研究(24871)
- 经(24533)
- 问题(19252)
- 财会(19077)
- 业(18755)
- 技术经济(18496)
- 会计(16587)
- 现代(16278)
- 商业(15825)
- 科技(15455)
- 理论(15219)
- 策(15084)
共检索到4933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李菲菲 刘宇星 黄解宇
利用2014-2020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微观数据及地级市层面地方政府债务、数字金融发展水平数据,采用面板回归模型研究了地方政府债务与企业整体创新及异质性创新活动的关系,并考察了数字金融在其中发挥的调节作用。实证结果表明:(1)整体上看,地方政府债务对企业创新产生了挤出效应。(2)相对于开发式创新,地方政府债务对企业探索式创新的挤出效应更强。(3)数字金融能缓解地方政府债务对企业整体创新、探索式创新的挤出效应,而对于地方政府债务与开发式创新的关系不产生影响。本文的研究成果为深入认识地方政府债务对企业创新的影响以及如何科学制定债务管理措施、提高企业创新水平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菲菲 马若微 黄解宇
数字金融的广泛应用对推动实体企业创新产生了重大影响。根据双元创新理论,企业创新可分为探索式创新和开发式创新,然而现有关于数字金融与企业创新的研究中忽略了创新模式的异质性。文章选取2014—2019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微观数据,采用面板回归模型研究了数字金融与企业整体创新及异质性创新活动的关系,并考虑了产权性质在其中发挥的调节效应。实证结果表明:整体上看,数字金融发展显著促进了企业创新;相对于开发式创新,数字金融对企业探索式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强;相对于国有企业,数字金融对企业创新、探索式创新的正向激励效应在非国有企业更为显著。文章的研究成果丰富了数字金融与企业创新的相关文献,为数字金融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菲菲 马若微 黄解宇
数字金融的广泛应用对推动实体企业创新产生了重大影响。根据双元创新理论,企业创新可分为探索式创新和开发式创新,然而现有关于数字金融与企业创新的研究中忽略了创新模式的异质性。文章选取2014—2019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微观数据,采用面板回归模型研究了数字金融与企业整体创新及异质性创新活动的关系,并考虑了产权性质在其中发挥的调节效应。实证结果表明:整体上看,数字金融发展显著促进了企业创新;相对于开发式创新,数字金融对企业探索式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强;相对于国有企业,数字金融对企业创新、探索式创新的正向激励效应在非国有企业更为显著。文章的研究成果丰富了数字金融与企业创新的相关文献,为数字金融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姬新龙 宋亚枫
企业全要素生产率(TFP)的提升对企业转型升级与经济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本文选取2018—2022年A股上市企业面板数据,基于异质债务假说,对债务融资影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全面分析,同时观察创新投资和政府补贴在其中的中介和调节效应。研究发现:债务融资正向影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其中关系型债务起到显著促进作用,而交易型债务则表现出抑制影响;创新投资在债务融资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传导路径中具有显著的中介效应;政府补贴对创新投资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具有倒“U型”调节效应,而且当政府补贴强度高于一定值时,该正向调节效应会被削弱。新时代推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加快企业转型升级,需努力拓宽企业债务融资渠道,尤其要发挥好政府的主导作用。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陈旭东 杨硕 周煜皓
"防风险"和"稳增长"是目前我国面临的两个需要平衡的目标,而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分别是"防风险"和"稳增长"的重要方面。本文在对我国全口径地方政府债务及体现债务结构的显性债务、隐性债务规模进行重新估算的基础上,分析并检验我国2008—2017年间地方政府债务与区域企业创新的内在关联机制。研究发现,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对区域企业创新具有显著制约作用,且制约作用存在融资挤出和投资挤出双重效应;但从债务结构看,只有隐性债务同时具有双重挤出效应,显性债务对区域企业创新只具有融资挤出效应,且其融资挤出程度也弱于隐性债务,这为"隐性债务显性化"搭建了合理性框架;此外,本文基于自上而下的债务规制约束和自下而上的舆论监督约束探索"隐性债务显性化"实施路径,进一步说明在债务刚性增长趋势无法短时扭转的背景下,以"隐性债务显性化"为代表的债务结构变迁,对于缓解"防风险"与"稳增长"间的矛盾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吴非 杜金岷 李华民
财政科技投入是创新的重要引擎,地方政府行为是影响财政科技投入的重要条件。本文借助中国1999-2014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检验财政科技投入及地方政府行为对创新的影响与发生机制。研究表明:财政科技创新产出效果存在着明显的地区异质性,在纳入了地方政府行为函数后上述结论依旧成立。进一步地,东、西部地区的财政科技投入所引致的(高端)创新产出有一定的社会福利效应,而中部的创新产出并不能改善发展质量。基于此,想要改善财政科技投入的创新绩效,就必须从政府考核机制与财税激励结构出发,在充分考虑区域异质性的条件下导出精准导向的政策路径。特别的,探索一条适配中国地区异质性的“创新—社会福利”转化模式,是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必由之路。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吴非 杜金岷 李华民
财政科技投入是创新的重要引擎,地方政府行为是影响财政科技投入的重要条件。本文借助中国1999-2014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检验财政科技投入及地方政府行为对创新的影响与发生机制。研究表明:财政科技创新产出效果存在着明显的地区异质性,在纳入了地方政府行为函数后上述结论依旧成立。进一步地,东、西部地区的财政科技投入所引致的(高端)创新产出有一定的社会福利效应,而中部的创新产出并不能改善发展质量。基于此,想要改善财政科技投入的创新绩效,就必须从政府考核机制与财税激励结构出发,在充分考虑区域异质性的条件下导出精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郑洁 袁洋 李国豪
在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地方政府债务对企业创新的影响需要充分考虑企业融资约束的制约。基于此,本文基于2009-2019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和门槛模型检验地方政府债务对企业创新的影响以及企业融资约束对二者关系的作用机制。基准回归结果表明,地方政府债务对企业创新有显著负向影响,地方政府债务规模越大,越可能抑制企业创新。门槛回归结果表明,地方政府债务对企业创新有显著且单一的门槛效应。在门槛值以内,地方政府债务能够促进企业创新;一旦超过门槛值,则会抑制企业创新。机制分析结果表明,地方政府债务显著提升了企业融资成本,其通过企业融资约束抑制企业创新。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地方政府债务对非国有企业、小企业和东部企业创新的负向影响更明显。以上结论既可以为理解地方政府债务在企业创新中的作用提供新的视角,也可以为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和促进企业创新等提供参考。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董香书 赵梦超 王晋梅
创新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动力,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是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重要来源。研究发现: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虽然提高了创新数量,却抑制了其质量改进,加剧了“重数量、轻质量”的“创新陷阱”;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通过挤占信贷资源、诱导企业金融化抑制了创新数量与质量提升;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带来了政府补贴的激励扭曲,使得企业为争夺有限的补贴而更加注重创新数量的增加却忽略了质量的提升;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更容易使政企关系较为密切的企业、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地区的企业陷入“重数量、轻质量”的“创新陷阱”。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华夏 马树才 韩云虹
基于中国工业企业微观数据,通过线性和非线性双重视角实证检验了地方政府债务如何影响实体企业信贷融资。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扩张对实体企业信贷融资形成挤出效应,且挤出效应具有企业规模异质性和所有制异质性。线性影响检验结果表明,地方政府债务对中小企业和非国有企业的挤出效应大于大型企业和国有企业;加入二次项和面板门槛模型的非线性影响检验结果再次验证了上述结论,其中与大型企业信贷融资的挤出效应具有门槛效应不同,对中小企业信贷融资为线性挤出,无论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大小均产生挤出效应。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志基 许琪 贺灿飞
地方债务水平不仅关系地方政府财政健康,同时也影响企业投资决策。基于企业创新与政府信用双重视角,使用中国284个地级市2013—2022年面板数据,运用面板回归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识别了地方债务水平对企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地方债务水平对企业区位选择具有显著负向影响,且这一影响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企业创新和政府信用在该影响机制中均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对不同地区、不同财政自给率水平的城市以及不同类型债务结构来说,地方债务水平对企业区位选择具有显著的异质性影响。以上结果在进行调整解释变量、变更被解释变量的衡量标准、门槛效应检验等一系列检验后保持稳健。笔者据此提出转变城市发展思维,构建新型政府与企业关系等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秀萍 付兵涛 郭进
文章通过匹配2011—2020年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与非金融上市公司数据来验证数字普惠金融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利用Herfindal-Hirschman指数法构建高管团队异质性指标,并讨论其在驱动企业创新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数字金融及其三个维度均会显著提高企业创新水平,而高管团队年龄、性别、教育背景以及职业背景方面的异质性对该作用的影响呈现差异性。其中,年龄和职业背景异质性具有正向调节作用,而性别和教育背景异质性具有负向调节作用,稳健性检验进一步验证了结论。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常煜 齐晓燕 郭丕斌
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数字金融的发展为新能源企业的创新活动提供了资金支持。文章以2011—2020年107家新能源上市企业的非平衡面板数据作为研究样本,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对数字金融与企业创新活动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数字金融对新能源企业的创新活动有显著的推动作用,与非国有企业、大型企业、东中部地区相比,数字金融对国有企业、中小型企业、西部地区的企业创新活动有显著的影响。融资约束在数字金融与企业创新活动的关系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研究建议:政府要根据不同的区域或企业类型制定差异化政策,为企业创新活动提供健康的环境;金融机构要不断提高数字金融覆盖程度,实施多元化金融服务;企业要积极披露与信用贷款有关的信息,不断提高企业财务绩效。
关键词:
数字金融 企业创新 企业异质性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乐峥 吴晓斌
地方隐性债务的主要风险之一是通过市场化的渠道长期影响企业行为,对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造成负面影响。笔者立足于我国信贷市场中金融分割的特征,分析了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对民营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以及背后的传导机制。在此基础上构建地区企业债务成本与负债水平的联立方程,结果表明:在金融“结构分割”与“地理分割”的影响下,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扩张仅加剧了本地民营中小企业的融资约束;由于存在融资渠道的差异,相比于更具有隐性债务特征、以银行贷款为主的地方政府非标准债务,城投债等相对公开透明的地方政府标准债务并未影响本地民营中小企业融资约束。文章的机制分析还发现,基于中小银行发展的金融“结构分割”弱化,以及省内较弱的金融“地理分割”,均可以抑制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增加对本地民营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负面效应。以上研究为如何防范化解地方隐性债务风险进入实体经济中提供了新的视角。
[期刊] 征信
[作者]
余得生 杨礼华
随着数字经济的加速发展,数字金融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选取2011—2018年A股市场上污染性较大行业的微观层面数据以及省际面板数据,研究数字金融与企业绿色创新之间在区域异质性方面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第一,数字金融与企业绿色创新之间存在着显著而稳定的正向关系;第二,区域与企业性质的异质性研究表明,数字金融对企业绿色创新的促进效果最好的是东部地区,其次为中部,最后为西部,数字金融对国有企业绿色创新的助推效果明显高于非国有企业;第三,数字金融主要通过降低企业的融资难度来促进企业的绿色创新能力。从政府、金融机构和企业三个层面提出提高企业创新水平的建议。
关键词:
数字金融 企业绿色创新 区域异质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