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036)
- 2023(2981)
- 2022(2739)
- 2021(2616)
- 2020(2361)
- 2019(5413)
- 2018(5153)
- 2017(10840)
- 2016(6079)
- 2015(6775)
- 2014(6493)
- 2013(6562)
- 2012(6053)
- 2011(4933)
- 2010(4986)
- 2009(5007)
- 2008(5519)
- 2007(5117)
- 2006(4571)
- 2005(4258)
- 学科
- 管理(31784)
- 企(27977)
- 企业(27977)
- 业(27905)
- 财(25804)
- 税(21658)
- 税收(20227)
- 收(20055)
- 济(18597)
- 经济(18560)
- 务(17605)
- 财务(17603)
- 财务管理(17565)
- 企业财务(17010)
- 方法(9590)
- 数学(8404)
- 数学方法(8362)
- 财政(8028)
- 家(7199)
- 国家(7075)
- 政(6931)
- 制(6647)
- 体(5554)
- 公司(5145)
- 体制(5141)
- 出(4340)
- 技术(4215)
- 人事(3978)
- 人事管理(3977)
- 业经(3954)
- 机构
- 学院(78268)
- 大学(77728)
- 济(32263)
- 管理(32021)
- 经济(31678)
- 财(30989)
- 理学(27440)
- 理学院(27260)
- 管理学(27103)
- 管理学院(26939)
- 财经(21191)
- 研究(20414)
- 经(19138)
- 中国(18962)
- 财经大学(15629)
- 京(14815)
- 江(12140)
- 税(11912)
- 务(11454)
- 会计(10640)
- 经济学(10156)
- 商学(10089)
- 商学院(10036)
- 所(10007)
- 北京(9567)
- 科学(9546)
- 州(9494)
- 中心(9254)
- 经济学院(9248)
- 财政(9187)
- 基金
- 项目(42571)
- 科学(33752)
- 研究(33039)
- 基金(32520)
- 家(26563)
- 国家(26376)
- 科学基金(23850)
- 社会(21958)
- 社会科(21056)
- 社会科学(21051)
- 基金项目(17177)
- 省(14979)
- 自然(14570)
- 教育(14463)
- 自然科(14223)
- 自然科学(14220)
- 资助(14001)
- 自然科学基金(13996)
- 编号(13589)
- 成果(13090)
- 划(12211)
- 性(11564)
- 部(10330)
- 项目编号(10301)
- 制(10013)
- 教育部(9572)
- 人文(9536)
- 阶(9533)
- 段(9505)
- 阶段(9498)
共检索到1282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杨华领 宋常
本文选用沪、深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2012-2013年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地方政府债务对辖区内上市公司税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地方政府债务对辖区内上市公司的税负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具体表现在:地方政府债务越大,辖区内上市公司支付的总税负和净税负越重,当上市公司是非国有企业、外资企业时,税负更重。本研究的启示意义在于,地方政府债务不仅可能导致宏观层面的财政风险和金融风险,而且可能会对微观企业行为产生影响。
关键词:
地方政府债务 产权属性 公司税负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陈必果 夏蜀 刘志强 韩文轩
本文以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税负效应视角探究地方政府债务对企业投资水平的影响机制及后果。研究发现,相较于国有企业,地方政府债务扩张加重了非国有企业的实际税负;地方政府债务的税负效应对非国有企业投资的抑制更显著;尤其是在财政压力较大的地区,地方政府债务的税负效应对非国有企业投资的抑制更显著。该研究结论在进行了一系列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尤其是在控制了地方政府债务的信贷挤占效应之后,依然成立。最后,经济后果分析表明,地方政府债务扩张会明显抑制非国有经济占比较高地区的经济发展。本文的研究结论为地方政府债务和税收征管对企业经营影响提供了新的微观证据,有助于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并为深化税收制度改革、规范税收征管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建议。
关键词:
地方政府债务 税负效应 企业投资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曹越 邱芬 鲁昱
本文以2007~2014年我国沪深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检验了地方政府政绩诉求对政府补助的影响及其引发的公司实际税负变动,研究发现:地方政府政绩诉求(财政盈余、相对GDP增长率和相对失业率)会显著影响公司的政府补助,且地方国有公司获得的政府补助更高;财政盈余对低额补助和高额补助的正向影响更大,相对GDP增长率(相对失业率)整体上对高额补助的负向(正向)影响更大;政府补助可以显著降低公司整体税负水平,且公司税负越高,政府补助降低税负的效应越大。进一步的检验发现,公司税负的降低主要来源于增值税税负的降低;地方国有公司税负的降低来源于税费支付和税费返还,而非国有公司税负的降低主要来源于税费返还。政府补助是地方政府帮助公司降低税负的一个重要渠道。
关键词:
政绩诉求 政府补助 公司税负 地方政府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曹越 邱芬 鲁昱
本文以20072014年我国沪深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检验了地方政府政绩诉求对政府补助的影响及其引发的公司实际税负变动,研究发现:地方政府政绩诉求(财政盈余、相对GDP增长率和相对失业率)会显著影响公司的政府补助,且地方国有公司获得的政府补助更高;财政盈余对低额补助和高额补助的正向影响更大,相对GDP增长率(相对失业率)整体上对高额补助的负向(正向)影响更大;政府补助可以显著降低公司整体税负水平,且公司税负越高,政府补助降低税负的效应越大。进一步的检验发现,公司税负的降低主要来源于增值税税负的降
关键词:
政绩诉求 政府补助 公司税负 地方政府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曹书军 刘星 张婉君
本文以2002~2005年制造业公司为样本,对中国转轨经济背景下财政分权体制和地方政府行为对上市公司实际税负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实际税负与所在地区财政对中央财政依赖程度呈倒U型关系;与所在地区宏观税收收入弹性不相关;优惠区内的公司则存在显著的"税率锁定"现象;非法定优惠区内上市公司的实际税率与地方政府的税征强度正相关,与政府干预指数负相关,其中非国有上市公司对地方政府干预最敏感。
关键词:
财政分权 地方政府竞争 实际税率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朱玉明 周春雨
地方政府债务是指地方政府为了履行职能需要,通过借款、转贷国债资金、担保、延期支付等方式产生的各种债务。本报告以安徽省为例,通过分析地方政府债务成因,提出了化解地方政府债务的新思路,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志华 周娅 尹李峰 吕伟 刘谊 闫晓茗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志华 周娅 尹李峰 刘谊 闫晓茗 陈志洁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周娅 张志华 尹李峰
新西兰属于君主立宪制国家,有着发达的经济和以英国国会制度为基础的政府结构。长期以来,新西兰地方政府坚持"非负债经营"的理财理念,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相对较小、资产负债率低、地方财政运行情况良好。从目前到2012—2013财年,地方政府债务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李烝
2016年,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财政部认真落实预算法和《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精神,积极采取措施规范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取得了明显成效,既发挥了政府规范举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也有利于防范财政金融风险。构建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制度框架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规范合理的中央和地方政府债务管理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增磊
随着新《预算法》的正式施行,地方政府债务"大开前门,严堵后门"的政策指向愈加明晰,原有隐性债务融资渠道被逐一封堵,大量隐性债务开始置换为债券形式,地方债已成为地方政府核心的且唯一合法的融资渠道。而随着地方债发行规模屡创新高,对相应的潜在债务风险也应给予进一步的关注和分析。总的来看,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运行情况及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可以从总体性、结构性和管理性三个维度进行思考。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小林 司登奎
文章基于2015年地方政府相继实施的债务管理体制改革构建具有时序错列特征的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法识别了地方政府债务治理的收入效应。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债务治理能够显著促进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增加,呈现出明显的正向收入效应,且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加剧市场竞争以及提高人力资本是诠释该效应的核心作用机制。横截面检验结果表明,地方政府债务治理的收入效应在融资依赖度较高、融资缺口较大、财政压力较小以及债务期限结构较长的样本中尤为显著。特别地,地方政府债务治理不仅能够降低企业过度负债、抑制税收规避、提高企业的相对雇佣密度和风险承担能力,而且对于企业所在地区的创新创业活动具有显著的积极带动效果。因此,地方政府债务治理不仅能够抑制经济金融风险的演化,而且有助于提高企业劳动收入份额以促进共同富裕,这对于实现“防风险”和“稳增长”双重目标并助推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增福 徐晓珠 甘月
文章以2015年逐步推向全国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体制改革为一项准自然实验,考察了地方政府债务治理的就业效应。双重差分估计显示,地方政府债务治理显著提升了企业的劳动雇佣规模,起到了吸纳就业的积极作用。作用机制检验表明,地方政府债务治理能够通过融资缓释机制、资产组合配置优化机制和公共服务提升机制,增加企业对劳动要素的投入,进而吸纳更多就业。随后的异质性分析发现,对于融资需求较大的企业、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规模较大地区中的企业、金融发展水平较低地区中的企业,上述效应更为明显。研究还发现,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体制改革能够促进企业对生产、技术和财务岗位员工以及本科、高中和其他学历员工的雇佣。文章证实了地方政府债务治理对企业层面的就业有着积极作用,为深入挖掘地方政府债务治理的成效、解决就业难问题和增进民生福祉提供了重要启示。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曾忠生
地方政府是否存在债务风险?答案是肯定的。虽然我国的地方政府目前尚无权发行地方债券,但实际上存在多种其他形式的融资行为,承担了一定数量的直接债务、间接债务和转移债务。既然有债务存在,必然有债务风险相存。事实上,地方政府发生债务危机的个案已出现,局部地区潜在的债务风险相当严重。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必须引起关注。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刘尚希
地方政府举债行为本身并不可怕,单纯的债务规模数据也并不必然代表政府面临债务危机。关键问题是政府举债主体责任是否明确、举债目的是否合法,债务规模与偿债能力是否匹配,债务风险是否可控。地方政府应当在理清能做什么、有多大财力和资产、缺口有多大的前提下,结合未来经济发展的预期,依法举债、依法管理。新预算法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迈入了"有法可依"的新阶段,是财政法制建设的新发展。如何落实新预算法的有关规定,实现法治的跨越,是真正实现地方政府性债务"法治之举"的关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