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766)
- 2023(16038)
- 2022(13451)
- 2021(12896)
- 2020(10801)
- 2019(24539)
- 2018(23684)
- 2017(46542)
- 2016(24683)
- 2015(27608)
- 2014(27429)
- 2013(26702)
- 2012(24325)
- 2011(21078)
- 2010(21447)
- 2009(20205)
- 2008(19552)
- 2007(17350)
- 2006(15304)
- 2005(13992)
- 学科
- 济(93713)
- 经济(93610)
- 管理(89111)
- 业(79172)
- 企(68969)
- 企业(68969)
- 财(43381)
- 方法(42549)
- 数学(37202)
- 数学方法(36691)
- 中国(31884)
- 融(29990)
- 金融(29989)
- 银(29656)
- 银行(29653)
- 行(28337)
- 农(26276)
- 制(26146)
- 务(24918)
- 财务(24842)
- 财务管理(24774)
- 企业财务(23627)
- 业经(21991)
- 地方(21207)
- 贸(17836)
- 贸易(17819)
- 策(17424)
- 易(17356)
- 农业(16835)
- 体(16479)
- 机构
- 学院(329536)
- 大学(327338)
- 济(142577)
- 经济(139578)
- 管理(138539)
- 理学(117105)
- 理学院(116084)
- 管理学(114566)
- 管理学院(113888)
- 研究(100204)
- 中国(89820)
- 财(80750)
- 京(66402)
- 财经(59096)
- 经(53574)
- 科学(52733)
- 中心(51279)
- 江(50633)
- 所(46830)
- 经济学(44083)
- 财经大学(43835)
- 北京(41739)
- 州(40858)
- 研究所(40695)
- 农(40684)
- 经济学院(39733)
- 业大(38907)
- 范(38619)
- 师范(38327)
- 商学(36980)
- 基金
- 项目(210576)
- 科学(169005)
- 研究(162179)
- 基金(155787)
- 家(130844)
- 国家(129723)
- 科学基金(115483)
- 社会(105883)
- 社会科(100788)
- 社会科学(100761)
- 基金项目(81530)
- 省(81159)
- 教育(74886)
- 自然(71707)
- 自然科(70132)
- 自然科学(70119)
- 自然科学基金(68885)
- 划(67053)
- 编号(66634)
- 资助(63733)
- 成果(54951)
- 部(48148)
- 重点(46136)
- 创(45168)
- 课题(44718)
- 发(44579)
- 国家社会(43964)
- 教育部(43173)
- 人文(42915)
- 制(42619)
- 期刊
- 济(158946)
- 经济(158946)
- 研究(104747)
- 财(70431)
- 中国(68466)
- 管理(54935)
- 融(52756)
- 金融(52756)
- 科学(37603)
- 学报(36706)
- 农(36179)
- 教育(31427)
- 大学(30738)
- 财经(30723)
- 技术(29482)
- 学学(28876)
- 经(26266)
- 经济研究(25280)
- 业经(25142)
- 农业(23187)
- 问题(20249)
- 财会(18443)
- 会计(17918)
- 理论(17857)
- 贸(17178)
- 技术经济(16188)
- 实践(15911)
- 践(15911)
- 图书(15789)
- 现代(15481)
共检索到5193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泽彩 徐军伟
本文基于财政与金融协同、公共绩效与市场绩效协同的双视角研究地方政府债券的绩效管理问题。由于地方政府债券是财政与金融协同的理念体现和工具载体,所以为实现高质量绩效管理需要把握该协同作用的三个典型特征:(1)地方政府充分发挥动能禀赋打造金融资产端;(2)金融市场普遍偏好政府信用;(3)围绕地方政府债券的各利益相关者之间串联、并联的广泛性和复杂性。同时,以站在未来、结合公共与市场的统一视角,需要确保公共绩效与市场绩效的有效协同,即:地方政府债券绩效管理的最终目标是提升公共绩效,过程目标是保证市场绩效的协同;公共绩效重在结果导向,市场绩效重在执行导向。具体地,绩效指标体系的建立,需要考虑基于地方政府债券的资金流、信息流和政策流的时空异质性和非正式制度约束。结合上述研究发现,本文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包括:培育与时俱进的绩效管理观念与理念,基于财政与金融协同构建科学指标体系,发挥好公共绩效与市场绩效的协同,识别并科学设置弹性指标。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郭传辉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是财政风险和金融风险交织的混合体,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需要财政和金融协同发力。本文在对财政金融协同遏制地方政府债务无序扩张、保障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和流通、防止到期地方政府债务发生违约、支持经济转型升级以降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等实践进行梳理基础上,指出在财政金融协同防范地方政府债务过程中,存在部分政策制定协同性有待提升、部分政策执行力度偏弱、信息不透明影响财政金融协同效率、风险防范与稳定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平衡有待加强等需要关注的问题,并从五个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范炜 娄依兴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两大主要工具,两者各具所长,运行时需要合理搭配,相互取长补短。这个宏观调控的基本原则,在中国,无论官方还是学术界对此并不陌生。不过,实际操作并不那么容易。回顾1994年以后宏观调控中财政货币政策的表现,由于两者配合上的不协调,相当一部分政策效应在不协调中相互抵消,使财政和货币的政策效应绩效大打折扣,我国政策协同效应绩效亟待提高。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桂君 田宗博 白彦锋
本文以2006—2019年中国地级市统计数据为基础,从财政分权与金融分权的视角分析了地方政府的举债行为。首先对各地级市的财政分权与金融分权是否协同进行了识别,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察了财政分权与金融分权的协同性对地方政府举债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协同城市的财政杠杆和举债竞争反应系数均显著高于非协同城市,说明财政分权与金融分权协同不仅促进了地方政府的举债行为,还加大了地方政府间的举债竞争。进一步的检验结果表明,财政分权与金融分权协同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和不同债务管理时期对地方政府举债的影响具有差异性。研究结论为完善财政分权制度,协调财政金融关系,防范与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提供了政策启示。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蓉 李娜
各国政府均会面临日益频繁出现的社会供需总量有悖于货币流通和金融稳定的诸多问题,为此财政与金融当局综合运用各种政策工具力求实现经济的稳定和协调发展。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之一,地方政府举债如何避免政策冲突并最大化政策组合效力,是当前亟待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构建包含金融摩擦、多期债券和举债规则等要素在内的NK-DSGE模型,深入剖析地方政府举债的货币效应和传导机制,并探讨其与货币政策协同配合的最佳模式。研究发现:(1)1%的地方政府举债冲击(债券久期=5年)会推动货币乘数上升0.39%,产生货币扩张效应,且债券久期越长,该扩张效应越大;(2)面对实体冲击和金融冲击,货币政策对地方政府举债采取适度从紧的反向协同配合,能有效抑制其货币扩张效应,更好地实现经济稳定和复苏;(3)对于久期较长的债券,提高地方政府举债规则的风险反应敏感度有利于增进福利。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马军 张盼
《巴黎协定》及《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14—2020年)》都将碳汇机制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举措,草原碳汇开发管理在气候治理中的作用逐渐彰显。鉴于草原碳汇协同管理过程中呈现出多主体、跨区域性强的特点,论文选取处于主导地位的中央、地方两级政府作为博弈主体构建演化博弈模型,分析影响跨区域草原碳汇协同管理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地方政府参与成本、环境收益以及经济效益情况,中央政府的监管实施成本、罚金额度以及生态补偿力度,都会影响中央、地方两级政府草原碳汇管理行为的演化稳定策略。基于以上结论提出推进跨区域草原碳汇协同管理的政策建议,以期推动草原碳汇可持续发展,实现国家节能减排战略目标。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振宇 逄雯婷
如何提高政府组织和市场激励的协同作用是发挥我国科技创新新型举国体制优势、贯彻科技强国战略的核心问题之一。从创新执行层面来看,地方财政金融协同是政府与市场协同的重要切入点,其协同模式决定着辖区内创新资金的供给结构和配置方向,直接影响企业是否“无钱可投”以及“有钱不投”。以科技金融试点政策和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改革政策为例,按照“制度—政策—行为”的基本逻辑,从制度优化带来的政策协同视角出发,剖析地方财政干预金融行为变化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1)地方财政金融协同有利于企业创新,表现为政策叠加对企业创新呈显著推动效果;(2)从作用机制来看,地方财政金融协同通过金融市场化改善了企业外部融资环境,提高了企业的资金可得性,并通过政府引导基金投资强化了企业创新偏好,提高了企业的创新意愿;(3)各地区要素禀赋差异和要素流动差异会影响地方财政金融协同下的创新推动效果。为此,从规范地方财政金融关系、优化地方财政金融协同推动创新发展路径以及制定与要素环境匹配的适应性协同策略3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政策协同 科技金融 地方债管理 企业创新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赵琦 杨兆仁 李新龙
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绩效管理既恰逢机遇,又面临许多问题。建立在方法论基础之上,立足于实践操作,进行良好的流程设计,有助于专项债券管理优化和绩效实现。本文结合专项债券绩效管理的现状,通过分析专项债券绩效管理的个性特点,提出专项债券绩效管理包括发行评审、推进建设、项目实施、还本付息四个阶段流程设计观点,搭建专项债券全流程绩效管理方法步骤,提升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绩效管理实践能力。
关键词:
地方政府 专项债券 绩效管理 流程设计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王会金
政府审计是国家治理的监督控制系统。运用协同理论对政府审计管理进行逻辑解构,并在此基础上,研究政府审计管理协同的内容、类型和协同组织方式。政府审计管理协同的内容包括政府审计组织结构协同、审计机关管理协同、审计资源管理协同、审计项目管理协同以及政府审计治理信息协同等。政府审计管理协同的协同类型包括横向协同、纵向协同和混合协同。政府审计管理协同的组织方式包括主导式协同、项目式协同、参与式协同和支持式协同。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玉龙
文章从地方政府债券和土地财政的视角,在一般均衡框架下分析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诱发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潜在机制。研究发现,外生冲击造成的总产出下降会抑制家庭和企业的土地需求,土地价格下跌会降低地方政府的土地相关收入。由于土地财政因素的存在,土地相关收入下降会减少政府支出,且地方政府偿债压力增大,债务风险上升,导致债券利率上升和价格下跌。债券价格下跌会影响金融中介机构的资产负债表,使其杠杆率上升和信贷紧缩,导致系统性金融风险增大。当金融风险上升和经济形势恶化时,由于企业债务的违约风险高于地方政府债券,金融机构会增持地方政府债券,由此带来的信贷挤出效应会进一步抑制企业投资,导致总产出和土地价格进一步下降。经济中存在"金融加速器"机制,债务风险和金融风险相互强化。文章研究表明,进一步拓展地方政府债券投资者,适当降低地方政府债券期限,且在必要时中央银行实施信用政策,可以降低金融风险和社会福利损失。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王伟 孙永涛
近年来,受国内外多重因素叠加影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普惠小微金融遭遇巨大冲击。随着国家“六稳六保”政策目标的提出,财政金融政策协同支持普惠小微金融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财政政策可通过转移支付等方式,直接提升小微企业经营及融资活力,并通过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和民间金融三层次传导路径,协同引导资金支持小微企业。因此,财政金融政策需要围绕其功能影响路径和协同传导机制,从优化金融产品服务保障体系、直接补贴财政政策、普惠小微公共金融体系构建、金融科技和普惠小微信用体系建设等方面采取有效举措,共同助力普惠小微金融发展。
关键词:
财政金融协同 普惠小微金融 小微企业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赵振洋 赵暄晔 王怡然
自2015年实施新《预算法》以来,我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不断扩大,有效拉动了社会投资,发挥了补短板、增后劲的重要作用。本文在分析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绩效管理先进经验的基础上,针对目前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绩效管理中仍存在的问题,提出“PPDCA”模式,即观念(Perception)、目标(Purpose)、评价(Design)、监管(Check)和反馈(Act)的专项债券项目资金绩效管理优化路径,以提高我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的资金绩效管理水平。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陈胜军 郭晓风
科技创新是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实现创新驱动发展,适应和引领新常态的根本路径。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都是科技创新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单一的财政手段或单一的金融手段都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绩效,财政工具与金融工具互相取长补短、协调配合,共同支持科技创新,成为科技政策的主流范式。江苏在财政协同金融支持科技创新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和制约因素。因此,必须以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为契机,系统探索财政协同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总体思路、基本路径与推进策略。
关键词:
科技创新 财政政策 金融政策 协同作用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南昌中心支行课题组 张智富
本文以政府引导基金为例,通过在江西省内开展调研,重点探讨金融风险与财政风险的协同管理问题。调研发现,江西省政府引导基金面临风险呈现一些主要特征,例如:资管计划成为主要资金来源,银行理财资金曲线入市;银行信贷业务表外化加速,融资方的资金池现象明显;债务融资作用被过度强调,融资平台杠杆率快速上升;地方财力被加速透支,财政风险可能转化为金融风险;融资方"明股实债"情况突出,后续债务偿还压力大。对其深层次原因进一步分析表明:基金设立缺乏整体规划,资金使用效率和引导效果不理想;民间资本参与度低,面临社会募资压力大和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连平
从政策考量来说,经济稳中求进.首先是要稳,稳得住才可能进。要达到这个目标.各个方面的政策都需要协同起来2017年,全球经济复杂多变,美欧经济犹如栖身于"黑天鹅湖"中,不确定性骤然增多。鉴于房地产投资回落,制造业投资低位徘徊和出口前景不明朗.2017年中国经济仍有一定的下行压力。如此复杂的外部环境和内部运行状态,尤其需要加强宏观管理和调节,有针对性的和有力度的政策至关重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