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572)
- 2023(8162)
- 2022(7245)
- 2021(6713)
- 2020(6098)
- 2019(13884)
- 2018(13669)
- 2017(27091)
- 2016(15077)
- 2015(16908)
- 2014(17099)
- 2013(17015)
- 2012(16229)
- 2011(14514)
- 2010(14672)
- 2009(13554)
- 2008(13842)
- 2007(12960)
- 2006(10824)
- 2005(9829)
- 学科
- 济(60210)
- 经济(60141)
- 管理(43239)
- 业(39794)
- 企(32215)
- 企业(32215)
- 方法(31417)
- 数学(28068)
- 数学方法(27811)
- 财(20576)
- 农(15859)
- 中国(15312)
- 学(13480)
- 制(12079)
- 地方(11891)
- 务(11833)
- 财务(11812)
- 财务管理(11776)
- 企业财务(11260)
- 业经(11045)
- 贸(10705)
- 贸易(10705)
- 易(10387)
- 融(10336)
- 金融(10333)
- 农业(10222)
- 银(10175)
- 银行(10151)
- 行(9539)
- 和(9229)
- 机构
- 大学(217141)
- 学院(215997)
- 济(88229)
- 经济(86342)
- 管理(81247)
- 研究(72587)
- 理学(70041)
- 理学院(69214)
- 管理学(68006)
- 管理学院(67570)
- 中国(55165)
- 科学(45244)
- 京(45137)
- 财(44918)
- 农(38957)
- 所(37932)
- 财经(35182)
- 研究所(34328)
- 中心(34271)
- 业大(33176)
- 江(32356)
- 经(31935)
- 农业(30973)
- 经济学(28198)
- 北京(28176)
- 范(27388)
- 师范(27100)
- 财经大学(26252)
- 州(26057)
- 经济学院(25741)
- 基金
- 项目(142662)
- 科学(111298)
- 基金(103418)
- 研究(102607)
- 家(90504)
- 国家(89767)
- 科学基金(75813)
- 社会(64423)
- 社会科(61124)
- 社会科学(61103)
- 省(55899)
- 基金项目(54778)
- 自然(49163)
- 教育(48087)
- 自然科(47999)
- 自然科学(47981)
- 划(47460)
- 自然科学基金(47149)
- 资助(43196)
- 编号(41664)
- 成果(35168)
- 重点(32538)
- 部(32394)
- 发(30038)
- 创(29393)
- 课题(28818)
- 性(27972)
- 科研(27906)
- 教育部(27634)
- 创新(27575)
共检索到3139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秦龙
地方政府债券流动性已有研究主要使用成交量、换手率等交易活动类指标,缺乏价格类指标分析,难以全面量化评价流动性状况。本文使用2009年10月至2020年12月期间银行间债券市场逐笔成交数据,综合运用交易活动类指标和价格类指标,构建地方政府债券流动性指数。基于对该指数现状和历史走势的分析以及与国债、政策性金融债的对比分析,本文指出地方政府债券流动性近年来在稳步提高。未来应坚持市场化导向,通过完善发行机制、丰富投资者结构、提高信息披露质量、健全税收制度和监管要求等措施继续提升流动性,促进地方政府债券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吴冬雯 邵威 贾赢 陈航
随着地方政府债券存量的扩大和各项交易配套制度的逐渐完善,地方政府债券市场流动性不断提高。2016年,地方政府债券现券交易量同比增长6.39倍,质押式回购交易同比增长78.41%,买断式回购交易同比增长5.69倍。2016年我国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规模同比增长57.65%,其中,新增债券增长了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吴冬雯 邵威 贾赢 陈航
随着地方政府债券存量的扩大和各项交易配套制度的逐渐完善,地方政府债券市场流动性不断提高。2016年,地方政府债券现券交易量同比增长6.39倍,质押式回购交易同比增长78.41%,买断式回购交易同比增长5.69倍。2016年我国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规模同比增长57.65%,其中,新增债券增长了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周智 周春喜 刘德戟
新预算法和国务院43号文出台以后,地方政府债券已成为地方政府的一种重要融资方式,随着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规模不断扩大,其流动性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地方政府债券流动性的现状,探讨影响我国地方政府债券流动性的主要原因,从地方政府债券产品设计、参与者主体、市场微观结构、交易机制等角度提出了提高地方政府债券流动性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地方政府债券 债券市场 流动性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周智 周春喜 刘德戟
新预算法和国务院43号文出台以后,地方政府债券已成为地方政府的一种重要融资方式,随着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规模不断扩大,其流动性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地方政府债券流动性的现状,探讨影响我国地方政府债券流动性的主要原因,从地方政府债券产品设计、参与者主体、市场微观结构、交易机制等角度提出了提高地方政府债券流动性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地方政府债券 债券市场 流动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玮
文章从三个方面对地方政府债券进行了探析,在揭示我国现阶段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必要性的基础上,分析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的理论及现实可行性,并对其改革路径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
地方政府债券 乘数效应 信用评级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徐明亮
发行地方政府债券是发达国家发展地方经济和地方公益事业最重要的手段之一,而我国《预算法》规定地方政府不得发行债券。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加速发展,地方基础设施建设和地方公益事业需要大量资金支持,而财政资金和信贷资金不能完全满足其需求,因此,有选择地开放地方政府债券市场正当其时。本文从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的必要性入手,分析了在我国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的可行性,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高艳 胡婷婷
近年来,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规模的快速增长引发了人们对其安全风险的担忧。地方政府发债规模如何调适是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维护经济高水平安全的关键所在。基于卢因的力场理论,本文构建了PMR模型分析发债规模问题,认为由压力场、动力场构成的驱动力和由阻力场构成的抑制力形成发债规模的“适时”调适逻辑,而统筹发展和安全原则构成发债规模的“适度”增长逻辑。场域逐渐变化和力量不断博弈,必然要求“适时”“适度”进行发债规模调适,以达到力场的动态平衡。因此,发债规模调适要根据力场变化审“时”度势、应“时”而动,基于力场平衡调至“适度”、严防“过度”。
关键词:
地方政府债券 政府债务 力场 规模 调适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时炜 王大树
地方政府债券的发行对经济的影响涉及宏观、微观、金融、财政、区域发展等多个层面。其在缓解地方财政困难的同时也可能助长地方政府负债冲动,对中央财政的影响则取决于地方政府自身的偿付能力及发债规模的控制。在微观层面,地方政府债券的发行会促进地方性公共品的供给,同时也有利于实现公共品受益的代际公平;在宏观层面,有助于克服利用外资的本币化倾向,规避汇率风险问题。此外,地方政府债券的推出也有助于完善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取决于发债地区的选择标准。在推出地方债券的同时,必须通过审慎的管理来防范其风险。
关键词:
地方政府债券 地方债务 地方财政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张雪莹 王玉琳
以城投债信用利差与民营企业债信用利差数据为样本,本文采用短时窗事件研究法及面板回归模型,考察地方政府债务治理政策出台背景下,政府隐性担保对债券信用利差影响效果的变化。结果显示:政府隐性担保能够显著降低城投类债券的信用利差;而且债券主体信用评级越低,城投债信用利差低于民营债信用利差的程度越大,政府隐性担保对于债券信用利差的降低效果越明显。在地方政府债务治理政策颁布的初期,市场对于"城投债具有政府隐性担保性质"的信仰预期并未出现明显的弱化,隐性担保对城投债信用利差的降低程度甚至有扩大的迹象。但随着地方政府债务治理政策的逐步推进和落实,政策叠加效应开始显现,政府隐性担保对城投债信用利差的降低效果减弱。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安国俊
政府债务管理的关键是建立具有高流动性的二级市场。影响政府债券市场流动性的因素包括产品设计、市场结构、交易机制、信息披露和税收等问题。提高市场流动性的途径包括交易的竞争性结构,将税收对流动性的负面影响最小化,提高交易信息的透明度,标准化交易和清算操作,市场参与者的多元化,确定核心资产,满足基准债的市场需求,完善回购市场和衍生工具市场的功能,培育机构投资者,充分的市场监管等。
关键词:
政府债务管理 债券市场 流动性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陈建宇 张谊浩
本文基于政府债券规模和流动性的双重视角,构建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研究二者对实体经济发展和金融风险变量的影响。研究显示:政府债券规模的增加促进了投资,刺激了产出和劳动供给,但过度扩张对实体经济也带来"挤占投资"和物价上升、消费下降等负面效应,同时通过债券作为金融资产的特性向金融部门蔓延并形成金融风险集聚;政府债券流动性增强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投资,促进了物价稳定,但也存在"挤占消费"和引起经济波动等负面效应;而政府债券流动性的提升有利于缓释金融风险,对实体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有益,但流动性过高也会带来系统性金融风险集聚。本文从促进政府债券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协同发展、总量和结构合理匹配、政府债券与实体经济有机契合、政府债券流动性管理与金融供给侧密切衔接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政府债券 债券规模 流动性 逆周期调节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秦龙
自2014年地方政府债券推出以来,地方政府债务信息披露质量显著提高,对于化解债务风险、推动财税体制改革发挥了积极作用。通过借鉴已有文献,结合财政部最新办法要求,构建我国地方政府债务信息披露指数,对整体和各发行主体的信息披露水平进行量化评价。通过对信息披露指数及各分项指标的分析,发现在债券存续期披露、专项债项目披露等方面存在普遍性问题,各地信息披露质量也存在较大差异。基于此,对进一步提高地方政府债务信息披露质量提出若干建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付莉 王訸
与2000年左右国有企业债务处置不同的是,本次地方政府的债务处置采取了首先进行债券化的方式,这是我国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一项创新。本文的目的是对这项创新应用进行理论解释,着重回答这样一个基本问题:地方政府债务债券化是否是帕累托改进的?能否促进社会福利提高?本文首先对Qian和Roland(1998)的预算约束模型进行形式化,在此基础上引入区域产业结构、土地资源、地方政府积极程度及地方政府破产成本等因素,通过一个多期局部均衡模型,探讨地方政府项目收益、预算约束规则与社会总福利的关系。我们发现:硬约束条件下的地方政府项目收益大于软约束条件;硬约束条件下的社会总福利大于软约束条件,而对于硬约束内部分类,本文区分了一般硬约束与严格硬约束,两种情况下社会总福利的大小与地方政府税收、政府积极程度、土地禀赋等因素有关;引入地方政府的破产成本之后,为了避免地方政府破产而引发极大的政府信用危机,在经济新常态与房价滞涨时期,一般硬约束而非严格硬约束可能是地方政府防范破产成本发生的最优选择,这也与财政部近期开始允许新增地方政府债券可用于偿还存量债券债务的政策实践相一致。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程燕婷
目前,今年的2000亿元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工作已经顺利完成。尽管此次地方政府债券在一级市场上的发行进行得比较顺利,但在二级市场上却遭到投资者的冷遇,首期地方债——新疆债上市首日成交低迷,迅速跌破发行面值,其后上市的大量地方债基本上未能摆脱这一厄运。地方债在二级市场上集体遇冷意味着投资者的不认可,对于地方政府债券的持续发行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值得深入思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