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484)
- 2023(3664)
- 2022(3375)
- 2021(3258)
- 2020(3082)
- 2019(6925)
- 2018(7220)
- 2017(14882)
- 2016(8360)
- 2015(9641)
- 2014(9807)
- 2013(9677)
- 2012(9460)
- 2011(8574)
- 2010(9049)
- 2009(8738)
- 2008(8882)
- 2007(8438)
- 2006(7619)
- 2005(7109)
- 学科
- 济(33130)
- 经济(33090)
- 管理(24405)
- 业(19703)
- 方法(17430)
- 数学(15499)
- 企(15388)
- 企业(15388)
- 数学方法(15158)
- 财(12164)
- 中国(11232)
- 制(9337)
- 银(8308)
- 银行(8299)
- 行(7933)
- 农(7817)
- 贸(7410)
- 贸易(7403)
- 易(7251)
- 学(7078)
- 家(6896)
- 融(6808)
- 金融(6807)
- 国家(6620)
- 财政(6265)
- 出(6020)
- 度(5487)
- 制度(5485)
- 税(5440)
- 业经(5401)
- 机构
- 大学(127411)
- 学院(125676)
- 济(52378)
- 经济(51118)
- 管理(46710)
- 研究(41195)
- 理学(39164)
- 理学院(38747)
- 管理学(37964)
- 管理学院(37721)
- 中国(35142)
- 财(30342)
- 京(28416)
- 科学(23859)
- 财经(22864)
- 所(21605)
- 经(20463)
- 中心(19405)
- 北京(19072)
- 研究所(18958)
- 江(18804)
- 农(17264)
- 经济学(16903)
- 财经大学(16815)
- 业大(15764)
- 州(15744)
- 经济学院(15424)
- 范(15405)
- 师范(15266)
- 院(14691)
- 基金
- 项目(71522)
- 科学(54670)
- 研究(53763)
- 基金(50683)
- 家(43318)
- 国家(43004)
- 科学基金(35699)
- 社会(32718)
- 社会科(31068)
- 社会科学(31060)
- 省(26574)
- 基金项目(25599)
- 教育(25068)
- 资助(23378)
- 划(22995)
- 编号(22658)
- 自然(21956)
- 自然科(21419)
- 自然科学(21412)
- 自然科学基金(20974)
- 成果(20625)
- 部(16909)
- 课题(15732)
- 重点(15701)
- 发(14919)
- 项目编号(14460)
- 教育部(14364)
- 性(14182)
- 创(13821)
- 人文(13650)
共检索到1978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陈志勇 庄佳强
本文从评级思路、评级要素、评价指标等方面就国际主要评级机构对地方政府信用评级方法进行比较分析。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从地方经济发展水平、财政能力和城投债管理三个方面对我国省级地方政府信用状况进行评价。进而从增强数据可及性、统一债务核算口径、改革政府预算制度和提高财政信息透明度四个方面提出提高我国地方政府信用度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地方政府信用评级 城投债 预算体制改革
[期刊] 征信
[作者]
高明
地方政府是一个国家对限定区域内提供公共服务和进行社会管理的政府组织的总和。地方政府可以通过发债进行融资,因此,地方政府也成为一类特殊的被评级对象。对地方政府信用评级方法进行国际比较分析,梳理总结评级思路、评级方法及其特点,可以为我国地方政府债券发展和信用评级体系建设提供有益启示。
关键词:
信用评级 地方政府 地方政府债券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闫明 顾炜宇
我国地方政府信用风险评级体系构建是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基础工程,但有说服力的评级体系尚未形成。我们认为地方政府评级不仅要考虑在评级模型中对违约概率直接相关的地方政府财政收入指标、地方政府财政支出指标与地方政府债务指标,同时还要考虑对评级模型中关键要素未来发展趋势产生重要影响的宏观经济政策指标、地方经济发展状况指标、地方政府治理水平、地方政府公共产品投融资模式选择等内容。另外,笔者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聚类分析方法,在专家意见和2013年国家统计年鉴数据基础上,确定了指标权重和评级标准。
关键词:
地方政府 信用风险 评级 指标 权重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张凯云
新预算法修订后,赋予了地方政府适度举债权限,建立起规范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地方政府自2015年起全面开启债券自发自还工作。2015年,34个省市政府共计发行地方政府债券超3.8万亿。本文首先阐述了当前我国地方政府评级的总体情况,分析了2015年全年地方政府发债的期限、结构、利率、评级结果等情况,然后对比了国内外知名评级机构对地方政府评级的思路与要素,分析我国地方政府发债信用评级存在的不足,最后提出完善我国地方政府信用评级的建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陈国绪
2014年4月份先后发布的《2014年财政预算报告》及《预算法草案》三审稿,最终赋予了地方政府适度发债的权限,地方政府债券即将推出。报告指出,将建立地方政府信用评级制度,作为地方政府债券发行的防火墙。对此各方赋予各种期待,希望通过该制度实现两方面目标:第一,服务于中央政府对于地方政府发债的限额控制与考核问责;第二,服务于市场对于地方政府债券的风险识别与价格确定。本文分析了我国推出地方政府债券可能面对的困境以及现行地方政府信用评级制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制定明确的地方政府信息披露制度、建立两套并行的地方政府信用评级制度、逐步实现融资平台与隐性担保的退出以及改变市场主体级别竞争的成本与收益等建议。
关键词:
地方政府债券 信用评级 隐性担保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禄丹
有效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的紧迫性凸显健全我国地方政府信用评级体系的重要性。目前,国内外地方政府信用评级模型均为“收入导向型”。笔者从地区异质性和极值情景、信用等级迁移矩阵、评级结果区分度的区域分析、各地区发行利率和利差统计等角度论证了我国地方政府信用评级从“收入导向型”向“支出导向型”转型的必要性。继而通过定量分析方法构建起“支出导向型”地方政府信用评级模型,并以500个地方政府作为样本,从省、市、县三个行政层级及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个地理区域层面实证分析得出由“收入导向型”向“支出导向型”转型后,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地方政府信用评级结果将有所抬升,大幅度缩小与东部地区地方政府评级结果的差距,导致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地方政府在债券市场融资成本的大幅度降低(以2022年为基数,可节约27.21亿元融资成本),进而导致全国地方政府融资格局的改变,更好地发挥债券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苏英
文章对体制不同的发达经济体——美国、日本的地方政府债券的评级思路与方法进行了简要评析,对我国现实中的地方政府债券的评级状况进行了简要介绍,对符合我国国情的科学的地方政府债券信用评级思路和方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地方政府债券 信用评级 美国 日本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程晨 肖乐鸣 张继强
地方债无实质信用风险,按照国债收益率上浮发行,但2020年11月以来,受政策推动和区域金融资源丰富度影响,地方债上浮利差分化程度增加。文章指出,地方债信用评级主要从政府综合实力和债券偿债风险两个维度出发,需注意地方政府综合实力的差异,及区域金融资源分布的不均衡。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高明
地方政府是一类特殊的信用评级对象。本文以国际经验为鉴,对地方政府信用评级方法及评级结果质量检验方法进行总结和梳理,并就完善我国地方政府信用评级机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评级机构一般基于地方经济状况、地方财政状况、地方政府债务、地方政府管理与治理效率、主权因素与体制框架五个方面评价要素,对地方政府信用级别进行评定。信用评级结果的质量可从准确性和稳定性两个方面进行检验。评级对象的实际违约风险与评级结果相符程度越高、观察期内评级对象信用级别发生变化的概率越小,信用评级结果的质量也就越高。为了完善我国地方政府信用评级机制,要推动评级机构积累、完善信用评级数据库,提升评级透明度,探索可操作性较强的评级质量检验方法,规范评级行业发展,引导评级机构以投资者服务为核心、不断提高评级质量。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王芳 梁淑华
2014年起我国开展的地方政府债券自发自还,对地方政府债券的信用评级提出了要求,然而我国现有的政府会计系统无法充分满足评级机构对政府资产、负债和收支等会计信息的需求,制约了地方政府债券信用评级工作的开展。为此,本文从依据可变现性和流动性对政府资产进行确认与分类,扩大政府负债的核算范围、确认与计量政府隐性和或有负债,引入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政府财务会计、完善地方政府收支信息,构建全面的政府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等四个方面对我国政府会计改革进行了探讨,以便为我国地方政府债券信用评级提供必要的信息,促进地方政府债券市场的健康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禄丹 秦志远 李翠翠
随着地方政府债券规模越来越大,中国防范化解债务风险的压力也随之增大。依据国际经验和中国实际情况,建立一套科学、合理和完善的地方政府信用评级体系,是中国债券市场健康发展及有效防范化解债务风险的关键。本文在总结美国、日本和印度等国家地方政府信用评级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对2022年度中国存量地方政府债券和各省份经济主体债券发行的违约率、违约损失率、发行票面利率和发行利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目前中国地方政府债券信用评级区分度明显不够,在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方面基本处于失效状态,其根本原因在于缺乏地方政府债券本身违约率检验、地方政府及其债券信息披露不充分和评级理念未与时俱进等。本文最后就中国地方政府信用评级提出若干改进建议。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林力
印度市政债市场信用评级制度的日趋完善对规范地方政府债务融资、促进本国市场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与此同时,印度市政债信用评级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如评级机构独立性受到质疑、专业的市政债违约统计与监测数据库亟待建立、信用评级信息可访问性交流平台使用效率低以及缺乏针对性信息披露要求等,在一定程度上仍影响着该市场的健康发展。印度的实践经验在规范发展我国市政债市场方面给予了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
印度 地方政府 市政债券 信用评级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应明
2015年,新《预算法修正案》正式实施,意味着地方政府债券将成为地方政府唯一的融资模式。地方政府债券信用评级作为地方政府债券市场化进程中的重要环节,其体系建设亟需完善。本文对体制不同的经济体——美、日、印三国地方政府债券信用评级体系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分析,借此为我国地方政府债券信用评级体系建设提供有益启示。
关键词:
地方政府债券 信用评级 国际经验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咏梅
近年来,我国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规模不断扩大,其融资成本对地方政府财政的影响逐步显现。以我国201 5—201 6年间发行的地方政府债券全样本对地方政府信息披露质量(财政透明度)、信用评级与地方政府债券融资成本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财政透明度提高能显著降低地方政府债券融资成本,其中政府信用评级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这说明政府信息披露质量与信用评级结果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投资者对政府债券信用风险的判断,进而影响地方政府债券融资成本。
[期刊] 征信
[作者]
张佳
介绍穆迪和标普两家国际知名评级机构地方政府评级方法的关键要素和步骤流程,并进行横向比较,结果显示:穆迪和标普对地方政府的评级都使用了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其评级考虑的主要因素大体相同,但具体处理方式有所不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中国地方政府评级体系建设的启示和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