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05)
2023(8596)
2022(7609)
2021(6832)
2020(6021)
2019(13840)
2018(13555)
2017(26428)
2016(14362)
2015(16470)
2014(16586)
2013(16565)
2012(16003)
2011(14746)
2010(15105)
2009(14308)
2008(13950)
2007(13049)
2006(11545)
2005(10367)
作者
(43018)
(36267)
(36160)
(34712)
(23040)
(17229)
(16615)
(14221)
(13577)
(12918)
(12543)
(11989)
(11643)
(11432)
(11409)
(11314)
(10843)
(10664)
(10462)
(10410)
(8996)
(8929)
(8793)
(8343)
(8285)
(8136)
(7929)
(7827)
(7277)
(7167)
学科
(83081)
经济(83005)
管理(42612)
(35317)
方法(31742)
数学(28231)
(28113)
企业(28113)
数学方法(28051)
地方(20252)
(17906)
中国(17372)
(17126)
(15820)
业经(14274)
地方经济(13193)
(12427)
(11565)
贸易(11561)
农业(11470)
(11114)
环境(11049)
(10879)
(10165)
金融(10163)
(9618)
银行(9598)
(9192)
(9185)
理论(8978)
机构
大学(221783)
学院(220054)
(103224)
经济(101255)
管理(83392)
研究(77225)
理学(71525)
理学院(70712)
管理学(69691)
管理学院(69263)
中国(57895)
(46753)
(45720)
科学(45297)
(39837)
财经(36806)
(35910)
研究所(35854)
中心(35050)
经济学(33445)
(33381)
(33250)
业大(30828)
经济学院(29954)
北京(28929)
农业(28139)
(27930)
师范(27693)
财经大学(27035)
(26663)
基金
项目(139039)
科学(109281)
基金(101830)
研究(101415)
(87756)
国家(87061)
科学基金(74155)
社会(66782)
社会科(63211)
社会科学(63190)
基金项目(53868)
(53359)
自然(46157)
教育(45934)
自然科(45003)
自然科学(44987)
(44522)
自然科学基金(44214)
资助(42093)
编号(40471)
成果(33908)
(31701)
重点(31053)
(30799)
(27857)
国家社会(27835)
课题(27594)
教育部(27412)
人文(26676)
科研(26382)
期刊
(120237)
经济(120237)
研究(68228)
中国(40357)
(37499)
学报(32639)
(32127)
科学(30274)
管理(29591)
大学(24561)
学学(23385)
农业(21125)
经济研究(20423)
财经(19696)
(19679)
金融(19679)
技术(18322)
教育(17277)
(17014)
业经(16921)
问题(15838)
技术经济(13140)
(12090)
统计(11953)
世界(11220)
(11120)
商业(10747)
理论(10599)
(10420)
经济问题(10145)
共检索到3325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赵春玲  胡建渊  
具有相对独立经济利益且拥有充分经济活动自主权的地方政府具有理性“经济人”的特征。在经济决策过程中总是从本地区的经济利益出发 ,以本地区利益最大化为目标 ,选择最有利于本地区经济发展的策略 ,而这个策略就是地方保护主义。由于地方政府的地方保护行为破坏了市场的统一性 ,影响了宏观经济的发展 ,所以我们必须加强中央政府的政治权威 ,保证国家整体经济的协调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昭  刘湘勤  
针对我国乡镇工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环境恶化问题,结合我国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体制的现状,本文通过建立一个地方政府利益博弈模型对乡镇区域环境污染严重,治理不足的制度根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地方政府利益竞争导致的对经济增长的过度关注是导致我国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的制度根源。据此,我们认为解决我国的环境问题不仅需要建立相应的经济激励机制,从根本上解决不合理的政绩考评体系、乡镇企业的模糊产权等体制问题可能更加重要。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汪伟全  
地方政府竞争是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的现象,但其机会主义行为却严重破坏了竞争秩序。以博弈分析的视角横向分析地方政府竞争中出现的基础设施的重复建设、优惠政策的过度供给等机会主义行为;纵向分析其在制度创新、财政上缴、经济增长速度等博弈中的机会主义行为,得出机会主义行为产生的前提条件、发生的主要领域、其对竞争秩序的侵损以及必须对其规制等若干结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宏伟  
市场经济发育的不平衡性是地方保护主义存在的根本原因由于经济制度结构从根本上决定了经济活动主体的行为方式,因此市场经济发育的不均衡性和不完善性也就从根本上引发了不同地区维护自身局部利益的地方保护主义行为。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许颖  
笔者通过数据实证分析了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中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基础设施投资行为上发生的变化,并且用博弈模型解释了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政府投资行为适应性的结果,探讨了中央政府如何通过最优基础设施投资补贴率来加强投资调控能力和提高投资调控效率;特别指出了在中央政府支配资金相对不足的情况下,实现基础设施投资最优的方法与途径,并给出相关投资政策措施的理论解释和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李军杰  
本文围绕我国经济转型期相对“软化”的制度约束环境、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以及地方政府间“准联邦式”竞争关系这三条分析线索,应用“激励变异”和“代理变异”两个概念,结合中国改革路径的渐进式特点,对地方政府经济行为的变异进行描述、分析和概括。基本结论是:转型期地方政府所面临的相对“软化”的制度约束环境导致其产生激励变异;缺乏微观主体有效监督和约束的上下级政府间直接的委托—代理关系导致其产生代理变异;“准联邦式”政府间竞争强化和放大了地方政府上述行为的变异程度。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尚宇梅  
经济适用房由于建设用地划拨、政策的不完善、退出机制的不健全、居民住房档案和收入信息系统不健全而无法准确界定住房保障对象等原因,使得地方政府由于局部利益的诱惑,以中央政府的行为预期作为自己行为的出发点,存在与中央政府的博弈。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胡均民  
入世之后,我国各产业将面临着国际市场的巨大冲击和挑战,可是由于我国内统一大市场尚不完善,不少地方仍然对其某些弱势产业实行封闭式保护,而且这种地方保护主义与日俱增。本文就地方保护主义形成机理进行博弈分折,并据此提出地方政府的施政目标。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阳国亮  何元庆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进一步推进国内统一市场的建设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我国地方保护主义的存在不仅违背了世贸组织的规则,而且不利于地方经济的长远发展,阻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关山  党晓捷  田军  
在我国经济体制中,“条块”矛盾一直是个十分突出的问题,而“块块”问题又是一个清晰度相当低的问题。我们认为,解决“条块”矛盾首先要对“条块”特别是“块块”的基本格局、内在功能、行为特点有一个透彻的了解,这就需要进行实证性分析。本文力求作一些初步的尝试。一、地方政府传统经济行为的性质和基本模式为了清楚地阐明地方政府传统经济行为的模式,首先耍弄清地方政府究竟代表着什么。这里我们将采取“条块”对比的方式进行分析,而且基本用“块块”代称地方政府。“块块”首先代表着地区的利益,而且是本地区利益的最高代表。“条条”则代表着部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红  
当前,城市非理性扩张、房价不断攀升、土地市场秩序混乱等问题日益凸显,这离不开地方政府的土地市场行为。文章重点分析了地方政府的土地征购、出让定价、实物地租转嫁以及协议出让等行为,指出中央——地方的财政竞争以及地区之间的平行竞争是其深层次的制度根源,而中国土地制度的产权缺陷决定地方政府对土地市场的"事实垄断"为其提供了现实基础。因此,规避地方政府行为对经济的不利影响,必须明确地方政府土地市场的监管职能,深化土地市场改革,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苏明吾  
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换的制度变迁深刻地影响着地方政府的行为 ,其表现在不同体制下的地方政府行为角色、方式和效果不同 ,地方政府行为过程中有着明显的必然性和有限性特征。规范地方政府行为应该正确认识地方政府行为的性质。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李军杰  钟君  
本文运用公共选择学派理论来描述中国地方政府经济行为的政策决策和实施过程,把目前中国地方政府的公共选择过程分为初级政治市场、政策供给市场和政策执行市场三个部分,通过论述中国地方公共选择过程中现实存在的“铁三角”关系,以及在片面政绩评价标准的激励下地方政府本身固有的有限理性和追求垄断租金最大化的冲动,揭示了各种经济过热背后的深层次的地方政府决策体制中的设计缺陷,并提出了克服相关缺陷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史淑桃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因为缺乏利益基础和独立的权力,地方政府也就缺乏制度创新和发展经济的内在动力。在经济体制改革初期,地方政府是制度的供给者和需求者,从而推动制度创新和经济增长。在当前转轨时期,地方政府扮演了上级政府的下级执行机关与区域经济的组织者、经济管理主体与经济利益主体的双重角色。其双重角色的困惑,造成了经济行为的扭曲。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夏杰长  曹红辉  
本文提出了判断经济过热的三个标准:经济增长是否超过了潜在经济增长率?经济增长是否遇到资源环境的约束?经济运行是否面临通胀的压力和不良贷款的增加的风险?本文认为地方政府在本次经济过热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要实现国民经济稳定持续发展,根治经济过热的顽症,关键是制度创新,遏制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