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43)
2023(12106)
2022(10263)
2021(9119)
2020(7256)
2019(16533)
2018(16397)
2017(30473)
2016(16953)
2015(18962)
2014(19380)
2013(19034)
2012(18158)
2011(16638)
2010(17100)
2009(15584)
2008(15092)
2007(13893)
2006(12698)
2005(11775)
作者
(50592)
(41973)
(41840)
(39830)
(26734)
(20206)
(19124)
(16482)
(16142)
(15418)
(14552)
(14175)
(13783)
(13395)
(13206)
(12874)
(12512)
(12367)
(12136)
(11986)
(10945)
(10381)
(10225)
(9795)
(9550)
(9503)
(9362)
(9359)
(8670)
(8433)
学科
(91290)
经济(91219)
管理(46922)
(38835)
(29626)
企业(29626)
地方(27322)
方法(27293)
中国(25183)
数学(23468)
数学方法(23238)
(21176)
业经(18916)
(18086)
环境(17393)
(17225)
地方经济(16221)
农业(14808)
(13992)
(13513)
(12994)
金融(12993)
(12741)
银行(12711)
(12356)
(11964)
贸易(11952)
(11946)
理论(11783)
(11393)
机构
学院(246206)
大学(242507)
(108419)
经济(106112)
研究(91727)
管理(87954)
理学(73351)
理学院(72427)
管理学(71281)
管理学院(70812)
中国(69478)
科学(54926)
(52926)
(49760)
(47515)
研究所(42365)
(41630)
中心(40966)
(40569)
财经(37536)
业大(34723)
(34545)
北京(34240)
师范(34196)
(33739)
经济学(33657)
(33009)
(32161)
农业(31963)
(29958)
基金
项目(152882)
科学(118825)
研究(115344)
基金(106262)
(92027)
国家(91192)
科学基金(76868)
社会(73020)
社会科(69256)
社会科学(69235)
(63132)
基金项目(55597)
教育(52436)
(51526)
编号(47230)
自然(46079)
自然科(44872)
自然科学(44861)
自然科学基金(44018)
资助(43291)
(39870)
成果(39187)
重点(35198)
课题(34848)
(32657)
发展(32291)
(31746)
(31350)
国家社会(29954)
创新(29428)
期刊
(137516)
经济(137516)
研究(81665)
中国(59248)
(38968)
(38623)
学报(36027)
管理(34242)
科学(33858)
教育(32171)
大学(27498)
农业(26352)
学学(25635)
(24847)
金融(24847)
技术(24300)
经济研究(22260)
业经(21433)
财经(18990)
问题(17040)
(16632)
技术经济(14051)
(13989)
图书(12580)
(12547)
统计(12389)
世界(12053)
商业(11855)
资源(11664)
(11547)
共检索到4015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何文盛  何忍星  
为了持续深化预算绩效管理改革,需进一步认识预算绩效管理的本质,探究影响预算绩效管理的关键因素。本文通过对中西方国家绩效预算和预算绩效的发展过程分析,明确中国的预算绩效管理本质上是一种政府管理工具,除了优化财政资源配置,更重要的目的是改善与提升政府治理方式和效能。由于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的系统性,本文基于“技术-组织-环境”(TOE)模型,构建了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影响因素框架(BPM-TOE),并以我国西部地区G省和Q省为例,分析了技术、组织和环境这三种关键因素对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的影响机理。BPM-TOE框架基本囊括了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的各种关键因素,但两省较少提及绩效评价方法和社会公众的影响。今后需重点关注预算绩效管理的改革效果如何衡量、各因素的影响程度如何判断、促进改革的长效机制有哪些以及如何发挥作用等问题。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海平  蒋欢  
与股份制改造并上市后的三大国有商业银行和13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相比,地方性的金融机构在内部治理结构建设、外部监督等方面要逊色很多,因此未来不良资产的发源地很可能不是全国性的商业银行,而是地方性商业银行,且地方政府的干预将是不良资产产生的主因。在区域金融体系建设中如何规范地方政府的行为,是促进区域金融健康发展、防范区域金融风险的重点之一。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孙健  柳文杰  
低碳经济是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也将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主流模式。如何有效地实现到2020年"减碳40~50%"以及成功实现向低碳经济的转型,对我国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西方发达国家在发展低碳经济过程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治理是它们成功的普适性选择,但治理途径因国而异。文章在分析当前我国面临的低碳压力和比较不同治理模式的基础上,认为网络化治理是实现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理想路径。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米国芳  
结合中国火电企业发展的特点,采用理论分析、专家咨询和经验选取相结合的方法,从低碳经济、低碳生产、低碳社会、低碳环境和低碳资源五个方面构建了火电企业低碳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设置了火电企业低碳经济发展的基准情景、受挫情景和低碳情景;构建了三种情景下火电企业低碳经济发展的IAHP-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以托电企业为实例,运用此评价模型对该企业三种情景下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预测评价,得出托电企业的三种情景在模拟期间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得分都是一直上升的。最后,对于各模拟期内如何实现低碳情景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跃  王文涛  范英  
目前,围绕低碳经济及其区域评价的研究很多,有必要对其进行系统梳理。本文回顾总结了国内外关于低碳经济概念的研究成果,将其划分为广义上的"目标性定义"和狭义上的"手段性定义",对这两类概念进行了深入辨析,发现较之于广义"目标性定义",狭义视角下的低碳经济概念对目前开展的区域低碳发展评价指导意义更强。进一步地,全面梳理并剖析了区域低碳经济评价的研究现状,发现目前的研究存在三方面局限:①区域节能减排效率、潜力评估不足以覆盖低碳发展的全部内容;②现有低碳经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存在一定片面性;③现行常权模式下的综合评价模型不能有效考察低碳发展要素间的均衡协调性,致使评价结果存在不可靠之处。据此,提出将区域节...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卫华  李小立  孟海燕  
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对2005~2011年冀中南地区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定量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冀中南地区低碳经济的发展水平整体上呈逐年提高的势头,其中邯郸市的经济发展水平最佳。目前,冀中南地区整体水平由早期的超高碳经济已转变为中碳经济阶段,表明冀中南地区在向着低碳经济发展方向转变,而且预测该地区于2015年始正式步入低碳经济时代。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裴雪姣  谈尧  
为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经济体的低碳发展转变已成为国际共识,而城市作为地区经济发展的实现载体和碳排放的重要单位,是中国低碳发展的重点所在。科学合理的低碳经济评价可以综合反映城市低碳发展的进展程度和存在问题与差距,目前的相关研究已取得了较多进展,但仍存在诸多不足,更为细致和深入的研究有待进行,以促进统一的较为完善和成熟的评价体系和机制的形成,从而为国家和省市的低碳发展决策提供依据和支持。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刘立志  孙启明  韦结余  
本文利用1978-2010年我国西部地区12个省市区的统计数据,测算了我国西部地区的资本、劳动力和TFP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结果显示:我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主要源于资本投入,由于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太大,因此TFP呈现相对平稳下降趋势,TFP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还不是很明显。本文又进一步分析了投资、劳动力及产业转移对西部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作用,提出了西部地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谢志祥  秦耀辰  沈威  荣培君  
通过构建低碳经济发展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DEA模型和Malmquist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对2000—2014年我国31个省级区域的低碳经济发展绩效进行静态和动态评价,在此基础上借助Tobit回归模型分析低碳经济发展绩效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2000—2014年我国低碳经济静态绩效发展水平不高但省际差异显著,纯技术效率得分是造成低碳经济发展绩效静态差异的主要原因;②低碳经济发展绩效不同类型区之间的集聚态势减弱,各类型区向着相互掺杂的态势发展并在空间格局上初显出"大杂居、小聚集"的分布特征;③2000—2010年中国低碳经济发展动态绩效增长明显,2010—2014年则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十余年间中国低碳经济动态绩效变化实现了主要由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推动向技术进步推动的转变;④我国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低碳经济发展绩效动态变化差异较大,掣肘低碳经济发展动态绩效变化的因素随研究时段、地区的变化而变化;⑤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和碳排放总量始终是影响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绩效的主要原因,其它因素也影响着低碳经济发展绩效的变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谢志祥  秦耀辰  沈威  荣培君  
通过构建低碳经济发展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DEA模型和Malmquist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对2000—2014年我国31个省级区域的低碳经济发展绩效进行静态和动态评价,在此基础上借助Tobit回归模型分析低碳经济发展绩效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2000—2014年我国低碳经济静态绩效发展水平不高但省际差异显著,纯技术效率得分是造成低碳经济发展绩效静态差异的主要原因;②低碳经济发展绩效不同类型区之间的集聚态势减弱,各类型区向着相互掺杂的态势发展并在空间格局上初显出"大杂居、小聚集"的分布特征;③2000—2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天珞  
发展低碳经济是基于对全球气候变暖危及全人类生存的人文关怀,也是响应"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为保护全球气候作出新贡献"的重要举措。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在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后者是解决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技术约束和结构约束的必由之路。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赵春盛  
地方政府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政治支持系统。政府间关系制度安排、地方资源禀赋、地方治理网络、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程度是影响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地方政府在所述发展因素的形成和优化过程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唐龙  
政府主导型经济发展方式曾是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关键体制机制。由于政府改革的滞后,这种政府主导型经济增长机制已成为当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性制度约束。政府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起着"双刃剑"的作用,能否对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生正向激励,关键还在于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各项举措落实到位的体制机制:科学定位政府经济管理的领域和宏观调控的方式;推进大部制改革;科学地设计政府和政府官员绩效考核指标;改革审批经济体制;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的价格形成机制;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蕊  庄士成  
循环经济是21世纪人类经济行为的重大转变,是确保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手段。推行新的经济模式,既需要公众的积极参与,也不能缺少政府的大力推动。公众参与对于循环经济十分重要,缺少公众参与,循环经济难以实施。但在循环经济尚未成为全社会共同理念,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生态环境形势日趋严峻的今天,政府行为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将重点讨论循环经济与公众参与的基本关系,说明公众参与在发展循环经济、建立节约型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政府在循环经济中应发挥的功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