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61)
- 2023(13665)
- 2022(11560)
- 2021(10737)
- 2020(9280)
- 2019(21144)
- 2018(20966)
- 2017(41387)
- 2016(22720)
- 2015(25505)
- 2014(25372)
- 2013(25195)
- 2012(23648)
- 2011(21106)
- 2010(21505)
- 2009(20178)
- 2008(20490)
- 2007(18859)
- 2006(16600)
- 2005(15106)
- 学科
- 济(99315)
- 经济(99202)
- 业(92252)
- 企(82459)
- 企业(82459)
- 管理(81334)
- 方法(42208)
- 财(33749)
- 数学(33281)
- 农(33082)
- 数学方法(32951)
- 业经(31042)
- 中国(23672)
- 农业(23057)
- 务(22663)
- 财务(22632)
- 财务管理(22593)
- 企业财务(21350)
- 地方(21152)
- 制(21051)
- 策(19602)
- 技术(19451)
- 贸(18057)
- 贸易(18048)
- 和(17870)
- 易(17505)
- 划(17060)
- 理论(16977)
- 体(15028)
- 学(14681)
- 机构
- 学院(327954)
- 大学(321338)
- 济(139821)
- 经济(136930)
- 管理(132103)
- 理学(112612)
- 理学院(111483)
- 管理学(110028)
- 管理学院(109375)
- 研究(105647)
- 中国(83554)
- 财(68938)
- 京(67172)
- 科学(61384)
- 农(54131)
- 财经(53158)
- 所(52855)
- 江(52324)
- 中心(49626)
- 经(47977)
- 研究所(47133)
- 业大(45289)
- 农业(42348)
- 北京(41966)
- 经济学(41526)
- 州(41226)
- 范(40161)
- 师范(39861)
- 财经大学(38719)
- 院(37949)
- 基金
- 项目(206449)
- 科学(163845)
- 研究(156339)
- 基金(149362)
- 家(127287)
- 国家(126075)
- 科学基金(109921)
- 社会(99270)
- 社会科(94087)
- 社会科学(94060)
- 省(82479)
- 基金项目(79125)
- 教育(71029)
- 自然(69669)
- 自然科(67999)
- 自然科学(67980)
- 划(67435)
- 自然科学基金(66829)
- 编号(65013)
- 资助(60793)
- 成果(53006)
- 部(46074)
- 重点(45756)
- 发(45646)
- 创(45334)
- 课题(44321)
- 业(42117)
- 创新(41580)
- 性(40408)
- 国家社会(40127)
- 期刊
- 济(163587)
- 经济(163587)
- 研究(98336)
- 中国(62925)
- 财(58407)
- 管理(52007)
- 农(50466)
- 科学(42391)
- 学报(41933)
- 农业(34076)
- 融(32537)
- 金融(32537)
- 大学(32427)
- 教育(31114)
- 学学(30566)
- 技术(30263)
- 业经(28600)
- 财经(26710)
- 经济研究(25165)
- 经(22967)
- 问题(21749)
- 业(20667)
- 技术经济(18802)
- 贸(17644)
- 现代(16994)
- 财会(16629)
- 世界(15836)
- 商业(15757)
- 理论(14810)
- 国际(14712)
共检索到4990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王若晶
本文通过对江苏省某开发区台资企业G公司的调研,对地方政府介入罢工的策略选择及其背后的行为逻辑进行了分析。作者认为地方政府采取这种介入策略,一方面是为实现效率、公平、稳定三个目标的平衡,另一方面则是受传统行政方式的影响而形成的非正式的制度化行为。
关键词:
罢工 政府介入 策略选择 地方传统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路军
工会介入罢工处理时的自我角色定位和介入策略选择,既是理论争论热点,也是我国工会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本研究通过对相关研究的梳理和修正,提出了一个解释工会行动逻辑的三维关系分析框架,认为工会在介入罢工处理时的角色定位和策略选择取决于工会与其他三个劳动关系主体的博弈状态。同时,借助案例分析验证了本分析框架的有效性。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王金铎 王宏利
不少企业中都有这样一类员工,他们有一种心理罢工的情绪,拒绝在工作中贡献全力,做出最好的业绩。"心理罢工"意味着员工对个人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有意放弃。心理罢工的员工一般只做最必要的工作,也就是说,只做他们不得不完成的工作,而对其它的工作,就算表面上不表示拒绝,但至少在内心中感到厌烦,并且只有拖到不能再拖的时候,才会着手去做。不少企业中都有这样一类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吴振信 金玉静 王书平
石油工人罢工是引起国际油价剧烈波动的非市场因素之一。不同类型的罢工对油价的影响方式不同,罢工的不同阶段对油价的影响具有显著差异,其阶段影响多存在滞后性,同时石油工人罢工对油价影响有一种弱化趋势。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赵德淳
我国从经济体制改革以来,企业中的劳动关系出现了新变化,劳动关系日益市场化和契约化。由于劳动关系主体双方利益格局的变化,企业中的劳动争议大量增加。罢工现象作为集体劳动争议的一种最激烈形式,近年来在一些地方时有发生,直接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已引起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重视,运用法律手段解决罢工问题,是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成功经验。本文针对我国近年来出现的罢工现象,提出了罢工立法是规范集体劳动争议的最有效手段,并且构思了我国罢工立法的整体框架
关键词:
罢工,立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包明友
对于"五一国际劳动节",我们从小所受到的教育是,这是一个国际性的节日,似乎全世界的劳动者都会暂时放下工作休息一天。直到后来去国外工作我才知道,这个节日虽然称国际劳动节,但实际上,在很多国家特别是那些节假日繁多的发达国家,"五一"并不是公共假日。具有讽刺意义的是,连"五一国际劳动节"的起源地美国也不把它作为假日。自然,作为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英国的劳动者也享受不到"五一"假期。然而,今年的情况有点例外,伦敦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袁庆宏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规模和范围迅速扩大,在跨国并购后的业务整合中如何协调与被并购企业的劳资关系成为制约并购成功的重要因素。本文以中国上汽集团在收购韩国双龙汽车公司后遭遇激烈劳资冲突为案例,分析了跨国并购企业劳资关系问题的复杂成因和现实表现,为越来越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我国企业有效应对跨国并购中的劳资关系问题提供启示。
关键词:
跨国并购 劳资关系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詹小洪
如何在发展经济、注重效率的同时保证社会公平,如何倾听弱势阶层的呼声,当危机来临时,如何建立起有效的各阶层对话机制,从而避免街头抗议、冲突,各界应该未雨绸缪。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徐静
法国教师联盟呼吁教师罢工一天以反对政府收缩教育预算,减少教学职位和削减一些科目的相关经费。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王桢
据美国《纽约时报》2009年9月11报道,自8月底开学以来,美国华盛顿州肯特学区(KENT)的教师们就没有进过课堂,他们聚集在磨溪中学(Mill Creek Middle School)门口,集体抗议示威,到现在为止,40多所学校的2.6万名学生仍无法正常上课。这次教师罢工与以往不同,不是为了争取更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孟泉
罢工作为工人集体行动的主要方式,反映出工人争取利益的诉求。在我国,工人多样化的个体利益如何转化为集体利益,是在微观层面一个值得探究的命题。本文以利益转化为切入点,借助西方社会运动理论中的动员模型为基础,探讨罢工工人的利益转化问题,为研究我国工人的罢工行为提供一个微观依据。本文的结论是,我国工人的集体利益并非是自然存在的利益,而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环境之中通过个体与环境的互动而形成的。
关键词:
罢工 工人 利益转化 集体利益 个体利益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王少波
本文在对河南平顶山棉纺织集团职工罢工事件深入调研的基础上,认为引起这次罢工的主要原因在于职工利益保护机制的缺失,提出应制定有关政策和法律加强对职工利益的保护。
关键词:
国企改制 罢工 职工利益保护机制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林矗
随着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工人的经济罢工逐渐成为近代中国重要的社会和经济问题。文章基于近代中国交通基础设施不断得到改善的事实,从劳动力市场整合的角度,运用1861-1910年的省际面板数据,考察了铁路建设对经济罢工的作用效应和机制。研究表明:(1)铁路建设对工人的经济罢工具有缓解作用,铁路里程每增加1%,经济罢工发生的概率会下降50%左右;(2)铁路的兴建使得劳动力转移成本下降,从而促进了地区间劳动力要素的自由流动,进而减小了地区间的工资差异,最终缓解了经济罢工。文章所提供的历史经验为当前我国如何利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来缓解社会冲突和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
经济罢工 铁路 工资差异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徐世勇 Xiaoyu Huang 张丽华 许春燕 Anil Verma
近年来中国外资企业罢工事件不断增多,已有研究者提出的解决机制均忽视了地方党委在罢工事件处理中的积极作用。本研究选取了大连经济开发区一家经历了当地3次大罢工的日本独资制造企业为对象进行回溯性案例研究,对亲历3次罢工事件的地方党委、地方政府、地方总工会、企业工会、资方负责人和工人代表进行了半结构化访谈,并通过文档资料分析对访谈结果进行补充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外企工人罢工事件处理时存在一个地方党委领导下的四方主体、3个层级的解决机制,即地方党委领导下的地方政府与地方工会、企业工会、资方和工人之间的互动模式。该模式最高层为地方党委,中间层包括地方工会和地方政府,其中地方党委起到了领导、监督和评价的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