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097)
- 2023(14573)
- 2022(12880)
- 2021(12245)
- 2020(10173)
- 2019(23426)
- 2018(23303)
- 2017(45591)
- 2016(25082)
- 2015(27867)
- 2014(27761)
- 2013(27343)
- 2012(25374)
- 2011(22791)
- 2010(22872)
- 2009(20755)
- 2008(20224)
- 2007(17930)
- 2006(15644)
- 2005(13674)
- 学科
- 济(98049)
- 经济(97942)
- 管理(72717)
- 业(68703)
- 企(57091)
- 企业(57091)
- 方法(42092)
- 数学(35997)
- 数学方法(35533)
- 农(27857)
- 财(26632)
- 中国(25401)
- 地方(23569)
- 业经(22933)
- 学(21007)
- 制(18477)
- 农业(18435)
- 贸(17191)
- 贸易(17183)
- 易(16658)
- 理论(16393)
- 技术(16213)
- 和(15623)
- 策(15593)
- 务(15395)
- 财务(15326)
- 财务管理(15294)
- 环境(15015)
- 银(14485)
- 企业财务(14480)
- 机构
- 学院(347005)
- 大学(346590)
- 管理(139142)
- 济(137833)
- 经济(134719)
- 理学(120528)
- 理学院(119176)
- 管理学(117289)
- 研究(117061)
- 管理学院(116623)
- 中国(85635)
- 京(73935)
- 科学(72207)
- 财(65159)
- 所(58123)
- 农(54562)
- 中心(53007)
- 研究所(52876)
- 财经(51420)
- 江(51272)
- 业大(50725)
- 范(46861)
- 经(46674)
- 北京(46527)
- 师范(46483)
- 院(43045)
- 农业(42555)
- 州(41785)
- 经济学(40374)
- 财经大学(38095)
- 基金
- 项目(237290)
- 科学(186688)
- 研究(176016)
- 基金(171191)
- 家(148213)
- 国家(146955)
- 科学基金(126412)
- 社会(109714)
- 社会科(103956)
- 社会科学(103931)
- 省(92842)
- 基金项目(91249)
- 自然(82107)
- 教育(80264)
- 自然科(80155)
- 自然科学(80138)
- 自然科学基金(78679)
- 划(77961)
- 编号(72650)
- 资助(70345)
- 成果(59628)
- 重点(52615)
- 部(52284)
- 发(51239)
- 课题(50050)
- 创(49266)
- 创新(45842)
- 教育部(44826)
- 项目编号(44735)
- 科研(44713)
- 期刊
- 济(152934)
- 经济(152934)
- 研究(103792)
- 中国(64461)
- 学报(52358)
- 管理(50803)
- 农(49588)
- 科学(49533)
- 财(49129)
- 教育(39823)
- 大学(39613)
- 学学(37102)
- 农业(34497)
- 融(30125)
- 金融(30125)
- 技术(29382)
- 业经(25708)
- 财经(24301)
- 经济研究(23973)
- 经(20756)
- 问题(20198)
- 图书(19066)
- 业(17645)
- 科技(16919)
- 理论(16659)
- 技术经济(16462)
- 现代(16380)
- 版(15430)
- 实践(15263)
- 践(15263)
共检索到5070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朱艳鑫 朱艳硕 薛俊波
地方政府的产业政策因其具体性和可操作性而对产业发展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例,采用文本量化分析的方法,对我国地方政府的产业政策展开分析。经过对资料的统计分析发现,当前地方政府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集中在产业方向选择、产业政策工具运用方面。其中在产业选择上仍然存在同化现象,在政策工具运用上供给型政策偏多,需求型政策偏少,主要倾向于采取"短、平、快"的措施。在创新成为发展核心的背景下,本文认为地方政府在制定产业政策时应运用新思维,增强开放合作意识;转变职能,厘清政府边界;优化服务,营造公平竞争环境。
关键词:
产业政策 战略性新兴产业 地方政府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史俊 田志龙 谢青
本文以物联网产业三个政策制定过程为研究对象,采用纵贯研究、访谈以及内容分析相结合的定性研究方法,讨论了政府是如何进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制定。研究结果显示:政策决策者将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制定过程分割为多个子决策过程,并且在每个子决策中,通过互动形成并实施众多微观决策,同时这些互动发挥了信息获取、行动协调、行动承诺和政策承诺四种功能。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金钰 张长征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世界主要国家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重要战略。本文基于有效市场和投资者理性的假设,运用事件分析法,以IT产业为例,实证分析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对新兴产业投资价值的影响。研究发现:政策转变信息作用于资本市场,产生正反馈效应,提升产业投资价值。产业投资价值获得提升的结论将吸引更多资本投入该产业,为产业发展提供强大资金支持,引领带动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宋伟 夏辉
通过构建政策"目标-工具"分析框架,借助语义本挖掘及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对检索得到的省级政府人工智能政策文本进行量化分析。得出结论:(1)人工智能政策的主题词呈现集中化和群聚化的特点;(2)各省政策目标主要围绕"发展环境""融合应用"和"产业化",但不同省份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3)环境面工具应用过多,需求面工具使用过少,部分细分政策工具使用过于频繁;(4)人工智能政策中,政策目标和政策工具存在着某种程度的错配现象。最后,依据上述结论,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聂正楠 侯彩虹 郑华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的产业,近年来,各地政府纷纷出台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产业发展过程随之出现重复性建设问题,引起政策部门与学界的高度关注。本文以卫星导航产业为分析对象,对卫星导航产业政策文本做计量分析,并引入多重制度逻辑分析框架,挖掘产业政策与重复性建设产业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发现,中国卫星导航产业仍处于产业发展的初期阶段,产业发展过程是国家逻辑、科层逻辑与市场逻辑三重逻辑的互动过程。国家逻辑和科层逻辑的互动使得政策制定与政策执行之间产生政策缝隙,地方政府对复杂政策目标选择性化简,为市场逻辑提供了空间,导致企业政治寻租与市场过度投资,最终导致重复性建设。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韩超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受到各级政府普遍扶持,扶持过程处处存在政府的影响。本文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研究对象,以海克曼(Heckman)两步选择模型为基础分析地方政府补贴选择以及补贴实施机制,并考察其区域效应、省际效应及具体地区经济特征的影响。本文研究表明,地方政府行为具有多样性,其具有显著的扶持弱者行为取向,这是政策依赖的重要因素,这一影响机制受地区经济发展因素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研究还表明,地方政府补贴行为具有较强的所有制类型偏好,中央国有企业受到补贴的概率、补贴数量及补贴程度显著低于其他所有制,其中蕴含着地方政府与中央国有企业之间的诸多问题。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刘立刚 肖志武
基于2012—2019年我国上市公司数据,采用准自然实验方法将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处理组,构建DID模型考察产业政策对投资效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产业政策促进了投资效率的提升,并且这种促进作用具有滞后性以及逐年增强的趋势;机制研究表明,产业政策引发了"资金增加效应"和"媒体监督效应",即企业通过产业政策获得更多的银行信贷和媒体关注提升了投资效率,而政府补贴无法有效发挥中介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非国有、中西部地区企业投资效率受产业政策的促进作用更大,国有企业投资效率受政策影响不显著;正、负面的媒体关注分别能够减少投资不足和抑制过度投资。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盛朝迅
为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阶段、产业发展规律和体制机制背景等要求,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急需转型。应按照"政策制定依据—政策作用对象—政策实施机制"三个维度,明确项目导向型产业政策向能力导向型产业政策转型的重点和难点,推动政策制定依据由幼稚产业扶持论调整为市场失灵理论,政策作用对象由单一企业转变为产业发展平台,政策实施机制由项目为主的政府—市场线性关系转型为政府、市场和参与各方多元互动的新机制。在具体工作层面,要加快构建多方参与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制定实施机制,不断创新和完善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律的管理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东霖 田丽
产业政策是产业发展的助推器和催化剂。充分发挥产业政策的作用,运用产业政策扶植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在产业发展中协调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对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产业竞争力、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就促进产业协同发展的产业管理法规和政策、产业技术政策、产业结构政策、产业组织政策、产业布局政策等进行了研究,提出现行政策的不足和改进建议,以确保产业政策全方位落地实施,促进产业长远发展。
关键词:
新兴产业 产业政策 产业发展 产业经济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诸竹君 宋学印 张胜利 陈丽芳
本文基于1998-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专利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方法评估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对企业加成率的影响程度、作用机制和有效实施空间。研究发现:(1)对生产率和研发水平较高的行业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总体上显著增加了企业专利申请量,有效激发了创新主体活力。(2)由于影响企业生产率的成本效应大于影响产品质量的价格效应,导致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业加成率。(3)行业技术差距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的加成率效应具有显著负向调节作用,随着行业技术水平接近前沿,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实施效果呈渐进式优化。(4)由于企业主体异质性,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具有的"选择性"特征会引致"重数量轻质量"创新陷阱,这是造成企业加成率下降的重要原因。本文有助于更好理解产业政策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推动作用,对产业政策实施效果的进一步优化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
产业政策 加成率 产业生命周期 创新行为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胡少华
中国式的地方经济分权为地方竞争创造了前提条件,这是经济分权破解"中国奇迹"之谜的主要原因。现阶段要利用经济分权来促进我国产业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和经济方式转变,关键是进一步厘清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建立科学的地方政府官员政绩评价体系,实施科学的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产业政策,科学地贯彻和执行国家产业政策。
关键词:
经济分权 产业政策 新兴产业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刘澄 顾强 董瑞青
产业政策是引导、保障和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在我国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充分发挥产业政策作用,对于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首先系统阐述了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的基本特征和基本作用,继而评述了发达国家产业政策在促进新兴产业发展中的实践,最后就如何发挥产业政策在培育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产业政策 新兴产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卢扬帆 邓紫晴
依托政策情境理论,公共政策绩效生产机制研究是政策科学分析的发展前沿。围绕“差异化的政策内容组态如何导向产业发展”问题,选择国内28份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作为样本;通过其内容归纳并与理论、文献对照共同确定变量,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提炼政策绩效生产的3条典型路径,即产业基础引导目标资源的“有限适配”路径(对应产业欠发达梯队中亮点鲜明的省域)、政策目标驱动任务资源的“行动衔接”路径(对应产业后发梯队中进步明显的省域),以及规划政策逐层推导的“系统完善”路径(对应产业发达的领先省域)。各省可对标同类获得启发,因地制宜优化政策设计,以提高产业培育绩效。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正昕 郁俊莉
文章采用地方政府发布的“五年规划”中的政策文本,通过对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A股上市公司的专利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利用双重差分模型检验了地方产业政策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研发补贴在其中发挥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地方产业政策能够有效提升企业发明专利数量,但是这种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策略性创新中。与国有企业相比,地方产业政策对企业创新的积极影响在非国有企业中更加显著。进一步分析发现,研发补贴在地方产业政策与企业创新中发挥显著的中介效应。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逯东 朱丽
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的中心环节,这是对企业创新的重要支持。基于不同地区的市场化程度,采用双重差分模型,研究了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促进了受该政策支持企业的创新,但这一影响主要表现在市场化程度较低地区的国有企业中,而在非国有企业中均不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受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支持的国有企业获得了更多的政府补贴,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通过政府补贴机制促进了国有企业的创新。结论丰富了产业政策对企业创新影响的研究,拓展了对产业政策有效实施外部约束条件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