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898)
- 2023(15779)
- 2022(13688)
- 2021(12570)
- 2020(10598)
- 2019(23963)
- 2018(23489)
- 2017(45741)
- 2016(24718)
- 2015(27241)
- 2014(26782)
- 2013(26703)
- 2012(24604)
- 2011(22199)
- 2010(22091)
- 2009(20313)
- 2008(19427)
- 2007(17064)
- 2006(15105)
- 2005(13179)
- 学科
- 济(114768)
- 经济(114661)
- 管理(71289)
- 业(64584)
- 企(52670)
- 企业(52670)
- 方法(47420)
- 数学(41708)
- 数学方法(41354)
- 财(26811)
- 农(26313)
- 中国(26047)
- 地方(25788)
- 学(24501)
- 业经(22749)
- 农业(18182)
- 贸(17920)
- 贸易(17911)
- 制(17428)
- 易(17287)
- 环境(17163)
- 和(15664)
- 务(15279)
- 财务(15217)
- 地方经济(15201)
- 财务管理(15191)
- 技术(15056)
- 理论(14868)
- 企业财务(14455)
- 融(14249)
- 机构
- 大学(355705)
- 学院(353172)
- 济(150587)
- 经济(147677)
- 管理(138614)
- 研究(123758)
- 理学(121042)
- 理学院(119656)
- 管理学(117649)
- 管理学院(117023)
- 中国(89342)
- 科学(77668)
- 京(74628)
- 财(66873)
- 所(62850)
- 农(61550)
- 研究所(57615)
- 业大(56083)
- 中心(54399)
- 财经(53861)
- 江(49979)
- 经(49118)
- 农业(48519)
- 北京(46696)
- 经济学(46626)
- 院(44633)
- 范(44548)
- 师范(44031)
- 经济学院(41954)
- 州(40213)
- 基金
- 项目(247226)
- 科学(193836)
- 基金(181244)
- 研究(174005)
- 家(160477)
- 国家(159215)
- 科学基金(135909)
- 社会(112383)
- 社会科(106714)
- 社会科学(106687)
- 基金项目(97094)
- 省(95691)
- 自然(89784)
- 自然科(87685)
- 自然科学(87662)
- 自然科学基金(86095)
- 划(80833)
- 教育(78125)
- 资助(73976)
- 编号(68115)
- 重点(55377)
- 部(54034)
- 成果(53903)
- 发(52965)
- 创(51114)
- 创新(47819)
- 科研(47425)
- 国家社会(47016)
- 课题(46584)
- 教育部(46059)
- 期刊
- 济(164358)
- 经济(164358)
- 研究(105548)
- 学报(61767)
- 中国(61765)
- 农(54699)
- 科学(54600)
- 财(50262)
- 管理(50022)
- 大学(45538)
- 学学(43610)
- 农业(37500)
- 教育(29813)
- 融(28166)
- 金融(28166)
- 经济研究(28102)
- 技术(28050)
- 财经(26968)
- 业经(24800)
- 经(23166)
- 问题(21307)
- 业(18870)
- 技术经济(18461)
- 科技(17680)
- 版(16383)
- 理论(16339)
- 业大(15776)
- 商业(15687)
- 图书(15662)
- 现代(15618)
共检索到5090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瑞
通过构建了地方政府举债影响工业经济增长的理论模型,并分析两者呈正向相关的作用机制;基于空间关联模型,采用2010-2015年全国30个省份地方政府债务的面板数据,对地方政府举债的工业经济增长效应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地方政府举债对工业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地方政府通过对国有土地的绝对垄断来经营城市,利用土地抵押融资来大规模举债,并改善城市基础设施吸引投资,促进工业经济增长;(2)地方政府举债对地区工业经济增长的溢出效应不明显。地方政府债务主要投向了市政建设、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对邻近
关键词:
地方政府举债 工业经济 空间关联模型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瑞
通过构建了地方政府举债影响工业经济增长的理论模型,并分析两者呈正向相关的作用机制;基于空间关联模型,采用2010-2015年全国30个省份地方政府债务的面板数据,对地方政府举债的工业经济增长效应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地方政府举债对工业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地方政府通过对国有土地的绝对垄断来经营城市,利用土地抵押融资来大规模举债,并改善城市基础设施吸引投资,促进工业经济增长;(2)地方政府举债对地区工业经济增长的溢出效应不明显。地方政府债务主要投向了市政建设、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对邻近地区的工业经济发展很难起到推动作用。
关键词:
地方政府举债 工业经济 空间关联模型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陈瑞 齐天翔
本文利用2010~2015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对地方政府举债对工业经济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地方政府举债对工业经济水平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地方政府通过对国有建设用地的差异化配给,压低工业建设用地价格,并将大部分债务收入用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招商引资,对工业经济发展产生了杠杆效果,这一结论是稳健的。以债务推动工业经济发展的模式面临潜在风险、不可持续,应遵从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同时,应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所引发的实体经济风险,以及财政风险。
关键词:
地方政府举债 工业经济 债务风险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陈瑞 齐天翔
本文利用20102015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对地方政府举债对工业经济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地方政府举债对工业经济水平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地方政府通过对国有建设用地的差异化配给,压低工业建设用地价格,并将大部分债务收入用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招商引资,对工业经济发展产生了杠杆效果,这一结论是稳健的。以债务推动工业经济发展的模式面临潜在风险、不可持续,应遵从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同时,应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所引发的实体经济风险,以及财政风险。
关键词:
地方政府举债 工业经济 债务风险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刁伟涛
当前对于政府债务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基本上忽视了空间关联性这一因素,尤其是以中国省份或县市为样本的研究,不考虑地区经济增长和地方政府债务在空间上的关联性,可能会使其相关结论出现偏差。通过搜集整理中国30个省份的地方债务数据,并基于空间计量模型对地方政府债务的经济增长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考虑到经济增长的空间关联性之后,中国地方政府债务对于经济增长仍是具有促进作用的,但是其空间溢出效应不明显,这一基本结论也为中国地方债务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了一定的启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郑金宇 钟玮
政府债务是财政政策的重要工具,文章利用2015—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分析了地方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1)地方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呈“倒U”型,存在使经济增长最大化的最优债务规模。若债务规模按最低增长率变动,将在2025年超过最优水平。(2)隐性债务过高将对地方政府债务的经济增长效果产生挤出效应,这种挤出效应至少为12.7%,并且随着整体债务规模的增加而增加。(3)由于隐性债务的挤出效应,最优债务规模降低24.6%。(4)观察数据样本,地方政府债务规模超过最优水平的地区数呈增加趋势,债务管理面临着规模控制和结构调整的双重压力。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饶映雪 戴德艺
本文运用1999~2013年中国261个地级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构建空间计量模型,实证考察工业用地供给对中国及不同区域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表明:应控制工业用地增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加大资本、劳动力要素投入,通过空间溢出效应促进工业经济增长,对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和不同产业结构地区的工业用地供应实行差别化管理。
关键词:
工业用地 经济增长 空间面板模型
[期刊] 改革
[作者]
唐云锋 刘清杰
地区所处经济阶段差异会使地方政府行为激励产生异质性,进而影响地区举债压力弹性。从经济阈值效应的独特视角,探究不同经济门槛区间压力波动引起的地方政府举债行为变化,利用举债压力弹性解释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扩张成因。基于我国283个地级市数据,构建门槛面板模型对理论假设进行经验检验。研究发现:从低到高的经济阈值区间下地方政府举债压力弹性翻倍增长,尤其是在第三经济阈值区间,举债规模扩张呈现加速度特征;财政压力对地方政府举债的刺激作用,只有在第三经济阈值区间才会得以释放;"土地财政"的存在强化了地方政府举债对压力变化的敏感度,并助推了地方政府举债压力的弹性波动。经济处于发达阶段的地方政府的举债压力敏感度,显著高于处于欠发达阶段的地方政府,因此,高水平的城市举债压力弹性及其潜在的债务风险应成为下一步关注的焦点。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白积洋 刘成奎
根据Ghosh et al.(2013)财政空间理论,利用2010—2019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对中国省级政府债务可持续、财政空间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及其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个别省份出现了财政疲劳现象,要把控好债务风险雷区,但各地区债务限额存在异质性,在不损害可持续性的情况下,大部分地方政府有足够的“回旋余地”实施财政刺激政策。我国省级政府的财政空间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即当政府负债率高于财政空间的临界点(或较低的财政空间)时开始阻碍经济增长,因此,需要通过降低政府负债率实现更高的增长。进一步研究发现,政府债务影响经济增长最重要的渠道是公共投资和私人投资,全要素生产率、储蓄和长期真实利率也是政府债务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渠道,而长期名义利率未能成为政府债务影响经济增长的渠道。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田贵良 伏洋成
生态环境为工业经济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和污染承载,同时,工业经济发展也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后者即为生态足迹。以往研究更多关注两者间的静态联系,没有考虑到脉冲或滞后影响。文章使用脉冲响应函数和预测方差分解来描述江苏省人均生态足迹与工业发展之间的动态影响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产业发展的波动在第一期就受到自身波动的影响,生态足迹对产业发展的影响在第二期才显现出来,此后趋于稳定。而生态足迹从第一期就受到自身波动和产业发展冲击的影响,受产业发展的影响在第一期较弱,此后总体呈上升趋势并趋于稳定。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浩宇 刘 园
近年来,地方政府债务的高速扩张对地方经济造成的影响引发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鉴于我国地方政府债务信息不够透明,通过分析城投债规模以判断地方政府债务对地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本文选取 2008-2016 年全国 30 个省份共 4077 只城投债发行数据为样本。研究结果显示:从整体来看,城投债规模将会显著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但是,当城投债规模超过某个阈值时,会对地方经济增长造成负向影响。城投债发行规模与政府作用力的交互作用在城投债规模与地方经济呈正相关时起抑制作用,在城投债规模与地方经济呈负相关时起促进作用。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汪川 张明进
通过将一般债务、专项债务和城投债纳入地方政府债务的统计范畴,研究地方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整体而言,地方政府债务增加对经济增长呈现轻微的负面效果;对于西部地区,地方政府债务增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显著为负;东部地区由于债务负担率较低,地方政府债务增加对经济增长仍呈现正向促进作用。采用面板门槛模型进一步验证了地方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影响,发现地方政府债务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单重门槛效应。根据上述结论,我国东中部地区债务负担率处于门槛值之内,仍有一定的债务空间;与此同时,面对快速增长的地方政府债务,应密切关注地方政府的债务规模,规范地方政府融资行为,积极预防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防范财政风险的系统化演变。
关键词:
政府债务 经济增长 地区差异 门槛模型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韩健 程宇丹
基于中国各省市2010-2016年间的地方性政府债务数据,本文考察了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比较了区域间的差异。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增加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是倒U型的,存在显著的阈值效应,当政府债务/GDP规模超过一定比例时,负面作用开始显现。我国西部地区、债务规模较高的地区,政府债务规模扩张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负面影响。这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地方政府债务对不同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一定差异,因此,采取针对性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举措需要提上议事日程。
关键词:
地方政府债务 经济增长 区域差异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陈菁
以2007-2016年的省级面板数据为样本,运用门槛模型,实证分析了地方政府性债务与我国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地方债务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具有显著的门槛效应,并存在唯一的门槛值。当地方债务水平低于这一门槛值时,它对经济增长具有积极影响,一旦超出该门槛值,则会抑制经济增长。同时,欠发达地区相较于发达地区而言,地方债务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更显著且强度更甚,其门槛值也更高。一旦地方债务水平超出门槛值,地方债务对经济增长的消极影响也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更加明显。因此,"以债务促增长"的经济增长模式是不可持续的,应充分考虑地区特质,因地制宜地管控地方债务,构建起适合我国国情的地方债务控制与风险预警机制,推进存量债务置换,并加强地方债务信息的核算与披露。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韦巍 何庆光
自1994年实施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以来,我国地方政府在财政收入和支出方面享有了更多的自主权,充分调动了各地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在全球经济增长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的背景下,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中央和地方财政需要科学、合理分权,逐步构建最优的财政分配格局,打造我国经济和社会科学发展的良好局面,促进我国经济和谐、稳定、持续增长。一、财政分权的有关理论及综述财政分权,是指中央政府将征税权和支出权向地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