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60)
- 2023(9475)
- 2022(8101)
- 2021(7797)
- 2020(6422)
- 2019(14790)
- 2018(14718)
- 2017(27757)
- 2016(15451)
- 2015(17521)
- 2014(17722)
- 2013(17074)
- 2012(15804)
- 2011(14263)
- 2010(14836)
- 2009(13730)
- 2008(13661)
- 2007(12804)
- 2006(11556)
- 2005(10494)
- 学科
- 济(65551)
- 经济(65395)
- 农(49364)
- 业(45259)
- 管理(39243)
- 农业(32877)
- 企(26268)
- 企业(26268)
- 方法(24541)
- 业经(21498)
- 数学(19762)
- 数学方法(19304)
- 中国(18933)
- 财(16548)
- 地方(15778)
- 制(14449)
- 理论(12694)
- 农业经济(12460)
- 发(11962)
- 学(11391)
- 和(10088)
- 体(9877)
- 策(9856)
- 发展(9846)
- 展(9828)
- 教育(9654)
- 村(9619)
- 农村(9600)
- 银(9299)
- 银行(9295)
- 机构
- 学院(214036)
- 大学(206807)
- 济(84313)
- 经济(82259)
- 管理(80262)
- 研究(70273)
- 理学(67973)
- 理学院(67267)
- 管理学(65738)
- 管理学院(65350)
- 中国(56900)
- 农(52129)
- 京(43675)
- 科学(41893)
- 财(41575)
- 农业(39071)
- 江(36053)
- 业大(35742)
- 所(35410)
- 中心(34981)
- 研究所(31012)
- 财经(30591)
- 范(29976)
- 师范(29770)
- 州(28805)
- 经(27511)
- 北京(27479)
- 省(26457)
- 农业大学(24156)
- 经济学(23998)
- 基金
- 项目(133154)
- 研究(105451)
- 科学(104113)
- 基金(92820)
- 家(78798)
- 国家(77914)
- 科学基金(66689)
- 社会(66519)
- 社会科(61461)
- 社会科学(61442)
- 省(55484)
- 教育(48865)
- 基金项目(48454)
- 编号(47191)
- 划(44103)
- 自然(39839)
- 成果(39565)
- 自然科(38872)
- 自然科学(38870)
- 自然科学基金(38133)
- 资助(37633)
- 课题(32631)
- 农(30121)
- 发(29817)
- 重点(29522)
- 部(29389)
- 性(27557)
- 创(27173)
- 年(27141)
- 制(26077)
- 期刊
- 济(110313)
- 经济(110313)
- 研究(65616)
- 农(58373)
- 中国(54067)
- 农业(39450)
- 财(32760)
- 教育(32038)
- 学报(31089)
- 科学(29072)
- 管理(26524)
- 大学(25394)
- 业经(24000)
- 学学(23405)
- 融(23125)
- 金融(23125)
- 技术(20900)
- 业(17759)
- 问题(15457)
- 农业经济(14960)
- 农村(14784)
- 村(14784)
- 财经(14776)
- 经济研究(13788)
- 版(13207)
- 经(12663)
- 图书(12496)
- 经济问题(11399)
- 世界(11336)
- 社会(10968)
共检索到3448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赵春玲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本质要求是实现城乡共同富裕、体现社会公平,而社会公平是难以通过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作用来实现的,必须通过政府来进行宏观调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一种地方性的公共产品,由地方政府提供效率更高,因此,发挥地方政府的主导作用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首先,要优化地方政府制度安排的导向功能;其次,要强化地方政府对基础农业的投资功能;第三,要建立地方政府财政投资的监督机制;第四,要发挥地方政府典型示范的引导功能。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社会公平 公共产品 地方政府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兰娟
邓小平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思想,紧密结合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深入总结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提出了一系列有关农民问题的新观点、新看法、新主张,构建了既具有中国特色又彰显个人智慧的农民思想。邓小平农民思想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本文以邓小平农民思想的基本内涵为逻辑起点,在明确农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主体地位与作用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邓小平农民思想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启示。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宏昌 郑玉刚
本文以村民自治的科学内涵为逻辑起点,在简要回顾其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比较详尽地论证村民自治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当代价值。即村民自治构建了当代中国农村新的利益表达和利益整合机制,创设了当代中国基层民主新的游戏规则和操作程序,确立了当代中国农村政治文化现代化新的发展目标,提供了当代中国基层政治文明建设新的逻辑生长点,从而阐明在社会需要中应运而生的村民自治是我们坚持党的领导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
关键词:
村民自治 发展历程 当代价值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秦凤翔 张景辉
一、当前支农资金使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分析随着公共财政向农村延伸,各级财政对“三农”的投入总量加大,特别是投入的范围扩大、支持内容增多,投入结构逐步优化,支持重点得到加强。同时,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的惯性,原来的资金运行渠道和管理模式的一些弊端突显出来,虽然问题集中体现在县一级的层面上,但问题的根源错综复杂。从宏观层面上看,涉农管理机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伟
党的十八大强调指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依旧是当前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但目前某些地区农村经济发展仍然滞后,农业地位仍然薄弱,农民增收依旧缓慢,严重制约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探索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新农村建设道路势在必行。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郑万军
农村公共产品需求的急剧增长和供给的严重不足,决定了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应体现在保障农村主要公共产品的充分供给上。目前新农村建设中所出现的问题,既有认识上的偏差,更主要的是"以发展经济为中心"的政府,尤其是基层政府的职能定位与现实需求的严重脱离。因此,新农村建设中政府的主导作用正确和充分发挥的关键在于政府职能,尤其是基层乡镇政府职能的真正转换到位。
关键词:
社会主义新农村 主要矛盾 政府 职能转换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继瑞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协同。目前,我国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根本缺陷在于没有清晰地界定产权关系,因而"搭便车"和机会主义便成为该组织运行的常态。基于其约束条件刚性下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就必须从农民的内在需求出发,在发展的动态过程中逐步明晰其产权关系。在微观层面上,必须大力促进农民选择合理和有效的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支撑载体,并根据比较优势确立其合作形式以及应该给予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相应的法律地位以及明晰其权利、责任和义务。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柴海瑞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缩小城乡差距,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着重以下几方面:挖掘农业自身的增收潜力,强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拓展农业内外部的增收空间与渠道,加强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
关键词:
现代农业 科技推广体系 基础设施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马奎升
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有大量资金的积累和再投入。新农村建设资金需求中的主要部分仍将由金融机构提供。由于农业的弱质性和资金的逐利性,在金融机构实行商业化经营的状况下,农村金融机构支持“三农”动力不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文丽
在国家财力十分有限的条件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还必须立足于农村本身,走农村自我发展、集体自我积累、农民自我投入的"内生型"发展道路。发展集体经济不失为一个重要的选择,但也存在着进一步完善的必然性。
关键词:
集体经济 新农村建设 功能 思考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张立承 朱钢
县乡政府是新农村建设的直接领导者。然而,县乡政府现有的职能还不能完全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为了确保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必须转变县乡政府的职能。一、新农村建设对县乡政府职能定位的具体要求县乡政府最贴近农民,更容易获得和把握农民对公共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信息,由县乡政府分析利用这些信息,可以避免信息在政府间传递过程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周应萍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和西部地区。本文在阐述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的基础上,提出了推进西部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西部地区 新农村建设 小康社会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石山
“中国农村象非洲”、“共产党还要我们穷多久”,这两种声音应该成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强大动力。从传统农业发展模式转变到大农业发展模式是新农村建设成败的关键;县级领导的作用与县域经济的现状,关系到能否完成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任务;应将山区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战场,把发展农村合作组织作为工作重点,要处理好农村工作中的点面关系,要把尊重自然规律摆到主导位置。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山区建设 领导作用 合作组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