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00)
2023(9655)
2022(8288)
2021(7559)
2020(6564)
2019(14903)
2018(14557)
2017(28111)
2016(15552)
2015(17092)
2014(16952)
2013(16466)
2012(15060)
2011(13519)
2010(13761)
2009(12926)
2008(12704)
2007(11385)
2006(9769)
2005(9091)
作者
(43381)
(36375)
(36170)
(34477)
(23164)
(17381)
(16433)
(14128)
(13589)
(13079)
(12459)
(12194)
(11858)
(11712)
(11634)
(11155)
(10682)
(10509)
(10490)
(10331)
(8953)
(8858)
(8857)
(8312)
(8284)
(8201)
(7976)
(7833)
(7372)
(7132)
学科
(61351)
经济(61256)
管理(51034)
(43423)
(37711)
企业(37711)
方法(30467)
数学(27370)
数学方法(26929)
(22003)
(16550)
中国(15623)
(15233)
贸易(15229)
(15001)
(13794)
(13340)
业经(12510)
(12322)
(11426)
财务(11385)
(11367)
财务管理(11350)
企业财务(10819)
(10593)
银行(10580)
(10407)
金融(10405)
技术(10254)
(10129)
机构
大学(218084)
学院(215567)
(91417)
经济(89666)
管理(82894)
研究(72435)
理学(72112)
理学院(71322)
管理学(69848)
管理学院(69437)
中国(54965)
(47935)
(44751)
科学(42947)
财经(36970)
(36200)
(33945)
(33698)
中心(33000)
研究所(32519)
(32330)
业大(30995)
经济学(29796)
财经大学(27763)
北京(27652)
经济学院(26881)
(26490)
农业(26460)
(25737)
师范(25456)
基金
项目(147684)
科学(118015)
基金(110921)
研究(105286)
(97272)
国家(96583)
科学基金(83372)
社会(69773)
社会科(66459)
社会科学(66443)
基金项目(57537)
(56499)
自然(54155)
自然科(53010)
自然科学(52998)
自然科学基金(52073)
教育(49437)
(47905)
资助(46473)
编号(39865)
(34051)
重点(33588)
成果(33120)
(32053)
(30932)
(30101)
国家社会(30045)
教育部(29708)
创新(29077)
科研(28502)
期刊
(96199)
经济(96199)
研究(64662)
中国(43977)
(39230)
学报(34869)
管理(31947)
科学(31527)
(30366)
大学(27104)
学学(25773)
教育(21006)
(20980)
金融(20980)
农业(20007)
财经(19100)
技术(17836)
经济研究(16435)
(16321)
业经(13650)
问题(13156)
(12502)
统计(12218)
(11316)
(10724)
技术经济(10418)
(10360)
国际(10326)
决策(9874)
科技(9869)
共检索到3225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刘小鲁  
本文利用消耗战的框架分析了地方政府在设置国有企业制度性退出壁垒过程中的策略选择。在本文的分析中,地方政府通过补贴等方式将亏损企业维持于市场之中,而这一行为客观上对其他地区的企业生存形成压力。在这种政府主导的消耗战中,地方政府决定退出壁垒持续的时间。分析的结果表明,如果设置壁垒能够给地方政府带来更高的净收益,或者地方政府能够更多地将维持退出壁垒的成本转嫁出去,那么退出壁垒持续的时间将越长。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赵农  
我国迄今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制度性退出壁垒 ,当总需求降低时 ,低效率企业无法及时从市场中退出 ,致使市场的赢利性不能得到恢复 ,这构成了我国通货紧缩的微观基础。在这种微观基础下 ,民间经济部门的引致投资和自发性投资受到抑制。因此 ,忽视通货紧缩的微观基础而完全依赖于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政策的做法是不能持续的。在适度提高总需求的条件下 ,通过低效率企业的退出自动恢复市场的赢利性 ,应当是一种两全的选择。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陈明森  
本文就政府进入目标多元化与市场过度进入、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进入博弈、地方政府之间的进入博弈的原因、结果进行了阐述 ,认为 :我国市场所存在的过度进入和过度竞争 ,主要是由市场进入壁垒制度性失效所引致。而政府 (主要是地方政府 )对市场进入的控制权以及由此所引发的进入目标、进入行为和进入博弈变异 ,则是造成市场进入壁垒制度性失效的一个根本原因。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新海  
2005年以来,我国钢铁等一些重化工业行业在投资、生产的快速增长过程中,出现了结构性产能过剩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产品特别是低端产品严重过剩,落后产能退出难,比重高,影响着行业发展的质量与效益。如何加快落后产能的退出,是我国当前乃至"十一五"所面临的重要任务,是推进行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必由之路。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王俊豪  
中国在竞争性产业的进入与退出壁垒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进入壁垒低 ,企业盲目进入产业 ;而退出壁垒高 ,社会资源难以实现在产业间的优化配置。由此而造成许多产业过度竞争 ,生产能力严重过剩 ,经济效益滑坡。因此 ,政府应针对具体产业的情况 ,适度提高进入壁垒 ,而降低退出壁垒。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昌忠泽  
进入壁垒、退出壁垒和国有企业产业分布的调整昌忠泽一、进入壁垒、退出壁垒的内涵、种类及其意义传统经济学推崇完全的市场自由竞争标准模式——把企业自由进入和退出行业设想为一种理想境界,但现实经济并不如此,是典型的非完全竞争的,企业进入和退出存在各种障碍,这...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邓芳芳  李鲁  
现有文献关于企业进入退出的度量主要基于产业层面数据,这样只能度量产业的净进入企业数量,而无法区分进入企业和退出企业。本文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高度细化的微观数据,根据企业的法人代码、地址等指标来界定企业进入退出状态,实证分析进入壁垒对企业进入退出的影响。研究发现沉没成本和规模经济显著阻碍企业进入,广告则与进入显著正相关,同时沉没成本、规模经济和广告会构成退出壁垒,并且满足对称性壁垒假说。在此基础之上,本文进一步比较了高新技术、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的企业进入退出影响因素。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于国安  
从国家公布的国有经济在各个行业具体的布局方案看,十五期间和今后国有资本控制的只是国防及少数公用行业,其余大多数竞争性行业要逐步退出市场。因此,研究国有企业退出一般竞争性领域的壁垒问题,积极疏通和规范企业退出市场的通道,对于建立进退无障碍的市场经济机制,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雅芬  
文章从产业组织理论视角出发对我国高校出版产业进入、退出壁垒进行实证量化分析,剖析其中出现的问题及形成原因,从而提出完善我国高校出版产业壁垒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阎坤  周雪飞  
一般而言,实现利率市场化应当具备相应的制度环境和健康、良好的宏观经济条件,推进利率市场化的过程就是创造利率市场化环境的过程。现阶段我国还存在一些亟待转型与变革的制度因素,这意味着利率市场化改革将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任务。与此同时,当前宏观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也对利率市场化改革提出了现实挑战与新的思考。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李文  
有效竞争是效率的源泉,而能否实现有效竞争,产业退出壁垒的高低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现阶段的中国,由沉没成本、人员壁垒和行政壁垒构成的高退出壁垒使众多产业处于过度竞争状态,降低了效率,因而政府有必要运用包括税收政策在内的政府规制手段进行干预。但我国当前的税收政策存在一些缺陷,如生产型增值税欠妥、税式支出政策不够适当、未开征社会保险税和教育税、税费混杂等,不利于退出壁垒的降低,应进一步完善税收管理体制和健全税收制度。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唐晓华  刘春芝  
我国的产业组织目前存在着许多问题,如产业集中度低,过度竞争、市场运作绩效较差等。本文从进入、退出壁垒的角度,分析了我国产业组织产生以上问题的原因主要是进入壁垒失效和退出壁垒过多。因此,应加强政府在进入、退出方面的规制。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鄢达昆  李应振  
环境标志制度的迅速发展适应了环保政策由“法规导向”转为“诱因导向”的世界潮流,但由于各国环境条件千差万别,要想实现环境标志的全球统一是不可能的。在环境标志制度的授予及鉴定标准难以完全基于客观的环境或技术等因素的情况下,环境标志很有可能成为一种事实上的贸易技术壁垒。在WTO贸易规范中,环境标志制度应该属于TBT规范范围内的事项。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黄蕾  
《国际贸易》教科书将贸易措施划分为关税壁垒措施和非关税壁垒措施,忽视了制度性国际贸易壁垒措施;传统的国际贸易壁垒理论仅认为关税壁垒是“合法”的,忽视了国际贸易制度的“合法”性。事实上国际贸易壁垒,正在向制度化方向发展,制度性贸易壁垒已经成为国际贸易措施的主流。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周绍东  
进入退出壁垒作为影响市场结构的重要因素,与企业的技术创新行为有着紧密联系。本文提出了判断产业是否存在行政性进入退出壁垒的甄别方法,并通过对企业技术创新强度的量化分析,从实证上指出行政性进入退出壁垒使中国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行为受到严重扭曲,技术创新强度也有所降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革财政体制和政绩评价标准,破除行政性产业壁垒,以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