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40)
2023(10504)
2022(8812)
2021(8396)
2020(7038)
2019(16522)
2018(16205)
2017(31548)
2016(16727)
2015(19417)
2014(19332)
2013(19250)
2012(17945)
2011(16306)
2010(16740)
2009(15812)
2008(15352)
2007(13646)
2006(12523)
2005(11719)
作者
(47352)
(39358)
(39221)
(37961)
(25192)
(18617)
(17727)
(15362)
(15003)
(14159)
(13882)
(13099)
(12718)
(12585)
(12527)
(12267)
(11816)
(11301)
(11238)
(10693)
(10060)
(9610)
(9518)
(9174)
(8896)
(8821)
(8576)
(8237)
(7990)
(7727)
学科
(95429)
经济(95348)
管理(46642)
(40828)
方法(37057)
数学(33964)
数学方法(33382)
(30922)
企业(30922)
中国(24947)
(22122)
(20949)
地方(20681)
业经(16261)
(16057)
贸易(16046)
(15612)
(15186)
(15132)
农业(14256)
地方经济(13566)
(12720)
银行(12712)
(12536)
金融(12535)
(12207)
环境(11786)
(11075)
理论(10657)
收入(10630)
机构
大学(247949)
学院(246623)
(122080)
经济(120064)
管理(92525)
研究(89981)
理学(78602)
理学院(77778)
管理学(76391)
管理学院(75936)
中国(71571)
(57236)
(52492)
科学(48949)
(45034)
财经(43846)
经济学(40509)
研究所(40065)
(40009)
中心(39719)
经济学院(36219)
(35915)
北京(34490)
(33536)
财经大学(32462)
(31621)
(30628)
师范(30427)
业大(29575)
(28320)
基金
项目(153450)
科学(122078)
基金(114455)
研究(114177)
(98598)
国家(97919)
科学基金(84087)
社会(77032)
社会科(73319)
社会科学(73302)
基金项目(58110)
(56175)
教育(52172)
自然(50769)
自然科(49686)
自然科学(49676)
资助(49553)
自然科学基金(48778)
(47403)
编号(43812)
成果(37096)
(35742)
重点(34621)
(33994)
国家社会(33716)
教育部(31531)
课题(31202)
中国(30872)
(30841)
人文(30139)
期刊
(141039)
经济(141039)
研究(84392)
中国(50155)
(44698)
管理(36939)
科学(31919)
学报(31751)
(31308)
大学(25552)
(25442)
金融(25442)
经济研究(25128)
学学(24122)
财经(23488)
教育(22650)
技术(22569)
农业(21232)
(20485)
业经(18622)
问题(18600)
(16721)
统计(16258)
世界(15298)
国际(14787)
技术经济(14695)
(13773)
决策(12694)
(11619)
经济问题(11492)
共检索到3916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李学文  卢新海  张蔚文  
本文在官员动机多样化的假设与官员集团集体行动逻辑分析的基础上,融合已有学者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一个包容性更强的"中国转轨经济高速增长"的解释框架,讨论中央-地方制度规则变化下地方政府行为与经济增长的逻辑关系。本文认为,由于地方政府的权力没有受到有效约束,针对自上而下的制度变化,地方政府总会做出最有利于地方利益的行为反应。而广泛存在于地方政府活动中的"预算外收入",成为地方政府集体行动的激励基础。无论是分税制前以"经营企业"为特征的地方保护主义经济增长模式,还是分税制后以"经营土地"为特征的土地发展主义经济增长模式,都产生于地方政府追求预算外收入的过程之中。尽管这种由地方政府主导的经济增长模式取得...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李婉  
本文通过理论和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仅就预算外收入问题本身并不能解决预算外收入膨胀。从根源上说,它受我国中央和地方间的财政分配模式的影响。如果要降低地方政府对预算外收入的依赖,中央政府必须考虑,把更多的收入资源和收入权力让渡给地方政府,减少地方政府对中央政府的依赖,增加其财政的自给程度。在支出方面,需要增加地方政府的支出规模。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沈坤荣  金刚  
中国经济改革开放四十年,获得了堪称奇迹的高速增长。已有研究大多侧重于揭示中国高速经济增长的经验,却忽视了伴随高速增长的频繁波动现象。一个完备的理论解释,应该既能解释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也能回答为什么经济波动频仍的问题。从这个角度看,基于地方政府行为的解释无疑更加深入。本文首先梳理了众多解释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观点,指出地方政府竞争理论的成功之处。并且,从地方政府行为的视角出发,本文认为,过去几十年中国经济的波动,根源于地方政府的"理性预期"和"学习效应",地方政府的行为是导致中央政府宏观微调常常失效的关键。最后,本文从矫正地方政府行为的角度,提出了适应新环境、构筑新动力以及拓展新空间是推动中国经济走向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路径。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沈坤荣  金刚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获得了堪称奇迹的高速增长。现有研究大多侧重于揭示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经验,却忽视了伴随高速增长的频繁波动现象。一个完备的理论解释应该既能解释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也能回答为什么经济波动频仍的问题。从这个角度看,基于地方政府行为的解释无疑更加深入。本文首先梳理众多解释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观点,指出地方政府竞争理论的成功之处。然后,从地方政府行为的视角出发,分析过去几十年中国经济的波动,发现根源于地方政府的"理性预期"和"学习效应",地方政府的行为是导致中央政府宏观微调常常失效的关键。最后,本文从矫正地方政府行为的角度,提出适应新环境、构筑新动力以及拓展新空间是推动中国经济走向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路径。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峥  周全林  
传统的财政努力研究基于预算内的分析框架,忽略了我国预算外收入长期大量存在的事实。通过理论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研究了地方政府预算外收入对预算内财政努力的影响。结果发现,两者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性,预算外收入的增加抑制了地方政府预算内的财政努力。另外,地区间的差异比较明显,东部地区预算外收入对地方政府财政努力的抑制效应更为显著,但西部地区并不显著。因此,通过深化财政体制改革,有效约束地方政府对预算外收入以及非税收入的追逐,对于激励地方政府的财政努力有着重要意义。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子联  朱江丽  
文章从供给结构的角度分析了收入分配不平等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解释了中国经济过去取得高速增长和未来面临发展约束的原因。文章的实证检验显示:收入不平等在促进物质资本积累的同时也抑制了人力资本的积累,对经济增长产生"激励效应"和"抑制效应";收入不平等促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为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提供了充裕的廉价劳动力;收入不平等阻碍了中国的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具有抑制作用;收入不平等与经济增长呈倒U形关系,虽然适度的不平等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增长,但其进一步恶化则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收入分配不平等是中国"要素投入"而非"创新驱动"型供给结构的主要成因,并长期以来推动了经济的高速增长,形成了中...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徐艳飞  刘再起  
地方政府经济行为模式由分税制改革以前的以"市场分割"为主要表现形式的经营企业转变为分税制改革以后以"土地开发"为主要表现形式的经营土地。本文采用多种计量模型分析了地方政府经济行为模式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经济行为模式均显著制约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地方政府投资在地方政府经济行为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中具有门限效应,经济行为模式的塑造需要政府通过投资予以强化。对全要素生产率结构分解的进一步分析表明,两种经济行为模式的影响差异显著:市场分割对全要素生产率和综合技术效率呈正U型关系;土地开发对全要素生产率和综合技术效率的负面效应不仅没有收敛反而呈加剧态势。为了实现经济转型,必须采取有效措施约...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李军杰  周卫峰  
本文分析是在下述背景下展开的:一是上下级政府间存在直接的委托代理关系;二是相对 "软化 "的制度约束环境;三是地方政府间竞争。基本结论是:在我国目前的制度安排下,地方政府主导辖区经济增长的最优选择是以破坏宏观经济的平稳运行和社会稳定为代价追求辖区经济的高速增长。解决问题的思路是:在 "硬化 "地方政府所面临的制度约束环境的基础上,重塑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以期形成平稳和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模式。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张卫国  任燕燕  侯永建  
本文基于中国29个省、区、市1987—2007年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地方政府投资行为与经济长期增长的关系。一方面,地方政府投资行为对经济长期增长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实行财政分权制度以来的激励机制强化使然,地方政府作为具有相对独立利益的经济主体更加积极地参与经济生活,通过采取多种方式努力吸引和扩大投资;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地方政府之间还展开竞争,地方政府间的竞争改善了投资的政策环境,也促进了市场机制的生成与发展,从而较为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增长。另一方面,在1994年以后地方政府投资支出占GDP比重显著上升的情况下,各级地方政府对本级经济发展成果独享意愿明显增强,地方保护、市场分割...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江小涓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以年均9.7%的高速度持续增长了30年,经济体制和开放程度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保持了社会总体稳定,这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是一个罕见的成功案例①。本文从总需求的角度,提出大国双引擎增长模式,并从大国优势、开放优势、发展阶段优势和体制优势4个方面,分析这种模式的特点和可持续性。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何茵  沈明高  
宏观税负和税收结构对经济增长均有重要影响。剔除经济发展水平对税收的正向影响后,1999年至2007年中国宏观税负水平较高,且税负水平的快速上升显著降低了经济总量的上升。在主要税种中,营业税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负效应最弱,而个人所得税的负效应最强。短期,增加营业税而相应减少个人所得税的比重,在不改变税收总量的前提下可以提高经济效率。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汪立鑫  闫笑  
以财政分权和政治集权为核心的制度安排塑造了中国地方政府间的经济竞争行为。该文考察了这种制度安排对FDI流入的促进作用及由此途径所引发的经济增长效果。从理论层面看,与非竞争性地方政府不同,中国式地方政府所面临的是横向排名评价机制,从GDP增长目标出发,其在吸引FDI的行为上更为主动和激进;该文据此构建了相应的理论模型并得出,中国式地方政府在吸引FDI上愿意付出的努力成本更大,所吸引到的FDI更多,且地方政府越重视GDP增长,则上述领先越大。该文分别运用2000-2014年全球194个国家和地区以及中国省级面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计志英  
以财政收支活动为具体体现的地方政府行为是在特定财政体制框架内,对财政资源在中央、地方和各微观经济主体(包括企业和个人)之间的筹集和分配,其实质是对诸多社会利益主体产权边界重新划分、界定而使其达到均衡。笔者从包含公共支出的内生增长模型,推出了反映宏观税负与经济增长关系的Laffer曲线;并利用转型期分省宏观经济数据对Laffer曲线进行了实证检验,揭示出宏观税负过重不利于经济增长的结论。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缪小林  杨雅琴  师玉朋  
1994年分税制以来,中国地方政府债务迅速膨胀,债务增长的动因成为当前学术界讨论的热点。在理清预算支出、经济增长与地方政府债务关系的基础上,以西部某省1995~2009年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预算支出扩张是导致债务增长的直接原因,而经济增长预期是债务迅速扩张的根源,但实际上,地方政府债务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并不明显,在长期内甚至出现抑制现象。因此,控制地方政府债务膨胀和防范债务风险,除了要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行为外,还要提升债务资金的使用效率。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孙正  
经济增长实际上是物质和人力资本价值实现的过程。本文采用26个省级面板的数据,探讨地方政府支出结构与规模对收入分配的影响机制,进而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地方政府非生产性支出对收入分配有正面影响,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地方政府生产性支出对收入分配有负面影响,会扩大地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生产性支出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非生产性支出对经济增长有一定遏制作用。另外,从三重维度上衡量,居民收入、城镇居民收入以及农村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对经济增长具有负向作用。因此,改革政府支出结构,调节政府支出规模,对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经济推进具有重要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