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543)
2023(19173)
2022(16532)
2021(15388)
2020(13196)
2019(30459)
2018(30142)
2017(59002)
2016(31540)
2015(35293)
2014(34805)
2013(34453)
2012(31552)
2011(28153)
2010(28502)
2009(26838)
2008(26581)
2007(23866)
2006(21415)
2005(18949)
作者
(89210)
(74157)
(73659)
(70281)
(47131)
(35485)
(33545)
(29063)
(28076)
(26604)
(25083)
(24915)
(23562)
(23451)
(22675)
(22644)
(21964)
(21822)
(21317)
(21287)
(18394)
(18128)
(18057)
(17245)
(16697)
(16520)
(16382)
(16365)
(14892)
(14601)
学科
(133193)
经济(133029)
(111756)
管理(101410)
(92402)
企业(92402)
方法(60316)
(50164)
数学(50154)
数学方法(49526)
(40270)
业经(36843)
中国(34795)
农业(33218)
(27681)
(26320)
财务(26241)
财务管理(26194)
企业财务(24892)
地方(24795)
(23879)
贸易(23864)
(23330)
(23193)
技术(22757)
理论(22068)
(21439)
(20598)
银行(20557)
(20318)
机构
学院(451485)
大学(450156)
(187589)
管理(184490)
经济(183839)
理学(159468)
理学院(157863)
管理学(155194)
管理学院(154373)
研究(144368)
中国(112919)
(94759)
(89909)
科学(85500)
(77942)
财经(71300)
(71116)
中心(66975)
(66949)
业大(66435)
(64836)
研究所(63898)
农业(59732)
北京(59554)
(56229)
经济学(55856)
师范(55775)
(53890)
财经大学(52753)
(52137)
基金
项目(300037)
科学(237868)
研究(222595)
基金(220025)
(189308)
国家(187622)
科学基金(163482)
社会(142587)
社会科(134972)
社会科学(134935)
基金项目(116503)
(115998)
自然(104983)
自然科(102612)
自然科学(102585)
教育(101285)
自然科学基金(100750)
(96384)
编号(91555)
资助(90415)
成果(73990)
(67134)
重点(65779)
(63487)
(63203)
课题(61012)
国家社会(58778)
创新(58530)
教育部(58092)
人文(57383)
期刊
(210583)
经济(210583)
研究(133600)
中国(83295)
(75193)
(70785)
管理(70224)
学报(65536)
科学(62234)
大学(51672)
农业(50846)
学学(48796)
教育(43781)
(43465)
金融(43465)
技术(40069)
业经(38353)
财经(35095)
经济研究(32280)
(30025)
问题(28202)
(26318)
技术经济(23730)
理论(21825)
图书(21363)
现代(21307)
(21070)
统计(21061)
商业(21029)
(21020)
共检索到6699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朱宝  何婧  
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促使我国所在沿线省份形成一个新的区域经济合作体。本文首先在Ramsey模型的基础上对农户农业投资行为进行分析,找出增加农户农业投资的有效路径。然后利用重复剔除纳什均衡的分析方法深入探讨地方政府和农户农业投资的博弈关系,最后通过构建VAR和VEC模型,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实证研究两大农业投资主体的协同效应并进行稳健性检验。理论分析认为,农户对农业投资收益率的理性预期和降低农户的资金借贷利率可以提高农户对农业投资的积极性。地方政府农业投资资金是否充裕是农户农业投资的约束条件之一。VAR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娟  胡洋  
文章采用2005-2017年"一带一路"中国沿线省市面板数据,通过空间杜宾模型从对外开放和要素流动视角研究了区域流通业发展的理论逻辑。研究结果表明:"一带一路"中国沿线省市流通业发展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对外开放对沿线省市流通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但由于开放所带来的新一轮竞争等原因,其促进作用尚不明显;要素流动对流通业发展水平的提升作用较大,其空间外溢效应明显;经济增长、人口城镇化率及连锁化程度对流通业发展水平产生正向影响,产业结构和城乡收入差距对流通业发展水平存在负向影响。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健栋  
本文通过运用OECD农业政策评价方法,研究"一带一路"部分沿线国家农业支持政策的变化过程及发展现状,以期把握沿线国家农业支持政策的最新变化趋势,为农业支持政策的调整、农业合作战略的制定提供参考。通过比较分析OECD测算的2010—2016年"一带一路"部分沿线国家农业支持水平发现,中国对农业的总支持量、农业生产者支持量和一般服务支持量均较高,农业的总支持量占OECD的比重在50%以上;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的农业总支持量、农业生产者支持量的比重较高,平均在20%以上,但其农业消费者支持量比重最低;乌克兰对农业的总支持量、农业生产者支持量较低,但其农业消费者支持量最大,除了2010年为负值外,其余年份均为正值,平均为15亿欧元。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詹琳  杨东群  秦路  
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农业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迅速发展,系统研究中国农业企业境外投资区位选择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作为一种投资决策行为,企业的区位选择首先取决于企业的投资动机。文中归纳了中国农业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外直接投资(OFDI)的三种主要动机,即:寻求互补资源、进入目标市场与获得战略资产;分析了不同的投资动机下,中国农业企业区位选择的决定因素与影响因素;以此为基础,构建起了适用于中国农业企业OFDI区位选择的"投资动机—区位决定因素—区位影响因素—投资区位"决策框架,并进一步给出了三种动机下中国农业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策略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杨利红  梁小甜  
"一带一路"沿线省份经济实力的测度与分类,对沿线地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选取影响经济实力的指标,搜集"一带一路"沿线18个省份相关数据,综合运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探索影响经济实力的主要因素。并运用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得出各省份经济实力的分排名项与综合排名以及各省份在经济实力方面的聚集状态。结果显示年末常住人口、货运量等指标对经济实力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沿线18个省份中,东部经济强省依旧是经济强省,沿海省份经济实力要优于内陆省份,传统认识中落后的西部省份综合实力在逐步增强,有望赶超东部沿海发展滞后的省份。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杨利红  梁小甜  
"一带一路"沿线省份经济实力的测度与分类,对沿线地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选取影响经济实力的指标,搜集"一带一路"沿线18个省份相关数据,综合运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探索影响经济实力的主要因素。并运用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得出各省份经济实力的分排名项与综合排名以及各省份在经济实力方面的聚集状态。结果显示年末常住人口、货运量等指标对经济实力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沿线18个省份中,东部经济强省依旧是经济强省,沿海省份经济实力要优于内陆省份,传统认识中落后的西部省份综合实力在逐步增强,有望赶超东部沿海发展滞后的省份。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洪  吕倩  
文章采用DEA-MI模型,以"一带一路"沿线18个省(市、自治区)(以下简称省)2010—2016年的面板数据为例,通过比较和分析各省旅游效率的大小差异和动态变化,揭示了各省旅游效率的演进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各省旅游效率的差异较大,经济水平和地理区位是关键影响因素;(2)大多数省处于最佳规模收益期,优化资源配置、推进技术应用、吸引专业人才等是提升效率的有效途径;(3)根据旅游效率大小和变化程度,将各省分为I、II、III、IV四种类型,并根据其历年的演化轨迹,将其效率的演进模式分为平稳式、循环式与突变式三种。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江艳军  黄英  
利用"一带一路"沿线17个省(区、市)(未含西藏)2007—2016年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民间投资、农业科技进步与农业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沿线各省(区、市)农业科技进步率呈逐年增加趋势,且沿海5省(市)农业科技进步水平高于内陆地区。整体而言,民间投资能有效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农业技术创新对农业产业结构升级的负向效应显著;分地区来看,西北6省(区)和沿海5省(市)的民间投资对农业科技进步的正向作用显著,东北3省和西北6省(区)的农业科技进步对农业产业结构升级有正向影响但不显著,而西南3省(区、市)和沿海5省(市)的农业科技进步对农业产业结构升级负向效果显著。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袁晓慧  
一、推动沿线国家农业发展的战略考量近年来,由于资源环境的制约,以及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和饮食结构变化带来的粮食需求快速上涨,中国的大米、小麦、玉米、大豆等农产品进口量大幅增长,实际的进口占比已经突破95%的粮食自给率红线。2010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农产品进口国。因此,2014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将"立足国内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的粮食战略进行了调整。综合考虑国内资源环境条件、粮食供求格局和国际贸易环境变化,实施"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闫一凡   郑天月   李钰   韩一军  
为探究“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对中国农业对外投资的影响及内在逻辑,运用双重差分法针对2006—2018年《境外投资企业(机构)备案结果公开名录》的中国农业对外投资项目数据实证检验了“一带一路”倡议的投资促进效应。结果表明:1)“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显著促进了中国农业对外投资的增长,“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农业投资项目数量较非沿线国家高出2.385个单位。2)“一带一路”倡议对于不同条件国家的农业对外投资促进效应存在差异,对于经济发展水平或农业发展水平较低国家的投资促进效应更显著,相较于未与中国签订“一带一路”合作文件的沿线国家,已与中国签订“一带一路”合作文件的沿线国家的投资促进效应更显著。3)“一带一路”倡议通过政策沟通、资金融通、贸易畅通和民心相通间接促进了中国农业对外投资的增长。因此,中国政府应持续推动与沿线国家的政策沟通,有针对性地根据不同经济体的发展条件推进阶段性合作,同时加强国际货币互换合作和文化交流互信。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原帼力  帕丽哈扎提·阿不拉  
本文主要研究了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农产品贸易格局,以及相互竞合关系。结果表明: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双边贸易规模日益增加,同时贸易逆差趋势也在加大。从贸易结构来看,畜禽和水产品类、蔬果类和加工类农产品是我国出口的主要方向,而谷物籽油类农产品则是我国最主要的进口农产品。从竞合关系来看,一方面双边贸易的竞争关系一直较强,但我国的贸易竞争力表现出一定的相对优势;另一方面,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双边贸易的互补性也较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洋洋  张晓慧  崔冀娜  
文章使用三阶段DEA模型,通过构建基于生态视角的评价指标体系、引入非期望产出指标以及剔除非效率因素的影响,对"一带一路"沿线66个国家和地区2013年的农业生产技术效率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经济发展水平、自然灾害和极端天气、人口结构等是影响沿线国家和地区农业生产效率的显著性因素;大部分国家和地区的农业生产综合技术效率处于较低水平,未达到理想规模报酬状态,且他们之间差距较大;中国的农业生产技术效率显著优于其他国家和地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康旭华  王丽媛  丁娟  
本文从"一带一路"战略下带路国家"五通"合作的现实需求出发,在明确"一带一路"战略中国家间政府审计协同的任务要求和重点实施领域的基础上,分析了"一带一路"战略给国家间政府审计协同带来的巨大挑战,主要体现在缺乏统一的协同机制、实施能力较低和合作监管乏力等三方面。最后,结合"一带一路"战略国家合作现实要求,从重要抓手和能力提升路径两个方面较为系统地提出了完善国家间政府审计协同体系的实施路径。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田泽  许东梅  
近年来,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效率总体处于中低水平,且各区域差异较大。相对而言,对西亚北非投资效率最高,中东欧和南亚次之,东南亚和中亚较低。同时,对多数国家的投资效率稳步提升,自然资源和交通通信等因素与投资效率高度相关。为提高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效率,应加强境外投资园区建设,推进东道国设施联通,构建丝路投资综合金融体系,深化能源和建筑业等领域的产能合作等。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杨学成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与深入推进,有利于促进沿线各国家或地区经济繁荣与区域经济交流合作,也为中国扩大开放、促进经济转型提供了新机遇。本文基于2011-2020年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运用熵值法从政务环境、市场环境、商务环境、法治环境以及公共服务环境等维度测算我国各个省份营商环境发展水平,使用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一带一路”倡议对我国沿线省份营商环境的影响。研究得出如下结论:在进行基准回归结果之前,采用平行趋势检验证实了本文采用双重差分法的有效性,基准回归结果显示“一带一路”倡议对我国沿线省份营商环境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效应,该结论通过安慰剂检验,证实了本文研究结论的稳健性;机制分析表明“一带一路”倡议能够通过提高区域市场化发展水平和吸引外资,进而优化我国沿线省份营商环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