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44)
- 2023(12125)
- 2022(10667)
- 2021(9927)
- 2020(8793)
- 2019(20478)
- 2018(20281)
- 2017(39166)
- 2016(21928)
- 2015(24911)
- 2014(24997)
- 2013(24948)
- 2012(23441)
- 2011(20941)
- 2010(21801)
- 2009(20749)
- 2008(21639)
- 2007(20117)
- 2006(17952)
- 2005(16742)
- 学科
- 济(85030)
- 经济(84898)
- 管理(78856)
- 业(68676)
- 企(59970)
- 企业(59970)
- 方法(37262)
- 财(35933)
- 数学(31284)
- 数学方法(30858)
- 制(24059)
- 农(23220)
- 务(22935)
- 财务(22871)
- 财务管理(22799)
- 中国(22682)
- 企业财务(21654)
- 业经(19082)
- 学(18503)
- 银(16776)
- 银行(16740)
- 地方(16025)
- 行(15627)
- 体(15411)
- 贸(15340)
- 贸易(15332)
- 易(14868)
- 融(14835)
- 金融(14830)
- 理论(14716)
- 机构
- 大学(318236)
- 学院(314400)
- 济(127413)
- 经济(124406)
- 管理(119978)
- 研究(106422)
- 理学(99965)
- 理学院(98795)
- 管理学(97102)
- 管理学院(96448)
- 中国(85974)
- 财(70944)
- 京(68736)
- 科学(63443)
- 所(55841)
- 财经(52583)
- 江(52170)
- 农(51993)
- 中心(49802)
- 研究所(49441)
- 经(47307)
- 北京(43961)
- 业大(43696)
- 州(40815)
- 范(40733)
- 农业(40450)
- 师范(40354)
- 经济学(39044)
- 财经大学(38648)
- 院(37422)
- 基金
- 项目(192407)
- 科学(150269)
- 研究(142266)
- 基金(138917)
- 家(119996)
- 国家(118987)
- 科学基金(101113)
- 社会(88871)
- 社会科(84073)
- 社会科学(84046)
- 省(74676)
- 基金项目(72879)
- 教育(66511)
- 自然(64581)
- 自然科(63055)
- 划(63050)
- 自然科学(63031)
- 自然科学基金(61923)
- 编号(58359)
- 资助(58059)
- 成果(51115)
- 部(43804)
- 重点(43693)
- 课题(41163)
- 发(39991)
- 制(39285)
- 创(39255)
- 性(37907)
- 教育部(37655)
- 科研(36953)
共检索到5037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蔡芳宏
根据受益负担匹配原则,债务负担应该在代际之间合理分摊。目前多数地方政府一般债务负担适用对数分摊机制,这不但符合债务项目受益变化的一般情况,也有利于地方政府缓解近期的债务偿还压力。为此,在预算管理方面,一是可以在预算稳定基金内建立以债务项目为主体的偿债准备基金;二是从公共预算收入中计提偿债准备金以承担年度债务负担;三是一般债务还本支出资金由偿债准备金和新借资金组成。
关键词:
债务负担 分摊机制 预算管理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王喜梅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机制有效性的标准是债务效率上的激励相容、预算约束和信息透明。新《预算法》实施以来,我国正在加快建立权责明确、规模适度、管理科学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新机制,而地方政府因举债权限与额度受限,出现一些违法违规行为,导致政府债务规模膨胀,个别地区超警戒线,令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增加。从中反思我国地方债务风险管理机制存在管理法治化不强、市场约束作用发挥不够、预警与限额管理作用有限、信息披露透明度低、考核问责的约束力不强等问题,需要通过规范地方债发行机制、提高地方债务透明度管理、加强风险预警和问责机制等,形成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的"闭环"制度体系。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王喜梅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机制有效性的标准是债务效率上的激励相容、预算约束和信息透明。新《预算法》实施以来,我国正在加快建立权责明确、规模适度、管理科学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新机制,而地方政府因举债权限与额度受限,出现一些违法违规行为,导致政府债务规模膨胀,个别地区超警戒线,令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增加。从中反思我国地方债务风险管理机制存在管理法治化不强、市场约束作用发挥不够、预警与限额管理作用有限、信息披露透明度低、考核问责的约束力不强等问题,需要通过规范地方债发行机制、提高地方债务透明度管理、加强风险预警和问责机制等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刁伟涛
地方债"新规"意味着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制度的重大变革,政府债务将区分为一般债务和专项债务,并实行相应的规模控制和限额管理,因此确定地方债务限额已是当务之急。本文通过分析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和政府性基金收入中的可偿债部分,分别对其一般债务限额和专项债务限额进行了估算。结果显示,当前地方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规模已经超过一般债务和专项债务的限额总和,因此有必要通过处置政府资产来缩减债务规模,保证在地方债"新规"实施后债务限额的刚性实施。
关键词:
一般债务 专项债务 债务限额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刁伟涛 郭慧岩
防范和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尤其是区域性和系统性风险,是中国财政金融领域的重大问题之一。基于债券交易价格内含风险溢价的基本思路,利用2017年12月到2021年7月中国地方政府债券的月度交易数据,基于发债主体的月度网络关联关系构建一般债券和专项债券的双网络模型,识别分析了地方债务风险的省份关联以及非对称传导特征。省份关联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债务风险在部分区域的集聚和系统性风险征兆,一般和专项债券之间的风险传导则体现了地方债务风险统筹治理的重要性,同时一般债券对专项债券的风险溢出明显高于专项债券对一般债券的影响,更是凸显了防范和化解专项债券风险的紧迫性。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张英杰 张良贵
为控制地方政府债务及债务风险,审计署三次摸底地方政府债务情况,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引起各方关注,由于数据的缺失和信息的不对称,债务规模引起各方的猜测。本文认为,总量和规模只是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一个方面,为能够全面深入分析债务问题,本文以审计署公布的2010年的数据为分析基础,从宏观经济基本面、金融系统以及政府部门三个层面分析风险的产生、可能的风险积聚,以及通过融资平台枢纽风险的金融、投资及政府三个传导路径,显然,防止局部风险的集聚、扩散以及切断传导途径是控制和化解债务风险问题的关键。
关键词:
地方政府债务 债务风险 风险传导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永刚
本文分析了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的基本情况和债务结构问题,对中国地方政府债务分级次和分地区负担情况进行了研究。文章在分析中国地方政府债务形成原因后,提出了化解地方债务的对策。
关键词:
地方政府 债务 对策
[期刊] 征信
[作者]
张忠滨 卜俊丰 杜欣
解决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的存量问题和降低债务成本变得越来越急迫。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地方性债务管理的意见》,为地方债"开明渠,堵暗道"。探索构建科学的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控制体系,强化外部控制和监督,对债务规模实现动态监测,并将全部地方政府债务其纳入预算管理,可以有效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关键词:
地方政府债务 预算管理 规模控制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竹志奇 高珂 任金凤
人口老龄化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对我国经济增长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造成了深刻影响。本文旨在探讨人口老龄化对地方债务风险的影响,并基于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框架进行了理论推演和数值模拟,分析其影响机制。研究发现:老龄化不仅会导致养老金支出增加,使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和负债率上升,还会降低劳动供给和经济增长,进一步加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但从长期来看,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会逐渐减弱,经济增长会回归稳态水平,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也会有所缓解。本文建议:加快养老金制度改革,同步推进多层次多支柱养老金体系建设;积极构建老龄化趋势下的经济发展新动能,以降低地方债务负担,缓解地方债务风险;做好老龄化背景下的地方债务管理,合理控制财政支出水平,特别是养老金支出,缩小赤字规模。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慧芳
收付实现制的预算基础限定了纳入预算管理的政府债务的范围,或有债务只有在转化为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时,其相关支出才纳入政府预算。编制资本预算是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有效手段之一。政府财务会计是政府预算管理的重要环节。在政府债务相关信息的提供上,权责发生制的政府财务会计更有优势。《预算法》是权责发生制政府财务会计报告公开的法律依据。
关键词:
预算基础 资本预算 政府财务会计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于凌云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风险问题引起了学术界、政府乃至全社会的高度关注。由于对我国未来几年经济增长的良好预期,地方经济和财政能力也将增强,这正是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大好时机。本文在对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许云霄
本文基于2015年中国新《预算法》正式颁布实施,需建立完整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体系的背景,而美国州和地方政府在地方债务管理方面,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的预算管理程序,相比于联邦政府长期维持赤字财政及高外债率,州和地方政府的债务比例则相对较低,对债务规模能进行有效控制。因此,本文主要对美国州和地方政府政府预算及其债务管理措施进行了研究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同中国地方政府相关预算制度进行比较分析。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磊 王宇 刘金硕
当前,中国经济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经济增长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妥善应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并完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机制,对实现经济增长与金融稳定至关重要。2021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抓实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工作;财政部也强调,要坚决遏制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稳妥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隐患,确保财政可持续。笔者认为,对于地方政府债务的治理,应结合我国当前发展阶段慎重而为,重点是完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机制。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安立伟
开展地方政府性债务科学化管理问题研究,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促进财政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在当前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不断膨胀,债务风险不断积聚的情况下,开展地方政府性债务科学化管理问题研究,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促进财政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尹启华 陈志斌
从2013年全国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分析来看,中国地方政府举债融资呈现出典型的"羊群效应"特征。中央政府、其它地方政府、商业银行和企业等四类主体在地方政府举债过程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逐层分析这些主体与地方政府之间的互动关系有利于厘清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羊群效应"的产生机理。而从抑制"羊群效应"的治理框架来看,应逐步完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分担机制、地方政府官员绩效考评机制与激励机制、地方政府债务信息的生产与披露机制以及新型"政企分开"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