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134)
2023(12663)
2022(10436)
2021(9669)
2020(8227)
2019(18456)
2018(18373)
2017(35177)
2016(19116)
2015(21246)
2014(20988)
2013(20569)
2012(18696)
2011(16693)
2010(16815)
2009(16041)
2008(16048)
2007(14639)
2006(12929)
2005(11948)
作者
(52875)
(44124)
(43963)
(41669)
(28253)
(20777)
(19917)
(17099)
(16578)
(15827)
(15061)
(14905)
(14123)
(14078)
(13711)
(13329)
(13143)
(12943)
(12695)
(12562)
(10911)
(10831)
(10650)
(10274)
(9930)
(9832)
(9832)
(9587)
(8698)
(8689)
学科
(86902)
(81177)
企业(81177)
(80795)
经济(80659)
管理(78481)
方法(31621)
(30994)
业经(30128)
(26462)
数学(22688)
数学方法(22485)
技术(22351)
(21205)
财务(21175)
财务管理(21143)
(21120)
企业财务(20031)
农业(19172)
中国(18419)
(16247)
(16148)
地方(15673)
(15660)
理论(15411)
(15064)
体制(14045)
技术管理(13826)
企业经济(13016)
经营(12624)
机构
学院(272867)
大学(267864)
(114720)
管理(112773)
经济(112406)
理学(96199)
理学院(95239)
管理学(94211)
管理学院(93656)
研究(85404)
中国(68237)
(58446)
(56314)
科学(49014)
财经(44669)
(43153)
(42276)
(41746)
(40336)
中心(40142)
业大(37034)
研究所(36914)
北京(34898)
经济学(34133)
(33956)
农业(32974)
(32648)
财经大学(32635)
师范(32390)
商学(30942)
基金
项目(176422)
科学(141631)
研究(134350)
基金(129350)
(110368)
国家(109362)
科学基金(96562)
社会(87382)
社会科(82905)
社会科学(82885)
(69981)
基金项目(69350)
自然(60592)
教育(60297)
自然科(59196)
自然科学(59181)
自然科学基金(58218)
(57156)
编号(54672)
资助(50671)
成果(44413)
(40841)
(39422)
(39350)
重点(38856)
(38096)
(38031)
创新(37394)
课题(36865)
国家社会(36218)
期刊
(135456)
经济(135456)
研究(81885)
中国(56001)
(50907)
管理(47145)
(40383)
科学(35471)
学报(33690)
农业(27672)
技术(27289)
大学(27010)
教育(25922)
(25778)
金融(25778)
学学(25507)
业经(23430)
财经(22681)
经济研究(20143)
(19551)
问题(17565)
(17285)
技术经济(16399)
财会(15025)
现代(14711)
科技(13558)
世界(13317)
(13128)
会计(12953)
商业(12195)
共检索到4178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邓宏图  康伟  
本文基于对集群的传统认识和主流经济学解释,结合中国经济的特定背景,构建了一个企业集群分析模型,围绕制度、技术(知识)创新等变量对企业集群的发展演进机理进行分析。本文还从历史视角系统地考察了转轨条件下制度、技术外溢与集群默示性知识形成的内在原因,指出了转轨条件下地方政府的独特作用。通过讨论天津自行车产业集群的演化轨迹,在转轨条件下,政府的意识形态偏好和政策偏好甚至是构成并决定企业集群自身的“默示性知识“和“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张晔  梅丽霞  
近些年来,伴随着外资主导型产业集群的大量出现,其能否促进东道国企业的发展,逐渐引起了学者们的重视。本文从经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了苏州地区的昆山和太仓陆渡镇的FDI主导型自行车集群及其演变,认为在传统产业的集群中,初期本土企业与外资企业嵌入于不同的网络结构而形成的二元性网络,以及网络嵌入所具有的路径依赖性,将使得外资集群出现"飞地"效应。但是从长期来看,由于网络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外资网络有可能与当地企业网络逐渐融合,从而使得技术溢出的可能性增加。而地方政府作为社会资源的动员者,能够重塑当地的产业社群网络,以及充当外资和本土网络间的"中介人",促进外资与当地网络的融合,从而推动当地企业的发展。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罗若愚  
与技术、资本相比,生产组织形式的选择和创新日益成为全球经济条件下企业、产业和区域国际竞争力提升的重要决定因素。对于传统制造业来说,通过集群生产方式构建地方性生产网络对国家或区域制造业的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天津自行车产业的发展表现为生产组织方式的创新和演进过程,即由计划经济时代的“大而全”和“小而全”的高度纵向一体化的生产组织向“专业化+网络化”的集群式生产组织方式转变,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得益于地方生产网络的构建。文章通过这一案例研究,探讨如何利用这次生产组织方式的变革和演进中隐藏的潜在后发优势,提升我国传统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谢思全  黄玖立  
本文探究了天津市自行车产业由兴而衰、再由衰而兴的演变过程,得到一个明显的结论是:当外部经济环境改变之后,制度结构本身为响应这种变化需要做出相应调整,才能更有效地实现其处理信息和节约交易成本的功能,并取得经济绩效。国有自行车企业由于产权的刚性而调整乏力,因此出现制度危机,最终导致其在该产业的全面退出。而当国有企业为私人小企业制度所替代,产权的束缚得以解除,企业对环境的适应性明显增强,从而产生制度效率,并拉动自行车这一传统产业重新恢复生机。分析表明,制度变迁是制度对环境进行的一种适应性调整,而调整的结果则有着效率增进的取向。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兰娟丽  雷宏振  
从微观层面的产业集群企业间协作关系出发,构造了产业集群内知识网络下基于知识外溢的企业合作演化博弈模型,指出知识外溢利润、合作成本、合作风险以及合作概率都会影响系统演化结果,分析了知识外溢利润、合作成本与合作风险的关系满足4种不同情况时产业集群网络的演化稳定状态。最后根据影响因素的不同结果,给出了产业集群内知识外溢合作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瞿小石  
我国经济改革走的是渐进式道路,这决定了我们必须有一个较长的转轨阶段。我国企业兼并是在供给主导型制度变迁的推动下出现的,随着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深入,我国企业兼并在规模和数量上都有了很大的突破,但在转轨时期所特有的制度环境和制度安排约束下,我国企业兼...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姚海琳  
在企业集群成长过程中,不同约束条件下地方政府所发挥的作用应有所区别:在市场经济环境不成熟、民间组织协调能力弱的情况下,地方政府要替代民间组织,发挥直接促进企业集群成长的主导作用;而随着约束条件的逐步解除,地方政府应从直接扶持企业集群成长的功能中逐渐“退出”,将过去一系列职能赋予企业、行业协会及其他民间组织去行使,这样,地方政府只需要在民间组织不能单独作用的领域与其共同进行协调,发挥“市场增进”的功能。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吴松强  蔡文洁  
知识溢出是促进先进制造业集群升级、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因素。因此,文章从知识溢出路径出发,基于知识溢出双主体视角,结合江苏先进制造业集群问卷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知识溢出、企业合作与产业集群升级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知识溢出显著促进了产业集群升级,对企业合作亦有积极作用;企业合作在知识溢出对产业集群升级影响机制中发挥中介作用;政府支持在知识溢出对产业集群升级影响机制中发挥正向调节作用。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郭嘉仪  苏启林  张庆霖  
由于知识的外部性,知识溢出这个新的区位因子正逐渐构成企业空间竞争的新变量,成为企业选址的关键因素之一。企业是否选址产业集群,实质上是对集群内知识溢出所带来的正负效应的权衡。一方面,知识溢出具有典型的局域性特征,吸引企业选址同一区域,强化了集群现象;另一方面,作为知识溢出载体的产业集群,通过本地生产网络、合作创新、人才流动、非正式交流等机制促进了知识的流动,在为企业减少创新成本的同时,也增加了集群内企业知识损失的风险。因此,不同特征的企业有不同的选址行为:处于学习和模仿创新阶段的中小企业趋于选址集群内,但是对具有一定规模和较强研发技术能力的企业而言,为了防止信息的泄露,往往定位于集群之外。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叶建亮  
本文运用新增长理论关于知识溢出的理论来分析浙江省的企业集群现象。认为知识的溢出是导致企业集群的重要原因 ,它不仅决定了集群的规模 ,也影响集群组织内企业的生产函数。知识的溢出还会导致集群内部产品的雷同和恶性竞争的发生 ,而依靠知识产权的完全保护并不是制止恶性竞争最有效的手段。当集群内部的企业对专用性知识的要求上升时 ,集群组织就会发生分化 ,可能被企业的一体化所取代。
[期刊] 预测  [作者] 曹休宁  戴振  
产业集群中的企业是一种共生发展的利益共同体,集群企业之间的合作以及合作带来的效率是产业集群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制度为集群企业的合作提供了一个基本的框架,影响集群企业合作的正式制度因素包括地方政府行为和行业协会,两者都属于第三方实施机制。非正式制度是产业集群发展的隐性协调机制。非正式制度主要通过声誉机制、专用性投资和集体惩罚机制有效地防止了机会主义,促进集群企业合作。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于江鹏  吴翠花  
本文在归纳国内外有关集群中知识溢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知识溢出、高技术产业集群和研发三个研究要素进行了概念界定和维度划分,提出了这三个要素之间作用关系的研究框架,分别探讨了显性知识溢出和隐性知识溢出对高技术集群企业研发产出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无论是隐性知识还是显性知识,都可通过研发合作互动实现溢出、提高集群企业的研发产出水平,并最终导致其竞争能力的提升。最后,确定了三个研究要素的测量指标,并指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胡绪华  蒋苏月  王为东  
在产业集群知识系统中政府干预措施和企业知识活动影响企业知识获取能力,进而影响集群知识传播绩效的实现。文章在相关文献综述和实地调研直观感觉的前提下,提出了研究的基本理论假设,构建了基于政府干预和企业知识活动视角的集群知识传播绩效作用的机理模型;根据文章研究的基本假设设计了概念模型中各变量的初步测量指标,在面向纺织服装产业集群测试与修正的基础上,形成研究的最终调查量表;借助于结构方程模型对问卷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政府干预对企业知识获取和知识溢出均产生正向显著影响,且基本平衡;企业知识活动基础对企业知识获取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文清  
任何产业集群的形成都离不开属于同一产业的大量企业聚集。真正的产业集群不仅仅是由外地企业组成,具有根植性的产业集群还需要大量本地企业的支持。构成产业集群的企业主要来源于吸引、衍生和创业模仿。针对不同的企业来源方式,政府应当制定不同的产业集群发展政策:一是制定正确的产业政策,形成企业聚集的区域磁场;二是提供基础技术,支持企业合理衍生;三是扶持中小企业创业,保证市场有序竞争。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庄小将  
文章有效整合知识溢出、组织学习和集群企业技术创新绩效三个方面的理论研究,将知识溢出、组织学习和集群企业技术创新绩效这三个关键要素纳入到同一个框架体系中,构建了知识溢出影响集群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理论模型。同时,研究还通过传统产业集群中209家企业的问卷调查与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发现:知识溢出可以直接推动集群企业技术创新绩效,也可以通过组织学习影响集群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在此基础上,本研究试图为集群企业通过组织学习获取技术创新绩效提供理论指导和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