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17)
- 2023(8647)
- 2022(7210)
- 2021(6813)
- 2020(5417)
- 2019(11905)
- 2018(11820)
- 2017(22356)
- 2016(12060)
- 2015(13185)
- 2014(12516)
- 2013(12094)
- 2012(10787)
- 2011(9898)
- 2010(10257)
- 2009(9568)
- 2008(8910)
- 2007(8322)
- 2006(7454)
- 2005(6496)
- 学科
- 农(48602)
- 济(47008)
- 经济(46965)
- 业(36795)
- 农业(32438)
- 管理(28631)
- 业经(17411)
- 企(16479)
- 企业(16479)
- 中国(14358)
- 地方(13527)
- 农业经济(12380)
- 方法(11864)
- 财(11703)
- 制(11134)
- 发(10456)
- 数学(10084)
- 数学方法(9985)
- 村(9525)
- 农村(9507)
- 发展(8849)
- 展(8842)
- 建设(8286)
- 贸(8244)
- 贸易(8237)
- 体(8091)
- 易(7985)
- 土地(7927)
- 策(7858)
- 工作(7529)
- 机构
- 学院(158255)
- 大学(148442)
- 济(64726)
- 经济(63326)
- 管理(60377)
- 理学(51878)
- 研究(51763)
- 理学院(51437)
- 管理学(50652)
- 管理学院(50375)
- 农(46204)
- 中国(42068)
- 农业(34593)
- 科学(29900)
- 京(29802)
- 财(29368)
- 业大(29099)
- 中心(26455)
- 江(25426)
- 所(24753)
- 研究所(21951)
- 财经(21611)
- 农业大学(21267)
- 范(20923)
- 师范(20774)
- 州(20346)
- 经(19599)
- 经济管理(19151)
- 省(18779)
- 院(17820)
- 基金
- 项目(104741)
- 研究(84625)
- 科学(82293)
- 基金(73106)
- 家(62050)
- 国家(61368)
- 社会(53846)
- 科学基金(52853)
- 社会科(50425)
- 社会科学(50416)
- 省(44503)
- 基金项目(38889)
- 编号(38410)
- 教育(37775)
- 划(34592)
- 成果(30785)
- 自然(30453)
- 自然科(29700)
- 自然科学(29695)
- 自然科学基金(29143)
- 农(28336)
- 资助(27618)
- 课题(25749)
- 发(24795)
- 重点(23014)
- 部(22873)
- 制(22332)
- 性(22318)
- 年(22231)
- 创(22193)
共检索到2463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乐柱 刘棋
信用村建设已经成为目前农村金融改革的新举措之一,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地缓解农户贷款难的问题。文章构建了一个简单的合作博弈模型,将地方政府和农信社作为博弈方,从合作博弈的角度分析了郁南信用村建设这一案例,认为:在信用村建设上,只有将地方政府的行政权力、政府威信等优势与信用社的资金、专业人力资源等优势相结合,发挥各方的比较优势,才能更有效地促成信用村的创建,发挥信用村建设在解决农户贷款难问题中的作用。
关键词:
信用村建设 合作博弈 地方政府 农信社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陈雨露 马勇
随着农信社管理权重新划归地方政府,农信社的信贷行为出现了更为明显的"脱农变异"取向,而地方政府试图对农信社肆意改造和干预背后所暗含的内在隐忧也不容忽视。本文通过构建地方政府介入后的农信社信贷资源决策模型发现,当地方政府介入后,农信社的信贷资金供给会出现明显的"错配"现象,而"错配"的程度随着地方保护主义的强化而加重。通过引入外部金融监管机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遏制地方政府的保护主义行为,减轻信贷资源"错配"程度。
关键词:
地方政府 农信社 信贷资源 错配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戴炜倬 王栋
本文基于地方政府之间的晋升博弈视角,运用前景理论和风险规避理论,对比分析地方政府短期激励和长期合作吸引企业投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作用机制,并进一步研究中央政府如何调控地方政府的竞争决策,更好地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研究表明,政府的短期激励主要通过财政直接补助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市场价格吸引企业投资,长期合作主要通过促进企业的溢出效应吸引企业投资;开始时,地方政府的短期激励(财政补助和税收减免政策)更能吸引企业投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但随着地方政府政策的溢出效用和中央对地方政府惩罚系数的增大,企业更愿意选择政府实施长期合作政策的区域进行投资;在长期合作政策激励下,企业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金额高于...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魏金明 陈敏
基层政府与农村信用社之间的博弈分析表明,现行管理体制仍存在基层政府不当干预农村信用社的可能;省级政府与基层政府之间的博弈结果显示,省级政府如能主动采取调节性税率等激励和约束措施,则能够防止基层政府对农村信用社的不当干预。
关键词:
农村信用社 政府管理 不当干预 博弈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袁枫朝 燕新程
研究目的:找出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关键所在,为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的创新提供借鉴。研究方法:三方博弈模型。研究结果:地方政府、农村集体组织、用地企业三方博弈均衡结果取决于风险成本、交易成本、收益分成比例等参数的大小;上述参数值的大小受地方政府政策取向的影响。研究结论:土地收益的合理分配是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核心,降低交易成本是流转的重点。
关键词:
集体建设用地 流转 博弈 收益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吕丹 薛凯文
自从新《土地管理法》实施以来,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放开已近半年,现实却并未出现预期的市场效果。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不仅要求市场机制的高度参与,地方政府更应在其中发挥必要的作用。因此,明确政府在入市活动中的角色定位,是保证入市政策延续和取得良好效益的前提和关键。本文通过构建政府、集体和农民收益分配的演化博弈模型,厘清三者利益和行为的相互作用关系,探究政府在入市过程中角色定位和收益分配比例影响。研究表明,政府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过程中应处主导地位,参与收益分配具有必要性和合理性,但应减少入市收益分配获得比例。同时,政府在政策法规层面上均衡集体与农民间收益分配比例,保证收益在集体和农民间公平合理调配。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蓝虹 穆争社
地方政府应作为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监管主体,对其实施非审慎监管,着力为其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促进其增强自主管理、自我发展能力,以推动其稳健发展,更好实现合作金融目标。地方政府实施监管的重点工作包括明确市场准入、促进制度建设、构建金融风险处置机制等。
关键词:
新型农村合作金融 地方政府 非审慎监管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蓝虹 穆争社
地方政府应作为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监管主体,对其实施非审慎监管,着力为其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促进其增强自主管理、自我发展能力,以推动其稳健发展,更好实现合作金融目标。地方政府实施监管的重点工作包括明确市场准入、促进制度建设、构建金融风险处置机制等。
关键词:
新型农村合作金融 地方政府 非审慎监管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孙阿凡 杨遂全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流转必触动既得利益者,特别是地方政府和村集体。通过构建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运用逆向归纳法分析两者在上市中可能的决策倾向,有利于解释现存制度不足。研究表明,在现存税收、土地制度下,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会受到地方政府阻碍;要达到政策预期改革效应,须改革税费,提高征地成本,同时修订和补充现行物权法、土地管理法、税法和城市房地产管理法中涉及流转及利益分配原则和程序的条款,建立初次流转增值归公和城乡一体土地税制,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提供制度保障,实现和规范博弈利益的分配。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贝 童伟杰 王攀 严学文
对于农村建设用地而言,各级政府的利益诉求存在差异。地方政府主导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行为在本质上是征地行为的延续。农村集体推动的农村建设用地流转,离不开乡镇基层政府的支持,区县政府在也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省市级地方政府也对农村建设用地流转行为予以相应支持。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池波 崔元锋
本文运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动态博弈理论,即动态贝叶斯—纳什均衡(BayesianNashequilibrium)博弈,分析了我国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农业投资的行为动机和价值取向,描述了中央和地方两级政府之间农业投资的动态博弈过程,诠释了两级政府难以增加农业投资的深层次原因。
关键词:
中央政府 地方政府 农业投资 博弈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曹阳 王春超 李鲲鹏
本文围绕着土地流转行为,将农户的经济决策放置在农户、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三重博弈框架中展开论述。我们构建一个包含农户、地方政府、中央政府三重博弈的农户经济决策一般模型;研究发现: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农户的决策行为趋于理性。现实中,农户的决策行为决定于其家庭自身的经济禀赋以及外部政策环境。在一定经济禀赋条件下,农户群体面对各种政策环境与条件的变化,认识到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利益导向以及与自身利益的一致性。当地方政府的政策比中央政府的政策更有利于农户时,农户容易与地方政府达成默契,形成利益同盟,并努力促使中央政
关键词:
农户经济决策 三重博弈 农村土地流转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广斌 王勇 黄明华
基于效用最大化,从地方政府经济、社会和政治晋升三个需求动机对区域合作困境进行诠释。指出,经济收益最大化不是地方政府展开合作的充分条件,当地区公平、官员政治晋升纳入到地方政府效用函数后,区域合作空间要比单纯以经济收益最大化为目标的区域合作空间要小。认为,促进区域合作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政绩考核和官员选拔体制创新、建立地方政府间规范的利益博弈机制和推动地方政府间合作伙伴关系建立。
关键词:
区域合作 地方政府博弈 体制改革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高伟生 许培源
本文结合转轨时期地方政府的行为取向,运用博弈论的方法研究区域内地方政府政策之间的合作与竞争关系,研究结果显示:任期限制与政绩要求是导致区域经济体内各地方政府不合作的根本原因;在取消任期限制与政绩要求不现实的情况下,以合约的形式约束地方政府,对不合作者实施惩罚,能够有效地避免竞争、促进合作,提高区域经济体的整体利益。
关键词:
地方政府 合作与竞争 任期限制 博弈分析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顾湘
运用博弈理论分析方法对当前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进行理论解释可知:在征地博弈中的最优选择是地方政府征地,农村集体组织阻挠;在进入市场博弈中的最优选择是农村集体组织进入隐形土地市场,地方政府默认。但以上均衡结果受到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预期收益、中央政府政治压力、社会舆论压力、补偿成本、阻挠成本、惩罚成本、监督成本、交易成本等的影响。因此,征地制度改革势在必行,城乡一体化市场亟待构建,制度创新应围绕利益分配合理化进行,制度设计应因地制宜。
关键词:
土地管理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 博弈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