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330)
2023(5145)
2022(4175)
2021(4234)
2020(3631)
2019(8649)
2018(8482)
2017(16908)
2016(9240)
2015(10609)
2014(10662)
2013(10342)
2012(9205)
2011(7860)
2010(8272)
2009(7695)
2008(7617)
2007(6557)
2006(5542)
2005(4871)
作者
(23868)
(19727)
(19504)
(19043)
(12519)
(9258)
(8945)
(7694)
(7431)
(7265)
(6863)
(6658)
(6344)
(6250)
(6249)
(5966)
(5854)
(5631)
(5614)
(5555)
(4816)
(4778)
(4773)
(4587)
(4492)
(4400)
(4346)
(4220)
(3907)
(3874)
学科
(36764)
经济(36732)
管理(31907)
(25009)
(23871)
(22006)
企业(22006)
方法(19235)
数学(17748)
数学方法(17273)
财政(14036)
(11539)
中国(9726)
(9368)
财务(9334)
财务管理(9281)
(8886)
企业财务(8808)
(8160)
(7835)
土地(7803)
地方(7395)
(7228)
国家(6998)
理论(6828)
业经(6353)
(5881)
(5865)
(5623)
(5371)
机构
学院(121279)
大学(120014)
管理(49308)
(47361)
经济(46354)
理学(42767)
理学院(42372)
管理学(41362)
管理学院(41161)
研究(35921)
(32851)
中国(29279)
(25158)
科学(21987)
财经(21500)
(19497)
(18409)
(17714)
中心(17194)
业大(16470)
(16186)
财经大学(15772)
北京(15619)
研究所(15462)
经济学(14758)
(14168)
(14165)
师范(14058)
(13332)
经济学院(13290)
基金
项目(79804)
科学(62737)
研究(58578)
基金(57815)
(49581)
国家(49234)
科学基金(43156)
社会(36853)
社会科(35069)
社会科学(35057)
(31414)
基金项目(29926)
自然(28112)
教育(28087)
自然科(27511)
自然科学(27506)
自然科学基金(26970)
(25977)
资助(25050)
编号(24351)
成果(20019)
(17760)
重点(17695)
课题(16867)
(16536)
(15680)
创新(15496)
教育部(15445)
大学(15404)
科研(15302)
期刊
(51465)
经济(51465)
研究(36775)
(31067)
中国(28546)
管理(17783)
科学(15905)
学报(15734)
(14221)
教育(12945)
大学(12731)
学学(12126)
技术(11628)
财经(10926)
农业(9567)
经济研究(9380)
(9277)
金融(9277)
(9262)
(8179)
财政(8179)
统计(8026)
业经(7800)
财会(7684)
会计(7525)
(7301)
决策(6644)
问题(6278)
技术经济(6016)
(5776)
共检索到1826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徐鲲  郑威  
当前,地方政府形成了依赖土地征收获取财政收益的财政收入模式,而中央政府主导下的土地制度变迁强化了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模式的路径依赖。《土地管理法》的3次修订及土地制度变迁过程均表明,地方政府"土地财政"行为的强化有其必然性,要从根本上破除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模式的路径依赖,需要修订现有《宪法》条款,积极推进配套制度改革,落实法治政府"还权于民"的民主要求,推动房产税改革法治化。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陈多长  游亚  
快速城镇化导致地方政府土地财政依赖加重,而地方政府土地财政行为对地区城镇化模式的选择也具有一定反作用。本文从土地财政依赖的视角对我国现行城镇化模式进行分类,分析地方政府土地财政行为对城镇化模式的影响。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土地财政行为对现行主流城镇化模式具有显著固化效应和路径依赖性,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城镇化模式的创新。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余靖雯  王敏  郭凯明  
本文主要聚焦于地方政府为基础设施建设融资,对土地财政和土地金融这两种土地融资方式的权衡选择。我们首先构建动态最优化理论模型,提出土地价格是决定地方政府融资模式的主要因素:土地价格上涨越快,地方政府越倾向于用土地抵押获得资金;土地价格上涨越慢,地方政府越倾向于直接出让土地。利用2008—2013年地级市的相关数据展开实证研究,结果支持了模型的基本结论,土地价格增长率对人均城投债发行额具有正向影响,拉动了基础设施投资。进一步的研究还发现,东部和一二线城市土地价格的影响最大。此外,地方政府抵押土地获取资金的融资成本并非外生,受到土地价格增长率的影响,土地价格上涨越快的城市,发行城投债的实际利率越低。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蒋震  邢军  
近年来,"土地财政"已经成为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之一。"土地财政"推高了房价,助长了房地产投机,引发了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风险,对宏观经济稳定埋下了隐患。事实上,当前我国地方政府以经济内容为主的政绩考核机制及其引发的地方政府竞争是引起土地财政的重要原因。在当前分税制条件下,地方政府陷入了巨大困境:一方面,财力面临枯竭的问题;另一方面,其面临不断增长的支出需求。在这种预算约束条件下,"土地财政"便成了地方政府的必然选择。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耀宇  陈会广  宋璐怡  陈利根  
论文从城市规模的内涵出发,分析不同城市规模的地方政府土地财政行为差异。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论文提出了城市用地规模扩张效应、城市人口集聚效应、城市产业规模及其结构调整效应3个理论假说,以解释不同城市规模的地方政府土地财政行为差异;并通过243个地级市11 a的面板数据进行模型实证分析,检验并证实了3个理论假说。研究发现,不同规模的城市的土地财政行为背后有着不同的驱动力:1)中小城市的城市用地规模扩张对土地财政有明显的驱动;2)所有规模级别的城市的人口集聚效应对土地财政都有显著的影响,且呈现出"U"型特征;3)大城市与中小城市的第二产业规模对土地财政驱动方向不同,特大城市、中小城市第三产业规模对土...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畅  郭雪萌  王卓君  
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PPP模式得到了大力推进并引起广泛的研究关注。基于中国式财政分权的制度背景,以世界银行PPP项目数据为研究样本,对财政分权、财政透明度与地方政府选用PPP模式的关系行了理论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财政分权水平对地方政府选用PPP模式的行为决策存在正向影响,随着财政分权程度的增大,地方政府受到双重竞争压力增大,财政自由度提升,为获取投资建设资金,其更倾向于寻求与社会资本进行合作。进一步检验表明,在中西部地区以及能源行业中,这一促进关系更为显著。此外,财政透明度会对此关系产生正向调节作用,财政透明度越高,越能够缓解财政分权带来的融资风险并减弱PPP模式下的不完全契约问题。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吴群  李永乐  
中国地方政府倾向于选择土地财政的一个根源是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财权和事权的不匹配。在中国式的财政分权体制(纵向竞争)和地方竞争体制(横向竞争)双重背景下,本文提出了一个解释地方政府选择土地财政的理论框架,认为两者共同激励了地方政府实施土地财政策略。通过利用中国省际面板数据(paneldata)的实证检验,本文发现,中国式的分权体制激励了地方政府用"扭曲之手"来攫取预算外财政收益,地方竞争体制进一步驱动了地方政府采取积极的土地财政策略。研究结果还表明,财政分权对地方土地财政的影响存在跨地区差异。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庞保庆  陈硕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近几年来的迅速增长引起学界、业界及政策制定者的关注及担忧。但对该问题的决定因素及形成机制,目前鲜有经济学文献加以严谨研究。文章认为该问题与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地方政府面临的财政压力及制度约束直接相关。基于地级市数据,我们发现各地区债务规模显著受到其财政缺口的影响:财政缺口每增加1%,融资平台数量增加的可能性将提高14%,债务规模将增加0.2%。基于文中建立的实证模型,我们预测我国地方债务在未来五年的年均增长率为16%,到2017年其总额将达到该年GDP的42%。债务总体上仍处于可控范围之内。结合中央政府近期"营改增"及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的一系列改革措施,文章认为在财政集权的大...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曹泰松  
本文利用2001~2012年的统计数据,对地方政府土地财政收入规模的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全国土地财政收入规模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波动性,并且表现出较强的地区间差异。而地方政府土地财政收入规模的变化与土地供应面积大幅增加、"招拍挂"出让比重上升以及全国地价总体水平不断上升等有着密切关系。受制于18亿亩耕地红线和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土地财政收入是不可持续以及不稳定的,地方政府必将面临前所未有的财政收支困境。因此,应尽快对现行分税制财政体制、土地制度及政绩考核制度进行改革,平稳推进土地财政模式的转型。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张曾莲  严秋斯  
研究目的:从土地财政在政府举债中的重要地位出发,研究土地财政与预算软约束对政府债务规模的影响机制;实证分析预算软约束在土地财政和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之间的中介效应;对控制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促进政府对土地资源的科学管理提出政策建议。研究方法:对2008—2011年和2013—2015年的28个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中介效应模型检验。研究结果:土地财政与预算软约束均与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显著正相关;预算软约束在土地财政与地方政府债务规模间存在显著的中介效应。研究结论:解决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问题和土地管理问题,必须严控土地资源的抵押转化,限制预算软约束;同时适当引入竞争性的土地交易机制,促进土地财政、土地金融的改革。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郭庆旺  贾俊雪  
本文构建一个最优地方政府支出规模的理论模型,探寻财政分权和政府组织结构对地方政府支出规模的影响机理,并据此构建计量模型,利用1997—2005年间我国县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纵向政府级次减少和辖区政府数量增加对县级地方政府支出规模均具有显著的负效应,"撤乡并镇"改革对县级地方政府支出规模具有显著的滞后负效应。财政支出分权对县级地方政府支出规模具有显著的正效应,财政收入分权则具有显著的负效应。财政收支分权对县级地方政府支出规模的非对称性影响自2002年所得税分享改革以来以及在东部地区均相对较弱。进一步的研究还表明,财政分权特别是财政收入分权对县级地方政府支出规模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取决...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唐洋军  
本文从财政分权的角度比较了中国和美日欧等发达经济体财权和事权的匹配度问题,并对各经济体地方政府融资渠道进行了归纳,分析了中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发展的历史沿革、特点和现状,介绍了主要商业银行的做法。最后从理论和现实的角度分析得出融资平台的产生具有历史必然性,其背后隐藏着一系列的政治经济体制问题,仅从金融机构防范化解信贷风险的角度入手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融资平台的问题。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洪正  张硕楠  张琳  
本文使用终极控股股东追溯方式对2010-2014年我国城商行股权进行统计,发现地方政府对其控股模式存在显著差异,而这种差异是地方政府基于地区禀赋内生选择的结果。地方政府对控股模式的选择本质上为经济增长驱动下的最优资本分配问题,体现为资本在低效但有控制权收益的国企与高效民企之间的分配权衡,国企作为资本优先去向,影响其资本需求的因素如国有经济比例、财政状况、金融业竞争程度等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地方政府对城商行的控股态度。研究发现:国有经济比例越低,地方政府越倾向于退出;财政禀赋与金融控制之间关系受国有经济比例影响,国有经济比例较高时,财政禀赋越差,地方政府越倾向于退出,而较低时则恰好相反呈替代关系;地区金融业垄断程度越高,地方政府越倾向于退出城商行。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孟巍  吴粤  
在PPP项目迅速增长的背景下,研究PPP模式能否有效缓解地方政府财政压力具有重要意义。基于1994—2015年地级市数据,采用DID-PSM分析方法和面板数据政策评估法,实证考察PPP模式的实施对地方政府财政压力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实施PPP模式可以有效缓解地方政府财政压力,并且作用逐年增大。目前,PPP项目投资规模大、项目平均年限短以及无示范项目的地区财政压力的下降效果更加明显。机制识别结果显示,提高地区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是PPP模式减轻财政压力的主要渠道。进一步分析表明,尽管PPP模式对财政压力的影响效应不尽相同,但80%的地方政府财政压力显著降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