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02)
- 2023(13138)
- 2022(11557)
- 2021(11100)
- 2020(9204)
- 2019(21376)
- 2018(21168)
- 2017(41487)
- 2016(22639)
- 2015(25266)
- 2014(25280)
- 2013(24731)
- 2012(22962)
- 2011(20556)
- 2010(20628)
- 2009(18672)
- 2008(18063)
- 2007(15986)
- 2006(14074)
- 2005(12362)
- 学科
- 济(89206)
- 经济(89100)
- 管理(69275)
- 业(60825)
- 企(50661)
- 企业(50661)
- 方法(39426)
- 数学(34402)
- 数学方法(33983)
- 财(25643)
- 农(24239)
- 中国(23007)
- 业经(19071)
- 地方(19067)
- 制(18352)
- 学(17918)
- 贸(15935)
- 贸易(15928)
- 易(15473)
- 农业(15429)
- 银(15235)
- 银行(15202)
- 行(14565)
- 务(14295)
- 财务(14227)
- 融(14210)
- 金融(14209)
- 财务管理(14183)
- 理论(14062)
- 策(13928)
- 机构
- 大学(311359)
- 学院(310625)
- 管理(127580)
- 济(125335)
- 经济(122483)
- 理学(110406)
- 理学院(109258)
- 管理学(107538)
- 管理学院(106968)
- 研究(102736)
- 中国(78225)
- 京(65503)
- 科学(62238)
- 财(61485)
- 所(50528)
- 财经(48168)
- 中心(47592)
- 农(46473)
- 江(45826)
- 研究所(45799)
- 业大(44333)
- 经(43970)
- 北京(41336)
- 范(40445)
- 师范(40131)
- 院(37835)
- 经济学(37214)
- 州(36873)
- 农业(36225)
- 财经大学(35988)
- 基金
- 项目(213065)
- 科学(168160)
- 研究(158637)
- 基金(155093)
- 家(133681)
- 国家(132570)
- 科学基金(114719)
- 社会(99448)
- 社会科(94331)
- 社会科学(94310)
- 基金项目(82489)
- 省(82271)
- 自然(74472)
- 自然科(72756)
- 自然科学(72742)
- 教育(72534)
- 自然科学基金(71420)
- 划(69298)
- 编号(65449)
- 资助(64108)
- 成果(53540)
- 部(47674)
- 重点(46945)
- 发(44734)
- 课题(44569)
- 创(44081)
- 教育部(41206)
- 创新(41037)
- 项目编号(40704)
- 人文(40358)
- 期刊
- 济(135703)
- 经济(135703)
- 研究(94707)
- 中国(57066)
- 财(46006)
- 管理(45981)
- 学报(45369)
- 科学(42573)
- 农(41469)
- 大学(34673)
- 教育(34275)
- 学学(32600)
- 融(30716)
- 金融(30716)
- 农业(28985)
- 技术(25769)
- 财经(22764)
- 业经(21978)
- 经济研究(21733)
- 经(19316)
- 理论(17994)
- 问题(17396)
- 实践(16707)
- 践(16707)
- 图书(16250)
- 业(14646)
- 科技(14508)
- 技术经济(14505)
- 现代(14373)
- 贸(13112)
共检索到4570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欧阳志刚 李梦丹 朱林可
不同地区房价的影响因素存在差异,为有效调控房价,除了国家实施统一的政策外,因地施策也是重要的调控措施。本文利用因子分析法将房价影响因素分为四大类,即需求、供给、成本、收入,并引入投机、市场预期因素,在此基础上建立面板回归模型来分析六大因素对房价的影响,衡量地方监管政策对房价的调控效果。研究表明:限贷政策对一、二线城市房价具有抑制效果;限购政策能有效调控一、二、三线城市住宅价格,且具有时滞效应;限价政策仅对二线城市有效,对一、三线城市调控效果不显著。研究还发现:从东、中、西部城市看,限贷政策对东部具有延迟效应,需要两期的传导时间;限购政策能抑制东、中、西部房价的上涨;限价政策对中部的调控在第四期才产生效果,东、西部的限价政策效果不显著。
关键词:
房地产价格 限贷政策 监管效果 时滞效应
[期刊] 改革
[作者]
黄昕 董兴 平新乔
对2008~2017年热点城市房地产调控政策对房价的影响进行的实证分析表明,房贷利率提高1个百分点,在当月即能降低房价增速2.86个百分点,效果在8个月后达最强,20个月后失效;首付比例要求提升10个百分点后,2个月即可降低房价增速0.62个百分点,在4个、7个季度后分别达到最强效果和失效;限售强度提高1档,会在3个、4个月后显著降低房价增速0.8~1.2个百分点。限购强度提高1档,在14个月后才能降低房价增速0.5个百分点,在16个、24个月时分别最有效和失效;人均供地增加10%,18个月后才可稍微抑制房价增速,在30个、38个月时分别最有效和失效。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李勃 张忠平
在房地产市场中,地方政府的控制土地出让规模、追求土地"垄断价格"以及传统经济体制的弊端,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房地产价格形成机制的扭曲。因此,规避地方政府行为对房地产价格波动的不利影响,必须明确地方政府对土地市场的监管职能,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本文借用行为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对上述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
房地产市场 政府行为 行为经济学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程瑶 高波
在税收辖区内消费者总效用最大化和政府税收收入最大化的双重目标约束下,房地产税对地方政府有激励效应。由于房地产价格与公共福利水平正相关,地方政府可以通过提高公共福利水平,实现房地产价值增值来增加税收收入。激励效应的作用机理显示房地产税是非中性的。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岑遥
部分地方政府对城市房地产市场的介入,源于一种双重压力:分税制以后地方事权的比重普遍高于财权带来的压力、地方政府作为中央政府或上级政府的代理机构的压力。在双重压力之下,面对资源的约束,依据现有土地供给制度,地方政府介入城市房地产开发,推动房地产市场的景气,动员社会各种资源进入房地产市场,达到财政增收、GDP高增长等社会经济目标。这种介入也对城市房地产价格有直接、间接推动作用。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洪源 郭平 梁宏亮
从地方政府收支行为特征出发,通过将政府收支变量嵌入到房地产市场四象限模型中,分析了地方政府收支行为影响房地产价格的作用路径。在此基础上,选取2001~2010个省际面板数据,检验了地方政府收支行为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机制,实证结果表明地方政府收支行为变量对房地产价格上涨产生了较为显著的正向影响。同时,通过基于误差修正模型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发现,无论从长期还是短期来看,地方政府收支行为与房地产价格都互为因果关系。
关键词:
地方政府收支行为 房地产价格 四象限模型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马亚明 张立乐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提升资本配置效率是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地方政府债务融资作为地方政府发展地区经济的重要手段,对实体经济资本配置效率有着深刻而复杂的影响。本文利用省级政府债务数据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分析地方政府债务扩张对实体经济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债务扩张与实体经济资本配置效率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且在中西部地区、市场化水平低和财政独立性低的样本中更显著。机制分析显示,房地产价格在地方政府债务扩张与实体经济资本配置效率倒“U”型关系中起到了中介传导的作用。上述结论表明,地方政府过度举债无异于饮鸩止渴,优化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管理对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郦大海 王盛
传统理论认为市场价格是供求决定的,但在中国房地产市场上,这一认知显然是被颠覆的。根据房地产市场的特性,本文认为,较之其他市场,理性预期因素在房地产市场价格决定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从理性预期的基本理论出发,通过相关文献回顾和讨论,探讨影响消费者理性预期的相关因素,以及各方基于理性预期的博弈模式,并进行了相关政策和实证方面的探索。
关键词:
理性预期 房地产价格 政策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田新民 夏诗园
通过构建一般均衡模型,将地方政府债务、土地财政和房地产价格置于统一的框架内进行分析,同时利用2007-2013年的省际面板数据,采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对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基于实证分析结果和我国经济发展现实提出了转轨经济背景下缓解地方债务风险及提高债务管理水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地方政府性债务 土地财政 房地产价格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田新民 夏诗园
通过构建一般均衡模型,将地方政府债务、土地财政和房地产价格置于统一的框架内进行分析,同时利用2007-2013年的省际面板数据,采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对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基于实证分析结果和我国经济发展现实提出了转轨经济背景下缓解地方债务风险及提高债务管理水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地方政府性债务 土地财政 房地产价格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陈建东 程树磊 姚涛
近年来有关房地产市场调控的政策措施不断出台,然而其调控效果却不尽如人意。本文选用全国40个大中城市的相关数据,通过建立市级面板数据模型对住房供求、地方政府行为以及房地产市场调控有效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政府对房地产市场调控的效果差强人意,除了住房市场供求状况影响房价变化外,地方政府行为对房地产市场价格的波动也有很大的影响。此外,研究显示推进新型城镇化不会造成房价的显著波动。基于实证结果,笔者从继续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增强地方政府财力等两个方面给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蔡书凯
基于制度—行为—绩效(ICP)范式的分析框架,该文分析了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制度基础、地方政府在房地产市场中的角色冲突及其行为表现、房地产市场中的绩效。研究发现:双重身份带来的角色紧张决定了房地产市场运行过程中地方政府角色行为的内生性,地方政府在房地产市场更倾向扮演"利益者"的角色,降低了房地产市场绩效。未来制度设计中应坚持市场化、制度化方向、民生导向,通过健全市场约束机制、重构财政分权体系、优化政绩考核体系等手段,实现地方政府在房地产市场中从角色紧张走向角色协调。
关键词:
房地产 地方政府 角色紧张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启广
本文认为,当前房地产市场调控尚未产生明显的效果,背后的主要原因正是由于“土地财政”利益驱动导致的地方政府的角色错位。要对地方政府角色错位进行纠偏,首先必须对利益机制进行调整和加强对地方政府的问责,切断地方政府的利益驱动,加大地方政府的违法成本;同时深化财税体制,从根本上改变目前地方政府所遭遇的财政困局。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建军 代支祥
针对中国房地产市场异常情况,政府出台一系列措施进行调控,由于中央与地方利益的博弈,政策执行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应在中央政策在地方没有得到有效的贯彻落实。通过考量房地产市场调控中中央与地方政府利益的对立与统一基础上,求得二者之间博弈的均衡解。
关键词:
房地产市场 中央与地方政府 博弈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亚莉 张曼迪 马晓燕
本文以沪深两市107家房地产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地方政府补助与房地产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发现,与其他行业不同的是,房地产企业获得地方政府补助的动因与企业性质无关,国有与民营房地产企业在获得政府补助方面无显著差异。资产规模及销售规模是影响房地产企业获得政府补助的主要因素,资产规模和销售规模越大的房地产公司越容易获得政府补助。此外,政府补助显著提升了企业的销售收入和销售净利率,对房地产企业的绩效有正面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