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732)
- 2023(14648)
- 2022(12416)
- 2021(12053)
- 2020(10217)
- 2019(23628)
- 2018(23629)
- 2017(45102)
- 2016(25571)
- 2015(29054)
- 2014(29206)
- 2013(27919)
- 2012(25865)
- 2011(23523)
- 2010(23948)
- 2009(21866)
- 2008(21884)
- 2007(20071)
- 2006(17325)
- 2005(15512)
- 学科
- 济(93640)
- 经济(93547)
- 管理(68795)
- 业(63947)
- 企(52119)
- 企业(52119)
- 方法(45215)
- 数学(40204)
- 数学方法(39478)
- 农(27687)
- 中国(26143)
- 财(25411)
- 地方(19973)
- 学(19732)
- 业经(19613)
- 理论(19004)
- 制(18735)
- 贸(18097)
- 贸易(18090)
- 农业(17580)
- 易(17566)
- 教育(16492)
- 务(15268)
- 财务(15211)
- 财务管理(15171)
- 和(14576)
- 银(14554)
- 银行(14522)
- 企业财务(14323)
- 技术(14116)
- 机构
- 大学(354128)
- 学院(350159)
- 济(133865)
- 管理(131472)
- 经济(130526)
- 研究(115683)
- 理学(112980)
- 理学院(111661)
- 管理学(109174)
- 管理学院(108517)
- 中国(85741)
- 京(74947)
- 科学(72154)
- 财(64713)
- 农(58755)
- 所(58181)
- 江(55144)
- 中心(54395)
- 研究所(52750)
- 业大(52616)
- 范(50521)
- 财经(50497)
- 师范(50069)
- 北京(47152)
- 农业(46228)
- 经(45689)
- 州(44245)
- 院(41931)
- 经济学(40162)
- 技术(39550)
- 基金
- 项目(230049)
- 科学(180080)
- 研究(171172)
- 基金(162826)
- 家(140928)
- 国家(139714)
- 科学基金(119671)
- 社会(104172)
- 社会科(98554)
- 社会科学(98527)
- 省(92666)
- 基金项目(85280)
- 教育(83779)
- 自然(77968)
- 划(77906)
- 自然科(76163)
- 自然科学(76143)
- 自然科学基金(74784)
- 编号(72435)
- 资助(68479)
- 成果(61637)
- 重点(52171)
- 课题(51843)
- 部(51019)
- 发(48627)
- 创(47857)
- 大学(45243)
- 创新(44461)
- 科研(44101)
- 性(43916)
- 期刊
- 济(145786)
- 经济(145786)
- 研究(104878)
- 中国(75771)
- 教育(58005)
- 学报(55390)
- 农(52903)
- 财(51586)
- 科学(48905)
- 管理(46953)
- 大学(43068)
- 学学(38541)
- 农业(36061)
- 技术(32587)
- 融(31095)
- 金融(31095)
- 财经(24604)
- 业经(24277)
- 经济研究(23533)
- 图书(22077)
- 经(21064)
- 业(19653)
- 问题(18932)
- 统计(17635)
- 版(17585)
- 技术经济(16683)
- 策(16531)
- 理论(15846)
- 科技(15768)
- 贸(15557)
共检索到5256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龚虹波
如何将"学科发展的需求"和"服务区域发展的需求"结合起来,是地方性高校发展面临的治理困境。宁波大学"学科大类"培养模式是结合这两类需求的改革尝试。用政策网络的"网络特征""行动者特征""行动者之间的关系特征"三类指标的12个网络参数定性分析"学科大类"培养模式在政策网络中的治理困境和出路;有效运转的政策网络是实现地方性高校治理的载体;政策网络的开放性和成员的多样化有助于实现地方性高校的治理;政策网络管理者应是网络运转的观察者、引导者、纠偏者和防范者;政策网络管理者应从网络参数入手细化政策目标的实现机制。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蒋开东
突出特色是学科建设的突破口,学科特色培育是地方高校提升学科发展水平的根本出路。地方高校学科特色的培育具有共同的规律。以宁波大学为例,探讨了地方高校学科特色培育的主要途径和条件保障,从实践层面为地方高校学科特色的培育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地方高校 学科特色 培育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赵伐 俞建伟
宁波大学作为一所办学历史仅20年的地方综合性大学,在发展过程中不断革新教育观念,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探索、创新和完善人才培养模式。经过多年实践,学校已形成独具特色的基于“平台+模块”课程结构体系的人才培养模式,成为学校办学特色。
关键词:
面向地方 人才培养模式 改革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叶善文 姜文达
介绍了宁波大学立足本身优势,突出地方特色,大力培育优势特色学科的做法,总结出了以特色求发展、形成特色办学机制的经验,说明了在保障研究生整体培养质量方面取得的成效。
关键词:
地方特色 研究生教育 宁波大学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周宇 王国红 徐铁峰
明确地方高校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科学合理的定位,不仅直接关系到地方高校的健康发展,而且直接关系到地方经济的协调发展。但目前大多数地方高校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不能很好地满足地方经济发展战略和地方产业的需求,原有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设置与企业的需求存在很大差距。因此,需要探索应用性创新人才培养改革的新思路。宁波大学信息学院在探索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应用性创新型人才培养实践中引进"倒逼机制",加强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将学科竞赛引入教学计划,和企业联合进行人才培养等,形成一套具有自身特色的应用性创新人才培养思路。
关键词:
地方高校 创新教育 人才培养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胡昱东 陈劲 李明坤
在回顾国内学者关于大学生专业选择问题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本文对研究型大学大类培养模式下学生专业选择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问卷和访谈的结果显示,影响研究型大学大类培养学生专业选择的因素主要包括就业前景、专业实力、家庭背景、他人影响、自我特质等五个方面,其中自我特质对于各大类学生的影响最为显著。研究型大学应该注重学科生态平衡,创新专业信息获取渠道与专业认知方式,指导学生探索学术兴趣,以进一步提高人与专业的匹配度。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朱江 戎林海
文章以地方性普通本科院校常州工学院为例,从复合应用型外语人才的时代内涵和特征出发,基于地方性普通本科院校复合应用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探讨研究地方性本科院校复合应用型外语人才的培养模式。
关键词:
复合应用型 外语人才 培养模式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梁春花 戴海燕 刘占柱
本文就本科高校大类培养改革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实施"专业招生,大专培养"的,对建议大类培养模式的特点进行阐述,对其优势与缺点进行分析,并提出促进"专业招生,大类培养"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大类培养 优势 对策研究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王慧 李富宽 张桂玲 陈现伟 吕慎金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客观要求。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创新创业人才的规模与质量。随着国家提出发展现代高效农业的战略规划,这就更需要高等农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改革与创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适应社会需要,同时也是新时代高等农业教育的历史使命之一。而设置农科专业的地方性高校,也应立足区域农业经济发展实际,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作为自身责无旁贷的使命。研究立足于地方区域经济的发展,结合现代农业对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合理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着力构建以学生为中心,"多样化"与"个性化"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完善适应新形势下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课程体系,建立与创新创业教育相适应的教学方式方法和产教融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形成适应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师团队,不断营造创新创业文化氛围,拓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资源,最终解决地方综合性高校涉农专业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协调与适应。不断加强涉农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创新能力与创新意识,创业意识与创业能力的培养,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效果。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翁渊瀚
应用社会网络分析法探讨学生在知识传播网络中的位置对知识传播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占据网络中心和富含结构洞的位置有利于提升知识传播绩效。基于互联网技术的社会化媒体普及的背景下,高校应积极构建基于社会化媒体的知识传播网络,重构知识传播的渠道和模式,利用社会化媒体去中心化的特点,将知识传播模式由教师的单向传播模式转换为师生的双向互动模式,提升知识传播绩效。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叶碧琼
在"互联网+"背景下,跨境电商成为外贸增长的新引擎,宁波作为全国首批跨境电商试点城市,急需大量跨境电商专业人才。中职学校可抓住跨境电商迅猛发展的重大契机,立足国际商务专业,探索建立"互联网+"背景下中职跨境电商人才的"六位一目标"培养模式,以破解专业发展的困境,满足跨境电商人才的市场需求,缓解目前跨境电商人才紧缺问题。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孟威 保继刚
5A级景区在市场上具有较大知名度和号召力,是各地争相创建的热点。部分景区在拿到5A等级后,质量迅速下降,多家景区甚至被"摘牌"、严重警告或警告。针对"重创建,轻管理"现状,研究以政策网络为工具,将旅游地治理分为"创5A"和"日常管理"两个阶段,探讨景区管理出现巨大落差的政策原因,结论包括:(1)运动式治理下,景区有更多的参与者、中心性增强、开放度增大、弱关系的重要性提高;(2)运动式治理网络解体,具有"先外部,后内部;先周边,后核心;先富集,后短缺"的规律;(3)创5A过程中的3个核心网络,在常态治理模式下解体;(4)创建网络解体后,其优势难以被科层直接习得。最后,整合"运动式治理"和"常态治理"的优缺点,提出"基于5A品牌共识的治理网络"模型。
关键词:
创5A 运动式治理 日常管理 政策网络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卢小宾 洪先锋
[目的/意义]信息分析在研究开发、科学决策、商业竞争等领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培养符合社会需求和信息化建设需要的信息分析人才,是我国高校LIS学科教育的重要工作之一。[研究设计/方法]以网络调研、资料分析和案例研究为主要研究方法,搜集分析美国LIS学科教育排名前列的10所高校所开展的信息分析人才培养项目的网页公开数据,并结合2017年美国图书馆与信息科学研究排名第一的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作典型案例研究。[结论/发现]美国高校LIS学科背景下信息分析人才培养在整体培养方式上呈现了多类型、多层次、互为补充的特点,培养前期尤其注重与培养对象在研究方向、能力要求和目标职业定位等方面的交互,以规范化的培养制度和富有特色的课程体系夯实培养过程,并形成了专业协会认证、第三方权威机构评估和学院自我评估三个层次的评估体系。[创新/价值]揭示美国高校LIS学科背景下信息分析人才的培养模式和办学经验,为我国高校图情教育领域信息分析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吴东立 谢凤杰
大类招生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目前高校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重要举措,国内不少高校已经开始实施此项改革措施。以沈阳农业大学2014年首批实施大类招生的工商管理类本科专业为例分析改革实施效果,研究发现大类招生改革提高了学生的专业认识程度、学生志愿专业与意愿专业有较高的匹配程度、学生入学后的成绩较往年提高明显但生源质量并未有明显提高。通过总结梳理大类招生改革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大类招生分流制度、完善本科生全员导师制、进一步拓宽大类招生口径以及做好非第一志愿专业录取学生引导及管理等建议。
关键词:
大类招生 实施效果 评价 分流意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从宁波诺丁汉大学的学术训练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大类招生分流培养模式对大学生专业认知度的影响
地方高校植物保护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以河北农业大学为例
交叉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北京大学为例
日本高校艺术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东京艺术大学为例
“大类培养”模式下本科生跨学科学习参与对学习收获的影响——跨学科认知的调节效应
以地方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的“平台+模块”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以宁波大学生命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为例
地方高校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的探索与实践——以北京联合大学为例
地方高校卓越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与途径
地方高校艺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探——以“实验班”模式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