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018)
- 2023(14227)
- 2022(11910)
- 2021(10997)
- 2020(9127)
- 2019(20342)
- 2018(20075)
- 2017(38200)
- 2016(20537)
- 2015(22671)
- 2014(21816)
- 2013(21071)
- 2012(18809)
- 2011(17080)
- 2010(17485)
- 2009(16920)
- 2008(15585)
- 2007(14167)
- 2006(12641)
- 2005(11483)
- 学科
- 济(81064)
- 经济(80956)
- 业(67010)
- 管理(59449)
- 农(50138)
- 企(46394)
- 企业(46394)
- 农业(33536)
- 方法(31668)
- 数学(27876)
- 数学方法(27418)
- 融(27354)
- 金融(27350)
- 中国(26806)
- 银(25647)
- 银行(25635)
- 业经(25246)
- 行(24808)
- 财(24003)
- 制(23211)
- 地方(18269)
- 体(15969)
- 学(14784)
- 务(14213)
- 财务(14167)
- 财务管理(14133)
- 贸(14119)
- 贸易(14104)
- 易(13835)
- 企业财务(13455)
- 机构
- 学院(280351)
- 大学(272962)
- 济(116979)
- 经济(114569)
- 管理(108613)
- 理学(93890)
- 理学院(93008)
- 管理学(91199)
- 管理学院(90707)
- 研究(90343)
- 中国(76644)
- 农(61486)
- 财(56123)
- 京(54734)
- 科学(52932)
- 农业(46826)
- 业大(45328)
- 中心(45197)
- 所(44217)
- 财经(43402)
- 江(42961)
- 研究所(39618)
- 经(39373)
- 经济学(35600)
- 州(34492)
- 范(34262)
- 师范(33897)
- 北京(33120)
- 经济学院(32092)
- 财经大学(31869)
- 基金
- 项目(188469)
- 科学(149950)
- 研究(142177)
- 基金(137618)
- 家(118528)
- 国家(117472)
- 科学基金(102130)
- 社会(92661)
- 社会科(87706)
- 社会科学(87687)
- 省(76398)
- 基金项目(72442)
- 教育(64373)
- 自然(63391)
- 自然科(61979)
- 自然科学(61967)
- 划(61792)
- 自然科学基金(60834)
- 编号(59525)
- 资助(55086)
- 成果(47934)
- 重点(42074)
- 发(41561)
- 部(41530)
- 制(40669)
- 创(40603)
- 课题(40051)
- 国家社会(38837)
- 创新(37900)
- 性(36471)
- 期刊
- 济(133851)
- 经济(133851)
- 研究(80232)
- 农(65706)
- 中国(60142)
- 农业(43957)
- 财(43289)
- 融(42154)
- 金融(42154)
- 学报(41413)
- 科学(39425)
- 管理(37239)
- 大学(33135)
- 学学(31837)
- 业经(27884)
- 教育(27408)
- 技术(23819)
- 财经(21277)
- 业(20578)
- 经济研究(19606)
- 经(18122)
- 问题(18091)
- 农村(15746)
- 村(15746)
- 版(15524)
- 农业经济(15011)
- 世界(13792)
- 技术经济(13488)
- 理论(13190)
- 统计(13135)
共检索到4252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谈李荣
农村微型金融的出现,填补了因正式金融与农村社会内生规则存在严重偏离以及农村合作金融异化所带来的缺失。微型金融市场的运作机理与独特制度优势在于其充分利用了地方性知识,并拥有本土化特征明显的农村微型金融机构。未能充分利用分散在农村中的地方性知识、未能化解因资源稀缺和信息不对称的制约,致使农村微型金融存在制度缺失与制度异化。农村微型金融的制度矫正与重构应充分关注农村金融市场的"地方性知识"和"本土资源",充分尊重市场机制与民间社会,将自上而下的制度设计和自下而上的博弈均衡有机地结合起来。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赵天荣
微型金融组织同时兼有社会扶贫功能和金融服务功能特性,但中国的农村微型金融组织却出现了功能异化,与传统金融组织之间有同质化的趋势,其关键在于中国农村微型金融组织的目标定位与制度设计的不协调。监管部门出台的各种规定和政策为农村微型金融组织形成正式结构提供了一个合法的依据,进而为其行为提供了规则或规范,然制度设计中缺少专门的评价标准以及强有力的监管约束,农村微型金融组织无法用社会价值标准来确定组织中各要素的价值,更不能阻止其追逐利益而偏离初衷的行为。实践当中的决定、通知、意见等政策性文件实际上是对微型金融组织的临时、非制度化的规管,尚未上升到法律层面,难以减少组织的动荡和维持组织的稳定性。
关键词:
农村微型金融组织 制度缺陷 功能异化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毋俊芝 安建平
本文通过对国际农村合作金融制度异化趋势的经验总结、我国农村合作金融制度异化的特点及其动因的分析,提出要用科学发展观对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地位与职能、性质与衡量标准、合作制与商业化关系以及对目前农村信用社改革方向进行全面再认识。在中国农村经济欠发达地区应大力加强合作金融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其为农民服务灵活、简便的特点。
关键词:
农村 合作金融制度 异化 再认识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游春 左成学
当前,我国微型金融机构快速、良好发展,但是微型金融机构与投资者、借款者和捐赠者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不利于行业的长远发展,建立微型金融机构评级可以充分解决这个问题。本文在介绍我国微型金融机构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我国建设微型金融机构评级的必要性和发展机遇进行分析,然后分别介绍了国际微型金融机构评级发展状况和国际微型金融机构评级方法,总结了国际微型金融机构与综合性商业的评级方法的不同点,最后分析了我国建设微型金融机构评级制度可能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微型金融机构 普惠金融 评级方法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立辉 刘西川
农村资金互助社是中国合作金融探索的新阶段。本文在论述农村资金互助社运行机制及制度优势的基础上,揭示农村资金互助社异化的具体形式、后果及原因,进而探讨重构其治理制度的原则与路径。农村资金互助社在资金来源、组织结构、管理、贷款产品和收益分配等方面均体现了合作金融自愿、互助、民主以及非营利等特征,具有较小存贷利差、股权激励以及微型金融贷款办法等制度优势。农村资金互助社异化在目标、产权、管理以及贷款四个方面均有体现,结果是互助合作属性丧失、风险增大以及资金动员困难。农村资金互助社发生异化的主要根源是净储蓄者—净借款者、小户—大户以及管理者—借款者之间未能实现激励相容。重构农村资金互助社治理制度,应遵从...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安彩英
我国民间金融活动的出现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必然。然而,我国法律并未正视民间金融的积极作用,长期将其置于政府不予认可的"灰色地带"。这种法律制度的缺失,造成民间金融的运作无法可依、无章可循,甚至影响正常的金融秩序和社会稳定。因此,必须对我国的农村民间金融法律制度加以规范。
关键词:
民间金融 融资 缺陷与重构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周楠 张萍
本文通过阐述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的缺陷,分析了当前农村合作金融改革中所面临的问题,并结合我国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的实际情况,为推动和深化当前农村合作金融的改革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
农村合作金融 产权制度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长吉
农村教师除了学科知识、教育类知识、实践性知识之外,还应拥有生产生活的地方性知识、历史文化的地方性知识、传统民俗的地方性知识、民间艺术的地方性知识、地理景观的地方性知识、思想观念的地方性知识。农村教师掌握地方性知识,可以促进农村地方性知识的保护与发展,可以提高农村教学质量,还有利于促进其专业发展。使农村教师掌握地方性知识的策略主要是,将地方性知识纳入职前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教师职后继续教育中增加地方性知识的培训。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邓晓霞
中国和印度的农村微型金融运行都是在孟加拉格莱珉(GB)银行模式下发展而来的。中国的模式较传统,政策指导性更强,缺乏创新的商业化运作,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监管乏力。印度健全的农村金融法规建设以及以微型金融机构(M F I)为中介进行的小额信贷的创新发展,值得中国借鉴和学习。
关键词:
微型金融 GB模式 MFI 金融监管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欧阳仁根 张庆亮
本文从农村合作金融的主体及其内部管理制度、国家对农村合作金融的政策支持等方面对我国农村合作金融发展过程中的制度重构作了探讨。文章认为这种制度的重构应基于合作金融的本质特征、农村合作金融的行业运行特点和农村合作金融所存在的市场失灵等方面而展开。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修华 周再清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金融制度一直都是强制性制度变迁,走的是典型的"机构式"路径,并且表现出很强的"路径依赖",农村金融机构体系功能不健全,致使农村经济发展和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缓慢。文章基于"功能观"创新农村金融制度,提出了要给予内生于农村经济发展的民间金融以合法地位,完善农村金融市场竞争机制。
关键词:
农村金融制度 路径依赖 创新 功能观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上饶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中国农村金融的有效需求、有效供给及市场均衡的性质是缺乏规范研究的。本文通过对上饶10个县、100家农村企业和1000户农户为样本,对农村金融市场进行实证研究,得出如下结论:第一,农村融资的有效需求旺盛,但有效供给不足,导致低效率均衡的出现———需求得不到满足而转向民间融资,农村融资价格持续走高,以及资金外流。第二,低水平均衡的问题来自需求和供给两个层面的制度制约。第三,通过制度重构实现高效率均衡是农村金融发展的根本途径。
关键词:
农村融资 有效需求 有效供给 低水平均衡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德强
农村民间金融借贷高发率是不争的事实,其产生的正面影响正为越来越多的学者所认同。学者们更感兴趣的是民间金融运行机理的内因,由于研究视角的差异,采用的分析方法不同,以往学者分析的结果给人的表象是观点各异,事实上分析的基本都是外因而非内因。本文以中国农村所特有的非正式制度为研究的视角,构建"独立国"的假设,从理论上阐述农村民间金融运行的内在原因。
关键词:
农村 民间金融 民间借贷 非正式制度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廖群云
新农村建设离不开金融支持。本文根据新农村建设中金融资金需求特点,分析了现行农村金融制度及其资金供给缺陷,提出了完善农村金融制度,为新农村建设营造良好融资环境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农村金融供给 制度完善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华黎
本文从公共经济学的视角,分析了低保制度的属性,明确指出低保制度应是全国性公共服务而不是地方性公共服务,阐述了低保制度属于全国性公共服务的现实意义有助于明确中央政府在低保制度建设中的职责、有助于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有助于推进社会保障城乡统筹;同时在低保制度是全国性公共服务的框架下,探讨了农村低保制度的供给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