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618)
2023(5425)
2022(4406)
2021(4426)
2020(3373)
2019(7738)
2018(7619)
2017(12577)
2016(7884)
2015(8837)
2014(8916)
2013(7803)
2012(6994)
2011(6444)
2010(6425)
2009(5381)
2008(5026)
2007(4438)
2006(3859)
2005(3412)
作者
(18246)
(15155)
(15073)
(14655)
(9632)
(7277)
(7010)
(6057)
(5844)
(5354)
(5149)
(4880)
(4862)
(4739)
(4735)
(4708)
(4636)
(4585)
(4527)
(4293)
(4000)
(3821)
(3734)
(3690)
(3533)
(3462)
(3337)
(3328)
(3181)
(3139)
学科
教育(18778)
管理(17358)
(15778)
经济(15761)
(13755)
(12329)
企业(12329)
中国(12193)
理论(8227)
(7111)
(6431)
教学(6413)
技术(6234)
方法(6081)
业经(4692)
(4671)
(4458)
数学(4350)
数学方法(4257)
研究(4192)
地方(4161)
发展(4069)
(3947)
(3622)
技术管理(3510)
(3500)
(3493)
(3371)
(3265)
思想(3254)
机构
大学(98359)
学院(94118)
研究(34212)
管理(30084)
(28002)
教育(27755)
经济(27175)
理学(26327)
理学院(25949)
管理学(25404)
管理学院(25207)
(23581)
师范(23478)
(21520)
科学(20066)
师范大学(19415)
中国(18046)
(16096)
(14969)
中心(14852)
研究所(14734)
(14710)
技术(14146)
北京(13756)
职业(13139)
(12370)
(12210)
业大(11977)
(11963)
财经(11588)
基金
项目(64060)
研究(55180)
科学(52558)
基金(43498)
(36908)
国家(36431)
教育(33776)
社会(33135)
社会科(31173)
社会科学(31167)
科学基金(31095)
(26758)
编号(25246)
(24512)
成果(23919)
基金项目(22603)
课题(20148)
自然(17758)
(17482)
自然科(17395)
自然科学(17388)
自然科学基金(17075)
(16004)
项目编号(15997)
重点(15836)
规划(15812)
资助(15678)
(14917)
(14820)
教育部(14780)
期刊
教育(47268)
研究(37526)
(29159)
经济(29159)
中国(27654)
学报(14355)
大学(11911)
科学(11776)
职业(11458)
(11423)
(11378)
技术(10893)
管理(10147)
学学(9522)
农业(7751)
技术教育(7405)
职业技术(7405)
职业技术教育(7405)
(6351)
论坛(6351)
图书(6216)
财经(5904)
(5736)
高等(5602)
(5504)
金融(5504)
(5202)
成人(5174)
成人教育(5174)
高等教育(4873)
共检索到1449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孙杰远   姚文伟  
“地方性知识”为理性认识民间艺术教育传承做出了合理辩护,是推动民间艺术进行创新性传承与创造性转化的必要视角。作为地方性知识的民间艺术是在历史情境中所凝结的地方多元文化符号观念,揭示了特定群体的文化行为特征。在地方性知识视域下,民间艺术体现出增强国族意识、涵濡乡土精神、延续生存智慧的现代教育价值。目前,作为地方性知识的民间艺术教育传承遭遇多重阻抗:文化群体“地方性知识”理解偏狭,实践活动背离“地方精神”,教育情境脱轨“生活世界”。为整合民间艺术传统性与现代性知识观念,民间艺术教育传承需文化群体确证复合性知识价值,实践活动回归“地方真义”,教育情境嵌入“生活场景”,进而建立地方知识与学校教育之间的有效链接。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胡燕  朱志平  
以公共艺术课程为载体的民间艺术校园传承模式能够赋予优秀传统文化鲜活持久的生命力。使高校美育成为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充分发挥民间艺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优势。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新形势下,公共艺术教育是高校素质教育中美育的重要途径,其科学理论研究不可或缺,同时更要注重在课程实践中实施艺术教育,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民间艺术包含的审美愿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何征  
民间艺术起源于生活 ,生活是民间艺术创作的源泉。中华优秀文化的积淀和底蕴使得民间艺术无论在内容和形式上 ,都显现出特有的中华文化的美 ,从而对现实生活起到了一个积极的推动作用。追求“热烈”和“幸福”是中国民间艺术表现的主题。今天它给我们的启示是该如何继承和借鉴这一优秀的民族艺术 ,把握好传统与时代的关系 ,高扬起民族文化的旗帜 ,使之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图 2参 5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薛芸芸  
民族舞蹈是具有鲜明地域性、民族性特色的艺术瑰宝,产生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劳动活动中。与宫廷舞相对,民族民间舞蹈因为植根民间,由劳动人民所创,在艺术形式上表现出灵活生动、不拘一格的姿态;在艺术风格上表现出生活化、俚俗化、简单化等特征,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是现代艺术创作发展和舞蹈教学重要的艺术灵感来源。要保留民族民间舞蹈的艺术风采,最好的形式莫过于对其进行传承与发展,在原有民族民间舞蹈形式的基础上融入现代舞蹈精髓,根据当代舞蹈审美原则对其进行改编创作,并推广到舞蹈教育领域,进一步传播与发展民族民间舞蹈魅力。民族民间舞蹈不仅是视觉艺术中的优秀代表,同时也是传统民间文化的突出代表,在继承发展民族民间舞蹈过程中,有必要对民族民间舞蹈的文化内涵、文化风格、文化传播机制进行分解研究,以便为更好地传承发扬民族民间舞蹈奠定基础。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娅妮  张琳仙  
我国的民间艺术根植于博大精深的华夏农耕文明,传承于上下五千年从未间断的中华文化。借鉴创意产业的发展经验,可以为我国民间艺术的产业开发提供可资借鉴的发展思路。同时也应该看到,在创意产业全球蔓延的背景下,我国民间艺术产业也深受其影响,并逐渐发展融合,彰显其独特价值。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庄晓霞  
山东省传统文化与民间艺术职业教育示范基地把传统文化与民间艺术纳入教育教学内容,以培养学生的素质为主导,理论结合实践,做到保护与传承文化、职业教育持续发展双丰收。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潘翠云  
民间文学艺术因为自古流传,其中大部分都是口口相授,没有文字记载,所以民间口头文学艺术占了民间文学艺术的绝大部分比例。民间口头艺术的权利主体是其所在的族群或国家,传承人并不是其权利主体,但因为民间口头艺术的现存现状,目前在实践当中,传承人的权利与权利主体的权利有所混淆,但基于两者的法律主体地位不同,两者的权利义务应当有所不同,但传承人在民间口头艺术的创新性发展中至为重要,也需要赋予其必须的法定权利,如何平衡传承人的权利与非权利,有利于民间口头艺术的传承及发展是文章主要探讨的问题。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毛攀云  
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为梅山民间艺术的馆藏与开发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机。构建梅山民间艺术的数字化平台,实现传统艺术的新兴,是我们的文化使命。基于大梅山文化旅游开发的兴起,梅山民间艺术数字化平台,应该型构为全新的艺术图景、鲜活的馆藏景观与浓缩的梅山视界,生动展播原生态梅山民间艺术,创意开发相关数字化艺术产品,形成凝视与交互的梅山文化旅游新景观。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娅妮  
我国绚烂多彩的民间艺术展现了五千年文明古国的文化底蕴。伴随着人类社会的演进,尤其是工业革命以来,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根植于此的民间艺术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冲击和挑战,许多民间艺术逐渐走向消亡,使得文化的传承出现了断裂的情形。寻求促进民间艺术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可以发现,我国各地在民间艺术产业开发模式方面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且有些产业开发模式非常值得借鉴。山东省民间艺术是齐鲁大地历史文化集中体现,同时也展示了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山东省民间艺术产业开发为例进行民间产业开发模式研究,对于发展我国民间艺术产业开发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任文东  李香会  李睿煊  
从当代城市居民的生活现状与内在精神需求出发,探讨了传统民间艺术在现代城市空间设计中的应用。认为传统民间艺术为当代城市设计提供了更多的设计思路,同时,城市空间设计需要传承民间文化,发扬城市地域特色。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旎娜  
目前农村文化礼堂研究讨论重点是礼堂本身,不涉及文化重建和民间艺术传承过程中的礼堂建设。农村民间艺术虽然面临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但是其凝聚农民精神力量,反映了其思想和价值观,兼具认知教化、记忆传承和娱乐审美等多重社会功能。因此,结合绍兴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现有经验,从重塑主体、拓展空间、服务下乡、传承再造和深挖价值等重构民间艺术资源,探索农村文化礼堂的意义。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程芙蓉  
文章主要从民间艺术的产生及其艺术特征入手,分析得出民间艺术本身具有经济属性和经济价值;通过分析其经济价值的独特性及其价值实现的途径,并结合现代社会中民间艺术产业化及其相关产业发展与地域经济发展的具体事例,论述了民间艺术在现代社会中对经济的影响,指出民间艺术在现代社会语境下的经济价值:是现代经济转型及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姝   韩昆澎  
<正>民间艺术作为乡村文化的核心要素在乡村振兴的大潮中正发挥其日益重要的作用。这些源自中国乡土社会的艺术形式,不仅生动地描绘了乡村生活的点点滴滴,还凝聚了农民的无穷智慧与创意。它们不仅是乡村生活的写照,也深受人们的喜爱,为人们带来无尽欢乐。许多民间艺术因其独特的文化价值,被认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关键词: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谢白杨  卿斐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形式上的多样性,是民族文化丰富资源的密集表达,当代大学生要以非物质传统文化的保护为己任,而高校应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与发展的重要阵地。本文分析了高校引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资源的重要举措以及高校在传统手工艺教育中的成功与不足,并在此基础上对高校发展传统手工艺的优势与价值进行系统分析,探讨高校艺术教育的生存与发展现状。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刘洋洋  
目前,民族地区艺术院校作曲创作中强调对作曲技法的学习,而对民族民间音乐的元素学习重视不够,使得学生创作的作品缺乏民族的文化与精神内涵,过多关注于技术。本文以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的教学现状为例,结合小型民族器乐曲创作教学,从教学经验的归纳及教学方法的思考等方面进行分析,为进一步提高我国高校小型民族器乐曲创作教学水平提供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