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410)
- 2023(13249)
- 2022(10832)
- 2021(10206)
- 2020(8601)
- 2019(19601)
- 2018(19473)
- 2017(35743)
- 2016(20167)
- 2015(22967)
- 2014(23062)
- 2013(21770)
- 2012(19530)
- 2011(17182)
- 2010(17949)
- 2009(16354)
- 2008(16469)
- 2007(15331)
- 2006(13388)
- 2005(12226)
- 学科
- 业(83122)
- 企(76695)
- 企业(76695)
- 济(76097)
- 经济(76009)
- 管理(72949)
- 方法(35402)
- 业经(27700)
- 数学(26912)
- 数学方法(26215)
- 财(25657)
- 农(24907)
- 技术(21809)
- 中国(21415)
- 理论(21057)
- 务(19149)
- 财务(19094)
- 财务管理(19062)
- 企业财务(17958)
- 农业(17874)
- 制(15911)
- 和(14976)
- 策(14459)
- 划(14266)
- 教育(13912)
- 技术管理(13772)
- 教学(13315)
- 地方(13136)
- 体(12256)
- 经营(12124)
- 机构
- 学院(278556)
- 大学(271387)
- 管理(109483)
- 济(104967)
- 经济(102511)
- 理学(93416)
- 理学院(92450)
- 管理学(90354)
- 管理学院(89846)
- 研究(82444)
- 中国(64111)
- 京(57887)
- 财(51195)
- 科学(50172)
- 江(45866)
- 农(43143)
- 所(40758)
- 财经(39621)
- 业大(38822)
- 中心(38563)
- 范(36971)
- 州(36820)
- 北京(36702)
- 师范(36626)
- 研究所(36328)
- 经(35756)
- 技术(35696)
- 农业(33667)
- 经济学(30252)
- 院(30188)
- 基金
- 项目(176396)
- 科学(140184)
- 研究(136444)
- 基金(122880)
- 家(104509)
- 国家(103421)
- 科学基金(91422)
- 社会(83007)
- 社会科(78575)
- 社会科学(78553)
- 省(75197)
- 教育(67647)
- 基金项目(63899)
- 划(60594)
- 自然(58455)
- 编号(58250)
- 自然科(57270)
- 自然科学(57260)
- 自然科学基金(56251)
- 资助(50715)
- 成果(47407)
- 创(42551)
- 课题(42271)
- 重点(39911)
- 创新(38585)
- 发(37965)
- 部(37959)
- 业(37651)
- 项目编号(36291)
- 大学(35109)
- 期刊
- 济(122311)
- 经济(122311)
- 研究(83335)
- 中国(65574)
- 教育(52179)
- 管理(47991)
- 财(45104)
- 农(40658)
- 学报(37462)
- 科学(35015)
- 技术(33652)
- 大学(30698)
- 农业(28306)
- 学学(27169)
- 业经(22910)
- 融(22716)
- 金融(22716)
- 财经(19843)
- 经济研究(18416)
- 业(18124)
- 经(17218)
- 职业(17009)
- 技术经济(16736)
- 图书(15530)
- 问题(14745)
- 财会(14605)
- 科技(14578)
- 策(14360)
- 统计(14065)
- 坛(13444)
共检索到4298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梁
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长期实践。地方院校土建学科的人才培养要结合自身特点,依托各种基地,推进综合平台建设,从而实现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
地方院校 创新创业 能力培养 综合平台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杨欢耸
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一个热门话题,作为浙江省首批创新创业学院建设的试点单位探索一条符合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在"互联网+"环境下,以"一库四平台"为基础走向"二库六平台"的培养模式可有效地实现校企政之间的无缝对接和创新创业成果的效转化。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肖贵平 郑宝东 庞杰
产学研用结合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是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从分析产学研用结合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内涵,加强校企合作,创建各类竞赛、实验训练、科研训练、产业实践"四位一体"的实践教学载体等方面入手,全面探索适宜的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取得较好的实践效果。
关键词:
产学研用结合 创新创业 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罗思思 林幼文
职业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关键在于建立政府与行业部门、职业院校、项目教学、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内容相结合、社会资源融合互通的"五位一体"培养模式,其践行路径为:以学习为主要标准,实现人才的分层次选拔;以实践为依托,实现知识的活学活用;以竞赛为载体,提升团队合作能力;以制度和文化为支撑,将示范和辐射相结合,有效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侯亚辉
本文在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明确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创业教育方式进行系统设计,力图建立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提升学生创业能力,帮助学生实现成功创业。
关键词:
大学生 创业教育体系 模式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卫东 李西亚
在信息经济时代,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具体实际,培养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有效路径应以加强专任教师、辅导员和教学管理人员的密切合作为手段,以第一课堂为基础,以第二、三课堂为依托,以科研带动教学为方向,以学科竞赛为契机,以校企合作为路径,以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为根本,分别创建和搭建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活动平台、提升平台和社会平台,形成培养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协同机制。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 大学生 实践创新 协同机制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费兰凤
在国家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背景下,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创新创业人才成为应用型高校的重要任务。长春师范大学在转型发展过程中,本着创新带动创业、创业带动就业、双创带动学校内涵式发展的理念,构建与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实施优秀青年马克思主义培养创新工程,重视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建立学分认定激励机制,学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探究与实践成效显著。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吴升刚 刘文斌 刘锡冬
积极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是高职院校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在分析我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以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探索实践了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以期为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改革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创新创业 人才培养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秋锋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必要环节。惠州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积极顺应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新形势,通过实施"校-政-行-企"四方联动机制,构建课堂教学、自主学习、结合实践、指导帮扶融为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等措施,不断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着力提高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
创新创业 人才培养 应用型本科 经管专业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沙洪成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高等教育的目标,高等学校应当通过加快课程改革、强化课堂教学改革、加强和改进基础课教学、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改革教学管理制度等有效措施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关键词:
创新能力 培养模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千友
基于主修经济学课程群中三门课程的222名学生的问卷调查,针对高校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围绕教学效果评价、教学过程学生参与程度、课程教学改进建议等主题设计调查问卷,并采用描述统计的方法,在专业统计软件SPSS16.0环境下,利用多变量响应分析,数据拆分分析等,对学生的上课效果以及学生对该教学模式的反馈进行调查,获得一系列重要结论。在此基础上,提出地方本科院校实施"翻转课堂"教学要进一步完善学校网络环境,加快推行小班额教学,加强教学资源平台建设,加强学生获取文献资料能力的培养等政策建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艳平
文章首先论述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然后提出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举措,最后论述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保障措施:创设有利于创新创业教育的政策机制;应用现代化教学辅助手段,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提供技术支撑;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培训活动。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张毅 石玉 李兴桃 王军娥 侯雷平
在我国农业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大背景下,办好地方特色型农科院校是培养现代农业人才的必然选择。在国家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有利环境下,倡导与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成为必然趋势。在经济放缓、毕业生总量持续增加和结构性矛盾突出的三重压力下,鼓励创业成为破解高校尤其是农科院校就业困局的有效手段。因此,农科院校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是加强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为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提供人才保障、为充分实现多渠道就业奠定良好基础。基于对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理解,从山西农业大学"大学生创业能力提升工程"的组织实施、创业实践收获和改革建议等方面探讨农科院校创新创业型现代农业人才的培养模式。
关键词:
农科院校 创新创业型人才 培养模式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晁洁 龚航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开始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高校为全面落实落细创新创业教育政策,进行教育教学深化改革,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得到明显增强,创新创业能力显著提高,也有数以万计的大学生投入到创新创业的大军中。虽然高校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也取得显著成绩,但高校同样面临着课程体系不完善,师资队伍缺乏,产学研合作不深入等问题。文章从教学体系、师资队伍、平台建设、创新创业大赛等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以期能够进一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深化改革,提升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
关键词:
高等学校 创新创业 人才培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