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16)
- 2023(10422)
- 2022(8513)
- 2021(7661)
- 2020(6045)
- 2019(13803)
- 2018(13592)
- 2017(24576)
- 2016(13752)
- 2015(15935)
- 2014(16441)
- 2013(15678)
- 2012(14959)
- 2011(13495)
- 2010(13836)
- 2009(12373)
- 2008(12312)
- 2007(11440)
- 2006(10425)
- 2005(9857)
- 学科
- 济(57966)
- 经济(57912)
- 管理(42080)
- 业(39064)
- 企(31273)
- 企业(31273)
- 中国(20933)
- 地方(19800)
- 农(16871)
- 技术(16755)
- 业经(16365)
- 方法(15386)
- 财(14581)
- 理论(12417)
- 农业(12086)
- 数学(11874)
- 数学方法(11720)
- 银(11391)
- 银行(11374)
- 制(11312)
- 学(11047)
- 行(10981)
- 发(10764)
- 地方经济(10684)
- 融(10662)
- 金融(10661)
- 贸(9919)
- 贸易(9907)
- 环境(9638)
- 教育(9536)
- 机构
- 学院(196910)
- 大学(188692)
- 济(74168)
- 经济(72207)
- 管理(69605)
- 研究(68313)
- 理学(56643)
- 理学院(55951)
- 管理学(55001)
- 管理学院(54606)
- 中国(53213)
- 京(42408)
- 科学(40943)
- 财(37152)
- 所(35003)
- 江(34699)
- 中心(32302)
- 研究所(30755)
- 农(30748)
- 范(29961)
- 师范(29668)
- 州(28676)
- 技术(28553)
- 北京(27551)
- 财经(27229)
- 业大(25570)
- 院(24680)
- 经(24319)
- 职业(24161)
- 省(23998)
- 基金
- 项目(118030)
- 研究(95961)
- 科学(91329)
- 基金(77840)
- 家(66267)
- 国家(65572)
- 社会(56610)
- 科学基金(55790)
- 社会科(53478)
- 社会科学(53466)
- 省(50948)
- 教育(45932)
- 编号(43818)
- 划(40775)
- 基金项目(40501)
- 成果(37179)
- 自然(32253)
- 发(31663)
- 课题(31632)
- 自然科(31460)
- 自然科学(31456)
- 资助(31250)
- 自然科学基金(30877)
- 重点(27214)
- 年(26844)
- 项目编号(26474)
- 发展(25812)
- 创(25707)
- 展(25346)
- 部(24488)
- 期刊
- 济(96555)
- 经济(96555)
- 研究(63923)
- 中国(53557)
- 教育(38378)
- 财(30791)
- 农(29616)
- 管理(27655)
- 学报(27010)
- 技术(24501)
- 科学(24437)
- 融(22006)
- 金融(22006)
- 农业(20315)
- 大学(20256)
- 学学(17960)
- 图书(17713)
- 业经(17454)
- 经济研究(14780)
- 职业(14386)
- 财经(13417)
- 坛(13010)
- 论坛(13010)
- 书馆(12724)
- 图书馆(12724)
- 经(11633)
- 问题(11614)
- 业(11061)
- 技术经济(10609)
- 情报(10272)
共检索到3311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周震
随着经济社会转型发展,行业企业需求不断变化和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地方师范院校信息类专业面临新的发展困境。通过分析地方师范院校信息类专业面临的社会需求变化,存在专业办学理念错位、产教协同不足等问题,分析专业转型发展必要性,结合洛阳师范学院信息类专业转型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面向社会需求设置专业方向、开展多元化的校企合作模式、建立基于"行业资历架构能力体系"的应用人才培养模式,厘清建设基于"互联网+"应用型课程体系的改革思路。
关键词:
地方师范院校 信息技术类专业 转型发展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钟秉林
进入 2 1世纪后 ,随着国际化程度的加强、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教育终身化潮流的来临 ,中国的教师教育呈现出高学历化和高素质要求、教师来源多元化 ,以及教师教育一体化、教师职业专业化等新的发展趋势 ,因此 ,师范院校必须不断改革 ,才能持续发展。本文首先从教师教育发展趋势的轨迹切入 ,指出师范院校在新时代中所面临的挑战 ;其次 ,着重分析师范院校战略转型的综合性及具体策略上的多元化 ;最后 ,指出在师范院校转型过程中所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
教师教育 师范院校 转型 战略策略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曹杰旺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高校教师来源多样化、教师职业专业化的背景下,面对日趋激烈的高等教育竞争形势,地方师范院校如何抓住机遇,深化改革,迎接挑战,已成为亟需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为此,地方师范院校要科学定位,主动调整专业结构,努力探索特色鲜明的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必须统筹师范专业与非师范专业的关系,坚持师范性,为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服务;必须深化教学改革,构建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郑霁鹏 王飞 王海平
新时代为地方师范院校的特色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地方师范院校要把握好国家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双一流”建设等机遇,彰显地域文化,服务地方发展。要充分利用好社会资源,聚焦教师教育,深化地方师范院校内涵式发展,聚焦区域特色,全面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冯瑞琴 林众
师范院校图书馆为现代化信息技术教育提供丰富的馆藏,并积极建设音像制品及电子出版物等电子资源。师范院校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为信息技术教育提供资源保障和信息服务,信息技术教育随着数字图书馆的发展与创新而不断深入。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梁
培养"反思性实践者"是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需要和方向,但由于缺乏科学规范的教育实践课程设计,教育实践依然是教师培养的薄弱环节。职前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往往有经历而无体验、反思,反思能力培养效能低下。温州大学小学教育专业的职前教师"分段—反思式"教育实践课程,结合教育见习、教育实习课程,分段设定实践反思目标和任务,提供反思支架,开展反思、研习活动,使职前教师获得对小学教育教学的全面体验和职业认同,提高了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和反思能力,为从事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和持续的专业发展奠定扎实基础。
关键词:
职前教师 教育实践课程 反思能力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曲铁华 冯茁 陈瑞武
在教师的专业发展中,知识处于核心地位,教师的专业性问题主要是教师专业知识与技能、专业情意等的发展问题。当前,教师专业发展范式的重心正在实现由"技术熟练"范式向"实践反思"范式、从"公共教育知识"到"个体实践知识"的转移。教师专业知识的培养需要相应的课程体系的支持,教师教育的各项改革最终也要以课程改革为落脚点。高师院校课程改革的课程目标与理念应回归师范性;课程设置与实施应突出实践性知识的积累与建构;课程伦理建设应关注专业态度培养,注重专业身份建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孝更 王哲 王伟 龚志慧
职业技术师范教育专业认证在推动教师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师范专业建设、提高职前教师培养质量、促进职教师资队伍整体素质提升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但职业师范院校教育学专业建设存在培养目标定位模糊、人才培养方式单一、关键能力训练不足、保障体系尚不完善等突出问题。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教育学专业对标职业技术师范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在培养目标明确、育人方式优化、实践环节强化、持续改进推进等方面探索实践,提出了新的培养目标、构建了新的课程体系、建立了新的培养方式、完善了新的保障机制,在专业建设、教研工作、师资建设、资源建设上取得显著成效。
关键词:
专业认证 职业师范院校 教育学专业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代礼胜
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深化与转型对英语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地方师范院校英语专业办学面临严峻的挑战。文章立足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探讨了新形势下地方师范院校英语专业的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师范英语专业改革的内涵,并对专业改革的途径提出了建议,即准确定位人才培养规格,稳步推动教学方式变革,积极开发师范英语课程资源,大力推动师资力量建设。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晓东 张妍妍
教师实践性知识,无论对个人还是学校都是比较重要的无形资产。要发展教师实践性知识外在环境固然重要,但这仅仅是外因,最重要的因素还是内因——教师自身的心态与作为。鉴于此,本文从高职教师实践性知识发展与提升的机制与路径两方面入手,并提出对策。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教师实践性知识 发展路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朝勇 孔令海 王忠文
以职业技术师范院校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建设与改革为例,研究分析职业技术师范类院校数学与应用数学本科专业定位,依据学校办学定位、社会行业发展的需求以及学生本人发展的需要,兼顾实用与发展的原则,提出了"思维为本"的教育理念,形成了"4+2+2"人才培养模式,以及确立了"过程与目标"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炳耀
通过对职业技术师范院校50年发展历史的简要回顾,提出建立职业技术师范院校是党中央、国务院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战略部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这一战略部署的具体举措。总结职业技术师范院校30年来的办学实践,提出适合中国国情的"实行两证书制,培养一体化师资"的职教师资培养模式,为我国职教师资的培养指明了道路。在新的形势下,更应加强职业技术师范院校的建设和合格职教师资的培养工作,发挥此类院校在培养职教师资方面的骨干带头和示范作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马学敏
新生入学教育是整个高校教育的起点,越来越受到高校的重视。文章将结合当前师范院校入学教育的现状,从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方面对高等师范院校新生入学教育模式进行初步的探索。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波 赵志军
面对高等师范院校毕业生就业难的现实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创业型人才的迫切需求,根据党和国家提出的"实施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战略要求,以及高等师范院校在社会文化进步、教育发展、教师培养方面所担负的特殊使命,大力实施创业教育已成为高等师范院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育人质量,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必然选择。根据时代要求和高等师范院校自身特点,科学确定高等师范院校实施创业教育的基本任务,并在此基础上构建高等师范院校创业教育体系,制定高等师范院校创业教育实施方案,把创业教育纳入学校教育的全过程,这是高等师范院校面临的重要课题。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勇军 谢安邦
答辩时间2012年9月中国高等师范教育自创建以来,经历了几次重大的转型,在创建之初曾短暂依附于大学,随即便开始了独立设置的历史。"壬戌学制"使高等师范教育合并于普通高等教育;上世纪50年代的"院系调整"让高等师范教育又一次重新单独设置。上世纪90年代,随着国家高等教育政策的调整,高等师范院校开始走综合化发展之路,开办非师范专业,向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