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54)
2023(8580)
2022(7144)
2021(7162)
2020(5806)
2019(14125)
2018(14437)
2017(25813)
2016(15153)
2015(17135)
2014(17619)
2013(16335)
2012(14596)
2011(13070)
2010(13770)
2009(12180)
2008(12236)
2007(10801)
2006(9708)
2005(9026)
作者
(39573)
(32432)
(32323)
(31519)
(20866)
(15586)
(15062)
(12567)
(12560)
(12175)
(11246)
(11100)
(10791)
(10624)
(10272)
(10196)
(9805)
(9802)
(9557)
(9369)
(8590)
(8107)
(8060)
(7706)
(7510)
(7448)
(7446)
(7346)
(6769)
(6495)
学科
(51823)
经济(51761)
管理(37827)
(32215)
(28077)
企业(28077)
方法(23114)
数学(20347)
数学方法(19758)
中国(16902)
(15143)
(14864)
理论(14116)
(14112)
教学(12490)
业经(11883)
教育(11764)
(11371)
地方(10595)
(10208)
(9821)
银行(9803)
(9330)
(8914)
金融(8913)
体制(8847)
农业(8643)
学法(8246)
教学法(8246)
(7967)
机构
学院(195371)
大学(190361)
(70279)
管理(68659)
经济(68323)
研究(63616)
理学(57394)
理学院(56702)
管理学(55145)
管理学院(54770)
中国(49304)
(41623)
科学(38255)
(37632)
(33484)
(32236)
(29909)
师范(29595)
中心(29210)
研究所(28492)
(28300)
技术(27959)
财经(27596)
北京(27035)
(26991)
业大(25684)
职业(25251)
(24870)
(23455)
师范大学(23104)
基金
项目(120195)
研究(95472)
科学(93035)
基金(80504)
(68625)
国家(67978)
科学基金(58191)
社会(54819)
社会科(51708)
社会科学(51691)
(50933)
教育(50465)
编号(43218)
(41895)
基金项目(40913)
成果(36870)
自然(36117)
自然科(35267)
自然科学(35260)
资助(35128)
自然科学基金(34582)
课题(32665)
重点(28262)
(27683)
(26222)
项目编号(25720)
(25712)
(25421)
(24651)
规划(24230)
期刊
(84528)
经济(84528)
研究(63838)
中国(51718)
教育(46061)
(31552)
管理(28053)
学报(27501)
(25809)
技术(24587)
科学(24310)
大学(21926)
(19818)
金融(19818)
学学(19465)
农业(16861)
职业(16609)
业经(14176)
财经(13952)
经济研究(13479)
图书(13014)
(12081)
技术教育(10919)
职业技术(10919)
职业技术教育(10919)
(10620)
论坛(10620)
统计(10374)
问题(10216)
书馆(9470)
共检索到3152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曹杰旺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高校教师来源多样化、教师职业专业化的背景下,面对日趋激烈的高等教育竞争形势,地方师范院校如何抓住机遇,深化改革,迎接挑战,已成为亟需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为此,地方师范院校要科学定位,主动调整专业结构,努力探索特色鲜明的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必须统筹师范专业与非师范专业的关系,坚持师范性,为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服务;必须深化教学改革,构建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闫建璋  郭赟嘉  
"U-G-S"人才培养模式是适应教师教育发展的时代需求而逐步形成的由师范院校、地方政府和中小学相互合作、共同培养高素质教师的一种合作开放的教师人才培养模式。山西师范大学在借鉴和学习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立足现实,锐意进取,从目标设置、组织制度、合作内容、合作形式、保障体系等方面形成一整套的体制机制,在实践中诠释了这一模式的现实价值。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许玉清  
本文针对当前高等教育内外环境的变化,阐述了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外延,分析了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并介绍本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具体实践,同时提出今后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思想。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熊威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道路上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对教育教学进行改革:一是推进项目化课程改革;二是实施行动导向教学;三是搭建技能大赛平台,促进学生技能提升;四是运用TRIZ理论与创新方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五是校企合作,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这些改革举措取得了显著成果,丰富了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经验。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欧阳恩剑  刘国生  蒋新革  刘铱  马仁听  周世平  
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2005年8月由广州铁路(集团)公司正式移交广州市人民政府举办后,坚持立足行业和服务地方并重,探索确立了"联企借力强内涵"的发展路径,凝练践行了"产教一体、寓学于工"的人才培养模式,精心打造了"厂中校、校中厂"工学结合示范园,以适应市场、服务社会换取学院的跨越发展,成功实现了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省示范校和国家骨干校三大跨越,学生得到成长,教师得到锻炼和提高,行业企业得到人才和服务。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葛晓弘  张鸿雁  
高职服装表演专业受生源条件限制以及与普通高校的生源竞争,如何突破生源困境,实现示范性建设目标?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服装表演专业立足区域产业发展,通过对接中职教育、对接市场T型舞台和宁波地区"美丽产业",深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出素质技能一条线、龙头带动专业群的合力育人之路。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孔月红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提高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水平和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物流管理专业在全国首批示范性高职院校国家示范专业建设中,在借鉴工学结合几种典型人才培养实施模式的基础上,开发了独具特色的"四段交互式人才培养模式"。该培养模式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并通过师资培训、技能竞赛、校企合作等方式在区域范围内成功推广。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黄葵  
"3C聚合"培养模式在培养适应行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导游专业人才上具有一定的适切性。该模式中,基本素质培养是基础,专业技能培养是重点,综合能力培养是突破口。该模式的良性运行需要三大保障,即师资队伍、教学资源以及政策制度。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卢台生  张大凯  夏安琼  
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主动适应市场,主动贴近企业,构建并完善了"学校育才、学生成才、企业用才"的"三才"有机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根据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目标和岗位要求,校企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教学管理文件和质量评价制度,调动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胡相峰  
新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正从精英阶段向大众化阶段迈进。对于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的路径选择,研究者的基本共识是:由外延扩张向内涵发展转变。换言之,高等教育应由"量"的增加转变为"质"的提升。基于我国高等教育的历史传统和发展现实,学术界对高等教育的这次变革转型着重强调两大方面:思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杨润贤  张新科  王斌  
从宏观上分析了传统模式存在的问题,探索实践了"高职院校‘1+1+1专业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以三个"1"为时间阶段,以专兼职双重专业导师的"导学、导能、导业"为引导功能,以"十个一"为实践任务,以培养合格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培养目标,构建了一种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几年的探索实践证明,该模式使学生综合职业能力,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和办学质量,企业可持续发展获得四方互赢前景。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文芝  刘昭斌  张欣  
针对高职院校网络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苏州市职业大学构建了"专业+企业+服务"的高技能培养模式,实施了专业定位能力化,课程体系科学化;课程设置模块化,教学方式即时化;实训条件生产化,教学过程工程化;教师团队双师化,教学资源网络化;双证制与创新竞赛同步化。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润贤  张新科  王斌  
本文探讨了高职院校"1+1+1专业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内涵、实施方案。该模式以三个"1"为时间阶段,以专兼职双重专业导师的"导学、导能、导业"为引导功能,以"十个一"为实践任务,以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培养目标。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秦益霖  高志宏  
本文介绍了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创新"企-校-企"三轴联动的人才培养体系,采取"找准需求定人才、校企合作建课程、工学结合育人才"等措施,构建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的教学模式情况。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万群  阳淑  叶少平  熊丙全  
本文阐述了园艺技术专业"双能导向"人才培养模式建设的背景、内涵和运行方式,同时从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实训基地、课外创业小组、科研项目建立等方面介绍了如何保证"双能导向"人才培养模式的实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