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090)
- 2023(14431)
- 2022(12476)
- 2021(11889)
- 2020(9907)
- 2019(22978)
- 2018(22970)
- 2017(42774)
- 2016(24054)
- 2015(27166)
- 2014(27427)
- 2013(26238)
- 2012(23960)
- 2011(21450)
- 2010(21682)
- 2009(19522)
- 2008(18781)
- 2007(16523)
- 2006(14329)
- 2005(12337)
- 学科
- 济(85883)
- 经济(85783)
- 管理(71016)
- 业(64587)
- 企(55745)
- 企业(55745)
- 方法(41566)
- 数学(35862)
- 数学方法(35280)
- 中国(25288)
- 农(22188)
- 财(22090)
- 学(20491)
- 技术(20288)
- 业经(19519)
- 理论(19456)
- 地方(18196)
- 制(16834)
- 教育(16552)
- 农业(14650)
- 和(14438)
- 银(13939)
- 银行(13888)
- 贸(13570)
- 贸易(13561)
- 技术管理(13235)
- 环境(13226)
- 行(13226)
- 务(13209)
- 易(13131)
- 机构
- 大学(327339)
- 学院(324627)
- 管理(128874)
- 济(118905)
- 经济(116007)
- 理学(112024)
- 理学院(110715)
- 管理学(108356)
- 管理学院(107747)
- 研究(106267)
- 中国(76856)
- 京(70004)
- 科学(68539)
- 财(55323)
- 所(53000)
- 农(52450)
- 业大(50046)
- 江(48516)
- 研究所(48512)
- 中心(48111)
- 范(46089)
- 师范(45620)
- 北京(44163)
- 财经(43963)
- 农业(41033)
- 经(39979)
- 州(39484)
- 院(39292)
- 技术(38389)
- 师范大学(36192)
- 基金
- 项目(226982)
- 科学(178103)
- 研究(167717)
- 基金(161069)
- 家(140371)
- 国家(139154)
- 科学基金(119608)
- 社会(102251)
- 社会科(96695)
- 社会科学(96668)
- 省(92148)
- 基金项目(85451)
- 教育(80267)
- 自然(78546)
- 划(77205)
- 自然科(76787)
- 自然科学(76769)
- 自然科学基金(75317)
- 编号(69409)
- 资助(66486)
- 成果(57337)
- 重点(50940)
- 创(50510)
- 课题(49746)
- 部(49120)
- 发(47554)
- 创新(46378)
- 大学(43498)
- 项目编号(43195)
- 科研(43078)
- 期刊
- 济(127661)
- 经济(127661)
- 研究(96247)
- 中国(70153)
- 教育(54184)
- 学报(54052)
- 管理(48728)
- 科学(47795)
- 农(46892)
- 财(41451)
- 大学(41381)
- 学学(37547)
- 农业(32781)
- 技术(31599)
- 融(24751)
- 金融(24751)
- 业经(21469)
- 财经(20679)
- 经济研究(20006)
- 图书(19881)
- 科技(18759)
- 经(17550)
- 业(17543)
- 技术经济(15955)
- 问题(15949)
- 理论(15249)
- 版(15219)
- 职业(14565)
- 统计(14377)
- 策(14249)
共检索到4767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滕妍 李晓璇 马莉
近十年来,地方高等师范院校经历了高等教育大众化、师范教育结构调整以及教师教育体系开放化等一系列改革。但在学校定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等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地方师范高校人才培养在整个国民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明确清晰的办学定位、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职能、完善课程体系设置、建立职业性人才培养质量标准是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
地方师范大学 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创新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马继刚 李小北
如何将科研强势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以加强大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核心目标,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是我国研究型大学面临的严峻挑战。四川大学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专家组离校后,重新审视和研究学校的本科教育教学工作,力图把好的经验和做法固化下来,建立和完善保障本科教学质量的长效机制,着力构建研究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余薇 邵碧琳
职技高师院校的办学目标是培养创新型职教师资和应用型人才,而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主要途径必须依靠实践教学环节来实现。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构建了三层次、六模块实践教学体系,体现了层次性、开放性特点,并通过建立运行机制、指导机制、开放机制、管理机制、信息平台,为实践教学体系的实现提供保障。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郭霄鹏
对于大学本科教学而言,如何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既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人才的现实需要,更是大学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作为一所地方院校,西安石油大学在谋划学校科学发展中,坚持育人为本,大力实施质量立校战略,积极探索本科人才培养体系改革,人才培养质量有了显著提高,本科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连续15年保持在92%以上,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袁旦
创业型创新人才培养的现实意义在于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支撑科技与经济融合发展,深化高等教育领域产教融合,推动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地方高校实施创业型创新人才培养,应加快理念转变、加强课程建设、重视师资培养、完善资源保障。
关键词:
创新人才培养 创新创业教育 地方高校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郑确辉
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型人才,这对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国许多高校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但总体来看,高校创新教育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学生还普遍存在着知识面不宽、专业技能单一、综合素质不高、创新能力不强的问题,缺乏发展的后劲。这与学生知识结构不尽合理、课程体系不完善关系密切。作为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课程改革应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的核心。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方晓明 胡浙平
创新人才培养是当前社会不断发展所赋予思想教育的重要任务,思想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方面,思想教育是塑造创新人格、创新环境的重要途径,有利于培养创新人才的创新思维和能力;另一方面,创新人才的培养也有助于实现思想教育的功能。因此,为了更好地使思想教育服务于创新人才的培养,高校必须不断完善创新人才培养的思想教育机制、考核评价机制,营造创新教育的外部环境,打造"学校—政府—社会—家庭"四位一体的思想教育模式,以期使高校思想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中发挥更好、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
人才培养体系 思想教育 创新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培根
要把中国建设成创新型国家,首先要从创新人才培养做起。从国家的角度言,创新人才培养肯定不只涉及到一个环节,而应该是一个体系。政府、教育机构等在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方面的作用是什么?需要做什么?对这类问题,恐怕是见仁见智。本文不拟从高等教育的具体环节去谈创新人才培养,仅从宏观的角度谈谈目前我国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主要需求。一、需要多层次的创新人才体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建钢
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创新是高等教育的灵魂。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创新人才。培养创新人才是高校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义不容辞的责任。我国高等教育正面临着人才培养的转型任务。近几年,中央陆续提出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造就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宋永华 解启健
要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的战略目标,关键在于人才培养。高等教育在其中无疑扮演重要角色。把握高等教育及其核心要素"人才培养"的特点,建立合理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是当务之急。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陈 李飞 方萍
在分析信息产业特性和信息学科创新人才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信息学科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在分析教与学辨证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采取实施因材施教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两类措施来构建信息学科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从内容精、基础厚、选择多的课程体系,多层次、立体化、开放式的实践创新教学体系设计和教学质量闭环监控与保障体系设计等三个方面论述了南京邮电大学信息学科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并阐述营造条件环境、制度环境、校园环境、舆论环境等四种环境对培养信息学科创新人才的重要性。通过运行情况和取得成效说明了信息学科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可行性与推广价值。
关键词:
信息学科 创新人才 培养体系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宋保维 崔景元
学科是研究型大学凝聚人才、开展科学研究和培养创新人才的核心载体。在10余年的教改实践中,航海学院着力抓学科建设,促进师资、精品课程、教材、科技创新平台和基地等要素同步提高;促进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相结合,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关键词:
学科建设 科学研究 人才培养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陈希
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是教育改革的先导。清华大学通过全校教育思想的大讨论,在一系列教育思想观念上取得了共识。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清华大学把教育教学改革的总体目标定位为:加速建立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高素质、高层次、多样化、创造性”的骨干人才。为达此目标,清华大学进行了一系列教育教学改革实践。
关键词:
高等教育创新 研究型大学 人才培养体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常维亚 赵莉 邢鹏 朱郴韦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推动人才培养机制改革,健全寓教于研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人才培养。如何在人才培养体系中创新模式,在教学环节中实现学生创新能力提升的目标,势必成为新一轮教学改革关注的重点。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在强化传统的"理论教学环节"和"实践教学环节"的同时,探索性地提出了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目标的"创新教学环节",为进一步完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