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875)
2023(14573)
2022(12650)
2021(12114)
2020(9841)
2019(23165)
2018(23209)
2017(42425)
2016(24466)
2015(27969)
2014(28408)
2013(26985)
2012(24769)
2011(22001)
2010(22246)
2009(19603)
2008(19178)
2007(17012)
2006(14722)
2005(12756)
作者
(66939)
(54965)
(54752)
(52408)
(35064)
(26562)
(25260)
(21856)
(21058)
(20147)
(18999)
(18471)
(17662)
(17332)
(17068)
(16935)
(16668)
(16323)
(15953)
(15772)
(13785)
(13718)
(13167)
(12822)
(12745)
(12349)
(12339)
(12154)
(11133)
(11043)
学科
(81305)
经济(81133)
管理(66048)
(57128)
(47120)
企业(47120)
方法(35730)
数学(30286)
数学方法(29870)
中国(25224)
(24547)
(21982)
地方(20708)
业经(19455)
理论(18984)
教育(18835)
(18658)
(16130)
农业(16121)
教学(14448)
(14379)
(13920)
贸易(13904)
环境(13716)
(13665)
财务(13574)
财务管理(13537)
技术(13477)
(13403)
企业财务(12703)
机构
大学(325130)
学院(321816)
管理(122854)
(113179)
经济(109897)
理学(105381)
理学院(104083)
研究(104071)
管理学(101979)
管理学院(101403)
中国(75766)
(72413)
科学(66656)
(54028)
(51755)
(50250)
(49439)
(49337)
师范(49039)
业大(48345)
中心(48255)
研究所(46798)
北京(46561)
财经(42328)
(41458)
师范大学(38998)
技术(38672)
(38640)
(38279)
农业(38188)
基金
项目(218643)
科学(169342)
研究(167546)
基金(151040)
(129358)
国家(128132)
科学基金(109927)
社会(99509)
社会科(93776)
社会科学(93750)
(88724)
教育(81054)
基金项目(81022)
(74008)
编号(72919)
自然(70414)
自然科(68647)
自然科学(68633)
自然科学基金(67335)
成果(61744)
资助(61718)
课题(52057)
重点(48929)
(47130)
(46519)
(45322)
项目编号(44651)
(43099)
大学(42966)
创新(41871)
期刊
(129921)
经济(129921)
研究(98630)
中国(76422)
教育(63025)
学报(50767)
(44755)
科学(44319)
管理(44204)
(42654)
大学(39519)
学学(34613)
农业(31540)
技术(31396)
图书(25534)
(23264)
金融(23264)
业经(22162)
财经(19335)
经济研究(18648)
书馆(17972)
图书馆(17972)
职业(16780)
问题(16540)
(16423)
(16333)
理论(15710)
科技(15685)
(15309)
(14933)
共检索到4862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蒋毅坚  李娟  
针对地方工科高校研究生教育发展历史短、学科积淀不足、师资水平参差不齐、生源质量不高但办学定位明确、得到地方政府大力支持的特点,提出了地方工科高校保障和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出发点是"扬长避短、团队合作",并以北京工业大学的探索与实践为例,通过明确办学定位、调整学科布局来强化学科优势;通过打造创新团队,借助团队模式来提升导师队伍整体水平;通过依托大项目、大工程和搭建校内外创新实践平台让工科研究生在实践中锻炼成长、通过营造创新氛围来增强学生自信等一系列措施,为地方工科高校探索出一条"以特色求生存、以创新求发展"的研究生教育发展之路。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初旭新  黄玉容  杨庆  
产学研基地的建设,不仅能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更能促进新形势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创新。在分析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基地建设需求牵引基础上,介绍了北京工业大学与企业联合建立的污水处理优化运行控制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基地在合作模式、平台建设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特点,并对该基地建设过程中取得的成效进行了总结。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肖念  关少化  
认为培养方案实质上是课程方案,因而培养方案的修订应遵循课程编制的逻辑顺序:在把握学校培养方案修订指导思想的大前提下,在剖析国内外相关学校培养方案的基础上,分析已有培养方案的优势与不足,研究学生、学科及社会的现实与需要,按照课程理论的要求形成培养方案文本。同时,在培养方案修订中,还必须给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和学科的发展留出空间。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王秀彦  李娟  陈佳楠  罗琼  
北京工业大学通过十多年的实践探索,在"激励创新、寓教于研"的理念指导下,通过政策引导、基地建设、活动搭台、典型示范等一系列优化学术软环境的举措,构建了一个以科学精神为灵魂,以基地建设、激励机制和基金资助为手段的全方位、立体化的研究生科技创新实践教育体系,为地方高校培育拔尖创新人才积累了有益的经验。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张忠占  杨庆  初旭新  
学位授权点的合格评估是当前研究生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全面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基础工作。基于北京工业大学学位授权点自我评估的实践,讨论了评估方案的设计、实施、困难、对策,以及合格评估对于促进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内涵发展的作用。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刘二莉  郑冬梅  李焕喜  洪冠新  
为实现研究生教育在发展中提高质量,北航研究生院近两年来采取了若干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实践措施,即制定新版培养方案,建设由校级基础理论课、一级学科基础课、二级学科基础课和专业课构成的三级平台课程体系,开展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加强工程实践和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加强培养环节过程管理,注重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等。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石防震  眭国荣  
本文分析了目前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积极探索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材料工程领域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培养的新路子。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本刊讯(记者周玉清)2009年6月12~13日,北京工业大学举行了新增硕士生导师培训会,全体新增研究生指导教师近50人参加了本次培训。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北京工业大学创建于1960年,是一所以工科为主,理、工、经、管、文、法、艺术相结合的多科性研究教学型大学,是北京市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的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北京工业大学创建于1960年,是一所以工科为主,理、工、经、管、文、法相结合的多科性市属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立项重点建设的百所高校之一。在“立足北京、融入北京、辐射全国、面向世界”的办学定位思想指导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秀彦  
实现立德树人这一教育根本任务的关键在于落实的实效性。北京工业大学积极探索,以"立德"为基础,助推教师职业发展,以"立业"为着眼点,提升高校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以"立人"为落脚点,搭建全员育人的平台,以"立德—立业—立人"为模式,形成三位一体协调发展育人模式。这一模式的核心在于通过"立业"建立"立德"与"立业"之间有效连接的桥梁,加强教师"立德"工作,助推教师职业发展,帮助教师实现"立业"的目标,最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上的"立人"。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夏东伟  刘恩贤  张燕  姜辉  
介绍了青岛大学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理念,通过把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内在逻辑,并抓住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历史性机遇,达到了促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水平不断提升的目标。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刘贻新  张光宇  阎秋生  衷华  李香  
在分析当前地方工科院校研究生教育困境的基础上,以广东工业大学为例,从系统工程视角梳理和总结了学校的改革举措,包括:提出了"系统重构、流程再造"的改革方针,构建了"宏观愿景层—中观体系层—微观措施层"的MLP改革模型;设计了"分类培养、科教对接、产学融合、互联互通"的培养路径,多渠道、多模式搭建了开放共享式创新育人平台;以全过程培育为主线,打造了工科研究生创新能力提升的精细化培养链。介绍了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取得的成效。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超  樊媛  贾克斌  杜修力  
北京工业大学作为一所入选"双一流"建设的地方高水平大学,在新一轮的学科建设中,围绕学科建设由"211工程"时期的硬件建设模式,向软性的环境建设转变。从宏观上,以社会经济发展的环境需求为外生动力,以服务地方,成为北京人自己的世界一流大学为定位,培育学科创新生长点;从中观上,以实施"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新型学部制为方式,突破学科壁垒,促进学科交叉融合;从微观上,以实施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为举措,教学、科研、人才培养齐头并进。在开展一流学科建设的实践道路上,北京工业大学形成了自己特定的追求和思路。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北京工业大学(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创建于1960年,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经、管、文、法、艺术、教育相结合的多科性市属重点大学1981年成为国家教育部门批准的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85年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1996年通过国家"211工程"预审,正式跨入国家21世纪重点建设的百所大学的行列2017年9月,学校正式进入国家一流学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